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化学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四川省巴中市恩阳区2018-2019学年九年级上学期化学12...

更新时间:2019-07-25 浏览次数:378 类型:月考试卷
一、单选题
  • 1. 如图所示,将一小气球套在装有氮气的试管口.把试管放在盛有热水的水槽中,小气球变大,当气球变大时,关于试管中的氮气分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氮气分子变大 B . 氮气分子问间隔变大 C . 氮气分子数增多 D . 氮气分子变成氧气分子
  • 2. 下列关于“决定”的说法错误的是(  )
    A . 决定元素相对原子质量的是﹣﹣质子数和中子数 B . 决定元素化学性质的是﹣﹣最外层电子数 C . 决定元素和原子种类的是﹣﹣电子数 D . 决定元素周期表中原子序数的是﹣﹣核电荷数
  • 3. Cu、Cu+、Cu2+三种微粒,都有相同的(    )。
    A . 核电荷数 B . 核外电子数 C . 电荷数 D . 化学性质
  • 4. 某无毒气体的密度约是空气密度的5/9,且极难溶于水,那么收集该气体的方法可采用 ①向上排空气法 ②向下排空气法 ③排水法( )

    A . ①② B . ①③ C . ②③ D . ①②③
  • 5. 下列物质的化学式书写错误的是  ()                                     

    A . 氯化钠NaCl B . 氧化铝AlO C . 氢氧化铁Fe(OH)3 D . 硫酸铜CuSO4
  • 6. 砷化镓(GaAs)是“LED”绿色节能光源的光源材料。其中Ga为+3价,As的化合价为( )
    A . ﹣3 B . ﹣5 C . +3 D . +5
  • 7. 要区分下列各组物质所选择的方法(或试剂)错误的是(   )
    A . O2 和N2——能否支持燃烧 B . 硬水和软水——肥皂水 C . 食盐和白糖——观察颜色 D . H2和CO2——澄清石灰水
  • 8. 化学方程式可表明(  )

    ①反应物和生成物各是什么,②符合质量守恒定律,③反应物和生成物之间的质量比,④反应物和生成物之间分子(或原子)数的关系.

    A . ①② B . ①③ C . ③④ D . ①②③④
  • 9. 甲、乙、丙三个集气瓶中分别盛有氧气、氮气、空气中的一种,用一根燃着的木条分别插入瓶中依次观察到火焰熄灭、燃烧更旺、继续燃烧,则可推断所盛气体依次是(    )
    A . 氧气、氮气、空气 B . 氮气、空气、氧气 C . 空气、氧气、氮气 D . 氮气、氧气、空气
  • 10. 为了减少污染,某工厂用硫化钠溶液来吸收工厂烟气中的SO2 ,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Na2S+5SO2+2H2O═4X+3S↓,则X的化学式为(  )
    A . NaHSO3 B . Na2SO4 C . Na2SO3 D . H2SO4
  • 11. (2017·衡阳模拟) 在一个密闭容器中放入X、Y、Z、Q四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化学反应,一段时间后,测得有关数据如表,则关于此反应认识正确的是(   )

    物质

    X

    Y

    Z

    Q

    反应前质量/g

    20

    2

    1

    37

    反应后质量/g

    未测

    32

    1

    12

    A . 物质Y一定是单质 B . 反应后物质X的质量为5g C . 反应中Y、Q的质量比为6:5 D . 物质Z一定是该反应的催化剂
  • 12. 下列化学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    )
    A . 氧化汞加热分解:    HgO Hg+O2 B . 铁在氧气中燃烧:    3Fe+2O2  Fe3O4 C . 铝片投入稀硫酸(用 H2SO4 表示)中: Al+H2SO4=AlSO4+H2 D . 镁在氧气中燃烧:    2Mg + O2 = 2MgO
  • 13. (2018九上·黑龙江月考) 如图所示,将少量液体X加入到烧瓶中,观察到气球逐渐膨胀,下表中液体X和固体Y的组合,正确的是()

