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高中思想政治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海南省北师大万宁附中2018年高二上学期文科政治期末考试模拟...

更新时间:2018-10-09 浏览次数:497 类型:期末考试
一、选择题
  • 1. (2017高二下·河北期中) 古希腊哲学家伊壁鸠鲁说:“当一个人年轻的时候,不要让他耽误了哲学研究,当他年老的时候,也不要让他对他的研究发生厌倦,因为要获得灵魂的健康,谁也不会有太早或太晚的问题。说哲学研究的时间还没有到或已经晚了,就像说享福的时间还没有到或已经晚了一样。”伊壁鸠鲁把学习哲学和灵魂的健康、人生的幸福联系在一起,是因为(    )

    ①哲学为人们认识和改造世界提供根本观点和方法

    ②哲学告诉人们认识和改造世界的具体知识和方法

    ③哲学为人们提供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指导

    ④哲学以认识世界为目的,让人们不断感悟真理

    A . ①③ B . ①④ C . ②③ D . ②④
  • 2. 我国东汉时期的王充认为:“人,物也;物,亦物也。物死不为鬼,人死何故独能为鬼?”下列观点与之蕴含相同哲理的是(  )
    A . 天没有我的灵明,谁去仰他高 B . 心生种种法生,心灭种种法灭 C . 则虽未有物,而已有物之理 D . 据器而道存,离器而道毁也
  • 3. 中国共产党的革命战争实践和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时期的经验告诉我们,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必须同中国具体实际紧密结合起来,应该科学对待民族文化传统。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丰富哲学思想、人文精神、教化思想、道德理念等,可以为人们治国理政提供有益启示。这表明(  )

    ①我国传统哲学思想是对客观现实的真实反映

    ②马克思主义哲学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

    ③哲学培养了人们改造规律和探索解决问题的精神

    ④马克思主义哲学能够指导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

    A . ②③ B . ①④ C . ②④ D . ①③
  • 4. 2017年8月8日,中国科学家宣布在“54吨·天”的国际最大曝光量下,得到了暗物质与核子的碰撞截面应小于“6×10­47平方厘米”限制,再次刷新了对暗物质粒子性质限制的世界纪录。由此可见,这里所说的“暗物质”(  )

    ①统一的物质世界的组成部分    
    ②是不同于哲学“物质”的另一种客观实在

    ③按其固有的规律形成和发展   
     ④是能被人类所认识的具体的物质形态之一

    A . ①② B . ①④ C . ②③ D . ③④
  • 5. (2017高二下·平罗月考) “空手把锄头,步行骑水牛。人在桥上走,桥流水不流。”古诗中蕴含的哲学道理是(    )

    ①物质是运动的物质,运动是物质的运动

    ②任何事物都是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的统一

    ③物质决定意识,意识是物质的反映

    ④离开物质谈运动和离开运动谈物质都是不正确的

    A . ①② B . ①④ C . ②③ D . ③④
  • 6. 148年前,法国作家儒勒·凡尔纳写了一部科幻名著《海底两万里》。2017年5月23日,新华社记者乘坐“蛟龙号”载人深潜器,在全球最深的马里亚纳海沟下潜到4811米海底时发现,海底世界的许多细节都与《海底两万里》中的描写不谋而合。这表明(  )

    ①人们能直接创造一个理想的世界

    ②意识活动的创造性能将幻想变成现实

    ③人们对客观世界的反映是主动的

    ④意识因其能动性而可以超前反映事物

    A . ①② B . ①④ C . ②③ D . ③④
  • 7. 近年来,人工智能各方面的发展都在逐渐完善,应用也越来越多,并且在很多方面的表现都超越了人类,引发了人们对人工智能威胁人类生存的担优。有专家指出,机器人或人工智能系统要完全达到人类的水平,有自发的情感和创造性,是很难实现的,或者说是不可能实现的。该观点是基于(  )

