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高中物理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2016-2017学年四川省宜宾三中高一上学期期中物理试卷

更新时间:2017-04-28 浏览次数:988 类型:期中考试
一、<b >单项选择题</b>
  • 1.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 只有直接接触的物体之间才有力作用 B . 只有运动物体才会受到力作用 C . 找不到施力物体的力是不存在的 D . 力的大小可以用天平测量
  • 2. 关于重力和重心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物体所受只有重心才受重力作用 B . 物体的重心就是物体的几何中心 C . 任何物体的任何部分都要受到重力作用 D . 重力的方向总是垂直地面向下
  • 3.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静摩擦力的方向总是与物体相对运动的方向相反 B . 静摩擦力一定发生在静止的两物体之间 C . 运动着的物体不可能受到静摩擦力的作用 D . 静摩擦力可以是动力,也可以是阻力
  • 4. 为提高百米赛跑运动员的成绩,教练员分析了运动员跑百米的录像带测得运动员在前7s跑了61m,7s末到7.1s末跑了0.92m,跑到终点共用10.8s,则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 运动员在百米全程的平均速度约为9.26m/s B . 运动员百米冲线的速度小于9.26m/s C . 运动员在前7s的平均速度约为8.71m/s D . 运动员在7s末的瞬时速度约为9.2m/s
  • 5. 物体在水平面上作直线运动,对物体在某一段时间内运动的描述,不可能存在的是(   )

    A . 物体的加速度很小,速度却很大 B . 物体的加速度变大,而速度在减小 C . 物体的速度方向改变,而加速度方向保持不变 D . 物体的速度变化越来越快,而加速度越来越小
  • 6.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 只要物体发生形变就一定有弹力 B . 木块放在桌面上受到的弹力,这是由于木块发生微小的形变而产生的 C . 绳对物体的拉力方向总是沿着绳而指向绳收缩的方向 D . 两物体体间有弹力,则一定有摩擦力
  • 7.

    两个质点A,B放在同一水平面上,由静止开始从同一位置沿相同方向同时开始做直线运动,其运动的v﹣t图像如图所示.对A,B运动情况的分析,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

    A . A,B加速时的加速度大小之比为2:1 B . 在t=6t0时刻,A,B相遇 C . 在t=3t0时刻,A,B相距最远 D . 在t=5t0时刻,A,B相距最远
  • 8.

    如图所示,分别位于P、Q两点的两小球初始位置离水平地面的高度差为1.6m,现同时由静止开始释放两球,测得两球向后落地的时间差为0.2s,取g=10m/s2 , 空气阻力不计,P点离水平地面的高度h为(   )

    A . 0.8m B . 1.25m C . 2.45m D . 3.2m
二、<b >多项选择题</b>
  • 9. 汽车以10m/s的速度开始刹车,刹车中加速度大小为2m/s2 . 关于汽车的运动情况,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刹车后6s末的速度为2m/s B . 刹车后6s内的位移为25m C . 刹车中整个位移中点的速度约为7.1m/s D . 停止前第3s、第2s、最后1s的位移之比为1:3:5
  • 10.

    如图所示,A、B两物体的重力分别是GA=3N,GB=4N.A用细线悬挂在顶板上,B放在水平地面上,A、B间轻弹簧中的弹力F=3N,则细线中的张力T及B对地面的压力N的可能值分别是(   )

    A . 0N和7N B . 5N和2N C . 6N和1N D . 2N和5N
  • 11.

    如图所示,重力G=20N的物体,在动摩擦因数为0.2的水平面上向左运动,同时受到大小为5N,方向向右的水平力F的作用,则(   )

    A . 物体所受摩擦力大小是4N,方向水平向右 B . 物体所受摩擦力大小是5N,方向水平向左 C . 在运动过程中,若撤去F时,摩擦力仍不变 D . 在运动过程中,若撤去F时,则摩擦力变为0N
  • 12. 在平直轨道上甲、乙两物体相距为s,乙在前,甲在后,同时同向开始运动,甲以初速度Vl , 加速度a1 , 做匀加速运动.乙做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运动,加速度为a2 , 假定甲能从乙旁通过而互不影响,下列情况可能发生的是(   )

    A . 当a1=a2时,甲乙只能相遇一次 B . 当a1>a2时,甲乙可能相遇两次 C . 当a1>a2时,甲乙只能相遇一次 D . 当a1<a2时,甲乙可能相遇两次
三、<b >实验题</b>
  • 13. 李明同学在用电火花计时器做“测定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加速度”实验.

    1. (1) 电火花计时器是一种使用交流电源的计时仪器,它的工作电压是 V.

    2. (2)

      从打出的若干纸带中选出了如图所示的一条(每相邻两点间还有四个点没有画出来),计数点间距如图所示,打点计时器的电源频率是50Hz.

      计算出纸带上打下计数点2时小车的瞬时速度为v2=m/s;该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加速度a=m/s2 . (计算结果保留两位小数)

  • 14. 根据题意解答

    1. (1)

      某次研究弹簧所受弹力F与弹簧长度L关系实验时得到如图a所示的F﹣L图像,由图像可知:弹簧原长L0=cm,求得弹簧的劲度系数k=N/m.

    2. (2) 如图b的方式挂上钩码(已知每个钩码重G=1N),使(1)中研究的弹簧压缩,稳定后指针指示如图b,则指针所指刻度尺示数为 cm.由此可推测图b中所挂钩码的个数为个.

四、<b >计算题</b>
  • 15. 一个物体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已知其初速度为5m/s,加速度为2m/s2 , 求:

    1. (1) 5s末的速度;

    2. (2) 该物体7s内的位移.

  • 16.

    如图所示,当水平拉力为F=40N时,质量为m=10kg的木板可以在水平面上匀速前进.若在木板上再放一个质量为M的铁块,为使它们匀速前进,需加的水平拉力为60N,求铁块的质量M.

  • 17. 列车关闭发动机进站,做匀减速直线运动,当滑行300m时,速度减为一半,又滑行20s停下.求:

    1. (1) 列车滑行的总路程.

    2. (2) 关闭发动机时列车的速度.

  • 18. 4×100m接力赛是奥运会上最为激烈的比赛项目,有甲乙两运动员在训练交接棒的过程中发现,甲短距离加速后能保持9m/s的速度跑完全程.为了确定乙起跑的时机,需在接力区前适当的位置设置标记,在某次练习中,甲在接力区前s0处作了标记,当甲跑到此标记时向乙发出起跑口令,乙在接力区的前端听到口令时立即起跑(忽略声音传播的时间及人的反应时间),已知接力区的长度为L=20m,设乙起跑后的运动是匀加速运动,试求:

    1. (1) 若s0=13.5m,且乙恰好在速度达到与甲相同时被甲追上,完成交接棒,则在完成交接棒时乙离接力区末端的距离为多大?

    2. (2) 若s0=16m,乙的最大速度为8m/s,并能以最大速度跑完全程,要使甲乙能在接力区完成交接棒,则乙在听到口令后加速的加速度最大为多少?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