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高中物理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2016-2017学年安徽省铜陵市高一上学期期末物理试卷

更新时间:2017-04-05 浏览次数:688 类型:期末考试
一、<b>选择题</b>
  • 1. 下列关于质点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 . 质点就是一个有质量的点 B . 原子因为很小,所以原子就是一个质点 C . 地球的质量和体积都很大,所以当然并不能看做质点 D . 质点是物理学上常用的忽略次要因素而抽象出的理想化模型
  • 2. 下列关系速度和加速度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 物体的速度变化越快,加速度越大 B . 物体的速度为零时,加速度也为零 C . 物体的速度变化量越大,加速度越大 D . 物体的速度越大,加速度也越大
  • 3.

    如图所示,物体静止在一固定在水平地面上的斜面上,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物体对斜面的压力和斜面对物体的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 B . 物体对斜面的摩擦力和物体重力沿斜面的分力是一对作用力和反作用力 C . 物体所受重力和斜面对物体的作用力是一对平衡力 D . 物体所受重力和斜面对物体的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
  • 4. 关于合力与分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合力的大小一定大于每一个分力的大小 B . 合力的大小至少大于其中一个分力 C . 合力的效果与两个共点分力F1、F2的共同作用效果相同 D . 合力F的大小随分力F1、F2间夹角的减小而减小
  • 5. 某质点作直线运动,位移随时间变化的关系式为x=(4t+2t2)m,则对这个质点运动描述,正确的是(   )

    A . 初速度为4m/s B . 加速度为2m/s2 C . 加速度为1m/s2 D . 10s时的速度为36m/s
  • 6.

    a、b两物体从同一位置沿同一直线运动,它们的v﹣t图象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60s时,物体a在物体b的前方 B . 20s时,a、b两物体相距最远 C . a、b加速时,物体a的加速度大于物体b的加速度 D . 40s时,a、b两物体速度相等,相距200m
  • 7.

    如图所示,固定斜面C的倾角为θ,物体A放在斜面C上,物体B叠放在物体A上,A、B的质量均为m,且上、下表面均与斜面平行,A、B一起沿斜面匀速下滑,则(   )

    A . A与B之间没有静摩擦力 B . A受到B的静摩擦力方向沿斜面向上 C . A与B之间的动摩擦因数μ=tanθ D . A受到斜面的滑动摩擦力大小为2mgsinθ
  • 8. 某人在静止的湖面上竖直上抛一小铁球,小铁球上升到最高点后自由下落,穿过湖水并陷入湖底的淤泥中一段深度.不计空气阻力,取向上为正方向,在下边v﹣t图象中,最能反映小铁球运动过程的速度﹣时间图线是(   )

    A . B . C . D .
  • 9.

    如图所示,在光滑水平面上有甲、乙两木块,质量分别为m1和m2 , 中间用一原长为L,劲度系数为k的轻质弹簧连接起来,现用一水平力F向左拉木块甲,当两木块一起匀加速运动时,两木块之间的距离是(   )

    A . L+ B . C . D .
  • 10.

    如图所示,穿在一根光滑固定杆上的小球A、B通过一条跨过定滑轮的细绳连接,杆与水平方向成θ角,不计所以摩擦,当两球静止时,OA绳与杆的夹角为θ,OB绳沿竖直方向,则(   )

    A . A可能受到2个力的作用 B . B可能受到3个力的作用 C . A、B的质量之比为1:tanθ D . A、B的质量之比为tanθ:1
  • 11.

    甲、乙两球质量分别为m1、m2 , 从同一地点(足够高)同时静止释放.两球下落过程中所受空气阻力大小f仅与球的速率v成正比,与球的质量无关,即f=kv(k为正的常量),两球的v﹣t图象如图所示,落地前,经过时间t0两球的速度都已达到各自的稳定值v1、v2 , 则下落判断正确的是(   )


    A . 甲球质量大于乙球 B . C . 释放瞬间甲球的加速度较大 D . t0时间内,两球下落的高度相等
  • 12.

    如图所示,小车向右运动的过程中,某段时间内车中悬挂的小球A和车水平底板上的物块B都相对车厢静止,悬挂小球A的悬线与竖直线有一定夹角.这段时间内关于物块B受到的摩擦力,下列判断中正确的是(   )

    A . 物块B不受摩擦力作用 B . 物块B受摩擦力作用,大小恒定,方向向右 C . 物块B受摩擦力作用,大小恒定,方向向左 D . 因小车的运动性质不能确定,故B受到的摩擦力情况无法判断
二、<b>填空题</b>
  • 13.

    如图,某同学用手拉着小车静止在倾角为30°的光滑斜面上,已知小车的质量为m=1kg,重力加速度g=10m/s2 , 则绳子对小车的拉力F=N,斜面对小车的支持力大小FN=N.

  • 14.

    两个完全相同的小球用一根轻弹簧连接诶,球A上端用细线系住挂起来,系统保持静止,则剪断细线的瞬间,A球的加速度大小为 m/s2 , 方向为竖直向(填“上”或“下”),B球加速度大小为 m/s2 . (重力加速度取10m/s2

  • 15.

    如图所示,细线的一端固定于倾角为45°的光滑楔形滑块A的顶端P处,细线的另一端拴一质量为m的小球,当滑块至少以加速度a=向左运动时,小球对滑块的压力等于零,当滑块以a=2g的加速度向左运动时,线中拉力T=

  • 16.

    在“探究小车速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的实验中,如图1所示,是一条记录小车运动情况的纸带,图中A、B、C、D、E为相邻的计数点,每相邻的两个计数点之间还有4个点没有画出,交流电的频率为50Hz.(计算结果保留3位有效数字)

    1. (1) 在打点计时器打B、C、D点时,小车的速度分别为vB=m/s;vC=m/s;vD=m/s.

    2. (2) 在图2坐标系中画出小车的v﹣t图象.

    3. (3) 求出小车的加速度

三、<b>计算或论述题</b>
  • 17. (2016高一上·龙海期末)

    如图所示,轻绳OA一端系于天花板上,与竖直方向的夹角为30°,水平轻绳OB的一端系于竖直墙上,O点挂一重物.如果绳OA能承受的最大拉力是300N,其余两绳能承受的拉力足够大,那么在O点最多能挂多重的重物?此时绳OB的拉力是多大?

  • 18.

    如图(甲)所示,质量m=2kg的物体在水平面上向右做直线运动.过P点时给物体作用一个水平向左的恒力F并开始计时,选取水平向右为速度的正方向,通过速度传感器测出物体的瞬时速度,所得vt图象如图(乙)所示.取重力加速度为g=10m/s2 . 求:

    1. (1) 物体在0~4s内和4~10s内的加速度a1、a2的大小;

    2. (2) 力F的大小和物体与水平面间的动摩擦因数μ;

    3. (3) 10s末物体离P点的距离.

  • 19.

    如图所示,一足够长的固定光滑斜面倾角θ=37°,两物块A、B的质量mA=1kg、mB=4kg.两物块之间的轻绳长L=0.5m,轻绳可承受的最大拉力为T=12N,对B施加一沿斜面向上的力 F,使A、B由静止开始一起向上运动,力F逐渐增大,g取10m/s2(sin37°=0.6,cos37°=0.8).

    1. (1) 若某一时刻轻绳被拉断,求此时外力F的大小;

    2. (2) 若轻绳拉断瞬间A、B的速度为3m/s,绳断后保持外力F不变,求当A运动到最高点时,A、B之间的距离.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