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化学 /沪教版(全国) /九年级下册 /第6章 溶解现象 /第2节 溶液组成的表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沪教版化学九年级下册第六章第2节溶液组成的表示同步检测

更新时间:2015-09-01 浏览次数:955 类型:同步测试
一、选择题
  • 1. 下列工农业生产中的几个事例中,与乳化现象无关的是                (     )

    A . 金属表面油污的清洗 B . 化妆品的配制 C . 石油的开采 D . 硫酸铜溶液的配制
  • 2. 20℃时,向40g食盐饱和溶液中再加入5g食盐,则在20℃时,该食盐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     (     )

     

    A . 增大 B . 不变 C . 减少 D . 无法确定
  • 3. 现有20℃时的硝酸钾饱和溶液100g,在下列情况下能改变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的是 ( )

    A . 恒温蒸发掉20g水 B . 恒温加入少量的硝酸钾 C . 降温到10℃ D . 升温到25℃
  • 4. 用氯化钠固体配制一定质量分数的氯化钠溶液,必须使用的一组仪器是     (     )

    A . 天平.烧杯.量筒.玻璃棒.药匙 B . 天平.烧杯.漏斗.蒸发皿.玻璃棒 C . 天平.烧杯.量筒.铁架台.药匙 D . 天平.集气瓶.漏斗.蒸发皿.玻璃棒
  • 5. 有100g10%的硝酸钾溶液,要使其溶质质量分数增加到20%,可采取的方法是 (    )

     

    A . 增加10g硝酸钾固体 B . 溶质的质量增大一倍 C . 减少一半溶剂 D . 蒸发掉的溶剂质量等于溶液质量的一半
  • 6. t℃时,向一支盛有0.1克熟石灰的试管内加入10mL水,充分振荡,静置,试管底部仍有未溶解的白色固体,对于试管内上层澄清液体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 . 溶液中溶质的质量为0.1克 B . 溶液是t℃时的饱和溶液 C . 升高温度溶液变为不饱和溶液 D . 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等于1%
  • 7. 下列有关溶液的认识中,错误的是           (     )

    A . 析出晶体后的溶液是该温度下的饱和溶液 B . 在溶液里进行的化学反应,通常是比较快的 C . 同种溶质的饱和溶液,一定比它的不饱和溶液的浓度大 D . 食物里的营养成分经消化变成溶液,容易被人体吸收
  • 8. 4岁的小英耳朵有点痛,需要服用扑热息痛糖浆或滴剂(糖浆与滴剂的作用相同),而家里只有扑热息痛滴剂.对于一个4岁的儿童来说,服用糖浆的安全用量为6 mL(见下图).则使用多少毫升的滴剂等于服用了6 mL用量的糖浆                  (     )

    A . 3 mL B . 6mL C . 9mL D . 12mL
  • 9. 右图是甲.乙.丙三种固体物质(均不含结晶水)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甲.乙.丙三种物质的溶解度由大到小的顺序是甲>乙>丙 B . 降低温度可以使丙的不饱和溶液变为饱和溶液 C . 将t℃的三种饱和溶液降温至0℃,所得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 由大到小的顺序是丙>乙>甲 D . t℃时,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由大到小的顺序是 甲>乙>丙
  • 10. 20℃时将某KNO3溶液129g恒温蒸发水分,第一次蒸发10g水,析出2g晶体;第二次蒸发10g水,又析出3g晶体;第三次蒸发10g水,析出晶体的质量 ()

    A . =3g B . >3g C . ≤3g D . ≥3g
  • 11. 海水淡化可采用膜分离技术.如右下图所示,对淡化膜右侧的海水加压,水分子可以透过淡化膜进入左侧淡水池,而海水中的各种离子不能通过淡化膜,从而得到淡水.对加压后右侧海水成分变化进行分析,正确的是(  )

     

    A . 溶质质量增加 B . 溶剂质量减少 C . 溶液质量不变 D . 溶质质量分数减少
  • 12. 将100g10%的某固体物质M的溶液,分别进行下述操作,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最小的是(   )

    A . 蒸发掉10g水,无晶体析出 B . 加入10g10%的M的溶液 C . 加入10g固体M,并使之完全溶解 D . 加入10g水
  • 13. 向一瓶接近饱和的氯化铵溶液中,逐渐加入氯化铵晶体,下列图像符合溶液中溶质质量变化规律的是(  )

    A . B . C . D .
  • 14. 一定温度下,向饱和澄清石灰水中加入少量氧化钙,充分反应后恢复到原来的温度,反应后的溶液与原饱和澄清石灰水相比,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溶质的质量不变 B . 溶质的质量减少 C . 溶质的质量分数变大 D . 溶质的质量分数减小
  • 15. 下图是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a的溶解度大于b的溶解度 B . c一定是熟石灰的溶解度曲线 C . 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分别从 降温至 ℃,a.b析出的晶体质量相等 D . n点表示在 ℃时,a.b两种物质的饱和溶液溶质质量分数相同
二、 填空题
  • 16. 将少量的①粉笔灰.②煤油.③食盐晶体.④硫酸铜晶体.⑤高锰酸钾晶体分别放入足                 量的水中,充分搅拌,不能形成溶液的是(填编号,下同),能形成无色溶液的是  ,能形成蓝色溶液的是,能形成紫红色溶液的是 .


