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高中思想政治 /高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备考2017年高考政治易错题集12 社会历史观、人生观和价值...

更新时间:2017-03-20 浏览次数:355 类型:二轮复习
一、单选题
  • 1. 中共中央,国务院出台的《关于构建和谐劳动关系的意见》强调,推动中国特色和谐劳动关系的建设和发展,最大限度增加劳动关系和谐因素,最大限度减少不和谐因素,促进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和社会和谐稳定。从唯物史观看,之所以重视构建和谐劳动关系,是因为(   )

    ①劳动关系是生产关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决定着生产关系的性质

    ②劳动关系矛盾是制约生产发展、社会进步的重要矛盾

    ③劳动关系矛盾的解决决定了生产力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

    ④正确解决劳动关系矛盾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

    A . ①② B . ①③ C . ②④ D . ③④
  • 2. 有人能在牛皮纸一样薄的钢板上焊接而不出现一丝漏点,有人能把密封精度控制到头发丝的五十分之一……中央电视台推出特别节目《大国工匠》,讲述实现中国梦征程中劳动者的故事,讴歌中国工人的精湛技艺和一丝不苟、精益求精、追求完美和极致的“工匠精神”。从唯物史观看,之所以讴歌劳动者,是因为(   )

    ①劳动者是创造历史的社会主体和真正英雄

    ②脑力劳动者与体力劳动者在劳动创造中的作用日益融合

    ③劳动者的知识结构随社会的发展而不断优化

    ④劳动者的生产活动是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

    A . ①② B . ①④ C . ②③ D . ③④
  • 3. 0.015~0.04毫米,这是90后铣工张志坤在第43届世界技能大赛控铣项目中摘得金牌的精度,然而像张志坤这样的人还是凤毛麟角。今天,我们呼唤工匠精神,呼唤的不仅是一个个技艺超群的职业英雄,更是一群爱岗敬业、创新创业的广大职工和基层群众。这是因为(   )

    A . 社会历史首先是物质生产发展的历史 B . 劳动群众是我国人民群众的主体部分 C . 群众路线是无产阶级政党的领导方法 D . 人民群众是推动历史发展的决定力量
  • 4. 某地作为全国33个农村土地改革试点地区之一,正在逐步完成从“确权到人”到“确权到户”的制度转变,从而更好地让集体土地人市流转,使农户更好地分享工业化收益。这一做法表明(   )

    A . 生产关系的总和构成经济基础 B . 上层建筑必须适应经济基础的发展 C . 生产关系要适应生产力的发展状况 D . 改革的目的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
  • 5. 1708年,清政府组织传教士绘制中国地图。历经10年成功绘制的《皇舆全览图》已达到很高的科学水平,却一直被作为密件珍藏于内府。反之,参加测绘的传教士把资料带回西方后整理发表,使西方在相当长一个时期内对中国地理的了解超过中国人。可见,《皇舆全览图》价值的实现(   )

    ①以对其价值的真理性认识为前提

    ②取决于其科学内容适用范围的扩大

    ③受到人的思维方式和价值观的制约

    ④以其科学内涵的不断发展为条件

    A . ①② B . ①③ C . ②④ D . ③④
  • 6. 2016年新学期开始,浙江多所大学的学生社团共同发起了“蚂蚁助学计划”,发动大学生每月捐出2元钱,50个大学生组成一个“蚁窝”,资助一个蚂蚁宝宝(贫困地区小学生)。三月份,他们已经用875位大学生的捐款,资助了安徽省17名“蚂蚁宝宝”。这些大学生的行为启示我们 (  )

    A . 价值观对人的成长有促进作用            B . 要在砥砺自我中走向成功 C . 满足他人需要是实现人生价值的前提      D . 人的价值在于对社会的责任和贡献
  • 7. 2016年年初,国家网信办会同有关部门集中查处了一批传播淫秽色情、谣言、暴恐、赌博、诈骗等违法信息的网站。这一净网行动的哲学依据有( )

