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高中思想政治 /高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2017年高考政治备考专题十四: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

更新时间:2017-03-16 浏览次数:1326 类型:二轮复习
一、单选题
  • 1. 某实验团队通过对细胞凋亡发生和调控机制的研究,揭示了细胞凋亡通路中的一系列分子过程。根据其研究成果研发的治疗癌症新药,已进入临床试验阶段。这表明(    )

    ①意识能够直接改造客观世界            ②思维和存在具有同一性

    ③发挥主观能动性就能认识规律          ④实践是认识的目的和归宿

    A . ①③ B . ①④ C . ②③ D . ②④
  • 2. 实践的观点是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的首要的基本观点,实践是(    )

    A . 人的精神活动 B . 人的理性行为 C . 人的日常生活 D . 人的存在方式
  • 3. 随着工业化、城镇化的快速推进,与之相关的人口、资源、环境、生态等一系列社会问题接踵而至,人类居住环境承载力受到前所未有的考验。由此在融合建筑学、城市规划学、风景园林学等学科基础上,形成了人类环境学。这表明实践是(    )

    A . 认识的重要来源 B . 认识发展的动力 C . 人类认识的目的 D . 检验认识的标准
  • 4. 古希腊著名哲学家芝诺有句经典名言:“人的知识就好比一个圆圈,圆圈里面是已知的,圆圈外面是未知的。你知道的越多,圆圈也就越大,你不知道的也就越多。”这表明(  )

    ①真理是绝对性和相对性的统一   ②认识具有反复性

    ③追求终极真理是永无止境的     ④认识具有无限性

    A . ①② B . ①③ C . ①④ D . ②④
  • 5. 毛泽东说:“真理只有一个,而究竟谁发现了真理,不依靠主观的夸张,而依靠客观的实践。”这句话说明                                                                                     (  )
    A . 实践是认识的来源 B . 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 C . 实践是检验认识的真理性的唯一标准 D . 实践是认识的目的和归宿
  • 6. 某魔术大师说,“要成为一个成功的魔术师有很多东西要学。我不停地思考创新,就是为了让我的魔术表演更吸引观众。”这段话蕴涵的哲学道理是( )

    A . 实践是认识的来源 B . 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 C . 实践是检验认识的真理性的唯一标准 D . 实践是认识的目的和归宿
  • 7. 即使像1+1=2这样简单的公式,也有它不成立的地方。例如在布尔代数中,1+1=0。而布尔代数在电子线路中却有着广泛的应用。这说明(   )

    A . 人的认识只能是近似正确的 B . 真理的客观性是相对的 C . 真理是有条件的、具体的 D . 人的认识具有反复性
  • 8.

    在《集安高句丽壁画》一书中,作者称图一为“剁肉图”,把古人右手所持工具看作菜刀;后有研究者结合该书图二“烤肉串”和图三“厨师煽风”,认为古人右手拿的都是史称“便面”的中国古扇,因此图一应叫“烤肉图”。对文物图像命名中存在的不同见解,应坚持的正确观点是(   )

    图一                       图二                    图三


    A . 真理是客观的,是对客观对象的认识 B . 对同一确定对象的认识,真理只有一个 C . 真理是有条件的,都有自己的适用范围 D . 真理是具体的,是相对特定的过程而言的
  • 9. (2016高三上·杭州模拟) 下列与“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哲理相同的是(   )

    A .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B . 近水知鱼性,近山识鸟音 C . 欲知山中事,需问打樵人 D . 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
  • 10. (2016高三上·杭州模拟) 人常说,眼睛是心灵的窗户。一些心理学家认为,当一个人的大脑回忆真实存在的事情时,眼睛会先向上、再向左转动。而如果去虚构一个画面,即说谎话时,眼球的运动恰恰相反,会先向上、再向右转动。所以,通过观察一个人的眼球运动往往可以判断一个人是否撒谎。但英国心理学家查德·威斯曼教授的研究团队开展的实验显示,通过眼睛来判断人们说谎与否的理论并不成立。这项研究实验佐证了(    )

