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历史 /中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2017年中考历史押题卷(广东卷)

更新时间:2017-05-11 浏览次数:1150 类型:中考模拟
一、单项选择题
  • 1. 根据媒体报道,元谋人以其唯一性和独特性被评为“云南十大名片”之首。元谋人的“唯一性和独特性”主要体现在元谋人( )

    A . 是我国境内目前已确认的最早的古人类 B . 生活在中国云南省元谋县 C . 已经会制造工具和种植水稻 D . 会直立行走和使用打制石器
  • 2. (2016七上·滨州期中) 面对春秋战国时期周王室衰微、诸侯争霸、政权更迭、生灵涂炭的乱局,不同流派的知识分子提出了不同的治世药方。秦统一的历史证明,哪一种药方更“对症”当时的社会形势(  )

    A . 儒家:为政以德,仁政治国 B . 墨家:互助互爱,反对侵略 C . 法家:提倡法治,中央集权 D . 道家:顺其自然,无为而治
  • 3.

    东汉末年群雄并起,最终形成三国鼎立的格局。下列示意图符合公元222年三国局势的是( )

    A . A B . B C . C D . D
  • 4. “一个伟大僧人西行取经的传奇故事,一条由信念、坚持和智慧浇铸而成的求知之路,一个民族胸襟开放、海纳百川的真实写照。”文中的“伟大僧人”是指( )

    A . 张骞 B . 玄奘 C . 鉴真 D . 郑和
  • 5. (2017七下·揭西期中)

    某历史博物馆举办中国古代历史图片展,在某展厅出现了这样一组图片(如下),那么该展厅的名字最合适的为(    )

    A . 宋代商业繁荣 B . 民族政权并立 C . 宋代国家统一 D . 宋代民族融合
  • 6. 如果你到故宫参观,你可以在“军机处”景点的文字说明上发现这样的文字:“军机处一日日程……接折(阅读奏折)——见面(请皇帝旨)——述旨(拟皇帝旨意)——过朱(皇帝过目确定)——交发(下发旨意)……”这说明了军机处的主要职能是( )

    A . 纵论军务,谋划战事 B . 辅佐皇帝,参与决策 C . 陪读陪写,赋诗作画 D . 跪受笔录,上传下达
  • 7. (2017·山东模拟) 清朝后期,“处处皆关,关关有税”“如有打造双桅五百石以上桅式船只出海者,不论官兵民人,调发边卫充军”。这反映了清朝( )

    A . 设立关卡、禁绝贸易                   B . 抑制商业、实行海禁 C . 重农抑商、打击海运                   D . 征收重税、限制商贸
  • 8. 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沙俄侵略中国的野心主要是( )

    A . 扩大市场 B . 攫取赔款 C . 鸦片贸易 D . 侵占领土
  • 9. 张岂之在《中国历史·晚清民国卷》中如此评论:“……新文化运动狂飙,猛烈地冲击了千百年来束缚中国人心智的道德、伦理观念及建构其上的政治意识……其对传统文化糟粕的批判和对西方思潮的大量引入,造就了一大批具有自由观念和开放意识的青年,对于民国政治、思想和文化的发展,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作者的观点是( )

    A . 新文化运动禁锢人们的思想 B . 新文化运动反对批判中国的传统文化 C . 新文化运动促使了民众的觉醒 D . 新文化运动反对大量引入西方文化
  • 10. (2017·河南模拟) “国民痛苦,水深火热;土匪军阀,为虎作伥;帝国主义,以枭以张。本军兴师,救国救民;总理遗命,炳若晨星。”这一誓词反映的历史事件是(   )

    A . 北伐战争 B . 新文化运动 C . 抗日战争 D . 解放战争
  • 11. “日本鬼子野心狼,侵略中国逞凶狂。全国军民齐奋起,打得日寇投了降。”这首童谣反映了中国抗日战争胜利的主要原因是( )

