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生物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广东省肇庆市端州区2017-2018学年七年级下学期生物期末...

更新时间:2019-10-30 浏览次数:370 类型:期末考试
一、选择题
二、判断题
三、搭配题
  • 35.     

    卵巢       A人体内最坚硬的器官

    牙齿       B人体内最大的消化腺,能分泌胆汁

    肝脏       C它不停的跳动,促使血液循环流动

    心脏       D数量最多,分布最广的一种血管

    毛细血管   E女性的主要生殖器官,能产生卵子,分泌雌性激素

四、填空题
五、识图作答题
  • 40. 如图是人体呼吸的示意图,其中①表示肺泡与外界的气体交换,②表示肺泡内气体交换,③表示气体在血液中的运输,④表示组织间气体交换.请回答:

    1. (1) 在过程①中,与吸入的气体相比,呼出的气体中含有较的二氧化碳.若将呼出的气体通入澄清的石灰水中,请预期澄清的石灰水是否变浑浊?
    2. (2) 通过过程②,可把含氧较少的血变为含氧丰富血.
    3. (3) 氧气进入血液,后被血细胞中的运输.氧气由这种血细胞携带,经过程③运输到组织处,通过过程(填序号)进入组织细胞,供组织细胞进行呼吸作用,分解有机物,释放能量.
  • 41. 如图是一滴血在显微镜视野中的示意图,请据图回答问题.

    1. (1) 人的血液由血细胞和组成.
    2. (2) 视野中呈现红色、数量最多的是
    3. (3) 当人体某处受伤感染时,[]会穿过毛细血管壁,聚集在感染处吞噬病菌.
    4. (4) 皮肤划破后出血不易止住,可能是[]偏少的结果.
    5. (5) 高原地区空气稀薄,缺少氧气,初到高原地区的人,体内运输氧气的血细胞数量会明显增加,这种血细胞是
六、分析说明題
  • 42. 生物学的重要价值之一是增进人体健康,为了全面理解如何健康地生活,并关心和帮助他人增进健康,就必须了解我们人体的基本结构和生理常识.请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 (1) 人体的诞生.人类新个体的产生,要经历两性生殖细胞结合形成(填细胞名称),在母体内完成胚胎发育,再由母体产出的过程.这一过程主要靠系统完成.
    2. (2) 人体需要营养.身体的生长发育需要多种营养物质,其中必须经过消化后才能吸收的是糖类、和脂肪等三大类;每一类物质消化吸收的主要器官都是
    3. (3) 人体需要呼吸.人体进行气体交换的器官主要是,它和呼吸道一起组成呼吸系统.
    4. (4) 人体需要排出体内产生的废物.是人体形成尿液的器官,它和输尿管、膀胱、尿道等组成人体的系统;该系统和呼吸系统、(填器官名称)等一起完成人体的排泄.
    5. (5) 人体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主要靠神经系统,它由、脊髓和神经组成.神经系统调节的基本方式叫做,缩手、眨眼、排尿等都是典型的例子.
  • 43. 请阅读下列材料,分析回答问题:

    酸雨、温室效应、生物的多样性减少、土地沙漠化、化学污染等世界环境问题已经严重地威胁到人类的生存。目前,世界各国正在积极研究控制和减少温室气体排放量的措施。而人类的活动使二氧化碳的排放量不断增加,如何通过有节制的生活,使人们过上绿色、低碳的生活呢?作为生物圈中的一员,我们应该从自身做起,倡导“低碳减排•绿色生活”

    1. (1) 在世界环境问题中,全球性大气污染问题不容忽视,其中引起温室效应的气体主要是;造成酸雨的主要气体是
    2. (2) 森林碳汇是指植物吸收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并将其固定在植被或土壤中,从而减少该气体在大气中的浓度。我们在日常生活中要倡导     的消费理念。
      A . 加大能耗,促进经济发展 B . 根据个人习惯和爱好 C . 加快更好,不拘小节 D . 文明、节约、绿色、低碳
    3. (3) 关注生物圈,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 据预测2026年世界人口将达到80亿,这也是地球人口最大承受能力 B . 工业废气会形成酸雨,一般pH>56的雨水酸性更强称为酸雨 C . 臭氧层能够吸收紫外线,减少皮肤癌的发病率,保护人类健康 D . 温室效应的增强,导致气候变暖,自然灾害频发,物种灭绝
    4. (4) 为了响应“低碳减排•绿色生活”的号召,你是怎么做的?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