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生物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2016-2017学年江西省赣州市宁都县九年级下学期期中生物...

更新时间:2017-07-14 浏览次数:936 类型:期中考试
一、<b >选择题</b>
  • 1. (2017八下·新乡期中) 病人长时间吃不下食物就会明显消瘦,主要是因为储存在体内的(  )食物被大量消耗?

    A . 糖类 B . 脂肪 C . 蛋白质 D . 维生素
  • 2. (2017七下·雅安期中) 人体内氧浓度最高的部位是(  )

    A . 肺泡周围的毛细血管 B . 肺泡 C . 组织周围的毛细血管 D . 组织细胞
  • 3.

    如图是在显微镜下观察到的血涂片,分析正确的是(  )

    A . 细胞①的数量高于正常值,很可能是身体有了炎症 B . 细胞②能释放与血液凝固有关的物质 C . 细胞③因富含血红蛋白而显红色 D . 细胞①和③都不能用来做DNA亲子鉴定
  • 4. (2017七下·龙华期中) 某人煤气中毒,从肺吸入的一氧化碳会首先进入心脏的:(    )

    A . 左心房 B . 左心室 C . 右心房 D . 右心室
  • 5. (2015七上·株洲期中) 仙人掌上长的刺,在植物的结构层次上属于(  )

    A . 细胞 B . 组织 C . 器官 D . 系统
  • 6. 用显微镜观察时,某人欲使右上方物像移动到中心,他最可能向    移动了玻片标本,物像一下就不见了.(  )

    A . 右上方 B . 左上方 C . 右下方 D . 左下方
  • 7.

    如图曲线表示光照强度与绿色植物CO2吸收量之间的关系,下列对该曲线的分析,正确的是(  )

    A . 曲线AB段表示绿色植物没有进行光合作用 B . 曲线BC段表示绿色植物只进行光合作用 C . B点表示绿色植物光合作用吸收和呼吸作用释放CO2的量相等 D . 整段曲线表明,随光照强度递增,光合作用增强,呼吸作用减弱
  • 8. 生物体的结构和功能是高度统一的,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 叶片上的保卫细胞扁平整齐利于保护内部组织 B . 根尖长有的大量根毛扩大了吸收水和无机盐的面积 C . 神经细胞多突起利于接受刺激产生并传导神经冲动 D . 鸟类胸肌发达,有龙骨突,适于飞行
  • 9. (2015七上·淅川期末) “小草依依,踏之何忍”设置这些提示语提醒人们不要践踏小草,因为经常在草坪上行走,会造成土壤板结,从而影响草的生长,土壤板结影响植物生长的主要原因是(  )

    A . 植物缺少无机盐,影响生长 B . 植物缺少水,影响光合作用 C . 土壤缺少氧气,影响根的呼吸 D . 气孔关闭,影响蒸腾作用
  • 10. 把带叶的桑树枝条插到红墨水中,并放到温暖有阳光的地方,当叶脉变得微红时,取出枝条,用清水洗掉枝条表面的红墨水,用刀片横切茎,看到许多红色小圆点.小圆点是什么,存在于何处(  )

    A . 导管、韧皮部 B . 导管、木质部 C . 筛管、韧皮部 D . 筛管、木质部
  • 11. (2017七上·威海期末) 在人体血液循环系统中,始终流动着动脉血的结构是(    )

    A . 左心房 B . 右心房 C . 动脉 D . 静脉
  • 12.

    如图是表示在光照强度一定的情况下,温室中某种蔬菜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强度(用单位时间合成或分解有机物量来表示)受温度影响的曲线图.据图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

    A . 植物生长最快的温度就是光合作用强度最大时的温度 B . 在0℃时,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强度为0 C . 在一定温度范围内,提高温度能增大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强度 D . 光合作用的强度随温度升高而增大
  • 13.

