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高中化学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吉林省榆树一中2017-2018学年高一上学期化学期中考试试...

更新时间:2019-02-19 浏览次数:198 类型:期中考试
一、单选题
  • 1. 装运乙醇的包装箱应贴的图标是(    )
    A .      B . C .      D .
  • 2. 下图四种操作均有错误,其中有两个错误的是(    )
    A .      B . C .      D .
  • 3. 下列物质中属于非电解质的是(    )
    A . 干冰    B . 液氧    C . CaCO3    D . NaHCO3
  • 4. (2017·金华模拟) 下列属于电解质的是(   )
    A . Cu B . 熔融的K2SO4 C . 乙醇 D . NaOH溶液
  • 5. 在温度和压强不变的条件下,当氧气的物质的量发生改变时,下列物理量一定不改变的是(   )
    A . 质量、摩尔质量    B . 体积、摩尔质量 C . 分子数、电子数    D . 密度、摩尔体积
  • 6. 实验室里进行过滤、蒸发时,都要用到的仪器是(   )
    A . 烧杯    B . 玻璃棒    C . 蒸发皿    D . 酒精灯
  • 7. 下列反应是氧化还原反应的是(  )
    A . CaCO3+2HCl=CaCl2+H2O+CO2↑    B . CaO+H2O=Ca(OH)2 C . 2KMnO4=K2MnO4+MnO2+O2↑    D . CaCO3=CaO+CO2
  • 8. 朱自清先生在《荷塘月色》中写道:“薄薄的青雾浮起在荷塘里…月光是隔了树照过来的,高处丛生的灌木,落下参差的斑驳的黑影…”月光穿过薄雾所形成的种种美景的本质原因是 (  )
    A . 空气中的小水滴颗粒大小约为10-9m~10-7m B . 光是一种胶体 C . 雾是一种分散系 D . 发生丁达尔效应
  • 9. (2018高一上·辽源期中) 标准状况下,体积相同的下列气体,其质量最大的是(   )
    A . N2    B . CO2    C . SO2    D . CH4
  • 10. 科学家发现一种新型分子,其化学式为H3。相同条件下,等质量的H3和H2具有相同的(   )
    A . 原子数    B . 分子数    C . 体积    D . 物质的量
  • 11. 在标况下,0.28g某气体的体积为224mL,则该气体的相对分子质量是( )
    A . 2    B . 56    C . 28    D . 0.028
  • 12. 1 mol/L FeCl2和1 mol/L KCl溶液中,Cl- 物质的量浓度之比是(  )
    A . 1∶1    B . 2∶1    C . 3∶1    D . 1∶3
  • 13. 如图是某市售盐酸试剂瓶标签上的部分数据.则该盐酸的物质的量浓度是(  )

     

    A . 3 mol/L    B . 8.4 mol/L    C . 11.8 mol/L    D . 0.5 mol/L
  • 14. 某混合溶液中所含离子的浓度如下表,则M离子可能为(   )

    A . Na+    B . Fe3    C . NO3    D . Mg2+
  • 15. 如图所示,已知两瓶容积相同,同温同压下,左瓶内充满氯化氢气体,当右瓶中充满下列混合气体中的某一组时,其所含原子总数与左瓶中所含原子总数一定相等,则该混合气体是(  )

    A . O3、N2    B . CH4、NH3    C . N2、O2    D . CO、CO2
  • 16. 在碱性溶液中,能大量共存的离子组是( )
    A . K、HCO3-、Na+、SO4 2    B . Ba2、NO3、Cl、K C . Na、Cu2、SO42、Cl    D . Ca2、K、CO32、NO3
  • 17. 能正确表示下列化学反应的离子方程式的是( )
    A . 氢氧化钡溶液与稀硫酸的反应 OH-+H+ = H2O B . 氧化钙与稀盐酸反应 CaO + 2H+ = Ca2+ + H2O C . 铁片插入硝酸银溶液中 Fe + Ag+ = Fe2+ + Ag D . 碳酸钙溶于稀硝酸中 CO32—+2H+=CO2+H2O
  • 18. 在反应  2H2S+SO2=3S↓+2H2O 中,还原剂与氧化剂的物质的量之比为(  )
    A . 1:2    B . 2:1    C . 1:1    D . 3:2
  • 19. 下列图示中说法正确的是(  )
    A .     B .     C .     D .
  • 20. 工业上冶炼锡的第一步反应原理为2SnO2 + 3C= 2Sn + aM↑+ CO2↑,则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 . 反应中SnO2被还原    B . a的值为3 C . 反应后有两种氧化产物    D . 每生成1 mol CO2转移电子8 mol
二、计算题
  • 21.                 
    1. (1) 等质量的氧气和臭氧(O3),它们的物质的量之比为 ,原子的个数之比为
    2. (2) 1.2g某二价金属的硫酸盐中,含有0.01mol SO42- , 则该硫酸盐的摩尔质量为,该金属的相对原子质量为
    3. (3) 在Cu+2H2SO4(浓)═CuSO4+SO2↑+2H2O反应中

      元素被氧化, 是氧化剂.

      ② 若有2.4mol的H2SO4参与反应,则被还原的H2SO4 g.

三、实验题
  • 22. 实验需要0.1 mol/L NaOH溶液950 mL,根据溶液配制中情况回答下列问题:
    1. (1) 实验中除了托盘天平、烧杯、玻璃棒、量筒外还需要的其他仪器有
    2. (2) 根据计算得知,所需NaOH的质量为g。
    3. (3) 下列操作对所配浓度有何影响(填写字母):

       偏大的有;无影响的有。    

      A.称量用了生锈的砝码

      B.NaOH在烧杯中溶解后,未冷却就立即转移到容量瓶中

      C.容量瓶未干燥即用来配制溶液

      D.往容量瓶转移溶液时,有少量液体溅出 

      E.定容时仰视刻度线

      F.定容后反复摇匀,静置后,液面不到刻度线,再加水至刻度线

四、填空题
  • 23. 室温下,某容积固定的密闭容器由可移动的活塞隔成A、B两室,分别向A、B两室充入H2、O2的混合气体和1 mol空气,此时活塞的位置如图所示。

    1. (1) A室混合气体的物质的量为,所含分子总数为
    2. (2) 实验测得A室混合气体的质量为34 g,则该混合气体的密度是同温同压条件下氦气密度的倍。
    3. (3) 若将A室H2、O2的混合气体点燃引爆,恢复原温度后,最终活塞停留的位置在刻度,容器内气体压强与反应前气体压强之比为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