    ①人工智能不具备产生意识的生理基础,无法跨越到意识领域

    ②人工智能只是一种物质工具,和人的意识有着本质区别

    ③意识具有超越时空的特性,而人工智能不具备这一特性

    ④人工智能只是具有独立意识的人类制造物,无法取代人脑

    A . ①② B . ①③ C . ②④ D . ③④
  • 8. 习近平在19大报告中提到:虽然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发生了的变化,但没有改变我们对我国社会主义所处历史阶段的判断,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没有变,我国是世界最大发展中国家的国际地位没有变。这说明(  )
    A . 只有保持性质的稳定才有利于事物的发展 B . 物质世界是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的统一 C . 规律在一定条件下可以被认识和改造 D . 质变为量变开辟新的道路,要促成质变
  • 9. (2016·南阳模拟) 低头族,是指如今无论何时何地,人们都作“低头看手机屏幕”状,沉溺于网络虚拟世界,而忽视了现实世界的人群。低头族(    )

    ①没有认识到虚拟世界只是对现实世界的摹写

    ②没有认识到虚拟世界不能完全取代现实世界

    ③需要明白创造虚拟世界是为现实世界服务的

    ④需要明白脱离现实的虚拟世界没有实际意义

    A . ①② B . ③④ C . ①④ D . ②③
  • 10. (2016高三上·杭州模拟) 下列与“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哲理相同的是(   )

    A .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B . 近水知鱼性,近山识鸟音 C . 欲知山中事,需问打樵人 D . 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
  • 11. 2016年2月11日,美国科学家宣布,他们通过引力波探测器(使用的是激光和反射器)在人类历史上首次直接探测到了引力波,第一次“听”到宇宙的“声音”,从而验证了爱因斯坦的广义相对论。材料佐证了(  )

    ①认识与实践的统一是具体的、历史的 

    ②经过实践检验的认识才能成为真理 

    ③认识总是来源于实践并能指导实践 

    ④认识工具的进步推动人类认识的发展

    A . ①③ B . ①④ C . ②③ D . ②④
  • 12. 世界首例人工仿生机器眼移植治疗老年性视网膜黄斑变性(AMD)所导致失明的手术在英国成功。手术成功后,病人周围视野是自己的,中央的视野则来自机械设备Argus II。Argus  II目前所提供的画面是黑白的,但Argus的开发团队正在努力对电极大脑刺激进行编译,希望尽快能让大脑接收彩色信号。这表明在科学领域(  )
    A . 实践中新工具新设备的产生决定了认识的发展 B . 没有被发现的真理也是客观存在的,只是有待人们去创造 C . 认识应不断发展,并不断通过实践验证 D . 认识促进了实践的发展
  • 13. (2017高三下·成都月考) 人为什么比动物聪明,世界上主要有两派观点,认为人的脑容量大,然而总能发现比人脑更大的物种。还有一种观点,认为“脑重”与体重之比,人是最大的,可是发现的一种野外鼠类,比例比人还高,可见“现有的观点,总能找得到反例”。这佐证了(    )

    ①人的认识能力是有限的,人的认识永远不能达到真理

    ②客观事物的复杂性决定了人不可能穷尽对事物的认识

    ③认识具有相对性,任何真理认识都包含着谬误的成分

    ④真理不会停止前进的步伐,而是在发展中不断超越自身

    A . ①② B . ①③ C . ②④ D . ③④
  • 14. 哈佛大学的心理学教授斯坦利·米尔格拉姆的六度分割理论指出:你和任何一个陌生人之间所间隔的人不会超过五个,也就是说,最多通过五个中间人你就能够认识任何一个陌生人。六度分割理论主要说明(  )
    A . 任何两个事物之间都存在着普遍的联系 B . 人们可以根据自己的愿望创造事物之间的联系 C . 人们能够根据事物固有的联系,建立新的具体的联系 D . 联系具有多样性,万事万物之间的联系多种多样
  • 15. 2017年11月16日,中央政治局常委韩正在上海市委常委学习会上强调,全市各级领导干部要始终立足大局、把握大局,紧密结合上海市的实际,全面贯彻落实中央关于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要求部署。这启示我们要(  )

