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生物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江苏省徐州市沛县2017-2018学年七年级上学期生物期中考...

更新时间:2018-11-17 浏览次数:306 类型:期中考试
一、<b >选择题</b>
  • 1. 被称为“杂交水稻之父”的专家是( )

    A . 虎克 B . 达尔文 C . 袁隆平 D . 巴斯德
  • 2. (2015七上·耒阳期中) 下列属于生物因素对生物的影响的是(  )

    A . 春来江水绿如蓝 B . 雨露滋润禾苗壮 C . 草盛稻苗稀 D . 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
  • 3. (2018六上·黑龙江期末) 各种类型的生态系统的共同点(  )
    A . 有生产者和分解者 B . 有生产者和消费者 C . 有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 D . 有消费者和分解者
  • 4. (2016七上·崇仁月考) 为了保护南极的生态环境,到南极考察的科学工作者不仅要把塑料等难以降解的垃圾带离南极,还要把粪便等生活垃圾带离南极,这是因为南极( )
    A . 缺乏必要的生活设施 B . 缺少生产者 C . 分解者很少 D . 没有消费者
  • 5. (2016七上·庄浪期中) 下列不属于生态系统的是(  )

    A . 一片森林 B . 一个池塘 C . 生物圈 D . 草原上的羊群
  • 6. (2018六上·黑龙江期末) 在设计探究实验时,下列不能作为一组对照实验的是(  )

    A . 有光、无光 B . 有光、无水 C . 干燥、湿润  D . 有空气、无空气
  • 7. (2017七上·江门期中) 某兴趣小组的同学设置了35℃和10℃两种水温,探究“不同水温对金鱼呼吸的影响”.这种探究方法属于(  )
    A . 观察法 B . 分类法 C . 实验法 D . 调查法
  • 8. 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是(  )
    A . 森林生态系统 B . 水域生态系统 C . 生物圈 D . 陆地生态系统
  • 9. 如图所示的是某生态系统中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之间的物质和能量流动的关系,图中箭头表示不正确的是(  )


    A . B . C . D .
  • 10. (2015七上·大庆月考) 在植物的生长过程中,需要施用量最多的无机盐是(  )

    A . 含铁、锌、钙的 B . 含锰、铁、氮的 C . 含氮、磷、钙的 D . 含氮、磷、钾的
  • 11. 把萎蔫的萝卜条放入清水中,过一段时间后,出现的变化是(  )
    A . 体积增大、柔软 B . 体积增大、硬挺 C . 体积减小、柔软 D . 体积减小、硬挺
  • 12. 探究植被对环境中空气湿度的影响,要用干湿剂分别对裸地、草坪和灌木丛进行测量,获得的数据中,起着对照作用的一组是(  )

    A . 裸地 B . 草坪 C . 灌木丛     D . 任意一组
  • 13. 英国科学家范•海尔蒙特栽培柳树的实验证明绿色植物生长需要(  )
    A . 土壤 B . 水分 C . 氧气 D . 无机盐
  • 14. (2015七上·河北期末) 根吸收水分和无机盐的主要部位是根尖的(  )

    A . 根冠 B . 分生区 C . 伸长区 D . 成熟区
  • 15. (2016七上·泰兴期中) 以下材料不适于作为“探究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场所”实验材料的是(  )
    A . 金边吊兰 B . 银边天竺葵 C . 青菜 D . 马铃薯的地下茎
  • 16. 如果一次给植物施肥过多就会出现“烧苗”现象,其原因是(  )
    A . 根毛细胞内溶液的浓度过大,根大量失水 B . 根毛细胞内溶液的浓度过小,根大量吸水 C . 土壤溶液浓度过大,根大量失水 D . 土壤溶液浓度过小,根大量吸水
  • 17. 在现代温室生产蔬菜的过程中,常常增施的“气肥”是(  ),以提高植物光合作用的强度.
    A . 二氧化碳 B . 氧气 C . 一氧化碳 D . 二氧化硫
  • 18. 恩吉尔曼在“探究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场所”实验时,所用到的实验材料是(  )
    A . 水绵和天竺葵 B . 好氧细菌和水绵 C . 天竺葵和酒精 D . 好氧细菌和天竺葵
  • 19. 下列关于科学观察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 科学观察都不需要工具 B . 科学观察要有明确的目的 C . 观察时要全面、细致和实事求是 D . 观察时要积极思考,多问为什么
  • 20. 20世纪80年代,美国在亚利桑那州的沙漠中兴建了“生物圈Ⅱ号”,模拟与地球﹣﹣“生物圈I号”相似的生态环境,8名科学家在其中生活了一年多.无独有偶,日本在北部沿海也建造了“迷你地球”﹣﹣一个全封闭的人工生态环境,2位科学家于2005年入住“迷你地球”,开展科学研究.据此,请判断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 “生物圈Ⅱ号”和“迷你地球”都不是生态系统 B . “生物圈Ⅱ号”中一定具有生产者部分 C . “迷你地球”里,2位科学家起到了生产者的作用 D . “生物圈Ⅱ号”和“迷你地球”中所需能量最终来源于发电厂
二、<b >判断题</b>
  • 21. 阅读下列材料:请据图判断下面各题.

