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生物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七年级下册 /第四单元 生物圈中的人 /第五章 人体内废物的排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2018-2019学年初中生物人教版七年级下册第五章人体内废...

更新时间:2019-03-27 浏览次数:324 类型:单元试卷
一、单选题
二、判断题
三、综合题
  • 25. (2018七下·澄海期末) 下面是人体泌尿系统的组成及肾单位结构示意图。据图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 (1) 人体形成尿液的器官是[] 。健康的人每天排出的尿液约有1.5升,比原尿少了许多,主要是因为肾小管的作用。
    2. (2) 医生在检查某病人的尿液成分时,发现含有许多的血细胞和大分子蛋白质,如果是肾脏有疾病,最可能的病变部位是[]
    3. (3) 图中[ 5 ]指(填“入球”或“出球”)小动脉,其中流动的液体是(填“动脉血”或“静脉血”)。
    4. (4) 某同学认为二氧化碳这种代谢废物没有从尿液中排出,说明排泄还有其他途径,你认为排泄的其他途径还有。(答出一种即可)
  • 26. (2018八上·宜兴期中) 下表是对健康人肾动脉中血浆、肾小囊中液体及尿液进行分析比较得到的数据。

    主要成分

    血浆中

    (克/100毫升)

    肾小囊中

    (克/100毫升)

    尿液中

    (克/100毫升)

    90

    98

    96

    蛋白质

    8.00

    0.03

    0.00

    A

    0.10

    0.10

    0.00

    无机盐

    0.72

    0.72

    1.10

    B

    0.03

    0.03

    1.80

    1. (1) 表中A可能是,B可能是。肾小囊中的液体叫做
    2. (2) 血浆和肾小囊中液体变化,说明了肾小球有作用。
    3. (3) A物质在肾小囊中存在而在尿液中没有,说明肾小管具有作用。
    4. (4) 检验中发现红细胞和大量蛋白质,可推测出现病变的部位是
  • 27. (2018七下·肥城期末) 人工肾是根据肾脏的工作原理制成的一种机器,它可模拟肾的工作,透析出病人血液中的代谢废物和有毒物质,并补充所需营养成分,维持病人的正常生理活动。下图甲为人的尿液形成过程示意,下图乙表示人工肾的工作原理,请分析回答:

    1. (1) 正常人,甲图a内的液体与血浆相比,最主要的区别是的含量很低,这是因为;结构g流走的液体与a内的液体相比,尿素含量显著增高(g内液体中的尿素浓度约为a内液体中尿素浓度的60倍),这是由于所导致。
    2. (2) 乙图中,相当于肾小球、肾小囊内壁作用的结构是;与肾脏形成尿液的过程相比,人工肾的工作过程中没有过程。
    3. (3) 正常人的血液通过甲图所示结构后,血液中的成分会发生明显的变化.如果仅考虑血液的氧含量,甲图所示血管中,所流血液氧含量最低的是[].若某人尿液中出现了红细胞,最可能的病变部位是(填图中代码)。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