    ①追求真理是一个过程,要在实践中推动认识的深化

    ②意识作用在于能动地认识世界和直接改造客观世界

    ③思维和存在具有同一性,世上没有不可认识的事物

    ④科学研究实验能成为检验认识真理性如否的新标准

    A . ①② B . ②④ C . ①③ D . ③④
  • 11. (2016高三下·淄博模拟) 2015年12月5日,中国科学院宣布在中国西南发现世界最早的桃核化石,通过深入的形态学研究发现,化石和现代桃核极为相似,使人类对桃子演化史的认识向前推进到距今260万年。这一研究成果进一步证明(     )

    ①思维和存在具有同一性

    ②认识的每一次发展都会使原有认识变为谬误

    ③桃子的演化史随主体的认识而变化

    ④意识是对客观事物能动的反映

    A . ①② B . ①③ C . ②④ D . ①④
  • 12. (2016高三上·阳东模拟) 习近平在谈到“制度自信”问题时说“我们全面深化改革,是要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更好;我们说坚定制度自信,不是要固步自封,而是要不断革除体制机制弊端,让我们的制度成熟而持久”。这主要表明(   )

    ①真理最基本的属性是客观性,真理与谬误有明确的界限

    ②真理是具体的,人们追求真理是一个永无止境的过程

    ③人的主观世界影响人们对客观事物的反映

    ④辩证的否定是自身的否定,是发展的环节

    A . ①② B . ①③ C . ②④ D . ③④
  • 13. (2016·滨州模拟) 在2016年2月11日,LIGO科学合作组织和Virgo合作团队宣布他们利用高级LIGO探测器,首次探测到来自于双黑洞合并的引力波信号。从爱因斯坦在1916年预测出引力波,到2015年LIGO获得直接观测证据,整整跨越了一百年。这表明(     )

    ①实践具有主观能动性和社会历史性特点   

    ②改造世界才是认识的目的

    ③思维都能正确认识存在,二者有同一性   

    ④意识活动具有主动创造性

    A . ②③ B . ②④ C . ①③ D . ①④
  • 14. (2016高三下·菏泽模拟) 长期以来,科学家认为光学显微镜不可能分辨出小于0.2微米的物体,美国科学家把光学显微技术带入纳米尺度,巧妙地打破了这个限制。由此可见(   )

    ①彻底认识世界是不可能的   

    ②人们对事物的认识受具体实践水平的限制

    ③真理和谬误往往是相伴而行的

    ④认识工具的延伸促进人类认识的发展

    A . ①② B . ②④ C . ①③ D . ③④
  • 15. (2016高三下·哈尔滨模拟) 迈阿密儿童医院近期为一名4个月大的女婴进行了心脏手术。传统的2D核磁共振无法带来全部信息,医生借助智能手机和谷歌Cardboard虚拟现实头戴设备,掌握了她的胸腔构造并确定方案,最终手术非常成功。材料进一步佐证了( )

    ①实践具有能动性      ②认识具有无限性    

    ③真理具有客观性      ④认识具有反复性

    A . ①② B . ③④ C . ①④ D . ②③
  • 16. (2016·潍坊模拟) 引力波的探测对仪器的灵敏度要求非常高,直到上世纪90年代,如此高灵敏度所需的技术条件才逐渐趋于成熟。美国科研人员于2016年2月11日宣布,他们利用由两条相互垂直的长臂组成的激光干涉仪首次捕捉到了引力波信号。这说明( )

    ①人们可以通过实践把观念的存在变为现实的存在

    ②人类在实践中不断改造自己的主观世界

    ③实践不断推动人们进行新的探索和研究

    ④实践工具的发展促进了人类认识的发展

    A . ①② B . ②④ C . ①③ D . ③④
  • 17. (2016·上海) 从“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到提出“中国梦”,从把握中国经济发展新常态到牢固树立五大发展理念……蕴藏鲜明时代内涵的治国理正总体方略与时俱进、不断发展。治国理政总体方针略的发展所体现的哲理是(    )

    A . 人类社会是一个不断发展变化的过程 B . 真理反映的对象是客观事物及其规律 C . 真理性的认识随着实践的发展而发展 D . 理论是否正确一定要经过实践的检验
  • 18. (2016·万宁模拟) 中国科学家首次从超软X射线源发现相对论性高速喷流,揭示了黑洞吸积和喷流形成的新方式,这是2015年度天文学领域最重要的五大发现之一。这表明