  • 17.

    根据石图所示的市售浓硫酸的标签计算:

    已知该浓硫酸的溶质质量分数为 98%,现要配制10%的稀硫酸2940g作为钢铁表面的酸洗液,需要浓硫酸g,换算成体积约为mL.(计算结果保留整数).

  • 18. 从括号中选取适当的词语,填在下列横线上(蒸发;分解;溶解;过滤;结晶)

    将蔗糖放入水中搅拌,蔗糖固体会

    将氯化钾溶液中混有的少量二氧化锰分离出来用方法;

    从食盐水中得到食盐晶体,用方法;

    将热的硫酸铜溶液静置并慢慢降温,得到硫酸铜晶体的过程是 过程.

  • 19. 用“>” “<” “=”填空

    ①50mL酒精与50mL水混合后体积 100mL.

    ②50℃时熟石灰的溶解度20℃时熟石灰的溶解度.

    ③20℃时40g氯化钠加入100g水中,充分搅拌,形成溶液的质量140g.

     (20℃时氯化钠的溶解度为36g)

    ④20℃时KNO3的溶解度为31.6g,则20℃时其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31.6%.

  • 20. 下表是KNO3 .NaCl在不同温度下的溶解度(单位:g/100g水)

    温度(℃)

    0

    10

    20

    30

    40

    50

    60

    70

    80

    90

    100

    KNO3

    13.3

    20.9

    32

    45.8

    64

    85.5

    110

    138

    169

    202

    246

    NaCl

    35.7

    35.8

    36

    36.3

    36.6

    37

    37.3

    37.8

    38.4

    39

    39.8

    ①以上两种物质溶解度的变化受温度影响较小的是.

    ②30℃时,KNO3 的溶解度是g/100g水.

    ③KNO3 溶液中含有少量NaCl时,可通过的方法提纯.

    ④对③析出的晶体和剩余溶液描述正确的是(填写编号).

    Ⅰ.剩余溶液一定是KNO3饱和溶液     Ⅱ.剩余溶液一定是NaCl

    Ⅲ.上述方法可以将两者完全分离      Ⅳ.析出的晶体中只含有KNO3

三、解答题
  • 21. 甲、乙、丙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右图所示.据图回答:

    1. (1) 50℃时,乙物质的溶解度是g;

    2. (2) 30℃时,三种物质的溶解度由大到小的顺序为

    3. (3) 要使接近饱和的丙物质溶液变为饱和,可采取的一种措施是

    4. (4) 50℃时,将等质量的甲.乙.丙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同时降温至10℃时,析出晶体最多的是,所得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最小的是.
  • 22. (2017·凯里模拟)

    20℃时,将等质量的甲、乙两种固体物质,分别加入到盛有100g水的烧杯中,充分搅拌后现象如图1,加热到50℃时现象如图2,甲、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3.请结合图示回答下列问题:

    1. (1) 图1中一定为饱和溶液的是

    2. (2) 图2中甲、乙两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的大小关系为

    3. (3) 图3中表示乙的溶解度曲线是

    4. (4) P点表示的含义是

  • 23.

    为监测某厂排放污水中的银离子的含量,需配制50g质量分数为5%的氯化钠溶液,下图是某同学配制溶液的操作过程.

    1. (1) 写出标号①~④各仪器的名称:①;  ②;  ③;  ④

    2. (2) A操作中的错误


    3. (3) B操作中应称量氯化钠的质量是g,称量时若指针偏左,应进行的操作是


    4. (4) D操作中仪器③的规格应为(填“10”“50”或“500”)mL.

    5. (5) E操作的作用


    6. (6) 下列错误操作中,可能导致溶质质量分数偏低的是(填序号).

        ①B操作中砝码和氯化钠放错托盘   ②D操作中有少量水溅出 

      ③D操作中仰视凹液面最低处读数④F操作中溶液洒落

  • 24. 小刚同学绘制了如图所示A.B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

     

    1. (1) A物质在温度为 ℃时的溶解度是;温度为 ℃时,A物质与B物质的溶解度(填“相等”.“不相等”或“不能比较”);

    2. (2) 固体A中混有少量固体B,若要将他们加以分离,可以采用的方法是

    3. (3) 使A的不饱和溶液(已接近饱和)变为饱和溶液可以采取的措施是①; ②; ③.

    4. (4) 我国有许多盐碱湖,湖中溶有大量的 ,那里的人们冬天捞碱,夏天晒盐.据此我认为右图中(填字母)曲线与纯碱的溶解度曲线相似.  
  • 25. 有一种未知浓度的稀硫酸600g,向其中加入足量的锌粉,充分反应后过滤,反应中共收集到氢气1.2g,求:

    1. (1) 有多少克锌粉参加反应? 

    2. (2) 所得滤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是多少?(计算结果保留一位小数)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