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地理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安徽省芜湖市2018-2019学年八年级上学期地理期中考试试...

更新时间:2019-10-30 浏览次数:220 类型:期中考试
一、选择题
  • 1. 有关我国疆域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 领土最西端在帕米尔高原,最南端在曾母暗沙 B . 疆界长,邻国多;海岸线长,海域面积大 C . 国土辽阔,资源丰富,有利于多种经济发展 D . 领土的南北和东西距离长,时间差异不大
  • 2. 与日本国、蒙古国相比,我国地理位置的优越性体现在(    )
    A . 地跨寒、温、热三带 B . 海陆兼备 C . 纬度适中 D . 纬度较高
  • 3. 阅读材料和下图,完成下列各题。

    材料:寒假期间,小红从哈尔滨到海口游玩,一路上拍摄了一系列照片。下图就是他拍摄两张照片。

    1. (1) 上图中两位同学的衣着有明显的差异。其影响的主要因素是(    )
      A . 海陆位置 B . 季风影响 C . 地形因素 D . 纬度位置
    2. (2) 上图内容反映了我国冬季气温分布的特点是(    )
      A . 南北温差小 B . 南北温差大 C . 东西温差小 D . 东西温差大
    3. (3) 请你选出下列与图中海口小朋友所在省区简称一致的是(    )
      A . B . C . D .
  • 4. 关于我国民族分布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 汉族主要分布在我国东、中部地区 B . 汉族居住地区没有少数民族聚居 C . 少数民族主要分布在西北、西南和华北地区 D . 各民族分布有“小散居、大聚居,交错杂居”的特点
  • 5. 我国人口分布不均,影响我国人口分布地区差异的主要因素是(    )
    A . 自然条件的差异 B . 国家政策的调控 C . 人口的大规模迁 D . 计划生育政策的落实力
  • 6. 目前,我国面临的人口问题主要是(    )
    A . 人口素质下降 B . 社会养老负担加重 C . 城镇人口比重增加 D . 青壮年劳动力不足
  • 7. 读下图,完成下列各题。

    1. (1) 下列与我国地势三级阶梯分布示意图表达内容不一致的是(    )
      A . 地势西高东低,呈阶梯状分布 B . 地形多种多样,山区面积广大 C . ①表示我国许多大河自西向东流 D . ②表示这种地势有利于海洋湿润气流深入内地
    2. (2) 图中③表示的地理事物是(    )
      A . 横断山脉 B . 四川盆地 C . 巫山 D . 长江中下游平原
  • 8. 我国是一个多山的国家,山区自然资源的优势在于(    )
    A . 交通不便,旅游资源丰富 B . 可开垦的耕地资源丰富 C . 降水丰富,自然条件好 D . 矿产、森林、水能资源丰富
  • 9. “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这说明秦岭─淮河一线是我国重要的地理分界线。下列界线与它大体一致的代号是  (    )

    ①1月0℃等温线

    ②400毫米等降水量线

    ③800毫米等降水量线

    ④热带与亚热带分界线

    ⑤外流区和内流区的分界线

    ⑥湿润区与半湿润区分界线

    A . ①②③ B . ④⑤⑥ C . ②④⑤ D . ①③⑥
  • 10. 读下图,完成下列各题。

    1. (1) 图中①房屋主要分布在我国的(    )
      A . 青藏高原 B . 黑龙江漠河 C . 吐鲁番盆地 D . 台湾火烧寮
    2. (2) 形成图中②③所示的民居建筑特点的主要原因是(    )
      A . 风俗习惯不同 B . 纬度位置不同 C . 地势高低不同 D . 气候不同
    3. (3) 图中④所示房屋分布区多处于我国的(    )
      A . 湿润区 B . 半湿润区 C . 半干旱 D . 干旱区
  • 11. 不同干湿状况的地区植被类型差异很大,我国半湿润地区主要分布的植被类型是(  )

