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历史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山西省临汾市襄汾县2019-2020学年七年级上学期历史第一...

更新时间:2019-10-31 浏览次数:346 类型:月考试卷
一、<b>选择题</b>
  • 1. (2019·娄底) 我们一直对“人从哪里来”充满好奇。要探寻人类起源,最为可信的依据是(    )
    A . 考古发现 B . 文献记载 C . 神话传说 D . 调查问卷
  • 2. 我国是世界上发现古人类遗址最多的国家。与下列“云南、两颗门齿类化石、一些粗糙的石器、炭屑和烧骨”这些描述吻合的原始人类是(    )
    A . 山顶洞人 B . 元谋人 C . 丁村人 D . 大汶口人
  • 3. (2017七上·姑苏期中) 北京人遗址是研究远古人类的宝贵资料。图中北京人遗址所在位置是(    )

    图片_x0020_100001

    A . B . C . D .
  • 4. 学会用火是人类进化史上的里程碑。下面关于几种原始人用火情况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 元谋人知道使用火 B . 北京人会使用火并会保存火种 C . 北京人学会人工取火 D . 山顶洞人懂得人工取火
  • 5. 你若要实地考察黄河流域原始农耕文化的典型遗址,应该到(    )
    A . 浙江良渚遗址 B . 浙江河姆渡遗址 C . 陕西半坡遗址 D . 周口店北京人遗址
  • 6. 下列关于半坡人居住半地穴式房子、河姆渡人居住干栏式房子原因最准确的解释是(    )
    A . 干栏式建筑下面可饲养家禽家畜,补给生产 B . 干栏式房屋有良好的通风、防潮、防虫蛇作用 C . 半地穴式房屋可抵挡风沙可取暖,冬暖夏凉 D . 建筑深受一定的自然环境和地理环境的影响
  • 7. “中华开国五千年,神州轩辕自古传。创造指南车,平定蚩尤乱……”这是孙中山对“人文初祖”之一黄帝的评价。与“平定蚩尤乱”有关的历史事件是(    )
    A . 牧野之战 B . 涿鹿之战 C . 平王东迁 D . 国人暴动
  • 8. 他为中华民族的历史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他治理洪水,发展生产,使人民安居乐业,结束了中国原始社会的部落联盟状态,创造了奴隶制国家,他还划定中国版图为九州,这里的“他”是指(    )
    A . 黄帝 B . C . D .
  • 9. 《周易·系辞下》记载,“黄帝、尧、舜……舟楫之利以济不通”。以下考古发现能够印证记载中“舟楫”的是(    )
    A . 山西陶寺出土的彩绘龙纹陶盘 B . 江西仙人洞遗址出土的陶罐 C . 重庆巫山出土的简形彩色陶瓶 D . 陕西宝鸡出土的船形彩陶壶
  • 10. 下列思维导图中①②对应的人物和制度分别是(    )

    图片_x0020_100002

    A . 夏桀,世袭制 B . 夏桀,禅让制 C . 启,禅让制 D . 启,世袭制
  • 11. 夏朝筑有以城墙和护城河作为防护的城堡和大型宫殿,并且组建军队,制定刑法,设置监狱,建立起国家政权机构。这标志着(    )
    A . 中国成为实行分封制的国家 B . 中国古代国家的形成 C . 夏朝成为当时世界上最大的国家 D . 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形成
  • 12. (2019·青岛模拟) 黄仁宇在《中国大历史》中写道:“周代的诸侯,有王室的家属、商之子孙,和现有各部落国家的首长。他们按国之大小,理论上以五等面积,封为五级。这些诸侯各按所封地距国王都城的距离而有不同的功能和义务。”材料不能说明(    )
    A . 周朝实行分封制 B . 分封对象包括亲属、殷商遗民等 C . 分封制对后世产生深远影响 D . 诸侯拥有不同的权利和义务
  • 13. 下图为清代潍县籍收藏家陈介祺收藏过的青铜器毛公鼎,是毛公为铭记周王册封而铸。它属于(    )

    图片_x0020_462433547

    A . 酒器 B . 食器 C . 乐器 D . 礼器
  • 14. (2019·青岛) “至于商朝的历史,则因有近代殷墟出土的遗物以为佐证,已大体可以列入信史的范围。”下列出土的遗物可以佐证商朝历史的是(   )
    A . 棉纺织品 B . 景德镇的瓷器 C . 刻有文字的甲骨 D . 圆形方孔半两钱
  • 15. (2019·山西) 由甲骨文发展而来的汉字,不仅是一种传情达意的工具,还是联结和维系中华民族的根。观察下面有关甲骨文的图示,从中可以提取到的信息是(   )

    A . 记录中华文明的起源 B . 具备汉字的构成方法,是比较成熟的文字 C . 了解商周时期的历史 D . 是世界上年代最早、体系较为完整的文字
二、<b>综合题</b>
  • 16. 中华文明源远流长。根据要求,完成下列任务。
    1. (1) 【解读图片】简述如图所示文物承载的历史价值。

      图片_x0020_100005

    2. (2) 【关注传说】如图是传说中炎帝、黄帝的某些发明创造。这些发明创造反映了当时人们生活的哪些变化?你还能列举哪些相关发明创造?你认为先民的传说是否有科学依据?

      图片_x0020_100006

    3. (3) 【研读材料】从下面材料中可以看出华夏民族的形成有什么特点?