    (      )

    A . 真理是客观的、具体的、有条件的    B . 人类的认识在实践基础上不断深化 C . 科学实验是人类最基本的实践活动    D . 哲学为科学探索提供科学的方法论
  • 19. (2016·石家庄模拟) 十八届五中全会强调,“十三五”时期必须牢固树立并切实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五大发展理念”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实践的深刻总结,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理论的丰富和提升,也是指导“十三五”规划编制和“十三五”时期发展的思想灵魂。“五大发展理念”(      )

    ①能够有效化解我国发展过程中出现的各种矛盾

    ②符合社会发展规律,是衡量发展成败的标准

    ③坚持了矛盾普遍性与特殊性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④来源于社会实践,对改造世界具有导向作用

    A . ①② B . ①③ C . ②④ D . ③④
  • 20. (2015高二上·凤山期中) 下列活动中不属于实践活动的是(   )。

    A . 国务院机构改革 B . 科学家进行科学实验 C . 某同学自己认真思考数学题 D . 农民种地
二、综合题
  • 21.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材料一:2013年7月25日,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新闻发言人尹成基在回答记者关于延迟退休年龄的问题时表示,作为一项重要的、关系每个人切身利益的重大政策.一定要充分听取各方面意见,认真研究,充分论证,慎重决策。

    材料二:处于不同背景下的社会大众往往会基于各自利益和各自考虑问题的角度对延迟退休问题持有截然不同的立场。有人认为,延迟退休既能解决国家的养老压力,又能让有一技之长的老人发挥余热;也有人认为,若一刀切地将退休年龄推迟,将不利于年轻人就业。会加剧职场竞争。

    1. (1) 结合材料,运用“认识论”知识,说明你是如何正确认识围绕是否延迟退休年龄而产生的争论的?

    2. (2) 真理面前人人平等,假如你是争论的一方,在争论中应该怎样坚持这一原则?

  • 22. 从既往经验看,一个国家的发展中程,既可能面对人口红利消失的“刘易斯拐点”,也可能陷入人均GDP4000美元之后的“中等收入陷阱”,甚至是国际秩序变革中的“修昔底德陷阱”。正如“十三五”规划建议中所说的,中国海“面临诸多矛盾叠加、风险隐患增多的严峻挑战”。

    发展经济学的研究也表明,所谓“陷阱”,大多是源于资源禀赋变化之后,原有发展路径被锁死。从这个角度看,十八届五中全会确立的“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五大发展理念,正是中国应对发展风险、跨越发展陷阱的一把钥匙。经济下行压力增大、人口红利逐渐消失、环境约束日益增强、产业升级阻力重重、传统优势不断削弱……站在更高起点的中国,正需要以新思路寻找动力、以新理念引领行动。当经济发展步入新常态,党战略机遇期内涵发生新变化,五大发展理念着眼的正是速度变化、结构优化、动力转换,瞄准的正式由快到好的“转型机遇”、由大到强的“升级机遇”,指向的正是中国发展的下一个关键无年。

    从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发展史硬道理,到发展是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从坚持科学发展、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到坚持“五位一体”总体布局,中国发展的进程,也正是思路升级、理念更新的过程。五大发展理念必将融入“中国道路”、续写“中国奇迹”,它所导引的深刻变革,将推动中国为人类做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1. (1) 结合材料,从历史唯物主义角度分析如何理解五大发展理念是中国应对发展风险、跨越发展陷阱的一把钥匙。

    2. (2) 结合材料,运用“求索真理的历程”有关知识,分析五大发展理念的形成蕴含的哲学道理。

    3. (3) 结合材料,运用“文化生活”知识,分析五大发展理念提出的文化价值。

三、材料分析题
  • 23. (2016高三上·吉林模拟) 和平与发展是当今时代的主题,呼唤和平、渴望发展是历史的潮流,维护和平、促进发展是全世界人民的共同愿望。

    材料一:2015年9月3日,习近平主席在“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指出:70年前的今天,中国人民经过长达14年艰苦卓绝的斗争,取得了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伟大胜利。为了和平,我们要牢固树立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共同推进世界和平与发展的崇高事业。让我们共同铭记历史所启示的伟大真理:正义必胜!和平必胜!人民必胜!