    ①立足整体,顾全大局

    ②重视关键部分的作用

    ③用综合的思维方式创造事物

    ④坚持主观与客观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A . ①② B . ①④ C . ②③ D . ③④
  • 16. (2018高二上·惠州期末) 传统石油钻井产生了大量的废弃泥浆,占用土地,污染环境,某油气田采用“泥浆不落地处理与循环利用技术”,将废弃泥浆制成免烧砖等,既有效消除了钻井污染隐患,又节约了土地、水泥等资源。钻井废弃泥浆的资源利用佐证了(  )

    ①通过实践活动可以建立事物的新联系

    ②正确发挥主观能动性就能消除客观条件的制约

    ③事物联系的多样性决定于人类实践活动的多样性

    ④把握事物联系的多样性有利于价值的创造性实现

    A . ①② B . ①④ C . ②③ D . ③④
  • 17. 20年间,“一国两制”在香港的实践,就像一棵幼苗,在风雨中茁壮成长,结出了累累硕果。我们要以“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的信心,以“千淘万漉虽辛苦,吹尽狂沙始到金”的恒心,推动“一国两制”在香港的实践取得更大成就。下列诗句与材料蕴含哲理一致的是(  )

    ①预支五百年新意,到了千年又觉陈

    ②江南几度梅花发,人在天涯鬓已斑

    ③莫道今年春将尽,明年春色倍还人

    ④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

    A . ①③ B . ②③ C . ①④ D . ②④
  • 18. (2017高三上·黄陵期末) 生活中为了个人一时之便随手乱扔废电池的现象司空见惯,殊不知,一节一号电池烂在地里,能使1平方米的土壤失去耕种价值;一粒纽扣电池可以使600吨水受到污染,而这600吨水相当于一个人一生的用水量,从辩证唯物主义的角度,这一现象给我们的启示是(  )

    ①把握废电池联系的多样性是我们正确处理废电池的前提

    ②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处理好个人利益与整体利益的关系

    ③要坚持适度的原则,控制好废电池丢弃量

    ④要正视废电池无条件地处在普遍联系之中

    A . ①② B . ①④ C . ②③ D . ③④
  • 19. 有研究发现,在黑夜翻耕的土壤中,仅有2%的野草种子日后会发芽,但如果在白天翻耕,发芽率高达80%。进一步研究发现,绝大多数野草种子在被翻出土后的数小时内,如果没有受到光线的刺激,就难以发芽。材料表明(    )
    A . 人为事物联系是主观的 B . 新事物具有强大的生命力 C . 事物的联系是有条件的 D . 新事物存在不完善的地方
  • 20. (2016高三上·吉林模拟) 在澳大利亚,受吃叶子的昆虫和一些真菌的“侵害”,桉树生长缓慢,成为一种优质木材。19世纪被引进美国后,桉树失去了天敌的危害,又有好的水土环境,生长极快,成为易开裂和弯曲的“废材”。桉树从优质木材变成“废材”进一步印证了(    )

    ①事物的联系是多变的,稳定的联系不存在

    ②人能够改变人为事物的联系,但不能建立人为事物的新联系

    ③事物的联系是多样的,一切以条件为转移

    ④事物的联系是客观的,不依人的意愿而改变

    A . ①② B . ①③ C . ②④ D . ③④
  • 21. 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强调,实现“十三五”时期发展目标,破解发展难题,厚植发展优势,必须牢固树立并切实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这是因为(  )

