当前位置: 高中生物 /高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备考2020年高考生物一轮专题 第40讲 微生物的培养与应用

更新时间:2019-11-01 浏览次数:300 类型:一轮复习
一、单选题
  • 1. 尿素分解菌能分解尿素是因为可以合成(   )
    A . 尿素酶 B . 脲酶 C . 蛋白酶 D . 细菌酶
  • 2. (2019高二下·鸡东月考) 下列是关于“检测土壤中细菌总数”实验操作的叙述,其中错误的是(    )
    A . 土壤中各类微生物数量不同,为获得不同类型的微生物,要按不同的稀释倍数进行分离 B . 每隔24h统计一次菌落数目,应该选取菌落数目稳定时的记录作为结果 C . 将实验组和对照组的平板倒置,放置在37℃恒温培养5~6天 D . 确定对照组无菌后,选择菌落数在30~300之间的实验组平板进行计数
  • 3. (2019高二下·鸡东月考) 下列几个图形中(数字代表划线区域顺序,箭头代表划线方向),正确的平板划线操作是: ( )
    A . B . C . D .
  • 4. (2019高二下·吉林月考) 下列关于微生物分离和培养的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 . 微生物培养前,需对培养基进行消毒 B . 测定土壤样品中的细菌数目,常用菌落计数法 C . 分离土壤中不同的微生物,要采用不同的稀释度 D . 分离能分解尿素的细菌,要以尿素作为培养基中唯一的氮源
  • 5. (2019高二下·吉林月考) 下列有关稀释涂布平板法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
    A . 用移液管把菌液从一支试管转移到下一支试管后,要用手指轻压移液管的橡皮头,吹吸三次,目的是使菌液与水充分混匀 B . 移液管需经过灭菌 C . 试管口与移液管应在离火焰1~2 cm处 D . 涂布时可转动涂布器,使菌液涂布均匀
  • 6. (2019高二下·吉林月考) 下列操作需要在火焰旁进行的一组是( )

    ①土壤取样 ②称取土壤 ③稀释土壤溶液 ④涂布平板 ⑤微生物的培养

    A . ①②③④⑤ B . ②③④⑤ C . ③④⑤ D . ②③④
  • 7. (2019高二下·鸡东月考) 下列有关菌种保藏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
    A . 频繁使用的菌种,可用斜面培养基保藏在4℃的冰箱中 B . 临时保藏菌种的培养基不需要定期更换 C . 长期保藏的菌种,需要-20℃冷冻箱中保存 D . 长期保藏菌种时,可各取1mL灭菌甘油和培养菌液混合后保存
  • 8. (2019高二下·镇赉期中) 在斜面培养基上接种时,其正确的操作顺序是( )

    ①用左手大拇指、食指和无名指夹住菌种试管和待接种的斜试管,管口并齐,使斜面向上成水平状态。②右手拧松棉塞,但不取下。③在火焰边用右手无名指和小指夹住两个棉塞,将它们取下,同时左腕转动,烧灼管口一周。④将接种环伸入管内,让环先接触培养基上未长菌的部位,使环冷却,然后轻轻挑取少量菌体,立即将接种环抽出。⑤右手拿接种环,在火焰上烧灼灭菌。

    ⑥在火焰旁迅速将沾有菌体的接种环伸到斜面培养基的底部,由里向外轻轻画蛇形细线。

    ⑦抽出接种环,再用火焰烧灼管口,并在火焰上方将棉塞塞上。

    A . ①②③④⑤⑥⑦ B . ①②⑤③④⑥⑦ C . ①③②④⑤⑥⑦ D . ②③①④⑤⑦⑥
  • 9. (2018高二上·黑龙江期末) 下列有关传统发酵技术的应用叙述正确的是( )
    A . 制作果酒、果醋的菌种属于真核生物,制作腐乳、泡菜的菌种属于原核生物 B . 制作果酒、果醋在无氧条件下进行,制作腐乳、泡菜需在有氧条件下进行 C . 制作果酒、果醋、泡菜主要利用的是胞内酶,制作腐乳主要利用的是胞外酶 D . 制作果酒、果醋的过程需保持菌种活性,制作腐乳、泡菜的过程不需要
  • 10. (2019高二下·孝感期中) 在对纤维素分解菌进行选择培养时用液体培养基的目的是(    )
    A . 纤维素分解菌适宜在液体培养基上生长 B . 可以充分利用培养基中的营养物质 C . 可以增加纤维素分解菌的浓度 D . 可获得高纯度的纤维素分解菌
  • 11. (2019高二下·孝感期中) 下列能选择出分解尿素的细菌的培养基是(    )
    A . KH2PO4、Na2HPO4、MgSO4·7H2O、葡萄糖、尿素、琼脂、水 B . KH2PO4、Na2HPO4、MgSO4·7H2O、葡萄糖、琼脂、水 C . KH2PO4、Na2HPO4、MgSO4·7H2O、尿素、琼脂、水 D . KH2PO4、Na2HPO4、MgSO4·7H2O、牛肉膏、蛋白胨、琼脂、水
  • 12. (2017高三上·天水开学考) 下列有关“土壤中分解尿素的细菌的分离与计数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 分解尿素的细菌能产生脲酶,脲酶能分解尿素产生氮气 B . 将实验组和对照组平板倒置后,15℃恒温培养8〜10小时 C . 统计尿素分解菌的数目时,以菌落数在300以上的平板进行计数 D . 用尿素为唯一氮源、加有酚红指示剂的培养基培养尿素分解菌,指示剂变红
  • 13. (2017高三上·海淀开学考) 分离土壤中分解尿素菌的实验操作中,对于获得纯化的尿素分解菌的单菌落影响最大的是( )
    A . 制备浸出液的土壤取自土壤的表层 B . 涂布前涂布器未在酒精灯外焰上灼烧灭菌 C . 牛肉膏蛋白胨培养基中添加尿素作为氮源 D . 接种操作者的双手未用酒精棉进行消毒
  • 14. (2019高二下·吉林月考) 在涂布有大肠杆菌的培养基上进行抑菌实验,在a、b、c处分别贴浸有不同抗生素(浓度相同)的无菌滤纸片,d处滤纸片浸有无菌水。培养后的结果如下图。以下判断错误的是( )