    材料一:如图所示,两个狐(A、B)一个是生活在北极的极地狐,另一个是生活在非洲沙漠中的沙漠狐.

    资料二:科学工作者在南极研究中发现,在南极,由于冰雪融化,长期被冰冻的种子解冻萌发,在这里出现了新的物种;从南极冰盖钻取样芯分析表明:半个世纪以来,地球一直在变暖.25年以来,南极气温上升了1℃.这些都说明一个现象:地球在变暖.

    1. (1) 生活在北极的极地狐是
    2. (2) A狐耳朵较小,由此可推测,它生活在炎热干燥的沙漠里.(判断对错)
    3. (3) 造成地球变暖的原因是:燃烧煤和石油能产生大量的二氧化碳,这种气体能使地球变暖.(判断对错)
    4. (4) 如果地球变暖进一步加剧.极地狐的数量将会增多.(判断对错)
    5. (5) 材料(一)说明了,生物的形态也是和其生存环境相适应的。(判断对错)
  • 22. 某同学想要验证“植物的生活是否需要无机盐”于是将两株同样大小的玉米分别放在盛有等量蒸馏水和土壤浸出液的试管中培养.实验结果如图所示,请据图判断下列各题:

    1. (1) 本实验提出的假设可以是:植物的生活不需要无机盐.(判断对错)
    2. (2) 蒸馏水与土壤浸出液在物质成分上的最大区别是蒸馏水不含无机盐.(判断对错)
    3. (3) 实验的变量是水分的多少.(判断对错)
    4. (4) 本实验应在黑暗处进行.(判断对错)
    5. (5) 实验说明植物的生长需要氮、磷、钾等无机盐.(判断对错)
三、<b >生物综合题</b>
  • 23. 根据显微镜的相关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 (1) 观察时应选选用物镜.(选题“高倍”或“低倍”)
    2. (2) 用显微镜观察标本时,需要调节焦距,找到物像,此时必须转动图中标号为的部件.
    3. (3) 在使用显微镜时,在载物台上放好标本后,下降镜筒时眼睛应注视(填序号).
    4. (4) 使用光学显微镜时,观察的材料必须满足的条件是
    5. (5) 在显微镜的使用过程中,如果发现所观察的图象较暗,此时应该采取的方法是①用反光镜中的凹面对光②
  • 24. 科学探究小组做了四个生态瓶,编号分别为A、B、C、D.在瓶中分别加入适量的澄清池塘水,对小鱼、螺蛳、小虾等进行如图所示的设置,并放入等量的水草,瓶口密封(如图所示).然后摆放在阳光充足的窗台上.对四个生态瓶进行了一个星期的观察,发现瓶内的生物生存状态良好.请根据上述材料回答:

    1. (1) 图中属于消费者的是
    2. (2) 在生态瓶中,水草属于生态系统成分中的
    3. (3) 影响该生态系统的非生物因素是
    4. (4) 若要研究小虾对水草生长的影响,最好选择两个生态瓶进行观察比较.(填字母标号)
    5. (5) 通过对四个生态瓶内水草、小鱼、螺蛳、小虾的进一步观察,结果却发现:D生态瓶内的小虾存活时间最短,你认为其重要原因之一是
  • 25. 如图是天竺葵一片叶的示意图,请根据“绿叶在光下制造淀粉”的实验回答:


    1. (1) 实验前,请设计一个简单的方案,以排除叶片中原有淀粉对实验的影响:
    2. (2) 将处理过的天竺葵的一片叶部分遮光、部分不遮光的目的是:
    3. (3) 如图所示,用酒精处理的叶片,A是遮光部分,B是见光部分.用清水冲洗叶片后,在上面滴加碘液,其中变蓝色的是部分(填字母).此实验说明了绿叶只能在光下产生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