    A . 进行了正面战场抵抗 B . 建立了敌后抗日根据地 C . 实行了全民族的抗战 D . 加入了世界反法西斯同盟
  • 12. 1946年,当国民党撕毁“双十协定”发动全面内战时,周恩来说:“我们并不因为蒋(介石)破坏了这些协定,就以为没有了收获。因为全国人民都承认了这样的事实,认为中共的地位是不可抹杀的。”这表明( )

    A . 共产党通过重庆谈判赢得了民心 B . 美国放弃了对国民党政权的支持 C . 共产党在战场上连连打败国民党 D . 国民党承认了共产党的合法地位
  • 13. (2017·河南模拟) 下列关于新中国成立后土地改革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 使大量无地、少地的农民获得了土地 B . 解放了农村生产力,促进农业生产的发展 C . 废除了资本主义剥削制度,消灭了资产阶级 D . 废除了封建土地剥削制度,消灭了地主阶级
  • 14. 2017年是周恩来总理诞辰119周年,他提出的和平共处五项原则至今仍是国际社会公认的国际关系准则,下列选项不属于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是( )

    A . 相互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 B . 互不侵犯 C . 求同存异 D . 互不干涉内政
  • 15. 有资料表明,十年“文革”时期国民收入损失了5000亿元,这超过了建国后30年全国固定资产的总和。这反映出“文化大革命”的一个严重后果是( )

    A . 民主与法制遭到践踏 B . 国民经济遭受巨大损失 C . 各级政府机构瘫痪 D . 科学文化教育事业遭到摧残
  • 16. 有学者认为:“改革开放以来,一种贴近现实生活的马克思主义应运而生……它是能够为老百姓带来福祉的现实马克思主义。”“现实马克思主义”的主要开创者是( )

    A . 毛泽东 B . 邓小平 C . 江泽民 D . 习近平
  • 17.

    2015年3月29日,受到世界瞩目的博鳌亚洲论坛年会落下帷幕。博鳌亚洲论坛是第一个把总部设在中国的国际会议组织。下列国际组织中,中国加入的有( )

    A . ①③④ B . ②③④ C . ①②③ D . ①②④
  • 18. 黑格尔曾说:古希腊是“整个欧洲人的精神家园”。这里的“精神”是指( )

    A . 雅典民主政治 B . 西欧等级制度 C . 《汉谟拉比法典》 D . 罗马教廷
  • 19. 在美国的某小镇有一块独立战争的纪念碑,碑文中有这样一句话:“……如果敌人硬要把战争强加在我们头上,那么就让战争从这儿开始吧!”这个小镇应是( )

    A . 波士顿 B . 来克星顿 C . 萨拉托加 D . 约克镇
  • 20. 据统计,1800年英国有蒸汽机321台,到了1825年则有近15000台。蒸汽机使工业生产摆脱了水力的限制,这与蒸汽机的改进密切相关。为此作出重要贡献的人物是( )

    A . 哈格里夫斯 B . 斯蒂芬森 C . 富尔顿 D . 瓦特
  • 21. 有人形容一战是“一把枪挑起的一场战争”。“一把枪”比喻的是( )

    A . 三国同盟形成 B . 三国协约形成 C . 萨拉热窝事件 D . 来克星顿枪声
  • 22. 20世纪30年代,在西方世界遭遇经济大危机的时候,某国却是“风景这边独好”。这个国家是( )

    A . 英国 B . 德国 C . 日本 D . 苏联
  • 23. 提起“第二次世界大战”“欧洲第二战场”,你会想起的历史事件是( )

    A . 日本偷袭珍珠港 B . 斯大林格勒战役 C . 柏林战役 D . 诺曼底登陆
  • 24. (2017·山东模拟) 《大国崛起》中说道,“1945年之后,德法两国都毫无疑问地认识到:两国之间的对抗,不仅仅削弱了自己,而且还削弱了欧洲。二战后,由法国和德国作为发动机带动起来的欧盟组织,由于形成了统一的市场、统一的货币,组建共同的议会,一个超强的地区联合体便横空出世了。”对这段文字理解最准确的是( )

