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地理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2016-2017学年山东省八年级上学期期末地理试卷

更新时间:2017-05-05 浏览次数:691 类型:期末考试
一、<b >选择题</b>
  • 1.

    读图。

    1. (1) 图中的甲山所跨省级行政区域的简称,正确的是(  )

      A . 甘、陕、豫、鲁 B . 秦、豫、蜀、鲁 C . 陕、甘、川、豫 D . 陇、晋、苏、秦
    2. (2) 下列地理界线中与甲山大致一致的是(  )

      A . 北方地区与南方地区的界线 B . 湿润区与干旱区的界线 C . 大陆性气候区与季风气候区的界线 D . 内流区与外流区的界线
  • 2.

    如图是我国四个地区的季节变化情况示意图。

    1. (1) 图中四地,最能反映山东省季节变化的是(  )

      A . B . C . D .
    2. (2) 下列农产品,主要产于丙地的是(  )

      A . 棉花 B . 大豆 C . 甘蔗 D . 柑橘
  • 3. 影响东北地区年降水量分布的主要因素有(  )

    ①植被多少    ②距海远近    ③季风    ④纬度位置

    A . ①③ B . ①④ C . ②④ D . ②③
  • 4. 下列关于东北地区的描述,正确的是(  )

    A . 春秋两季,农业易受低温冻害影响 B . 矿产资源匮乏 C . 农作物一年两熟 D . 红土广布,土壤肥沃
  • 5. 东北地区传统民居的特点是(  )

    A . 窗户大 B . 墙体薄 C . 空间大 D . 屋顶尖
  • 6.

    读黄土高原地貌景观图。

    1. (1) 图示地貌名称为(  )

      A . 黄土塬 B . 黄土峁 C . 黄土梁 D . 黄土川
    2. (2) 目前,黄土高原最严重的环境问题是(  )

      A . 酸雨污染 B . 土地荒漠化 C . 水资源污染 D . 水土流失
    3. (3) 造成黄土高原严重环境问题的主要人为原因是(  )

      A . 降水集中,且多暴雨 B . 植被稀少,地表裸露 C . 采矿、修路、过度垦殖 D . 黄土土质疏松,易被冲刷
  • 7. 关于北京市的叙述,正确的是(  )

    ①全国的政治、文化中心    ②东依太行山,西濒渤海    ③我国最大的工业城市    ④历史文化名城

    A . ①② B . ①③ C . ①④ D . ②④
  • 8. 建设宜居城市已成为世界潮流,在部分人心目中,北京是很难和“宜居”划上等号的,你认为北京不“宜居”的原因有(  )

    ①国际化都市    ②拥挤的人群    ③多雾霾天气     ④艺术的圣地     ⑤高价的住房     ⑥拥堵的交通

    A . ①②③⑥ B . ①②④⑤ C . ②③⑤⑥ D . ②③④⑤
  • 9. “江南好,风景旧曾谙,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能不忆江南?”诗人眼中的江南是美不胜收的画卷,对于江南,“江南是什么”?不同的人有不同的解读。

    1. (1) 气象学家说“江南是梅雨”,其依据是(  )

      A . 江南地区是典型的亚热带季风气候 B . 江南地区的气候特征是降水主要集中于梅雨时期 C . 江南地区每年5~6月份常常出现阴雨连绵的天气 D . 江南地区独特的降水类型是地形雨
    2. (2) 经济学家说“江南是财富”,下列说法不足以支撑这种判断的是(  )

      A . 长江中下游地区是我国的经济重地 B . 江南地区物产丰富,资源充足 C . 湖广熟,天下足 D . 江南地区交通发达,人口密集
    3. (3) 上海成为长江三角洲城市群中心城市的主要优势条件是(  )

      A . 城市面积大 B . 城市人口多 C . 经济交通发达 D . 劳动力素质高
  • 10. 香港和澳门有许多相似的地理特征,包括(  )

    ①地狭人稠   ②“一国两制”③填海造陆    ④以旅游博彩业为经济支柱

    A . ①②③ B . ①③④ C . ②③④ D . ①②③④
  • 11. 吐鲁番和哈密地区的瓜果特别甜的原因是(  )

    A . 大陆性气候、温差大、光照强烈 B . 地下水含糖分多 C . 土壤中含糖分多 D . 温差小,利于植物糖分积累
  • 12.

