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高中地理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吉林省东辽五中2019-2020学年高二上学期地理第一次月考...

更新时间:2019-11-08 浏览次数:230 类型:月考试卷
一、选择题本卷共25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 1. 德国慕尼黑大学的一位教授是这样看待中国的:他首先把中国分成东部与西部,再分别分成南北两部分,形成如图中所示①②③④四块区域,并把四块区域命名为“黄色中国”、“绿色中国”、“银色中国”和“金色中国”。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 (1) 关于图中各区域说法正确的是(   )
      A . 决定各区域差异的基本因素是气候和地貌 B . 各区域间具有明确的界限 C . 各区域内部没有明显的分异 D . 各区域间不存在广泛的联系
    2. (2) 各色分区组合正确的是(   )
      A . ④—“金色中国” B . ①—“银色中国” C . ③—“绿色中国” D . ②—“黄色中国”
  • 2. (2018高二上·长春期中) “地坑院”是黄土高原上的特色民居。2017年2月,《航拍中国》以空中视角立体化展示了这个“地平线下古村落,民居史上活化石”的全貌。左图为“某地坑院村落景观图”,右图为“某黄土塬地形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1. (1) 右图中,适合建造地坑院村落的是(     )
      A . B . C . D .
    2. (2) 作为“民居史上活化石”的地坑院,今后应(     )
      A . 有选择地作为旅游资源开发 B . 对各处地坑院完整保护 C . 对废弃的地坑院大力修复 D . 加速地坑院的推广建造
  • 3. 福建省海坛岛面积276.61平方千米,是中国第五大岛。因早期村落民居以石头房为主体,外地人称海坛岛为“石头城”。屋顶的每一片瓦都用石头压住,形成石头房顶奇观。该岛在地质历史时期多火山活动。下图示意海坛岛相对位置及石头城景观。据此完成问题。

     

    1. (1) 该岛早期居民多用石头建房,最主要原因是该地(   )
      A . 原材料丰富 B . 地质结构复杂 C . 建筑水平低下 D . 距离大陆远
    2. (2) 房顶压石头是因为该地(   )
      A . 降水多 B . 风力大 C . 日照强 D . 气温高
    3. (3) 海坛岛传统民居的屋顶坡度较缓,原因是该地(   )
      A . 蒸发强 B . 降水相对较少 C . 水资源缺乏 D . 沿海风浪大
  • 4.    2017年共享汽车成为共享经济领域获投金额最高的行业,分时租赁共享电动汽车发展势头迅猛。完成下列各题。

    1. (1) 在陌生地点,共享汽车驾驶员快速、准确找到停车位,利用了地理3S技术中的(   )
      A . GIS、GPS B . GPS C . RS、GIS D . RS、GPS
    2. (2) 分时租赁共享电动汽车(   )
      A . 最终可取代私家车 B . 是一种绿色低碳出行方式 C . 是共享汽车的唯一模式 D . 主要为用户提供城市间的长途服务
  • 5. 剑湖位于云南省西北部,湖泊面积不断萎缩,“3S”技术已运用于湖泊面积变化的研究。下图为不同时期剑湖流域分布图。为获取大量湖滩耕地,1956年和1965年该地区对海尾河进行两次裁弯取直,1957年和1962年两次大挖海尾河,降低海尾河南端水位;1983年当地政府决定不再通过排泄湖水来获取耕地。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 (1) 1983年以前,剑湖萎缩的首要原因是(   )
      A . 大面积围湖造田 B . 疏浚出湖河道 C . 泥沙大量淤积 D . 地壳缓慢抬升
    2. (2) 推测永丰河、金龙河湖口三角洲增速差异的最可能原因是(   )
      A . 永丰河落差大、流速快 B . 金龙河流域植被茂密 C . 金龙河入湖口处地势较平坦 D . 永丰河河流含沙量大
    3. (3) 推测剑湖萎缩的数据主要来源于(   )
      A . RS B . GIS C . GPS D . GIS+RS
  • 6. 下图我国荒漠化土地类型比例图(其中①为物理及化学作用;②为工矿、交通等基本建设),读图完成各题。

    1. (1) 下列有关我国荒漠化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 我国荒漠化的成因主要是风蚀和水蚀 B . 江南丘陵地区的荒漠化主要是水蚀产生的 C . 山西省土地荒漠化发展与工矿、交通等基本建设有关 D . 云贵高原和黄土高原荒漠化的共同原因是石灰岩广布、土层发育浅薄
    2. (2) 我国新疆南部、甘肃河西走廊等绿洲农业地区荒漠化发生发展的最主要原因是(   )
      A . 过度放牧 B . 过度采矿 C . 过度利用水源 D . 过度垦伐
  • 7. 内蒙古河套灌区(下图所示)位于干旱、半干旱地区,灌溉用水主要来自黄河。近年来随着引黄水量的减少,部分灌区实施“井渠结合”灌溉方式,即打井抽取地下水补充灌溉。同时,每年定期引黄河水集中浇灌耕地,淋盐排盐,并为来年春季储水保墒。据此完成下列小题。

    1. (1) “井渠结合”灌溉主要为了(  )
      A . 降低地下水矿化度 B . 提高地下水位 C . 提高水资源利用率 D . 提高农田单产
    2. (2) 每年定期集中浇灌耕地的时间应在(  )
      A . 1—2 月 B . 5—6 月 C . 7—8 月 D . 10—11 月
  • 8. 巴丹吉林沙漠沙山广布,在沙漠的东南部有众多湖泊,湖泊水位常年较稳定,湖泊旁有高大沙山,沙山与湖泊共存景观吸引了大量国内外游客前来观光。同时,巴丹吉林沙漠也是我国沙尘暴的沙源地。近年来,相关部门采取了一系列措施,遏制巴丹吉林沙漠与腾格里沙漠两大沙漠“握手”。下图示意巴丹吉林沙漠及周边地理事物分布。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1. (1) 湖泊群的主要直接补给水源是(   )
      A . 大气降水 B . 冰雪融水 C . 河流水 D . 地下水
    2. (2) 图中湖泊附近高大沙山的沙源主要来自(   )
      A . 黑河洪积扇 B . 北大山 C . 石羊河洪积扇 D . 湖泊群枯水期湖滩
    3. (3) 为遏制巴丹吉林沙漠与腾格里沙漠两大沙漠“握手”,民勤县可以采取的措施有(   )

