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高中生物 /高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2017年湖北省荆门市高三元月调考生物试卷

更新时间:2017-03-22 浏览次数:515 类型:高考模拟
一、<b >选择题</b>
  • 1. 生物体的生命活动离不开水.下列关于水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 细胞中的H2O 既能作为化学反应的反应物,也能参与物质运输 B . 植物光合作用中H2O在光下分解,产生的氧将释放出叶绿体 C . 氨基酸脱水缩合时产生的H2O,其中的氧来自羧基 D . 有氧呼吸时,生成物H2O中的氢全部来自线粒体中丙酮酸的分解
  • 2. 有一种肾小球炎症常由β﹣溶血性链球菌感染所致,体检会发现患者体内存在抗原﹣抗体复合物,并出现蛋白尿.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 用双缩脲试剂检测蛋白尿,水浴加热后呈现出紫色 B . 患者血浆蛋白经尿液流失而使血浆渗透压下降,可出现组织水肿 C . 链球菌的抗原由核糖体合成并经高尔基体运输至细胞膜 D . 内环境中形成的抗原﹣抗体复合物可被溶酶体分解
  • 3. 生命科学的发展离不开技术水平的提高和一代又一代科学家的前赴后继的探索.有关科学家以及他们做出的成果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 . 1957年,美国生物学家沃森提出中心法则:遗传信息可以从DNA流向DNA,也可以从DNA流向RNA,进而流向蛋白质 B . 美国生理学家坎农提出内环境稳态是在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的共同作用下,通过机体各种器官、系统协调统一而实现的 C . 1909年,丹麦植物学家约翰逊给孟德尔的“遗传因子”重新起名为“基因”,并提出了表现型和基因型的概念 D . 20世纪30年代,美国科学家鲁宾和卡门用同位素标记法证明光合作用中释放的氧全部来自水
  • 4. 正常情况下,甲胎蛋白(AFP)主要来自胚胎的肝细胞,胎儿出生后约两周AFP从血液中消失,但慢性肝炎、肝硬化患者的肝细胞再生时,血液中AFP会升高,尤其当肝细胞发生癌变时,血液中AFP会持续性异常升高.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 可以推测当肝细胞分裂周期变短时,AFP合成量会增加 B . 可以推测AFP能对细胞的分化起促进作用 C . 肝细胞中的内质网和高尔基体会参与AFP的加工与运输 D . 肝细胞发生癌变后因细胞膜上粘连蛋白减少而容易发生扩散
  • 5. 我国大面积的沙漠植物难以生存,但胡杨却以顽强的生命力成为沙漠英雄树,胡杨为何具   此特点呢?有人探究茉莉酸对离体培养的成熟胡杨细胞质壁分离的影响,将细胞分别移至不同的培养液中继续培养3天,结果见表,针对结果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组别

    培养液中另添加的成分

    结果

    NaCl

    茉莉酸

    +

    部分细胞质壁分离

    +

    +

    细胞正常,无质壁分离

    细胞正常,无质壁分离

    注:“+”表示有添加,添加的NaCl浓度为100mmol•L﹣1 , 茉莉酸浓度为10﹣3mg•L﹣1•;“﹣”表示无添加.

    A . 胡杨细胞通过渗透作用吸水和失水 B . 茉莉酸对NaCl引起的胡杨细胞质壁分离有促进作用 C . 茉莉酸的存在使得胡杨能在沙漠不易失水而生存 D . NaCl或茉莉酸是自变量,细胞正常与否及有无质壁分离是因变量
  • 6. 科学家研究某区域中田鼠的种群数量变化,得到该种群在数年内的出生率和死亡率的比值曲线如图(其中R=出生率:死亡率).在不考虑迁入迁出的情况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从图中可知0~d期间田鼠种群数量出现了周期性波动 B . 田鼠种群数量在a~d之间经历了先上升后下降,其中c~d期间一直在下降 C . 该田鼠种群增长为逻辑斯谛增长,C点时种群密度最小 D . 由图可知,a、b两点时对应的种群自然增长率相等
二、<b >非选择题</b>
  • 7. 鹅掌楸是我国特有的珍惜物种,被誉为“中国的郁金香”,为大量培养其苗木,探究它最佳生长条件,某一苗圃园对鹅掌楸的光合作用进行研究,结果如图所示:

    1. (1) 图甲表示全光照和不同程度遮光对该植物叶片中叶绿素含量的影响,以了解鹅掌楸对 光照要求.已知叶绿体是进行的场所,且叶绿体类囊体膜上存在着大量的色素,这些色素的主要作用是 . 在提取这些色素实验中,先用无水乙醇提取叶片中的色素,再测定叶绿素含量,若要进一步分离色素可用法将四种色素分离,其中在滤纸条上呈现出两条绿色的带,其带的宽度可表示它的含量多少.据图分析,该植物可通过以增强对弱光的适应能力.
    2. (2) 图乙表示夏季的某天在遮光50%条件下,温度、光照强度、该植物净光合速率和气孔导度(气孔张开的程度)的日变化趋势.8:00到12:00光照强度增强而净光合速率降低,主要原因是.18:00时其光合速率(大于或等于或小于)呼吸速率.在8:00到12:00与16:00到18:00两个时间段内净光合速率均下降的原因(相同或不同).
    3. (3) 实验过程中,若去除遮光物,长时间来看叶肉细胞内ATP含量将
  • 8.

    甲状腺激素是人体中的重要激素,如图所示为甲状腺激素分泌的调节示意图,请据图回答下列相关的问题:

    1. (1) 当我们在寒冷的环境中,由于所处环境温度比自己身体温度低,甲状腺激素水平会 . 由图知,这个过程中,甲状腺激素分泌的调节是分级调节,首先是皮肤的冷觉感受器受到寒冷的刺激时,相应的传到下丘脑,下丘脑分泌 , 促进分泌促甲状腺激素,促甲状腺激素促进甲状腺的分泌活动.