    A . a处抑菌效果小于b处 B . b处的滤纸片没有沥干 C . c处抗生素无效 D . d为对照
  • 15. (2019高二下·镇赉期中) 通过选择培养基可以从混杂的微生物群体中分离出所需的微生物。在缺乏氮源的培养基上大部分微生物无法生长;在培养基中加入青霉素可以抑制细菌和放线菌;在培养基中加入10%的酚可以抑制细菌和霉菌。利用上述方法能从混杂的微生物群体中分别分离出( )

    ①大肠杆菌 ②霉菌 ③放线菌 ④固氮细菌

    A . ④②③ B . ①②③ C . ①③④ D . ③④①
  • 16. (2019高二下·镇赉期中) 将细菌放在固体培养基上培养,它会繁殖并形成菌落(如下图)。某实验小组想检验两种抗生素的杀菌作用,下列哪个实验方案最合适( )

    A . B . C . D .
二、综合题
  • 17. (2017高三上·昌吉月考) 如图为微生物的实验培养和纯化醋酸菌的部分操作步骤.请回答下列问题:

    1. (1) ①是制备培养基时 中的主要操作,该操作需使锥形瓶的瓶口通过火焰,目的是通过 ,防止瓶口的微生物污染培养基。
    2. (2) 该纯化醋酸菌的接种方法是 。完成步骤④的操作,接种共需要 次的灼烧处理。
    3. (3) 纯化的醋酸菌菌种将频繁用于果醋生产,则可以采用 的方法保存菌种,但这种方法保存的时间不长,原因是
    4. (4) 将醋酸菌加入果酒中,乙醇为醋酸菌的生命活动可提供 ,将温度控制在 ℃,可以获得较多果醋。
  • 18. (2017高三上·盘山月考) 下列是用于从土壤中分离纯化某种细菌的培养基配方。请回答:

    试剂

    牛肉膏

    蛋白胨

    NaCl

    琼脂

    用量

    5g

    10g

    5g

    20g

    1 000mL

    1. (1) 培养基的类型有很多,但培养基中一般都含有水、碳源、和无机盐。上述培养基配方中能充当碳源的成分是该培养基从物理性质上分类属于
    2. (2) 培养基配制完成以后,一般还要调节pH,培养霉菌时将培养基的pH调至,培养细菌时需将pH调至,并对培养基进行处理。
    3. (3) 分离纯化微生物最常使用的接种方法是
    4. (4) 假设培养结束后,发现培养基上菌落连成一片,可能的原因是什么?(列举两项)

      ;           

  • 19. (2018·防城港模拟) 某同学要分离土壤中能分解尿素的细菌,并统计单位体积内的活菌数目。按照培养基的配方称取,并将各种物质溶解后,用蒸馏水定容、灭菌,制成固体培养基备用。回答问题:
    1. (1) 在配制培养基时,需加入作为唯一的氮源,该培养基从功能上看属于培养基,配制好的培养基应用法灭菌。
    2. (2) 培养分解尿素的细菌时,在接种前需要检测培养基是否被污染。对于固体培养基应采用的检测方法是

    3. (3) 若要统计土壤样品中尿素分解菌的数目,宜采用法接种,根据土壤样品的稀释倍数和接种稀释液的体积,统计平板上的菌落数目就能大约推测出样品中的活菌数。一同学在稀释倍数为104的培养基中测得平板上菌落数的平均值为24.6,则每毫升样品中的活菌数是(所用稀释液的体积为0.2mL)

    4. (4) 实验中使用过的培养基及其培养物必须经过处理后才能丢弃,以防止微生物的扩散。
  • 20. (2019高二下·孝感期中) 研究人员成功地从土壤中筛选到能产生纤维素酶的微生物。请就“如何从土壤中获得纤维素分解菌”回答以下问题:
    1. (1) 纤维素酶是一种复合酶,一般认为它至少包括三种组分,即C1酶、CX酶和 酶。
    2. (2) 若获得纯净的菌株,常采用平板划线法进行接种,此过程所用的接种工具是,对该接种工具采用灭菌的方法。
    3. (3) 刚果红可以与纤维素等多糖形成红色复合物,但并不与发生这种反应。常用的刚果红染色法有两种:第一种是先培养微生物,再加入刚果红进行颜色反应;第二种是在倒平板时就加入刚果红。(填“第一种”或“第二种”)方法会使菌落之间发生混杂。
    4. (4) 如果观察到产生的菌落,说明可能获得了纤维素分解菌。为了确定是纤维素分解菌,还需要进行的实验。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