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化学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广西百色市2018-2019学年九年级上学期化学期末考试试卷

更新时间:2019-03-20 浏览次数:331 类型:期末考试
一、单选题
  • 1. (2016九上·宁江期中) 古诗词是古人为我们留下的宝贵精神财富.下列诗句中没有涉及化学变化的是(  )
    A .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B .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C . 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 D . 爆竹一声除旧岁,春风送暖入屠苏
  • 2. 空气中体积含量为78%的气体是(  )

    A . 氧气 B . 稀有气体 C . 氮气 D . 二氧化碳
  • 3. 下列实验操作符合规范的是(   )
    A . 取用液体    B . 加热液体 C . 过滤    D . 取用粉末药品
  • 4. 运用生物发光现象可检测超微量钙的存在。这里的“钙”是指(   )
    A . 元素    B . 原子    C . 分子    D . 单质
  • 5. 下列物质中属于纯净物的是(   )
    A . 水银    B . 河水    C . 空气    D . 汽水
  • 6. 做完实验后,对于用过的废酸,你认为符合题意的处理方法是( )
    A . 拿出实验室    B . 留在实验台上,准备下次实验用 C . 倒入指定的废液缸中    D . 放回试剂瓶
  • 7. 区分硬水与软水可用( )
    A . 蔗糖水    B . 肥皂水    C . 食盐水    D . 食醋
  • 8. 下列物质中,可用来制作铅笔芯的是(   )
    A . 石墨    B . 铁    C . 金刚石    D . 石灰石
  • 9. 缉毒犬经过训练通过气味找到毒品,这是因为(   )
    A . 分子的质量很小  B . 分子的不断运动  C . 不同分子性质不同   D . 分子间有间隙
  • 10. 下列对于化学式“H2O”的各种表述错误的是( )
    A . 表示水这种物质 B . 表示水分子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 C . 表示1个水分子 D . 表示1个水分子由2个氢原子和1个氧原子构成
  • 11. 下列关于二氧化碳的说法错误的是(   )

    A . 二氧化碳可用于制碳酸类饮料 B . 干冰(固体二氧化碳)可用于人工降雨 C . 常温下二氧化碳是一种有刺激性气味的有毒气体 D . 大气中二氧化碳的消耗途径主要是植物的光合作用
  • 12. 古语道:“人要实,火要虚。”此话的意思是说:做人必须脚踏实地,事业才能有成;燃烧木柴需要架空,燃烧才能更旺。从燃烧的条件看,“火要虚”的实质是(   )
    A . 增大可燃物的热值    B . 提高空气中的氧气含量 C . 提高可燃物的着火点    D . 增大可燃物与空气的接触面积
  • 13. 如图中,“〇”、“●”分别代表不同种类元素的原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图(1)表示混合物    B . 图(2)表示单质 C . 图(3)表示化合物    D . 图(4)可能是氧化物
  • 14. 下列关于原子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A . 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 B . 元素的化学性质主要由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决定 C . 在任何原子中,质子数等于电子数 D . 不同种类的原子,不能相互结合成分子
  • 15. 从科学的角度来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进入古井前,应先做灯火试验 B . 冬天用煤炉取暖,为防止热量散失,应关紧门窗 C . 用霉变花生压榨花生油 D . 油锅不慎着火,应立即用大量的水冲灭
  • 16. (2018九上·六盘水期末) 科学家探索用CO除去SO2 , 该研究涉及的一个反应:SO2+2CO 2X+S,则X为(   )
    A . CO2    B . C    C . CS2    D . COS
  • 17. 下列粒子结构示意图中,表示阳离子的是(   )
    A .     B .     C .     D .
  • 18. 除去二氧化碳中混有少量一氧化碳的方法是(   )
    A . 将一氧化碳倒出 B . 将气体通过灼热的氧化铜 C . 将气体点燃 D . 将气体通过足量澄清石灰水中
  • 19. 有甲、乙、丙三种纯净物,甲为黑色固体,乙、丙为无色气体。点燃时,甲既能生成乙,也能生成丙;丙点燃也能生成乙。以下关于这三种物质推断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 . 甲是一种化合物                  B . 乙是一氧化碳 C . 丙是一氧化碳                    D . 丙是二氧化碳
  • 20. 镁带在耐高温的容器中密封(内含空气)加热,在图中能符合题意表示容器里所盛的物质的总质量变化的是(   )
    A .     B . C .     D .
二、填空题
  • 21. 在C、H、O、S、Cu五种元素中,选择适当元素,组成符合下列要求的物质,请将其化学式填入空格中。

    ①天然气的主要成分

    ②最理想的可作高能燃料的单质

    ③易与血红蛋白结合使人中毒的氧化物

    ④污染空气,形成酸雨的气体

    ⑤黑色金属氧化物

    ⑥一种具有臭鸡蛋气味的有毒硫化氢气体

  • 22. 用化学用语或写出化学用语的意义。
    1. (1) 二个钠原子
    2. (2) 硝酸根离子
    3. (3) 氧化亚铁中铁显+2价
    4. (4) 3O2
  • 23. 生活中处处有化学。现有以下常见的物质:

    A.生石灰 B.活性炭 C.氧气 D.石墨  E.稀有气体 F.石灰石;请按要求填空(填字母编号)。

    1. (1) 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的是
    2. (2) 常用于冰箱除臭的
    3. (3) 可作灯管填充气的是
    4. (4) 用作电池电极的是
    5. (5) 用作某些食品防止受潮的干燥剂的是
  • 24. 如表是元素周期表中1~18号元素原子核外电子排布,请对它进行研究:

    1. (1) 第12号元素它属于元素(填“金属”或“非金属”),它在化学反应中容易电子,它的氯化物的化学式为
    2. (2) 从表中可以探究出以下规律:在原子里,核电荷数=原子序数=
    3. (3) 通过细致分析,还可以总结出一些规律:同一列的规律相同;同一行的规律是相同。
三、简答题
  • 25. 人们都需要洁净的空气。但是受人类生产、生活等因素的影响,全球性空气污染程度越来越严重,最近,一场面积超过百万平方公里的雾霾天气席卷我国北方。
    1. (1) 大雾天气导致呼吸病人增多,因为雾霾可使空气中增加大量的_____(填字母序号);
      A . 二氧化碳  B . 一氧化碳  C . 二氧化硫  D . 可吸入颗粒物
    2. (2) 常见的化石燃料有、石油和天然气。乙醇属于可再生能源,乙醇在氧气中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
    3. (3) 下列关于“节约能源、保护环境”的做法正确的是_____。
      A . 直接排放工业废水        B . 使用塑料袋 C . 发展太阳能、风能等新能源  D . 大力发展火力发电
  • 26. 某工厂需要200kg氢气制备高纯度硅。若用电解水的方法制取这些氢气,需消耗水的质量是多少?(2H2O 2H2↑+O2↑)
四、实验题
  • 27. 小张同学为了探究CO2的性质,做了如图所示的实验,点燃两支短蜡烛,然后沿烧杯内壁倾倒二氧化碳,根据实验回答:

    1. (1) 观察两支蜡烛的变化,写出实验现象
    2. (2) 这个实验说明了
    3. (3) 小明在做该实验时,先将上面的蜡烛点燃了,却怎么也点不燃下面的蜡烛了。请你结合小张实验的结论,帮助小明分析点不燃下面的蜡烛的原因:
  • 28. 如图是实验室制取气体的常用装置。

    1. (1) 写出标号①仪器的名称:
    2. (2) 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反应原理是(写化学方程式)
    3. (3) 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时,可选用的发生装置是(填字母代号)。收集二氧化碳通常用C装置,而不选用D或E装置,请从二氧化碳性质的角度来分析其原因
    4. (4) 若实验时CO2始终收集不满,可能的原因是
五、推断题
  • 29. A,B,C,D,E,F六种物质都是已学化学内容中涉及到的物质,转化关系如图所示,其中A、C是白色固体,D、F是无色气体,B、E是黑色粉末。回答下列问题:

    1. (1) 在反应①中,反应前后B都存在的原因是:;B的化学式为;反应①的反应基本类型为反应。
    2. (2) 请写出反应②的化学方程式
    3. (3) 请描述反应③的实验现象
    4. (4) 指出物质D在日常生产生活中的一种用途
六、科学探究题
  • 30. 某学习小组同学在协助老师整理化学试剂时,发现一瓶标签残缺的无色液体,如图所示。他们对此瓶无色液体是什么,进行了如下探究。

    1. (1) (猜想与假设)

      小明同学的猜想是:水;小红同学的猜想是:稀硫酸;小玲同学的猜想是:过氧化氢溶液。学习小组同学对标签进行了仔细观察、分析,他们一致认为小明的猜想不合理,其理由是

    2. (2) (活动与探究)

      根据以上讨论,小组同学对合理的猜想进行如下实验探究。请你帮助完成下列实验报告:

      猜想

      操作步骤

      实验现象

      结论和化学方程式

      过氧化氢溶液

      a.

      B.

      小玲的猜想不成立。

      稀硫酸

      取少量该溶液加入盛有

      锌粒的试管中,并将一根

      燃着的木条置于试管口。

      C.

      小红的猜想成立,反应

      的化学方程式为:

      D.

    3. (3) (探究质疑)

      有同学认为小红同学的猜想除了是硫酸外还有可能是碳酸。碳酸可以通过加热分解的方式进行验证,碳酸分解的方程式为:

    4. (4) (交流反思)

      该实验告诉我们,进行化学实验必须掌握好化学反应的原理,仪器的选择,以及药品的方法,避免标签损伤。

七、计算题
  • 31. 维生素D是人体必须的营养物质,其中维生素D2的化学式为C28H44O.请计算:
    1. (1) 维生素D2种素组成;
    2. (2) 试计算维生素D2的相对分子质量为
    3. (3) 维生素D2中碳、氢、氧三种元素的质量比是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