    ①生产方式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

    ②不同性质的社会意识对社会发展起着不同的作用

    ③价值观影响人们的行为选择

    ④人的各种价值判断是在价值选择的基础上形成的

    A . ①③ B . ①④ C . ②③ D . ②④
  • 8. 油画作品《父亲》曾获得全国青年美展一等奖。在一个阴雨绵绵、非常寒冷的大年三十,作者看到一个农民在路边公共厕所掏粪。这份辛勤劳作的情景令他震撼、难以忘怀,他深深感到农民的辛劳和伟大,锁定了该画作的题材——农民。这表明在艺术创作中(   )

    ①深入社会生活是发现和创造价值的根本途径

    ②价值观是衡量价值判断正确与否的尺度

    ③正确的价值判断以正确的价值选择为基础

    ④只有确立正确的价值观才能作出正确的价值选择

    A . ①② B . ①④ C . ②③ D . ③④
  • 9. 引力波是爱因斯坦广义相对论实验验证中最后一块缺失的“拼图”。2016年2月科学家宣布发现引力波。引力波的探测汇集了全球几代科学家的心血,他们用探索和坚守向世人展示了科学研究应有的精神,也告诉我们,人生的社会价值是(  )

    A . 发挥自身潜能为社会做贡献 B . 个人权利和义务的辩证统一 C . 在实践中表现出自尊和自强 D . 社会对于个人的尊重和满足
  • 10. 伴随着中国城镇化进程,国务院公布《关于进一步推进户籍制度改革的意见》,建立城乡统一的户口登记制度,取消农业户口与非农业户口性质区分。“农民”、“农民工”等词将被扫入历史垃圾箱。这表明(  )

    ①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是社会存在的反映 ②上层建筑一定要适合经济基础状况的规律 ③人的思想观念决定社会的发展 ④社会存在的发展推动社会意识同步变化

    A . ①② B . ①③ C . ②③ D . ②④
  • 11. 新时代新形势不仅需要新的发展观、改革观,还需要新的安全观。当前我国国家安全内涵和外延比历史上任何时候都要丰富,时空领域比历史上任何时候都要宽广,内外因素比历史上任何时候都要复杂,必须坚持总体国家安全观。这表明(  )

    ①社会意识的变化决定于社会存在的变化

    ②原有的真理性认识在实践过程中被推翻

    ③与时俱进是实事求是的内在要求和前提

    ④综合的思维方式是认识事物的根本方法

    A . ③④ B . ①③ C . ②④ D . ①②
  • 12. 提桶灌顶,无惧湿身。“冰桶挑战”,一个舶来的“时尚”慈善行为,一夜间风靡国内,不少明星、大佬纷纷加入挑战。但也有人给其“泼冷水”:募捐是“珠”,“冰桶”只是装“珠”的“椟”,在这场喧嚣的“大咖秀”背后,还有多少慈善成分?这说明了(  )

    ①不同的人价值取向一定不同 ②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往往因人而异 ③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具有社会历史性 ④市场经济条件下人们的价值观念呈现出多元化特点

    A . ①② B . ②③ C . ②④ D . ③④
  • 13. 27年的牢狱之灾,一生无数的挫折、浑身的伤痛。“生活的意义不是我们曾活着这样一个简单的事实,而在于我是否为其他人的生活带来了变化”——这一经典信念成为导航南非黑人领袖曼德拉漫漫自由路的明灯。这表明(  )

    ①人的价值在于对社会和人类进步事业的贡献 ②应在勇敢地牺牲自我发展前提下去奉献社会 ③价值观对人生道路的选择具有重大推动作用 ④要以顽强的意志在砥砺自我中实现人生价值

    A .    ①② B . ②③ C . ①④ D . ③④
  • 14. 当今世界各国在发展经济的同时亦十分重视意识形态的建设,经济建设是我党的中心工作,意识形态工作也是党的一项极其重要的工作。中国共产党重视意识形态建设的历史唯物主义依据是(  )