    X

    双氧水

    Y

    二氧化锰

    氯化钠

    氢氧化钠

    硝酸铵

    A . ①② B . ①③ C . ①③④ D . ②③④
  • 14. 某物质加热分解产生氧化铜和水。则该物质含有的全部元素是   (  )

    A . Cu、O B . Cu、O、H C . O、H D . Cu、H
  • 15. 在“宏观一微观”之间建立联系,是学习化学学科必备的思维方式。下图是某反应的微观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该反应中甲、乙、丙、丁都属于化合物 B . 反应生成丙、丁分子个数比为1:1 C . 参加反应的甲、乙的质量比为6O: 224 D . 该反应不遵守质量守恒定律
  • 16. (2015九上·康定期末) 化学概念间在逻辑上有如图所示的部分关系,对下列概念间的关系说法正确的是(  )
    A . 纯净物与混合物属于包含关系 B . 单质与化合物属于交叉关系 C . 化合物与氧化物属于包含关系 D . 氧化反应与化合反应属于并列关系
  • 17. 如下图是“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改进装置。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 氧气无须提前制备和收集 B . 用塑料瓶代替集气瓶,实验更安全 C . 该装置也可用于二氧化碳和氢气的制备、干燥和检验 D . 铁丝在氧气中剧烈燃烧,发出黄色火焰,产生黑色固体
  • 18. 下列对“使用化学式表示物质的重要意义”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 一个简单的符号能表达多种信息,所以符号做到了化繁为简 B . 更有利于科学的传承与交流 C . 可以帮助人们推测物质的所用性质 D . 把客观存在的宏观物质与它的微观构成联系起来,能帮助人们从微观本质上认识物质
  • 19. (2016九上·恩阳期中) 将20℃时的硝酸钾饱和溶液升温至50℃(不考虑水分蒸发),下列说法中不变的是(   ) 

    ①溶剂的质量  ②溶质的质量分数  ③溶液的质量  ④溶质的质量.

    A . ①③④ B . ①② C . ②③④ D . ①②③④
  • 20. (2016九上·恩阳期中) 相同质量的SO2与SO3中硫元素的质量比为(   )
    A . 1:1 B . 5:4 C . 4:5 D . 5:6
二、填空题
  • 21. 写化学符号或名称

    氮气    正二价的镁元素    CaCO3

    氯化铵    3 个铜原子两个铝离子

     氢氧化钠    氧化铝

  • 22. 化学来源于生活,并为生活服务。请回答下列问题:
    1. (1) 硬水危害人们健康,生活中软化硬水的方法是
    2. (2) 我们需要清新洁净的空气,为减少雾霾的吸入,人们出行经常带口罩,是利  用口罩中填充物(活性炭)的
    3. (3) 交警通过酒精检测仪显示的颜色变化,可快速检测出司机是否酒后驾车,其  反应原理为:2CrO3(红色)+3C2H5OH+3H2SO4=Cr2(SO4)3(绿色)+3CH3CHO+6X,该反  应中 X 的化学式为
三、简答题
  • 23. 用化学方程式表示,并指出反应的基本类型
    1. (1) 碳在氧气中燃烧
    2. (2) 水通直流电
  • 24. 能源的开发、利用与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息息相关。
    1. (1) 白居易有诗句:“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下列能源可以“春风吹又  生”的是(填序号)。

      a.氢能    b.石油    c.风能    d.煤炭

    2. (2) 硅(Si)相对于氢气便于运输、贮存,是开发价值很高的燃料。晶体硅制得的太阳能电池,是将太阳能转化为能。硅原子的结构示意图为,硅元素的最高正化合价等于其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硅元素最高正化合价对应氧化物的化学式为。在高温条件下金属镁可与上述氧化物反应制得单质硅, 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3. (3) 金属镁虽然性质活泼,但常温下,将镁粉与碘粉(紫黑色)均匀混合,几乎不反应。滴加几滴水后,发生剧烈反应,生成碘化镁并伴有大量紫色蒸汽(固体碘易升华)。该反应过程中热量(填“吸收”或“放出”),该反应的反应类型是,水的作用是
  • 25. 元素周期表和化学用语都是学习化学的重要工具,回答下列问题:

    3    Li

    4    Be

    5    B

    6    C

    7    N

    8    O

    9    F

    10    Ne

    11    Na

    12    Mg

    13    Al

    14    Si

    15    P

    16    S

    17    Cl

    18    Ar

    1. (1) 同一周期(横行)中,相邻两种元素的质子数之差为;磷元素原子核外电子数为
    2. (2) 第 7 号元素与第 8 号元素组成的一种化合物中,7 号元素与 8 号元素的质量比为 7∶4,则该化合物的化学式是
    3. (3) 9 号元素的气体单质(F2)常温下与水发生反应,生成氢氟酸(HF)和另一种无色气体,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四、推断题
  • 26. 如图,已知 A,B,C,D,E 五种物质之间存在以下转化关系。其中 A、C 两种物质的组成元素相同,且常温下为液体,E 是蜡烛的主要成分。试回答:

    1. (1) 写出 D 的化学式
    2. (2) 写出A―→B+C 的化学方程式:
    3. (3) 写出 B 物质的一种用途
五、实验题
  • 27. 制取氧气有下列装置如图。

    1. (1) 写出标有序号仪器的名称:

      ; ②

    2. (2) 用过氧化氢和二氧化锰混合制取氧气,发生装置选,收集装置选(填序号,下同)
    3. (3) 二氧化锰在反应前后没有改变的是质量和
    4. (4) 用高锰酸钾加热制氧气时发生装置选,为收集更纯净的气体,装置选,为防止高锰酸钾粉末进入水槽或堵塞导气管,加热前应在试管口 放。该方法用排水法收集氧气时待导管口有时才开始收集,实验结束应先把导气管从水槽中撤出,最后
  • 28.             
    1. (1) 某化学兴趣小组按照如图 A 进行测定白磷燃烧后前后质量变化和测定空气组成的实验探究,试回答下列问题:

      ①实验过程观察到的现象是:锥形瓶内有产生;气球.待白磷燃烧完毕, 冷却后再称量,天平的指针将会指向 (填“偏左”、“偏右”、“正中”。下同);若打开瓶塞后再称量,天平的指针将会指向

      ②反应完全后,冷却至室温,将锥形瓶倒置于盛满水的水槽中,取下瓶塞,则进  入锥形瓶中的水约占锥形瓶的容积的

      ③白磷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

    2. (2) 小明设计了如图 B 装置来探究质量守恒定律,实验进行时把气球中的碳酸钠粉末倒入稀盐酸中(提示 Na2CO3+2HCl=2NaCl+H2O+CO2↑),反应后,你认为天平最终 (填“能”或“不能”)平衡。你的理由是
    3. (3) 由上述实验可知,在化学反应前后,一定不变的是 (填序号).

      ①原子种类 ②原子数目③分子种类④分子数目⑤元素种类 ⑥各物质的总质量。

    4. (4) 反思:在探究质量守恒定律时,若反应有气体参加或生成,反应需在完成。
六、计算题
  • 29. 现有一瓶久置的过氧化氢溶液(标签如图所示)。已知过氧化氢溶液在存放过程中会缓慢分解。取该溶液 34g 于烧杯中,加入一定量的二氧化锰,完全反应后,称得烧杯内剩余物质的总质量是 33.8g,将杯内剩余物质过滤、洗涤、干燥后得滤渣 3g.请计算:

    1. (1) 完全反应后生成氧气的质量
    2. (2) 求该瓶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3. (3) 用该瓶溶液配制 100g 溶质质量分数为 3%的过氧化氢溶液需要加入水的质量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