    2. (2) 甲状腺激素在此时的主要作用是的速率,使机体产热增多.

    3. (3) 甲状腺激素作用的靶细胞是 , 除了作用于靶细胞外,激素作用方式的特点还有(答出一点即可).

  • 9. 地球表面的70%左右都是海洋,海洋越来越受到全人类的观注,海洋是生物圈的重要组成部分,承担着调节大气中氧气与二氧化碳相对稳定的主要任务,同时也与人类的生存和发展息息相关.有关人员调查海洋某些方面得到数据图:

    1. (1) 根据图甲分析,要获得最大持续捕捞量,捕捞后大黄鱼种群数量应处于点,请阐述你的理由 . 用调查大黄鱼种群密度,其结果调查的种群密度数据偏高于实际密度,分析最可能的原因是
    2. (2) 海洋鱼类生活在不同的水层,这体现了生物群落的结构.一艘废弃的轮船停泊于海边,不久船体外面就有绿藻、细菌、藤壶、牡蛎等生物附着形成一个群落,这个变化过程被称为
    3. (3) 图乙表示某海域能量流动简图,A,B,C,D表示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其中的A是生产者,B是分解者,A和B在海洋生态系统的过程中起着决定性作用.
    4. (4) 请用字母和箭头表示出图乙中是食物链或食物网 , 其中能量在第二营养级和第三营养级之间的传递效率为
    5. (5) 海洋会受到石油、工业废水、生活污水等污染.如果污染超过海洋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海洋生态系统就很难恢复到原来的状态,因为海洋的高,恢复力稳定性就低.
  • 10. 摩尔根用果蝇做实验材料在遗传学研究中获得多方面的成功.现有野生型果蝇M其腹部和胸部都有短刚毛,而一只突变果蝇N的腹部却生出长刚毛,研究者对果蝇N的突变进行了系列研究.用这两种果蝇进行杂交实验的结果如图.

    1. (1) 根据实验结果分析,(能或不能)判断果蝇腹部的短刚毛和长刚毛的显隐性关系,若能判断则由上述实验可推知,理由
    2. (2) 据图得知果蝇腹部的刚毛这一性状有种表现型.E个体的基因型为(相关基因用B和b表示),在实验2后代中该基因型的比例是
    3. (3) 根据果蝇E和果蝇N基因型的差异,解释导致前者胸部无刚毛、后者胸部有刚毛的原因
    4. (4) 检测发现突变基因B转录的mRNA相对分子质量比野生型的小,推测相关基因发生了碱基对的
    5. (5) 实验2中出现的胸部无刚毛的性状(是或不是)由F1新发生突变的基因控制的,判断的理由是:虽然胸部无刚毛是一个新出现的性状,但新的突变基因经过个体繁殖后传递到下一代中不可能出现 , 说明控制这个性状的基因不是一个新突变的基因.
  • 11. 分离筛选降解纤维素能力强的微生物,对于解决秸秆等废弃物资源的再利用和环境污染问题具有理论和实际意义.研究人员从土壤和腐烂的秸秆中分离筛选出能高效降解纤维素的菌株,并对筛选出的菌株进行了初步研究.
    1. (1) 对培养基进行灭菌的常用方法是 . 为在培养基表面形成单个菌落,若以接种环为工具,则用法进行接种.
    2. (2) 先将样品悬液稀释后涂在放有滤纸条的固体培养基上进行筛选得到初筛菌株.再将初筛菌株接种到以为唯一碳源的培养基培养2~5天,加入溶液后,依据出现的颜色反应进行筛选,观察菌落特征并测量 . 同时将初筛菌株制备成的菌液放入加有滤纸条的液体培养基中,恒温振荡培养8天,观察滤纸条的破损情况.结果见表.由表可知,8种菌株中1,3,7号菌株产酶能力较强,你的解释是

      菌株编号

      检测指标

      1号

      2号

      3号

      4号

      5号

      6号

      7号

      8号

      DP

      5.91

      1.73

      6.54

      1.53

      3.23

      1.76

      7.29

      1.34

      滤纸破损

      +++++

      +++

      +++++

      ++

      ++++

      +++

      +++++

      ++

      注:①DP=(D/d)2 , 其中d表示菌落直径(cm),D表示水解圈直径(cm)②“+”为滤纸边缘膨胀;“++”为滤纸整齐膨胀并弯曲;“+++”为滤纸不定形;“++++”为成团糊状;“+++++”为半清状

    3. (3) 为进一步研究1,3,7号菌株对秸秆降解的效果.分别用这三种菌株对秸秆进行处理,并在第5天和第10天对秸秆和秸秆中含有的纤维素、半纤维素以及木质素等组分的降解情况进行了测定.结果见如图.

      由图分析可知,三种菌株对的降解最强,与第5天结果相比,第10天秸秆各组分中的降解率变化最大.

  • 12. 下列是生物学技术制备抗体的两个途径模式简图.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 (1) 过程①至②所获取的抗体1称为 , 其中过程①是指细胞工程中的技术.
    2. (2) ④过程需要酶,⑤过程则需要的工具酶为
    3. (3) ②处需要筛选,其培养基称为(液体培养基/选择培养基/鉴别培养基).结构甲的组成必须包括启动子及目的基因等(写两项).
    4. (4) 如果想用棉花产生该种抗体,则⑥过程的受体细胞通常选用菌,经过筛选后再侵染棉花体细胞,转化成功后通过技术获得能产抗体的转基因棉花植株.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