    材料二:2015年10月16日,习近平主席在2015年减贫与发展高层论坛主旨演讲中指出: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以来,消除贫困始终是广大发展中国家面临的重要任务。经过中国政府、社会各界、贫困地区广大干部群众共同努力以及国际社会积极帮助,中国6亿多人口摆脱贫困。当前,中国人民正在为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努力。全面小康是全体中国人民的小康,不能出现有人掉队。未来5年,我们将使中国现有标准下7000多万贫困人口全部脱贫。这是中国落实2015年后发展议程的重要一步。

    1. (1) 请说明材料一中习主席讲话所蕴涵的辩证唯物主义道理。

    2. (2) 结合材料二,运用历史唯物主义知识说明我国为什么十分重视贫困人口的脱贫问题?

  • 24. (2016·新课标Ⅲ卷)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中国药学家屠呦呦因发现青蒿素治疗疟疾新方法而获得2015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这是中国本土培养的科学家首次获得诺贝尔奖。

    疟疾是威胁人类生命的一大顽疾,困扰来了人类几千年。20世纪60年代末,治疗疟疾的常用药物——氯喹或奎宁的药效已经减弱,疟疾的发病率再次升高。为了找到新型抗疟药物,中国政府启动了研制治疗疟疾药物的“523项目”,中医研究院成立以屠呦呦为组长的科研组参加研究工作。在极为艰苦的条件下,屠呦呦小组与全国7个省市、30多个单位的科研人员协同合作,经过数百次试验、无数次失败,并从《肘后备急方》等传统中草药文献中获得灵感、汲取智慧,最终使用乙醚从青蒿中提取了疗效高的青蒿素,开创了治疗疟疾新方法,挽救了全球数百万人的生命。世界卫生组织将青蒿素和相关药剂列入其基本药品目录,以青蒿素为基础的复方药物已经成为疟疾的标准治疗药物。

    屠呦呦说,获得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是中医中药走向世界的一项荣誉。它属于科研团队中的每一个人,属于中国科学家群体,用现代科学手段不断认识中医药,是我们一代代科研工作者的责任。

    1. (1) 结合材料,运用追求真理的知识说明我国科学家是如何发现疟疾新疗法的。

    2. (2) 结合文化生的知识,谈谈屠呦呦团队的发现对于继承和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启示。

    3. (3) 在世界各国文化交流日益频繁的今天,为什么要坚定中华文化自信?请列举两条理由。

  • 25. (2017高三上·重庆月考)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2016年9月4日,二十国集团领导人第十一次峰会(G20)在杭州国际博览中心举行。国际金融危机爆发以来的8年,二十国集团已先后召开了十次领导人峰会,在应对危机、复苏经济和促进改革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其中,2008年11月,在金融危机席卷全球的背景下,二十国集团峰会在美国首都华盛顿首次举行。峰会主要议题是评估国际社会在应对当前金融危机方面取得的进展,讨论金融危机产生的原因。

        2011年11月,由于欧洲债务危机不断发酵、美国经济复苏步履维艰、新兴经济体面临保增长与抑通用两难困境,法国戛纳峰会主要议题是欧债危机、世界经济复苏与增长、国际货币体系改革、发展问题和全球治理等。

        2016年的中国杭州峰会主题是“构建创新、活力、联动、包容的世界经济”。面对世界经济虽总体保持复苏态势,却面临增长动力不足、需求不振、金融市场反复动荡、国际贸易和投资持续低速等多重风险和挑战。中文失去G20就《二十国集团创新增长蓝图》达成了共识,一致决定通过创新、结构性改革、新工业革命、数字经济等新方式,为世界经济开辟新道路,拓展新边界。

    1. (1) 结合材料,运用“求索真理的历程”的相关知识,分析二十国集团是如何探索全球经济发展的。

    2. (2) 有人认为,“有了《二十国集团创新增长蓝图》,每个成员国就能应对危机,发展经济”。你如何评价这种观点?请运用意识作用和实践相关知识说明理由。

    3. (3) 运用“探索世界与追求真理”的知识,请你为“构建创新、活力、联动、包容的世界经济”提出两条方法论建议。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