    A . 二战后世界格局呈现多极化趋势 B . 二战后法德继续对抗 C . 二战后欧洲各国之间合作增强 D . 二战后世界经济呈现全球化趋势
  • 25. (2017·山东模拟)

    旅游拍照发到朋友圈,逛街扫扫二维码,上个陌陌聊聊天,这种便捷的交流方式源于( )

    A . 航天技术的进步                    B . 生物技术的突破 C . 新材料技术的应用                     D . 网络技术的发展
二、综合题
  • 26. 近代以来,为了民族的独立、国家的富强,无数中华儿女前赴后继,经历了一百多年的探索,给我们留下了宝贵的财富。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李鸿章自称大清“裱糊匠”,他说:“我办了一辈子的事,练兵也,海军也,都是纸糊的老虎,何尝能实在放手办理?不过勉强涂饰,虚有其表,不揭破犹可敷衍一时……”

    材料二  在这次上书中(上清帝第五书),康有为围绕召开国会、定宪法的主张……(提出)皇帝仿效亚历山大二世和明治天皇,亲自主持大计,宣布变法……

    材料三  辛亥革命作为中国近代史上的伟大事件,“无疑是中国近代史上的一次飞跃,它推翻了中国最后一个封建王朝,结束了在中国绵延几千年并被奉若神明的君主专制制度,破天荒地宣布了主权‘属于国民全体’,从而扫清了中国社会前进的巨大障碍,使民主共和的思想深入人心,其政治意义是决不能低估的”。

    材料四  英国《金融时报》:“自1978年以来,中国企业有三次创业的高潮点,分别是1984年、1992年和2001年。”

    材料五  1990年,中央决定“以上海浦东开发开放为龙头,进一步开放长江沿岸城市” 。2004年,中央“希望把上海建设成为国际经济、金融、贸易、航运中心和现代化大都市”。2013年9月29日,中国上海自贸区正式挂牌。

    1. (1) 结合所学回答,李鸿章“一辈子”“勉强涂饰”、“裱糊”大清的用意何在?客观上说,他的“裱糊”活动并非完全“虚有其表”,这是为什么?

    2. (2) 结合所学回答,材料二中的“亚历山大二世”的“变法”指什么事件?后来在康有为推动下,皇帝终于“宣布变法”,这次变法有何积极作用?

    3. (3) 根据材料三,概括辛亥革命最大的历史功绩。

    4. (4) 结合所学回答,催生中国企业1992年和2001年两次创业高潮点的动因分别是什么?

    5. (5) 依据材料五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上海浦东在改革开放中的地位。你认为2013年上海自贸区应该是在怎样的国际经济背景下设立的?

    6. (6) 综合上述材料,谈谈你对近代以来中华民族复兴历程的认识。

  • 27.

    近现代史上,美日两国经历了侵略对立——既对立又合作——合作的过程。美日之间的时敌时友,对亚太和世界局势产生了重大影响。

    材料一:

    材料二:  列宁曾经评论说:“华盛顿会议为太平洋两岸的两个大国(美国和日本)的下一场战争,埋下了第一批火种。”

    材料三:

    1. (1) 图1美国海军登陆横滨,日本民族危机严重,引发了日本历史上的哪一次变革?图2和图3对应的历史事件,分别标志着二战发展到什么阶段?

    2. (2) 根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指出一战后美日争夺的重点地区是哪里?《九国公约》签订后,为什么“日本人沮丧,美国人得意”?华盛顿会议后形成的帝国主义战后国际关系新格局是什么?

    3. (3) 图4中,20世纪50—70年代日本经济高速发展,美国在其中扮演了什么角色?到20世纪90年代,日本、西欧实力的不断增强,这对美国的霸权政策和世界政治格局分别产生了什么影响?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