    ①发展理念反映了发展实践的曲折性

    ②发展理念正确与否关乎发展实践的成败

    ③发展理念往往是发展实践变革的先导

    ④发展理念变革意味着消除以往发展理念的影响

    A . ①② B . ①④ C . ②③ D . ③④
  • 22.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这是关系全局的历史性变化。从辩证法的观点看,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意味着我国(  )
    A . 物质文化需求已经完全得到满足 B . 应让补齐民生短板统率经济社会发展的全局 C . 基本国情已经改变,社会主义迎来质的飞跃 D . 经济建设仍是中心工作,但要更注重全面发展
二、材料分析题
  • 23. “泰山不拒细壤,故能成其高;江海不择细流,故能就其深。”所以,细节就是全局的基础,细节是事业成功与否的关键。因此,人们认为细节决定成败。

    请用唯物辩证法的联系观辨析,细节决定成败。

  • 24.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内蒙古自治区乌审旗乌兰牧骑创排的蒙古剧《黑缎子坎肩》参加2017年全国基层院团戏曲会演,于2017年7月4日、5日晚在北京民族文化宫大剧院演出。

        该剧围绕一件黑缎子坎肩展开情节,通过萨仁和库鹿格之间悲欢离合的爱情悲剧,给人以刻骨铭心的视觉冲击和情绪感染。演出现场,演员精湛的表演、扎实的唱功将蒙古族民族、民俗和民间文化展现得淋漓尽致,受到现场观众的称赞。

        专家们认为,该剧从蒙古族民歌中寻找创作题材,在唱腔设计上充分沿用蒙古民歌的曲调,在叙事视角上以蒙古族底层牧民的生活为切入点,不仅具有蒙古族特色,还契合了整个人类的心灵需求,在坚守民族文化和民间文化立场的基础上,又在舞台表现和导演手法上努力追求现代化的呈现方式,体现出该剧的现代追求和当代视野。

    结合材料,运用辩证唯物论的有关知识,分析蒙古剧《黑缎子坎肩》为什么能受到观众称赞。

  • 25.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法治是人类文明的重要成果之一,法治的精髓和要旨对于各国国家治理和社会治理具有普遍意义。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不能盲目照搬西方的法治经验,要扎根于中国现实,使我们的法治建设具有鲜明的中国特色、实践特色和时代特色。

    建设法治中国不能盲目照搬西方的法治经验,必须扎根于中国现实。结合材料,运用真理的具体性条件性的知识加以说明。

  • 26.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注重家庭、注重家教、注重家风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

        家庭是人生的第一个课堂,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要把美好的道德观念从小就传递给孩子,引导他们有做人的气节和骨气,长大后成为对国家和人民有用的人。要积极传播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推动人们在为家庭谋幸福、为他人送温暖、为社会作贡献的过程中提高精神境界、培育文明风尚。广大家庭都要重言传、重身教,帮助孩子扣好人生的第一粒扣子,迈好人生的第一个台阶。

        家风是无言的教育,良好家风的涵养需要长期的熏陶与积淀,是累寸土之功、积细流之举的过程;是批判继承中华民族传统道德的过程;是用社会主义精神进行改造和熔铸,使之升华为社会主义新文化、新道德,并凝聚激发为强大的正能量的过程。

    结合材料,运用发展的有关知识分析如何涵养良好家风。

  • 27. 2017年9月3日国家习近平出席金砖国家工商论坛开幕式并发表主旨演讲,强调金砖国家要共同开创金砖合作第二个“金色十年”。

        习近平强调,深化金砖合作,助推五国经济增长动力。要以创新促增长、促转型,加快新旧动能转换。要落实《金砖国家经济伙伴战略》,推动各领域合作机制化、实心化,不断提升金砖合作含金量。要发挥人文交流纽带作用,把各界人士汇聚到金砖合作事业中来,打造更多像文化节、电影节、运动会这样接地气惠民生的活动,让金砖故事传遍大街小巷,让金砖国家人民的交往和情谊为金砖合作注入绵绵不绝的动力。

    请结合材料,运用发展的观点简述金砖国家如何共同开创金砖合作的第二个“金色十年”。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