    ①生产关系反作用于生产力

    ②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反作用

    ③意识能够能动地改造客观世界

    ④上层建筑反作用于经济基础

    A . ①③ B . ②③ C . ②④ D . ①④
  • 15. 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是贯穿人类社会始终的基本矛盾。 下列选项能正确反映社会基本矛盾运行规律的是( )

    ①充分发挥私营经济和外资经济的重要作用 ②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经济制度 ③加快科学技术的发展,全面提高劳动者的素质 ④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建设为人民服务的政府

    A . ③→②→④ B . ②→①→③ C . ④→③→① D . ①→④→②
  • 16.

    右面漫画《畅通无阻》(作者:尹正义)告诉我们的哲学道理有(  )

    ①必须坚持历史唯物主义的群众观 ②群众利益无小事

    ③要以民意为制定政策的出发点 ④必须坚持人民主体地位

    A . ①② B . ③④ C . ①③ D . ①④
  • 17. 习近平曾指出,道德榜样的影响力不能忽视,“修其心治其身,而后可以为政于天下”,现代领导人应更懂得这个道理。之所以要重视“修其心”,是因为(  )

    ①价值观作为一种社会意识,能够正确指导人生

    ②价值观作为个人行为指南,对人生道路的选择有导向作用 ③价值观作为对事物价值的总的看法,影响人生价值的实现 ④价值观作为一种理想追求,决定人生选择和个人前途

    A . ①③ B . ②③ C . ①④ D . ②④
  • 18. 有人认为,既然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会因人而异,那么,人们的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就无所谓对错。这一观点(  )

    ①肯定了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具有主体差异性

    ②否定了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的客观标准

    ③否定了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具有社会历史性

    ④否定了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具有阶级性

    A . ①② B . ②④ C . ①③ D . ②③
  • 19. 以“拼车”方式回家过年,一方面可以让有车族降低交通成本,另一方面可以让无车族搭上“顺风车”,免去了他们排队取票和候车的烦恼。然而,此举给“拼车”者带来便利的同时,也令许多当事人担心可能由于中途意外而给自己带来麻烦。这表明(  )

    ①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标准具有不确定性

    ②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具有主体差异性

    ③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具有阶级性

    ④立场等不同会影响人们的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

    A . ①② B . ①④ C . ②③ D . ②④
  • 20. “等了好久终于等到今天,梦了好久终于把梦实现,前途漫漫任我闯,幸亏还有你在身旁。盼了好久终于盼到今天,忍了好久终于把梦实现,那些不变的风霜早就无所谓,累也不说累。”上述歌词给我们的哲学感悟有(  )

    ①事物发展的前途是光明的,道路是曲折的

    ②信念是实现理想的决定力量

    ③要在砥砺自我中走向成功

    ④量的积累必然推动事物的发展

    A . ①② B . ①③ C . ②③ D . ③④
  • 21. 广东某市将全面铺开社区“网格化”服务管理,全市近500万户居民将以200户为单位划分成大约2.5万个“网格”,这些网格成为政府管理基层社会的单元。材料蕴含的哲理是(  )

    A . 认识运动是一种圆圈式的循环运动 B . 人为事物的联系具有主观随意性 C . 生产关系要适合生产力发展状况 D . 上层建筑要适合经济基础发展状况
  • 22. 美国纽约艺术设计博物馆成立了嗅觉艺术中心,举办首场香气作品展,展示过去百年间著名调香师的经典作品,将香气作为一种艺术品呈现给世人。该艺术中心之所以能够将调香师调制的香气作为艺术品展览,是因为调制的香气(  )

    ①是人为的客体,不具备天然香气所具有的物质属性 ②凝聚了人类的创造性劳动,满足了主体的审美需要 ③是人脑加工和改造的产物,能满足主体的客观需要 ④是主体按照审美需要制作的,具有使人愉悦的属性

