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生物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广西壮族自治区北部湾经济区2018-2019学年七年级下学期...

更新时间:2019-06-20 浏览次数:356 类型:月考试卷
一、单选题
二、综合题
  • 26. 图中甲、乙、丙三条曲线分别表示食物中三种营养物质在消化道中的变化情况,据图回答:

    1. (1) 图中曲线甲表示的消化过程。
    2. (2) 蛋白质最终在消化道的中彻底消化分解成
    3. (3) 肝脏分泌的胆汁经导管流入,图中的在此处开始被消化。
  • 27. 如图为中国居民的“平衡膳食宝塔”,请据图回答问题:

    1. (1) 处于青少年时期的我们日常饮食应多吃“平衡膳食宝塔”第三层食物和第四层中的食物。因为这些食物中含有丰富,它能为人体生长发育及受损细胞的修复和更新提供重要原料。
    2. (2) 饮食中还应注意摄入足量的第一层中的食物,其主要包含的营养物质是
    3. (3) 高血压和高血脂的人应该尽量减少盐和脂肪的摄入,因此在他们的饮食中应该少吃第层的食物。
    4. (4) 每日三餐要合理搭配,早中晚的能量比例为
    5. (5) 为保证食品安全,在日常生活中你能做些什么?(答一点即可)
  • 28. 如图是人体消化系统的部分模型图,请据图回答:

    1. (1) 人体的消化系统主要由消化道和组成。
    2. (2) 消化系统中消化和吸收的主要器官是图中的[]
    3. (3) 人体最大的消化腺是[],它所分泌的消化液(填“含”或者“不含”)消化酶。
  • 29. 某生物兴趣小组的同学在探究“口腔对淀粉的消化作用”时,设计的实验方案如下表所示。请回答:

    试管编号

    1

    2

    3

    4

    5

    馒头碎屑或块

    等量碎屑

    等量碎屑

    等量馒头块

    等量碎屑

    等量碎屑

    唾液有无

    2mL唾液

    2mL清水

    2mL唾液

    2mL唾液

    2mL唾液

    是否搅拌

    搅拌

    搅拌

    不搅拌

    搅拌

    搅拌

    温度

    37℃

    37℃

    37℃

    0℃

    100℃

    加碘液后现象

    不变蓝

    变蓝

    变蓝

    变蓝

    变蓝

    1. (1) 选用碘液的目的是
    2. (2) 若以其中的1号和4号为一组对照实验,则实验的变量是,1号试管加碘后呈现的现象说明
    3. (3) 如果选用1、4、5号试管进行实验,则探究的问题是:
    4. (4) 实验2分钟后,将1号试管取出,冷却后滴加碘液摇匀后,呈现浅蓝色,可能的原因是(写出一种即可)。
  • 30. 未来几年,马铃薯将从“放在盘子里”的菜肴变成“拿在手里”的主粮,成为我国继小麦、水稻、玉米之后的第四大粮食作物。马铃薯蛋白质含量高,拥有人体必需的氨基酸比较齐全,维生素的含量也比较全面,特别是含有禾谷类粮食所没有的胡萝卜素和维生C,其所含维生素C是苹果的8倍左右。
    1. (1) 马铃薯含有的主要营养成分是
    2. (2) 马铃薯中的胡萝卜素可以在人体内转化成维生素A,能有效地预防、干眼症、皮肤干燥、脱屑等病症。
    3. (3) 依据材料,某同学提出问题:马铃薯中的维生素C含量高于苹果吗?

      请帮他完善探究方案:

      ①取2支洁净的试管,分别编号为甲和乙,然后注入2毫升

      ②用滴管向甲试管滴入马铃薯提取液,向乙试管滴入,边滴边震荡,直到溶液颜色完全褪去。

      ③记录所用提取液的滴数。

      ④若,则说明马铃薯中的维生素C含量高于苹果。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