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高中生物 /高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河北省唐山市2018届高三生物高考二模试卷

更新时间:2019-05-17 浏览次数:290 类型:高考模拟
一、单选题
  • 1. 下列关于细胞结构和功能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 蛔虫细胞内无线粒体,只能进行无氧呼吸 B . 有高尔基体的细胞一定是分泌细胞 C . 衰老细胞内染色体固缩不影响DNA的复制 D . 性激素是由内质网上的核糖体合成的
  • 2. 下表为某患者血浆化验的部分结果:据此分析,其体内最可能发生的是(    )

    项目

    结果

    参考值

    单位

    葡萄糖

    12.28

    3.89~6.11

    mmol/L

    3.22

    3.50~5.30

    mmol/L

    2.81

    2.02~2.60

    mmol/L

    A . 会出现抽搐等症状 B . 神经细胞膜静息电位的绝对值减小 C . 胰岛素促进葡萄糖运出肝细胞 D . 肾小管和集合管重吸收水分减少
  • 3. 某植物光合作用、呼吸作用与温度的关系如下图所示。则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 . 25℃时该植物积累有机物最快 B . 在0—30℃范围内,温度对光合作用有关酶的影响更大 C . 45℃时叶肉细胞的光合速率等于呼吸速率 D . 春季大棚栽培该植物白天适当提高温度可提高产量
  • 4. 关于植物激素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 植物激素的产生部位和作用部位相同 B . 细胞分裂素和生长素不可在同一细胞中起作用 C . 生长素可通过促进乙烯合成来促茎段细胞伸长 D . 生长素和赤霉素都能促进细胞生长和果实发育
  • 5. 下列关于转录和翻译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 RNA聚合酶能与DNA的特定位点结合,催化转录 B . 不同密码子编码同种氨基酸可保证转录的速度 C . 细胞中的RNA合成过程可在细胞核外发生 D . 遗传信息传递到蛋白质是表现型实现的基础
  • 6. (2019高二上·夏河期末) 一粒小麦(2N=14)与一种山羊草(2N=14)杂交得到幼苗甲,用秋水仙素处理甲的顶芽形成幼苗乙,待乙开花后自交获得后代丙若干。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 幼苗甲是二倍体并且是可育的 B . 植株乙减数分裂过程可形成14个四分体 C . 植株丙的细胞分裂后期,可观察到28或56条染色体 D . 形成乙的过程虽未经过地理隔离,但乙属于新物种
二、非选择题
  • 7. 下图一表示一株水稻叶肉细胞内的C5的相对含量在夏季某天24h内(有—段时间乌云遮蔽)的变化趋势。据图回答问题:

    1. (1) AB段和IJ段的C5含量维持在较低的水于,其主要原因是
    2. (2) 乌云消失的时间可能是曲线上点对应的时刻。与F点相比,G点叶绿体中[H]的含量较(选填“高”或“低”)。
    3. (3) 请在图二坐标中画—条曲线,表示图一中的DG段(10时到13时)水稻叶肉细胞内C3相对含量随时间变化趋势(设D点为10时C3的相对含量)。
  • 8. 内环境稳态是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如图表示人体维持内环境稳态的几种调节方式。据图回答问题:

    1. (1) 如果用电刺激图中位点观察到电流表指针偏转2次,则刺激点可能是X、Y、Z中的
    2. (2) 如果该图代表人在抵御寒冷时的部分调节过程,则细胞甲可能是细胞,分泌物a释放到内环境后仅作用于靶器官或靶细胞,其靶器官是。激素b对该过程有抑制作用,则激素b是
    3. (3) 图中细胞甲、乙直接生活的内环境分别是
  • 9. 人类有意或无意地把某种生物带入适于其生存和繁衍的地区,该生物种群不断扩大,分布区逐步稳定扩展,这种过程称为生态入侵。请回答有关问题。
    1. (1) 外来物种在入侵地区定居扩张的原因是
    2. (2) 外来物种常导致当地生物多样性下降,从种间关系的角度分析,引起这种不良后果的原因是本地原有物种和外来物种之间可能存在着捕食、的关系。
    3. (3) 若某入侵物种能入侵森林、灌木和草本三种群落,其中入侵更易成功的是群落。其原因是该群落
    4. (4) 正确的引种会增加引种地区的生物多样性,丰富人们的物质生活。在条件适宜的沙漠地区引种植物,可能会使当地动物种群的提高。
  • 10. 研究人员得到某昆虫的突变型雌雄个体为AaBb,只有A基因或B基因时胚胎致死,野生型个体基因型为aabb。
    1. (1) 已知这两对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但不知道在染色体上的位置,可利用交配,若后代为,则说明这两对基因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上。
    2. (2) 若已确定两对基因独立遗传,让上述突变型个体相互交配得F1 , F中基因B的基因频率为

      预判断F1中突变型个体的基因型,可让其与野生型个体杂交,观察子代的表现型。

      若子代的表现型及比例为,则其基因型为

      若子代表现型为,则其基因型为

  • 11. 请回答生物技术实践的相关问题:   
    1. (1) 为了保持菌种的纯净,可将菌种接种到试管的培养基上临时保藏,在合适的温度下培养,当菌落长成后,将试管放入℃的冰箱中保藏。
    2. (2) 在筛选纤维素分解菌的过程中,常用的方法是。但这只是分离纯化的第—步,为了确定得到的是纤维素分解菌,还需要进行的实验。
    3. (3) 对亚硝酸盐含量测定的原理是:亚硝酸盐与对氨基苯磺酸的反应产物能与结合形成色染料。测定亚硝酸盐含量的操作流程是:配置溶液→制备→制备样品处理液→比色。其中,使滤液变得无色澄清透明的是
  • 12. 科学家将蜘蛛的蛛丝蛋白基因导入山羊体内,得到转基因“蜘蛛羊”,该羊的乳汁中含有蛛丝蛋白,高强度的蛛丝蛋白可用于许多重要的特种工业领域,生产流程见下图。请回答:

    1. (1) 将蛛丝蛋白基因和载体通过甲过程形成的X为,该过程通常用相同的限制酶进行切割,原因是
    2. (2) 为了获得蛛丝蛋白,图中的受体细胞应该选择羊(填性别)的ES细胞,这是因为ES细胞在功能上具有
    3. (3) 受体细胞在体外培养时,采用的培养基是(固体、液体)培养基,并在培养环境中的空气必须加5%CO2 , 目的是
    4. (4) 转基因山羊的性状出能产生蛛丝蛋白外,与提供ES细胞的个体不完全相同的原因有。(答出两点即可)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