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高中生物 /人教版 /选修3《现代生物科技专题》 /专题5 生态工程 /5.2 生态工程的实例和发展前景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人教版生物选修3专题5.2生态工程的实例和发展前景 同步练习

更新时间:2015-09-25 浏览次数:770 类型:同步测试
一、人教版生物选修3专题5.2生态工程的实例和发展前景 <p>同步训练</p>
  • 1. 在我国闽东南地区试验了一种“果树—牧草—禽畜—食用菌—沼气”的生态农业模式,该模式(    )
    A . 实现了物质和能量在系统中的多级循环利用 B . 能够使废弃物资源化,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C . 在沼气使用过程中提高了能量传递效率 D . 具有良好的自我调节能力,因而不需外部能量投入
  • 2. 下列哪项叙述完全符合生态经济(    )

    ①建立“原料—产品—原料—产品”的无废料生产体系

    ②在资源不增加甚至减少的条件下实现经济增长

    ③在经济产出不变甚至增加的条件下,向环境排放的废弃物大大减少

    ④先生产后治理,提高经济效益

    A . ①② B . ①②③ C . ②③ D . ②③④
  • 3. 下列关于生态工程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 北京窦店村综合发展型生态工程建立了良好的能量和物质的循环再生程序 B . 在城市环境治理中,实现垃圾分类处理体现了整体性原理 C . 在植树造林中要特别注意生态工程的协调与平衡原理与物种多样性原理 D . 我国的生态工程应该以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为主要目标
  • 4. “粮桑渔畜”农业生态系统是江浙平原水网地区典型的高效农业系统,如图表示这一农业生态系统的基本模式。根据图示,判断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 沼气池的建立既充分发挥了资源的生产潜力,又防止了环境污染 B . 通过巧接食物链使原本流向分解者的能量更多地流向了人,提高了能量的利用效率 C . 上述农业生态系统通过改善和优化系统的结构达到改善系统功能的目的 D . 这一生态工程模式主要适用于江浙平原而不适用于我国西北地区,这是因为在建立生态工程时还需要遵循整体性的原理
  • 5. 下列关于生物工程及其安全性评价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 . “三北防护林”松毛虫肆虐主要是由于违背了物种多样性的原理 B . 从输卵管冲取的卵子都需经过人工培养成熟后才能与获能的精子在体外受精 C . 中国政府对于克隆技术的态度是不反对治疗性克隆,可有限制的进行生殖性克隆 D . 由于存在生殖隔离,大田种植转基因抗旱、抗除草剂农作物不存在生物安全性问题
  • 6. 在“稻-鸭-鱼”生态工程中,水稻为鸭和鱼提供了荫蔽条件和适宜的生存环境,鸭的粪便可作为鱼的饵料,鸭和鱼可减少稻田中的杂草和害虫,其活动又可增加水中的氧含量。下列有关该生态工程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 可以减少农药的使用量 B . 促进了物质和能量的良性循环 C . 成本核算时应包括投入的人工费用 D . 水中氧含量的增加有利于水稻生长
  • 7. 将一处原始森林开辟成为一个国家森林公园,为了继续维持森林的生态平衡,应当采用的措施是(    )
    A . 在森林里放入一些珍奇的野生动物,增加食物网的复杂性 B . 在森林中引种一些珍奇的野生植物,提高生产者的能量蓄积能力 C . 定期清理森林的枯枝落叶,以利于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 D . 对森林做简单的隔离,避免人类过多地干扰
  • 8. 下图表示某人工设计的生态系统,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 该生态系统经过能量多级利用,提高了系统总能量利用效率 B . 该生态系统的分解者是蝇蛆和蚯蚓,促进了系统中物质和能量循环流动的进行 C . 合理使用农家肥可提高葡萄和蔬菜的产量 D . 该生态系统遵循了“物质循环再生”的原理,但各营养级之间的能量传递效率并未提高
  • 9. 随着城市化的发展,城市水污染问题日益突出。建立人工湿地公园是解决城市水污染的一种有效途径,下图是人工湿地处理城市污水的示意图。则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 . 挺水植物芦苇在湿地边沿随地势高低分布不同,属于群落的垂直结构 B . 流经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要大于该系统生产者所固定的太阳能 C . 绿藻、黑藻可吸收城市污水中的有机物,并用于自身的光合作用 D . 人工湿地净化污水时,体现了该湿地生态系统的恢复力稳定性
  • 10. 如图是一个农业生态系统模式图,关于该系统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 微生物也能利用农作物通过光合作用储存的能量 B . 沼气池中的微生物也是该生态系统的分解者 C . 沼渣、沼液作为肥料还田,使能量能够循环利用 D . 多途径利用农作物可提高该系统的能量利用效率
  • 11. 我国在西部地区实行退耕还林还草工程,这一工程属于(    )
    A . 农村综合发展型生态工程 B . 小流域综合治理生态工程 C . 大区域生态系统恢复工程 D . 湿地生态恢复工程
  • 12. 设计生态工程的常用方法之一是给食物链(网)“加环”,下图就是一种“加环”示意图,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 . 用残渣来培育食用菌和蛆蛹,提高了能量在各营养级间的传递效率 B . 用玉米的副产品玉米芯生产木糖醇,可增加经济效益 C . 用蛆蛹粪便作有机肥还田,运用了能量循环再生原理 D . 在离开人的管理条件下,该生态工程仍可以正常运转
  • 13. 下列关于我国生态工程与西方国家生态工程的比较,正确的是(    )