      ①生态移民  ②利用风能和太阳能发电  ③变天然放牧为舍饲畜牧业 

      ④大面积营造乔木防风固沙林  ⑤从黑河跨流域调水

      A . ①②③ B . ①②④ C . ②④⑤ D . ③④⑤
  • 9. (2019·黑龙江模拟) 策勒河位于塔里木盆地南缘,河上的恰哈桥是 315 国道上的重要交通设施,该路段存在持续的过境风沙流。2011 年,历时三年工期的恰哈新桥建成,自新桥投入使用以来,受路基和护栏形态等因素的影响,桥面风沙堆积成为困扰交通的一大问题。为减轻沙害,交通管理部门在桥面道路北侧设置高立式芦苇沙障,结果路面积沙日趋严重,随后沙障被拆除。

    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1. (1) 恰哈新桥修建的主要目的是(   )
      A . 规避风沙危害 B . 降低道路坡度 C . 增加通行能力 D . 促进矿产开发
    2. (2) 导致新旧桥路面积沙差异的主要原因是(   )
      A . 透风护栏增加了进入桥面的沙量 B . 不透风护栏阻滞沙流 C . 平面路基减弱风速 D . 阶梯状路基增强风速
    3. (3) 拆除芦苇沙障的主要目的是(   )
      A . 增强通过桥面道路的风速 B . 扩大路面驾驶视野 C . 降低桥面道路的维护成本 D . 增加光照,减轻冻土厚度
  • 10. (2018高二上·延边期中) 近年来,通化市大力发展的林下种植、养殖、林下产品采集加工、生态旅游等林下经济,已经成为进一步拓宽全市林业经济领域和促进农民增收和新农村建设的“黄金”产业。下图为“通化位置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1. (1) 通化发展林下产业的优势条件有( )
      A . 位于我国最大林区长白山区,森林资源丰富 B . 地处中朝边界,对外贸易便利,市场条件优越 C . 参、药、蜂、菌、菜、禽、畜等林下特产丰富 D . 农业开发历史悠久,林下产业科研水平高,基础好
    2. (2) 通化林下种植业与图中M区域种植业具有的相同特点是( )
      A . 商品率较高 B . 机械化水平高 C . 农场经营规模小 D . 水利工程量大
    3. (3) 通化林下产业的发展对环境的影响是( )
      A . 野生动植物的种类与数量增加 B . 地质灾害发生的频率降低 C . 环境污染程度下降 D . 环境承载力有所上升
二、非选择题本卷共4小题,共50分。
  • 11. 某地理兴趣小组外出考察,他们在不同地区拍摄到了①、②两幅图片,结合我国四大地理区域图及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 (1) A、B、C、D四大地理区域中,最有可能拍摄到图片①的是;最有可能拍摄到图片②的是。(填字母代号)
    2. (2) 比较C、D两区域地理特征的差异,补充完成下表。

    3. (3) 如果让你在图中A,B,C三个区域中,根据气候特点,选择种植三种农作物(水稻、青稞、棉花)中的一种,你会选择哪种作物?请说明理由。

      A区选种,理由是

      B区选种,理由是

      C区选种,理由是

  • 12. 读我国某区域图,回答下列问题。

    1. (1) 图示区域的地形区名称是,自然带主要是,区域中绿洲体现了的分异规律。
    2. (2) 本区域河流主要补给方式是,流经和田附近的河流大致流向是,影响该河流量大小的主要因素是
    3. (3) 图中绿洲的分布特点是,(本区域环境承载力(高或低),其主要制约因素是
    4. (4) 说明该区域大部分地区气候干旱、沙漠广布的主要原因。
  • 13.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热带雨林就像若干块“翡翠”串成的“绿色腰带”环绕地球,对于维护全球生态平衡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材料二 秘鲁从西向东分为三个区域:西部沿海地区、中部山地高原区和东部亚马孙热带雨林区。秘鲁农业人口比重较小,农业机械化水平低,粮食作物主要有玉米、水稻等,粮食不能自给,需要进口。

    材料三  下图示意亚马孙河流流域,该流域分布世界上面积最大的热带雨林,据统计,50%的大气水来自雨林自身。近几十年来,当地为了发展经济,大规模开发该流域,大面积的热带雨林消失殆尽。

    1. (1) 亚马孙热带雨林是全球最大的原始热带雨林,请你具体阐述热带雨林的全球生态环境效益。
    2. (2) 近年来,亚马孙河流域的某些地区降水量减小了约20%。虽然亚马孙河流域的降水量减小了,但流入江河的水量及洪水发生的频率反而增大了,简述其原因。
  • 14. 读下图,回答下列问题。

    1. (1) 说明该区域大部分地区气候干旱,沙漠广布的主要自然原因。
    2. (2) 简述本区域河流的主要补给类型及其季节特征。
    3. (3) 阿克苏的苹果果香浓郁、甘甜味厚、汁多无渣,富含丰富的维生素C、纤维素、品质十分优良。请从自然条件分析其原因。
    4. (4) 指出图中绿洲分布特点。建国以来部分绿洲变成了荒漠,请从人为因素分析其成因。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