    读“我国西气东输主干管线示意图”。

    1. (1) 下列关于我国西气东输工程管道铺设路线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 自西向东依次经过我国地势的第一、二、三级阶梯 B . 自西向东依次经过兰新线、宝成线、陇海线、京沪线 C . 自西向东依次经过温带荒漠带、温带草原带、亚热带常绿针叶林带 D . 自西向东依次经过黄河、淮河、长江、京杭大运河
    2. (2) 沿西气东输干线自西(轮南)向东(上海),地理事物变化正确的是(  )

      ①城市化水平越来越高    ②年降水量越来越多    

      ③自然资源越来越贫乏    ④聚落的数量越来越多

      A . ①②③ B . ①②④ C . ①③④ D . ②③④
    3. (3) 西气东输工程线路所经过的地区不存在的环境问题为(  )

      A . 酸雨 B . 荒漠化 C . 水土流失 D . 天然林的破坏
  • 13.

    如图是我国长江三角洲、环渤海、西南和西北地区三种货运方式占全国的比重(%)示意图。

    1. (1) 下列有关四地区交通条件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 长江三角洲河网密布,河运条件优越 B . 环渤海地形平坦,铁路网密集 C . 兰新——陇海铁路方便了西北与东部的联系 D . 公路运输灵活便捷,在地势低平的西南大有作为
    2. (2) 甲乙丙丁与四地区对应关系正确的是(  )

      A . 甲——西北地区 B . 乙——长江三角洲 C . 丙——环渤海 D . 丁——西南地区
  • 14.

    如图为三江源自然保护区分布略图。

    1. (1) 近年来,三江源地区冰川逐年萎缩的主要原因是(  )

      A . 过度放牧 B . 滥伐森林 C . 全球气候变暖 D . 湿地面积缩小
    2. (2) 三江源地区湿地广布,其具有的重要价值突出表现为(  )

      ①为人类提供了丰富的农副产品     ②具有较高的旅游价值   

      ③调节储蓄了长江、黄河和澜沧江等河流的洪水    ④是我国淡水资源的重要补给地 

      ⑤具有发展农业的巨大潜力     ⑥为鸟类等动物提供了充足的食物和良好的生存空间

      A . ④⑤⑥ B . ①③⑤ C . ①②③ D . ②④⑥
二、<b >非选择题</b>
  • 15.

    读“北方地区略图”,完成下列问题。

    1. (1) 山脉A以东的地形区是,该地形区是我国重要农业区。每年3~5月正值冬小麦返青,农田需水量大,易出现的灾害是

    2. (2) D地特色传统民居是,保护该地生态环境的主要生物措施是

    3. (3) B,C两河段中可能出现凌汛现象的是,E地成为我国重要商品粮基地的有利条件中,非自然因素有

  • 16.

    读珠江三角洲图,回答问题。

    1. (1) 写出图中的地理事物名称:城市①是,B铁路。

    2. (2)

      图中地区的主要气候类型是气候,读“深圳主要工业比例图”,深圳工业以轻工业为主,其中制糖工业的原料是

    3. (3) 珠江三角洲地区与港澳地区的合作,形成了的区域经济合作模式,下列属于珠江三角洲地区发展外向型经济有利条件的是

      A、矿产资源丰富      B、劳动力资源丰富

      C、国家给予经济特区的优惠政策     D、华侨众多,是著名的侨乡

    4. (4) ③地的历史城区保存了400年中西文化交通的精髓,其标志性建筑是

  • 17.

    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台湾海峡隧道是一项连接台湾海峡东西两侧中国大陆与台湾的工程设想,目前尚未进入实质性阶段,海底隧道的选址前期要考虑很多地质问题和环境问题,设计隧道工程学、空气动力学、地震学等十几门学科。目前,两岸专家共提出四种隧道方案,其中距离最短的北线远离震源,南线有利于岛屿的开发,却与两条中线一样存在地质情况复杂的难题,因此选线问题仍在缜密的考察和论证中,还没有最后的结论。

    1. (1) 图中甲省是省,乙省东北部的岛(图中丙),自古以来就是我国的固有领土。

    2. (2) 台湾城市主要分布在台湾岛的部沿海地区,台湾岛环状铁路网的建设主要受到(自然因素)的影响。

    3. (3) 在海峡两岸经贸合作中,台湾具有明显优势的条件是(  )。

      A . 政策、劳动力 B . 资源、劳动力 C . 市场、交通 D . 管理、技术
    4. (4) 台湾是祖国的宝岛,你知道她有哪些美誉?请你写出其中一个,并解释该美称的由来或其成因:

  • 18.

    我国西藏自治区地处青藏高原,以其独特的自然和人文景观闻名于世,回答下列问题。

    1. (1) 本区地表形态特征是,反映出当地独特的气候特征是

    2. (2) 根据图中信息,对西藏人口分布的推断,正确的是(  )

      A . 西北部少,东部、东南部多 B . 西北部多,南部少    C . 东北部多,西南部少 D . 中部多,四周少
    3. (3) 农业生产活动与积温密切相关,西藏的主要农业区位于其南部江的河谷地带。主要原因是河谷地带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