    ①西方国家的生态工程以治理环境污染和恢复破坏的生态系统为主要目标,我国的生态工程则以经济和社会效益为主要目标

    ②西方国家的生态工程应用范围比我国小

    ③我国的生态工程难以像西方那样,设计出标准化、易操作的生态工程样板

    A . ①②③ B . C . D . ②③
  • 14. 无废弃物农业与石油农业相比,其主要优点是(    )
    A . 生产效率高,产品种类多 B . 物质循环利用,对环境的破坏性很小 C . 以石油、煤等原料为动力,生产效率高 D . 生物多样性程度高,环境承载力大
  • 15. “退耕还林还草”是哪种生态工程建设的措施(    )
    A . 小流域综合治理生态工程 B . 城市环境生态工程 C . 大区域生态系统恢复工程 D . 湿地生态恢复工程
  • 16. 下图是某农户设计的生态农业示意图。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 . 建立该系统遵循的主要原理有物质循环再生原理、生物多样性原理等 B . 该系统的主要成分是农作物,蚕、驴、鱼、鸡、猪等均为消费者 C . 将猪粪直接施入农田,可以为农作物的生长提供物质和能量 D . 塘泥施入农田的主要作用是增加土壤中的矿质营养供应
  • 17. 大型水利工程在很大程度上要改变当地原有生态环境,对生物的生存与发展造成一定的影响。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 可能使生物产生地理隔离,很快形成新的物种,所以对生物的进化是有利的 B . 原来的平原变成了湖泊,会改变群落演替的方向与速率 C . 生态系统中如果没有信息传递,能量流动与物质循环就不能顺利进行 D . 利用水力发电,属于可再生能源,可以降低工业CO2的产生量,有利于可持续发展
  • 18. 实现可持续发展,所需要的措施是(    )
    A . 从现在起,严禁砍伐森林 B . 大量开采矿产资源,发展工业生产,提高综合国力 C . 保护与人类共存的各种生物 D . 各国独立处理酸雨、气候变暖等环境问题
  • 19. 下列哪些属于湿地生态系统的生态效益(    )

    ①蓄洪防旱,调节区域气候

    ②控制土壤侵蚀,自然净化污水 

    ③鸟类的栖息地

    ④工业用水的来源

    A . ①② B . ②③ C . ①②③ D . ①②③④
  • 20. 下面为一生态庭院生态系统各成分的组成和相互关系的示意图,下列关于该生态系统的分析中,正确的是(    )

    A . 建立该生态系统的目的是实现物质和能量的循环利用,提高经济效益 B . 若在果树间间作绿肥类杂草,能导致该系统中生物多样性增加,可能有效控制果园中某些害虫的数量从而减少对果树的危害 C . 在庭院中饲养鸡鸭能提高生态系统中物质的利用效率,增加产量,但由于食物链延长,生态系统中能量传递效率会降低 D . 在庭院中建沼气池处理垃圾、粪便和植物枝叶,目的是尽可能减少分解者获得的能量,从而使能量流向对人有益的部分
  • 21. 我省许多村镇建成了大型禽畜养殖基地,大量的禽畜粪便随意排放会严重污染环境。为合理利用粪便、净化环境,某地建设了以沼气池为核心的生产自净农业生态系统,如图l所示。请回答:

    1. (1) 图1中有条食物链。无土栽培主要提高了等元素的利用率。
    2. (2) 由图2可知沼气池中微生物的呼吸类型主要是。独立的沼气池(属于、不属于)生态系统,原因是
    3. (3) 建设了以沼气池为核心的生产自净农业生态系统的最大优点是
    4. (4) 若要调查农作物附近土壤中小动物的丰富度则一般采用方法进行采集、调查,丰富度的统计方法通常有两种。
  • 22. 回答如与雾霾天气有关的问题。

    1. (1) 治理雾霾,既要控制城市人口规模、还要考虑自然-经济-社会效益,遵循的生态工程建设原理分别是

    2. (2)

      下面是一个探究雾霾天气与肺癌的相关性的实验方案。(实验用具及材料:与雾霾天气类似的烟雾箱,大白鼠若干),请完成相关的内容。


      ⑤我们认为:既使实验组的肿瘤成分检出高于对照组,也不能肯定得出“雾霾天气会导致人类肺癌”的结论,你认为理由有

  • 23. 某城市近年来一直强调走“绿色”发展之路,争创“绿色城市”。“绿色”的含义除了包括城市绿化、绿色生活方式与消费理念外,还包括尊重自然、保持生态平衡、高效利用资源等等。实现垃圾的“减量化、资源化和无害化”是绿色城市的重要标志之一。下图是垃圾资源化、无害处理的一种方案:

    1. (1) 生态工程应在等方面取得最佳效果并达到预期目标。图示的生态工程能充分利用废弃物中的能量,形成“无废弃物农业”,这主要是遵循生态工程的原理。
    2. (2) 在充分利用能量,减少环境的污染的同时,通过燃烧发电、动物蛋白饲料等,提高人们收入,使保护环境和发展经济协调起来,体现了生态工程的原理。
    3. (3) 该方案中④、⑤过程利用的生物属于生态系统的何种成分?。该生态系统与一般的自然生态系统相比较,稳定性较低,所以需要人们不断输入物质与能量。
  • 24. 现有一生活污水净化处理系统,处理流程为“厌氧沉淀池→曝气池→兼氧池→植物池”,其中植物池中生活着水生植物、昆虫、鱼类、蛙类等生物。污水经净化处理后,可用于浇灌绿地。回答问题:
    1. (1) 污水流经厌氧沉淀池、曝气池和兼氧池后得到初步净化。在这个过程中,微生物通过呼吸将有机物分解。
    2. (2) 植物池中,水生植物、昆虫、鱼类、蛙类和底泥中的微生物共同组成了  (生态系统、群落、种群)。在植物池的食物网中,植物位于第  营养级。植物池中所有蛙类获得的能量最终来源于 所固定的能。
    3. (3) 生态工程所遵循的基本原理有整体性、协调与平衡、等原理。
    4. (4) 一般来说,生态工程的主要任务是对进行修复,对造成环境污染和破坏的生产方式进行改善,并提高生态系统的生产力。
  • 25. 北京奥林匹克公园南区建有一个复合垂直流人工湿地,展示了较新的生态污水(常富含N、P)处理技术。下图示复合垂直流人工湿地构造示意图(箭头示水流方向),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 (1) 人工湿地的上行池和下行池中均栽有芦苇、香蒲、菖蒲、美人蕉等具有一定能力的湿地植物,这些人工湿地植物一般宜选用本地物种,避免,以保证当地生态系统的安全性。
    2. (2) 人工湿地的植物根系常形成一个网络样结构,网络中的根系不仅能直接吸附和吸收污水中的等营养物质,而且还为的吸附和代谢提供了良好的环境条件,使它们能够通过分解作用降解污水中的有机物。湿地基质常使用碎石等多种材质,碎石间留有一些空隙有利于促进根部的
    3. (3) 若研究该人工湿地生态污水处理能力,应对水质进行监测,通过比较含量的差值,来分析人工湿地的净化功能。经人工湿地处理的生活污水可作为非饮用水用于很多生产过程,不仅减少了污染还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