    A . ①② B . ②③ C . ②④ D . ③④
  • 23. 人类正从IT时代走向DT时代:IT是以我为主,方便我管理;DT是以别人为主,支持别人,只有别人成功,你才会成功。由IT到DT,是一个巨大的思想转变,会带来技术的转变。这表明(  )

    ①矛盾具有同一性,矛盾双方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 ②看问题的角度决定了事物之间的界限和本质的差别 ③人的思想观念只有反映了事物的本质才具有创造性 ④处理好个人与他人关系是实现人生价值的重要前提

    A . ②③ B . ①③ C . ①④ D . ②④
  • 24. 随叫随到,他成为“24小时医生”;把白大褂上的兜缝死,为的是谢绝红包;凭借精准医技,他成为患儿家长口中的“贾立群牌B超”。北京儿童医院超声科主任贾立群,行医36年,秉持“做人要做出品牌”的信念,凭着精湛医术、高尚医德,在患者和同行心中树起了品牌。“品牌”医生贾立群启示我们(  )

    ①人生价值的实现取决于正确的价值观

    ②实现人生价值必须处理好个人与社会的关系

    ③社会提供的客观条件是实现人生价值的基础

    ④实现人生价值需要有正确的价值观引导

    A . ①② B . ①③ C . ②③ D . ②④
  • 25. 在社会分工更加精细、更加需要团队协作的今天,一个优秀的人才要发挥作用,必须善于与他人配合。人们将此称为“拉锯效应”。“拉锯效应”给我们的启示是(  )

    ①要注重系统内部结构的优化趋向

    ②实现人生价值,需要全面提高个人素质

    ③实现人生价值不应追求人的个性发展

    ④要正确处理个人与他人、集体的关系

    A . ①③ B . ①④ C . ②③ D . ③④
二、主观题
  • 26. “新常态”是时下的一个热词,从经济发展到政治生态,越来越多地出现在各个领域,已成为我国社会关注的热点。某校高三时事社团以“认识新常态、适应新常态”为主题开展探究学习活动并搜集到以下信息,请你参与探究并回答其中的问题。

    【发展新动力】

    随着经济新常态的到来,中国经济将从要素与投资驱动更多地转向改革与创新驱动——以市场改革开路,激发创新活力,从而增强经济增长的内生动力,已越来越成为经济发展的核心要求。

    【法治新思维】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本质上是法治经济”,让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需要运用法治严格规范政府与市场的关系,牢固树立和切实贯彻市场主体“法无禁止皆可为”,政府“法无授权不可为”的法治新思维,进而获得可持续发展的动力。

    结合以上信息,说明“以市场改革开路”与树立“法治新思维”是如何遵循社会发展普遍规律的。

  • 27.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近年来,浙江省杭州市强化思想认识、强化行动自觉、强化合力推进,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精神文明建设中,有效地推动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杭州落地生根,凝聚起了深化改革、创新发展的强大正能量,为进一步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提供了宝贵经验。

    杭州市坚持以文化人,发挥价值观的滋养力。注重在优秀传统文化中汲取营养,实现价值观的创造性转化和发展,使优秀文化成果成为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在充分挖掘杭州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的基础上,利用杭州百姓耳熟能详的爱国故事和诚信故事,以及阿里巴巴集团等诚信经营的现代范例,通过编印乡土教育丛书等多种表现形式,组织开展爱国主义和诚信文化教育活动。探索在民俗文化中开展核心价值观教育,大力培育弘扬优良家风、校训、企业精神、邻里风尚和乡贤文化,同时,还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鲜明地体现在文艺创作、生产和服务的各个方面,催生了一大批思想性、艺术性、观赏性俱佳的精品力作。

    针对杭州市的做法,有人产生了“有什么样的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就有什么样的价值实践结果”的看法,你如何评价这一观点?请用价值观的知识说明理由。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