    A . 森林 B . 森林草原 C . 草原 D . 荒漠
  • 12. 有人把我国长江以南地区称为“回归沙漠带上的绿洲”,这是因为这里气候(   )
    A . 全年干旱少雨 B . 全年温和湿润 C . 夏季雨热同期 D . 夏季炎热干燥
  • 13. 纵横交错的山脉构成我国地形的骨架,在山脉构成的“网格”中,镶嵌着高原、盆地平原和丘陵。下列处于平原和高原之间的山脉是(    )
    A . 巫山 B . 祁连山脉 C . 天山山脉 D . 太行山脉
  • 14. 我国最长的内流河是(    )
    A . 塔里木河 B . 弱水 C . 额尔齐斯河 D . 雅鲁藏布江
  • 15. 区分外流河和内流河的主要依据是(    )
    A . 河流水量大小 B . 河流长短 C . 河流是否最终流入海洋 D . 河流是否有结冰期
  • 16. 我国的外流河、内流河,丰水期都在夏季,其主要原因是(    )
    A . 受气温的影响,夏季全国普遍高温 B . 东部季风区受夏季风的影响,西部非季风区受夏季高温的影响 C . 全国大多数地区,降水集中于夏季 D . 受季风影响,全国大部分地区雨热同期
  • 17. 下列关于长江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 我国水量最大,汛期最长,流域面积最广的河流 B . 水网密布,水运发达,有“黄金水道”之称 C . 丰富的水能资源主要集中分布在中游河段 D . 重点治理滩多流急的荆江和“九曲回肠”的川江
  • 18. 关于长江干流各河段主要的生态和环境问题叙述,正确的是(   )
    A . 上游水体污染严重 B . 中下游洪涝灾害频繁 C . 上游泥沙淤积严重 D . 中下游水土流失严重
  • 19. 黄河被誉为中华民族的“母亲河”。“母亲河”的奉献主要表现在(    )
    A . 塑造了华北平原和黄土高原 B . 提供丰富水能和流域内的灌溉水源 C . 中下游河阔水深,航运价值大 D . 下游形成了凌汛和“地上河”的奇观
  • 20. 黄河下游成为“地上河”的主要原因是(   )
    A . 支流很少 B . 无湖泊调节洪水 C . 流域面积小 D . 中游携带的泥沙沉积,抬高河床
二、解答题
  • 21. 读下图,完成下列问题。

    1. (1) 写出字母代表的地理事物名称。省区:AB临海:CD邻国:E F G
    2. (2) 100°E经线和北回归线交汇点所在的省级行政区简称是
    3. (3) 以右图民族命名的省级行政区全称是。下列属于该民族的文化特色的是(

      A.开斋节     B.泼水节     C.雪顿节     D.那达慕节

  • 22. 读下图,完成下列问题。

    1. (1) 我国降水的分布规律是,图中能够反映这一分布规律的是。(写字母号)
    2. (2) 一个地区气候的干湿状况是依据该地区的对比关系而划分的。图中③线路经过的干湿地区依次是
    3. (3) 冬季时,我国气温沿着①线路的变化规律是,沿着④线路的变化规律是
  • 23. 读下图,完成下列问题。

    1. (1) 写出图中字母代表的地形区名称。ABC D
    2. (2) 图示内容可以反映我国地形的特点是。这种地形特点对我国人们的生产和生活的有利影响是等。
    3. (3) 长江和黄河均发源于(地形区),(流向)注入海洋。
    4. (4) 在横断山区有“一山有四季,十里不同天”的特点,影响因素是
    5. (5) 长江有“水能宝库”之称,E是我国最大的水利枢纽——三峡工程,这是因为河流在此穿过地势的二、三级阶梯交界处的山脉,落差大,蕴藏着丰富水能资源。
  • 24. 读下图,完成下列问题。

    1. (1) 从图中可以看出我国气候的主要特征是
    2. (2) 图中字母代表的气候类型与右图所示的气候一致的是,该气候的特点是
    3. (3) 图示我国正值(季节),影响我国的季风风向是
    4. (4) 造成长江中下游平原与同纬度的青藏高原气候差异的主要因素是
    5. (5) 依据海口与漠河两地气候特点的差异,说说它们在发展旅游业上优势:海口—;漠河—
  • 25. 读下图,完成下列问题。

    1. (1) 从图中可以看出黄河丰富水力资源主要分布在之间和附近,(写字母代号)其形成的主要原因是
    2. (2) 图中甲地分布有我国最大的湖泊是,乙是(海洋)。
    3. (3) 图中①与②之间是黄河的(上、中、下游),该河段的特点是,其特点形成的主要原因是
    4. (4) 在干旱的宁夏和内蒙古自治区境内,黄河塑造了③平原和④平原。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