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生物 /中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2012年浙江省丽水市中考生物试卷

更新时间:2017-05-02 浏览次数:1135 类型:中考真卷
一、<b >选择题:</b>
  • 1. 近年来儿童性早熟现象日益严重,如男孩早早长出胡须,女孩月经提早等,这与摄入含激素类物质有密切关系,这些物质最有可能含有的激素是(  )

    A . 生长激素 B . 胰岛素 C . 性激素 D . 甲状腺激素
  • 2.

    2011年底,有9只中华沙鸭在我省松阳县松阴溪畔过冬,中华沙鸭在全球存活不过千只,被称为鸟类中的“活化石”,是与大熊猫齐名的国宝,中华沙鸭的生殖方式是(  )

    A . 体内受精、卵生 B . 体内受精、胎生 C . 体外受精、卵生 D . 体外受精、胎生
  • 3. 据中华网报道:截止5月14日,2012年我省累计报告手足口病病例较去年同期上升227%.手足口病是由肠道病毒引起的传染病,多发生于婴幼儿,常伴有发烧、皮疹等症状,其病毒可通过接触传播和空气(飞沫)传播.下列各项预防措施属于控制传染源的是(  )

    A . 对手足口病患者及时进行治疗 B . 经常开窗通风换气,保持室内空气流通. C . 及时对病人使用过的衣服和被褥进行消毒 D . 少带孩子去人群聚集、空气流通差的公共场所.
  • 4. 下列有关显微镜使用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 对光时,用高倍物镜正对通光孔 B . 要使视野变亮,可把低倍物镜换成高倍物镜 C . 镜筒下降,当物镜靠近载玻片时两眼注视目镜 D . 要使刚观察到的物像更清晰,可调节细准焦螺旋
  • 5.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 人体内吸收营养物质的主要场所是胃 B . 人体中形成尿液的器官是肾脏 C . 人体与外界进行气体交换的场所是气管 D . 人体生命活动的注意调节机构是大脑
  • 6.

    “太平白枇杷”(如图)是丽水的品牌水果.要获得优质高产的白枇杷,需经过幼苗移栽、嫁接和科学管理等过程.下列是白枇杷种植过程中所采取的措施和原因分析,其中有错误是(  )

    A . 带土移栽幼苗能防止根毛受损,提高成活率 B . 合理密植能让植株充分接受光照,提高总产量 C . 移栽时剪去幼苗所有叶片能减弱蒸腾失水,提高成活率 D . 以白枇杷枝或芽为接穗进行嫁接能保持白枇杷的优良性状,加快繁殖速度
二、<b >简答题</b><b></b>
  • 7. 5年前,某学校在教学楼的南北两侧同时种下了两排长势基本相同的水杉,后续的管理工作也相同.现在发现大楼南侧的水杉明显比北侧的水杉茂盛高大,这是由于南侧水杉能获得更多的阳光,增强了,制造并积累了更多的有机物.

  • 8.

    为研究“绿豆种子的呼吸”,某同学将一定量萌发的绿豆种子平均分成两份(其中一份煮熟),同时分别放入如图所示的装置,关闭止水夹并在黑暗处放置12小时后进行实验:①测量瓶内和瓶外环境的温度,读取温度计示数;②打开止水夹并挤压塑料瓶,观察试管中澄清石灰水的变化;③移开双孔塞,用燃烧着的蜡烛放入塑料瓶内,观察蜡烛的燃烧情况,实验现象记录如下表:


    与瓶外温度变化

    澄清石灰水变化

    蜡烛燃烧情况

    甲组

    升高

    变浑浊

    熄灭

    乙组

    不变

    不变

    继续燃烧

    请回答下列有关问题:

    1. (1) 绿豆种子萌发所需的营养来自于种子的

    2. (2) 根据上述实验现象能推出绿豆种子在萌发过程中产生的物质是

    3. (3) 实验中绿豆种子要在黑暗中放置12小时的原因是(填序号).

      A、防止光合作用对实验的干扰  B、种子呼吸只能在黑暗中进行  C、让种子有足够多的呼吸时间.

  • 9.

    人们对真菌与植物、动物关系认识的演变历程如下:

    请回答有关问题:

    1. (1) 真菌的性状特征是由其DNA分子上的决定的;

    2. (2) 人们认识真菌与植物、动物关系的演变历程,体现出的科学本质是     (填序号).

      A . 科学知识不是一成不变的,需要不断完善和修正 B . 对某一科学问题的认识受到当时科技发展水平的限制 C . 对真菌与植物、动物关系的认识,随着新证据的出现而改变.
三、<b >实验探究题</b>
  • 10. 为探究“温度对唾液淀粉酶催化作用的影响”,小丽同学设计了如下实验:

    步骤一:收集唾液并与蒸馏水按1:1的体积比制成唾液稀释液;

    步骤二:取可溶性淀粉1克,放入烧杯中,加入99毫升蒸馏水,搅拌,缓慢加热,溶解,制成1%的淀粉溶液并冷却至室温;

    步骤三:取4支洁净的试管编上号,按表中物质的量依次加入各试管并振荡,放置在一定温度下的水浴中保存10分钟;

    步骤四:取出试管,分别滴加1滴体积分数为0.4%碘酒溶液,然后摇匀,观察并记录各试管中溶液颜色的变化情况如表.

    试管编号

    A

    B

    C

    D

    加入

    物质

    淀粉溶液/毫升

    4

    4

    4

    4

    蒸馏水/毫升

    2

    0

    0

    0

    唾稀释液液/毫升

    0

    2

    2

    2

    保存温度/℃

    37

    37

    100

    0

    保存时间/分

    10

    10

    10

    10

    溶液颜色

    变蓝

    不变蓝

    变蓝

    变蓝

    1. (1) 设置A组实验的目的是

    2. (2) 收集唾液的方法是

    3. (3) 根据实验记录分析,实验结果所支持的实验假设是

四、<b >分析计算题:</b>
  • 11. 小丽通过对当地某生态系统的观察,绘制出了该生态系统部分生物间的食物关系(见表),请结合所学知识回答:


    植物

    食草昆虫

    蜘蛛

    青蛙

    吃虫的鸟

    食草昆虫






    蜘蛛






    青蛙










    吃虫的鸟





    猫头鹰





    1. (1) 植物是生态系统成分中的

    2. (2) 从物质循环的角度看,猫头鹰体内的碳元素究其根源来自     (填序号)

      A . 食物中的碳 B . 矿物燃料中的碳 C . 生物遗体中的碳 D . 大气中二氧化碳的碳
    3. (3) 根据表中的食物关系,该生态系统共有条食物链.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