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生物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2016-2017学年湖北省襄阳市老河口市八年级上学期期中生...

更新时间:2017-04-21 浏览次数:357 类型:期中考试
一、<b >选择题</b>
  • 1. (2015八下·深圳月考) 下列各种动物结构与生理功能相适应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 兔牙齿的分化,与植食性相适应 B . 鲫鱼有鳃,与水中呼吸相适应 C . 家鸽有坚硬角质喙,与飞行相适应 D . 蛇体表覆盖角质鳞片,与减少体内水分散失相适应
  • 2. (2015八上·通辽期末) 下列动物中,完全用肺呼吸的一组动物是(  )

     

    A . 蝗虫和蚯蚓     B . 青蛙和金丝猴 C . 袋鼠和骆驼     D . 袋鼠和鲫鱼
  • 3. (2015八上·黄岛期中) 绦虫和蛔虫均为肠道寄生虫;蝗虫对禾本科作物危害很大;青蛙被称为田园卫士.绦虫、蛔虫、蝗虫、青蛙它们分别属于(  )

    A . 腔肠动物、扁形动物、环节动物、爬行动物 B . 扁形动物、线形动物、节肢动物、两栖动物 C . 线形动物、线形动物、环节动物、两栖动物 D . 扁形动物、环节动物、节肢动物、两栖动物
  • 4. 有利于昆虫保持水分的结构是(  )

    A . 角质的鳞片或甲 B . C . 外骨骼 D . 羽毛
  • 5. 没有分化出口和肛门的动物是(  )

    A . 乌贼 B . 涡虫 C . 蜘蛛 D . 蝗虫
  • 6. 下列动物全是软体动物的一组是(  )

    A . 河蚌 蚯蚓 蜗牛 B . 田螺 河蚌 乌贼 C . 乌贼 水螅 蛔虫 D . 河蚌 蚯蚓 田螺
  • 7. 关于鱼尾鳍的主要作用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 维持鱼体平衡 B . 维持鱼体的直立状态 C . 帮助鱼体转换方向 D . 产生前进动力,控制前进方向
  • 8. 下列几组动物中,体温不恒定的是(  )

    A . 猫头鹰、扬子鳄、鲸 B . 家兔、丹顶鹤、猎豹 C . 青蛙、蛇、蜥蜴 D . 金丝猴、沙蚕、大熊猫
  • 9. 在下列蛔虫的形态结构特点中,哪项是不属于适于寄生生活的(  )
    A . 身体呈圆柱形 B . 体表有角质层 C . 生殖器官发达 D . 消化管结构简单
  • 10. 无脊椎动物中能够飞行的动物是(  )

    A . 昆虫 B . 甲壳动物 C . 软体动物 D . 环节动物
  • 11. (2016八上·唐河期中) 下面哪一组是鸟特有的特征(  )

    ①体表有羽毛 ②善于飞行 ③用肺呼吸并用气囊辅助呼吸 ④前肢覆羽成翼⑤通过产卵繁殖后代   ⑥体温恒定.

    A . ①③④ B . ②③④ C . ①②⑤ D . ②⑤⑥
  • 12. 珊瑚虫身体的对称方式是(  )

    A . 上下对称 B . 两侧对称 C . 辐射对称 D . 前后对称
  • 13. 节肢动物的主要特征是(  )

    ①体表有坚韧外骨骼;

    ②两对翅和三对足;

    ③身体和附肢都分节;

    ④身体分头、胸、腹.

    A . ①③ B . ①② C . ②④ D . ①④
  • 14. 下列动物中属于真正鱼类的是(  )

    A . 章鱼 B . 鲤鱼 C . 鲸鱼 D . 鱿鱼
  • 15. 失去雏鸟的红雀给金鱼喂食,像喂自己的雏鸟一样,该行为的正确解释是(  )

    A . 环境因素决定的先天性行为 B . 遗传物质决定的后天性行为 C . 环境因素决定的后天性行为 D . 遗传物质决定的先天性行为
  • 16. (2015八上·衡阳期中) 通过探究蚂蚁的通讯,我们发现蚂蚁的通讯是靠(    )

    A . 气味 B . 表情 C . 舞蹈 D . 声音
  • 17. 爬行动物与两栖动物相比,其进化意义是(  )

    A . 真正适应陆地环境的生活 B . 个体的身体高大 C . 既能生活在水中,也能生活在陆地 D . 种类多,种群大
  • 18. 渔民利用鱼类的趋光性用灯光捕鱼,鱼类的趋光性属于(     )

    A . 先天性行为 B . 后天性行为 C . 攻击行为 D . 繁殖行为
  • 19. 在“探究菜青虫取食行为”的实验中,不正确的是操作过程是( )

    A . 对菜青虫从卵开始隔离饲养 B . 直接使用从野外捕来的幼虫 C . 实验叶片和滤纸片应当一样大 D . 最好将其先饿一段时间
  • 20. (2016八上·唐河期中) 当你做任何一个动作时,都会包括以下步骤:①骨骼肌收缩  ②骨绕关节转动③骨骼肌接受神经传来的兴奋 ④相应的骨受到牵引.

    这些步骤发生的正确顺序是(  )

    A . ③①④② B . ②①③④ C . ③④①② D . ④①②③
二、<b >识图填空题</b>
  • 21.

    如图中是我们学过的五种动物,请回答有关问题:

    1. (1) A是一种农业害虫,它的体表有外骨骼,用呼吸;

    2. (2) B生活在水中用鳃呼吸,运动器官是

    3. (3) 上述类群中属于无脊椎动物的是(填字母);属于恒温动物的有(填字母)图中没有涉及到脊椎动物的类群名称是

    4. (4) D是一种珍稀动物,其身体呈型,其气体交换的场所是

    5. (5) 在观察蚯蚓的实验中,要保持蚯蚓体表的湿润,其原因是有利于蚯蚓

    6. (6) E的牙齿有之分,与其食性相适应,E与D相比,在生殖发方面的特点是胎生相对于其他生殖方式的优势在于提高后代的

三、<b >识图及分析题</b>
  • 22.

    图1是人体屈肘、伸肘示意图,圆圈中的两根骨之间的连结情况如图2,根据提示回答问题:

    1. (1) c、d分别叫做

    2. (2) 当上肢处于状态时,A收缩,B舒张.

    3. (3) 当你垂直伸臂提一桶水时,B处于状态.

    4. (4) 从关节的结构可以看出,关节的主要作用是

    5. (5) 关节中的[1]从[]中脱出来的现象脱臼.

    6. (6) 动物和人的运动不仅靠运动系统来完成,它需要神经系统的控制和调节,需要能量供应,还需要消化系统,呼吸系统、系统等系统的配合.

  • 23.

    资料分析:生物学家把章鱼放入大鱼缸内,中间放一块玻璃板,使章鱼能从其中的一侧游到另一侧,将小虾放入章鱼的另一侧,当章鱼看见食物时,它只是直扑玻璃板,在玻璃上乱碰乱撞不会经过玻璃板去捉小虾.多次碰撞后,章鱼才能绕过障碍物捉到小虾.而狗和猴子能越过障碍物取得食物,狗较快地学会绕道获取食物,而猴子只一次就学会绕道获取食物.

    1. (1) 章鱼绕过玻璃板而获得食物属于学习行为,这是根据动物行为的来进行分类的.

    2. (2) 上述实验说明动物越高等,学习能力越

    3. (3) 不同动物的学习行为有差异是因为动物的学习行为受因素的作用.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