      “华夏民族,非一族所成。太古以来,诸侯错居,接触交通,各去小异而大同,渐化合以成一族之形,后世所谓诸夏是也。”——粱启超:《饮冰室合集》

  • 17. 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时间:距今(2019年)七千年

    地点:长江流域(浙江余姚)

    住房:干栏式房子;生产工具:磨制石器,骨耜;农作物:种植水稻

    原始养殖业:饲养猪、狗、水牛

    原始手工业:木结构;水井、制陶器、玉器、乐器、雕刻,使用天然漆

    时间:距今(2019年)六千年

    地点:黄河流域(陕西西安)

    住房:半地穴式房子;生产工具:磨制石器,制造骨器、角器;农作物:种植粟

    原始养殖业:养猪、狗

    原始手工业:制彩陶,乐器、纺线、制衣;

    材料二:炎帝神农氏……斩木为耜(农具),揉木为来(耕地工具),耒耨(除草工具)之用,以教万人。始教耕,故号神农氏。

    ——司马贞《史记补三皇本纪》

    材料三:经过2000多年的发展,稻作和粟作农业在我国南北方逐渐推广,原始农业由最初的刀耕火种,发展到用耒耜等翻土工具进行耕种,农业在人们生活中所占比重逐渐增加。同时,家畜的饲养也开始出现。农作物种植、家畜饲养的出现以及聚落、磨制石器的发展,是原始农业兴起和发展的重要标志。

    1. (1) 材料一①②处分别填写什么原始居民?据材料比较这两种原始居民在生活上有何异同?
    2. (2) 材料二反映了什么历史现象?
    3. (3) 从材料三中,你能提取到哪些历史信息?
    4. (4) 结合所学知识,说说原始农业兴起的作用。
  • 18. 夏商周是我国早期国家,中国的王朝更替由此拉开了大幕。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拳能,……是谓大同。今大道既隐,天下为家,……是为小康。”——《礼记·礼运》

    “夏传子,家天下。”——《三字经》

    材料二:夏朝末年,统治腐朽不堪。夏桀不修德行,统治残暴,用武力伤害百姓,引起民众反抗。商部落兴起,与夏朝的发展形成冲突,为了打败夏桀,商汤(汤是商部落的首领)进行了长期准备。他起用出身卑微的伊尹和仲虺,积极准备灭夏。商汤以为民除暴为口号,兴兵伐夏,终于灭掉了夏朝,建立商朝。商汤吸取夏朝灭亡的教训,采取了一系列缓和社会矛盾的措施,减轻征敛,鼓励生产,安抚人心,大大扩展了商朝的统治地区。

    材料三:商纣王是商朝最后一个王,他对外征伐,耗费国力。同时修建豪华宫殿,对百姓征收繁重的赋税,还施用酷刑,残害人民。分布于陕西渭河流域的周部落,以农业立国,不断拓展疆土,发展迅速。部族首领周文王是很有作为的创业主,勤于政事,重视发展农业生产,礼贤下士,广罗人才,拜姜尚为军师,问以军国大计。到了周武王时,他得到周公等人的辅佐,继承父亲遗志,联合各地势力,组成强大的政治联盟,1046年与商军在牧野决战,商军倒戈,周军占领商部。周武王完成了文王未竞事业,推翻商朝统治,建立周朝,定都镐京。

    1. (1) 结合材料一和所学知识,写出“天下为公,选贤举能”的典型例子。请解释“天下为家、家天下”的内涵。
    2. (2) 据材料二和三,列举商汤和周文王的兴国之举。
    3. (3) 据材料二和三,指出夏、商灭亡的共同原因是什么?
    4. (4) 从夏商周的更替中,你能悟出王朝兴衰遵循怎样的规律?
  • 19. 历史其实就在我们的身边,只要我们保持一颗认真思索的心,就能探索清楚历史的脉搏。请大家一起跟着下面的问题,来感受历史。
    1. (1) 【任务一:(图片呈现,辨析历史材料)】

      图片_x0020_100007

      依据下表提示,将上述图片的序号填入表格中适当的位置。

      类别

      历史遗物

      历史遗址

      远古传说

    2. (2) 将上述图片材料按照出现的时间先后顺序进行排列。
    3. (3) 【任务二:(文本研读,关注古老文字)】

      甲骨文主要出土于殷墟,到目前为止共出土了15万余片。它们是研究商用社会历史的宝贵资料。目前发现的甲骨文单字共5000余个。在新石器时代陶器刻画符号的基础上,经过两三千年的发展,甲骨文已经是一种相当进步的文字,笔画结构不仪已经由独体趋向合体,而且出现了大量的形声字。

      你从材料中能提取到哪些历史信息?

    4. (4) 【任务三:(情景再现,了解远古人类)】

      1929年发现这种古人类的头盖骨化石。其头骨,前额低平,眉骨粗大,颧骨突出,嘴部前伸,脑容量比现代人小。他们制作石器的技术比较成熟,采用不同的打制方法,制作成不同的工具,如尖状器、刮削器、石锤和石砧等……

      材料所述与哪种原始人吻合?他们生活在哪个石器时代?这一发现有什么重大意义?

    5. (5) 【任务四:(构建联系,解读古代制度)】根据如框词语提供的信息,以“制度·管理”为题,写一篇120字左右的小短文,并用示意图把该古代制度形象地展示出来。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