    如图为人体血液循环中某物质含量的变化情况.如果Ⅰ代表肺泡外的毛细血管,Ⅲ代表组织细胞处的毛细血管,则曲线代表的物质最可能是(  )

    A . 氧气 B . 尿素 C . 葡萄糖 D . 二氧化碳
  • 14. 泸州市纳溪区白节镇大旺竹海自然风景区以竹盛名,可与蜀南竹海媲美,其竹子的生长过程中,分生组织通过细胞的分裂和分化,形成的植物结构层次是(  )

    A . 细胞 B . 组织 C . 器官 D . 植物体
  • 15. (2016七上·临河期中) 下列现象能体现生物影响环境的是(  )

    A . 仙人掌的叶变为刺 B . 植物茂盛的地方空气湿度大 C . 竹节虫的身体像竹枝 D . 北极熊的体色是白色
二、<b >非选择题</b>
  • 16. 为提高贫困地区农村学生营养水平,促进青少年健康成长,2011年秋季国务院在全国启动了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计划要求保证学生要吃的安全,吃得饱,更要吃得好,试从合理调配膳食、食品安全等方面,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 (1) 学校为同学们提供的早餐是一个白面馒头和一个鸡蛋,人体消化道中,只能初步消化鸡蛋中蛋白质的器官是.有同学在咀嚼馒头时,口腔里会感觉有甜味,这主要是因为淀粉初步消化成麦芽糖,早餐中的营养成分主要是在人体消化道的里被吸收的.

    2. (2) 如表是几位同学设计的午餐食谱,从合理膳食角度分析,搭配合理的一份是(填编号)

      编号

      午餐食谱

      米饭、烧土豆丝、西红柿紫菜汤

      炸牛排、煎鸡蛋、酸奶、苹果

      米饭、家常豆腐、青椒炒肉片、拌小白菜

      鸡腿汉堡、炸薯条、可乐

    3. (3) 为了预防得贫血,在设计食谱时要搭配一些含丰富的无机盐类食物,某同学最近一到晚上就看不清东西,同学需要补充的是动物肝脏或蔬菜中的胡萝卜等食物.

    4. (4) 人受到突然惊吓时,心跳往往也会加快,此瞬间的心脏从反射弧的角度看,相当于

  • 17.

    图一是植物叶片结构模式图,图二是植物叶片的生理活动示意图(①②代表不同的物质,箭头表示物质进出的方向),图三是该植物在夏季晴朗天气中一天内某些生理过程的变化曲线,据图分析

    1. (1) 叶片制造的有机物可以通过结构③中的运送到植物的茎、根部,以维持茎、根细胞的生活.

    2. (2) 从叶片的结构分析,图二中物质①、②是通过图一中[]进出叶片的.

    3. (3) 图三中能够表示呼吸作用的曲线是

    4. (4) 绿色植物是生产者,制造有机物,有机物储存的能量最终来源于

    5. (5) 图三中的0﹣6点时段,对应图二中的②是

  • 18.

    某研究小组为探究负氧离子对空气质量有何影响,进行了以下实验:

    ①在甲、乙两个相同的房间内,通过释放烟雾制造空气污染物浓度较高的环境

    ②在甲房间内释放一定量的负氧离子,乙房间不做处理

    ③每隔1小时对甲、乙房间内空气污染物中的PM2.5浓度进行检测,获得的数据经处理后如图所示,请分析回答

    1. (1) 实验中设置乙房间的目的是作为,以探究PM2.5浓度的变化是否与有关.

    2. (2) “0小时”时,甲、乙两个房间PM2.5浓度的检测值有较明显差异,检测人员解释这是此时烟雾颗粒物尚未分布均匀所致.那么,此时该如何检测才能使实验数据更加准确?

    3. (3) 由图中实验结果可得出结论

    4. (4) 研究人员发现森林能释放大量的负氧离子,且这种自然负氧离子更有利于人体健康,从治理空气污染或健康生活的角度出发,这对你有什么启示?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