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生物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2015-2016学年河北省邢台市临城县临城镇八年级下学期期...

更新时间:2017-02-16 浏览次数:792 类型:期末考试
一、<b >选择题</b>
  • 1. 白化病是一种常见的隐性遗传病,双亲都带有隐性致病基因,但表现正常.那么,他们的子女发病的可能性是(    )

    A . 25% B . 50% C . 75% D . 全部
  • 2. 园艺师能将一株仙人掌培育成具有多种形状、开多种颜色花朵的仙人掌类植物,能达到上述结果的技术是(    )

    A . 嫁接 B . 组织培养 C . 种子繁殖 D . 扦插
  • 3. 水蜜桃味甜,毛桃味酸,将水蜜桃的接穗接到毛桃的砧木上.结出的果实味为(    )

    A . B . C . 酸甜各半 D . 苦涩
  • 4. 下列几种变异中,不能遗传的变异是(    )

    A . 人类的皮肤的黑黄白 B . 玉米粒的黄白红 C . ABO血型 D . 生长在遮阴处的小麦杆细穗小
  • 5. 长期使用某种抗菌素,发现抗菌素的效果越来越差.从达尔文观点来看,这是由于(    )

    A . 抗菌素浓度增加使病原体抗药性也增加 B . 抗菌对病原体逐代选择的结果 C . 病原体由于接触抗菌素产生了抗药性 D . 抗菌素引起的病原体的抗药性在后代中不断积累和加强
  • 6. 原始大气中不含有( )

    A . 游离氧 B . C . 甲烷 D . 水蒸气
  • 7. 鸟卵中,将来可孵化成雏鸟的部分是(    )

    A . 卵黄 B . 卵白 C . 胚盘 D . 卵黄系带
  • 8. 器官移植的困难是机体对移植器官的排斥,这是因为植入器官的组织细胞相当于()

    A . 病原体 B . 抗原 C . 抗体 D . 受损伤的组织
  • 9. 下列各对性状中,属于相对性状的是(    )

    A . 豌豆的高茎和矮茎 B . 狗的卷毛和黑毛 C . 狐的长尾和兔的短尾 D . 人的身高和体重
  • 10. 人体的主要免疫器官包括( )

    A . 肝脏、淋巴结、脾脏 B . 胸腺、脾脏、淋巴结 C . 心脏、肺、胰腺 D . 胸腺、胃腺、唾液腺
  • 11. 下列属于特异性免疫的是(    )

    A . 唾液中溶菌酶杀菌作用 B . 胃液的杀菌作用 C . 接种卡介苗 D . 白细胞吞噬病菌
  • 12. 育种工作者使用射线处理农作物的种子,再从中选出优质高产的新品种.这种育种方法能够成功,从根本上是因为改变了农作物的(    )

    A . 性状 B . 遗传物质 C . 生活环境 D . 生活习性
  • 13. 在北京培育出的优质甘蓝品种,叶球最大的也只有3.5kg.当引种到拉萨后,由于昼夜温差大,日照时间长,大多叶球可达7kg左右,若再引种回北京,大多叶球又只有3.5kg.从上述甘蓝引种过程可以推测(    )

    A . 甘蓝具有遗传性,而不具有变异性 B . 仅由环境条件引起的变异是不遗传的 C . 环境改变使生物产生定向的变异 D . 甘蓝的形态发生变化不属于变异
  • 14. 科学探究的一般程序是(    )

    A . 提出问题、作出假设、制定计划、实施计划、得出结论、表达和交流 B . 作出假设、提出问题、得出结论、制定计划、实施计划、表达和交流 C . 制定计划、实施计划、提出问题、作出假设、得出结论、表达和交流 D . 提出问题、得出结论、作出假设、制定计划、实施计划、表达和交流
  • 15. 传染病与非传染病不同的是,传染病具有(    )

    ①传染性      ②广泛性      ③流行性      ④暴发性

    A . ①② B . ①③ C . ②④ D . ①④
  • 16. 子女像父母是因为( )

    A . 父母把各种性状传给了子女 B . 父母把遗传物质都传给了子女 C . 父母把染色体传给了子女 D . 父母把自己的遗传物质复制一份传给了子女
  • 17. “毛毛虫”与“蝴蝶”分别是昆虫发育的哪个时期(    )

    A . 若虫、成虫 B . 幼虫、成虫 C . 若虫、蛹 D . 幼虫、卵
  • 18.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这句诗描写了鸟的哪种繁殖行为(    )

    A . 筑巢 B . 孵卵 C . 求偶 D . 育雏
  • 19. 在形成精子或卵细胞的细胞分裂过程中,染色体的变化是(   )

    A . 减少任意一半 B . 数目始终保持不变 C . 增加一倍 D . 每对染色体中各有一条进入精子或卵细胞
  • 20. 人类卵细胞中含有的染色体数是(    )

    A . 44条+XY B . 22对+X C . 22条+X D . 44条+XX
  • 21. 某夫妇第一胎生了个女孩,若允许他们再生第二胎的话,生男孩的几率是()

    A . 100% B . 75% C . 50% D . 0
  • 22. 接种疫苗来预防传染病的做法属于(    )

    A . 控制传染源 B . 切断传播途径 C . 保护易感人群 D . 以上都对
  • 23. 下列有关抗体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 . 抗体是由淋巴细胞产生的 B . 抗体是一种蛋白质 C . 一种抗体能消灭多种抗原 D . 抗体是在抗原物质入侵人体后产生的
  • 24. 在对出血进行抢救时,特别是对大静脉用止血带或绷带进行止血时,具体的部位是(    )

    A . 在伤口的上方(靠近心脏一侧) B . 在伤口的上方(远离心脏一侧) C . 在伤口的下方 D . 根据具体的情况而定
  • 25. 为了确保用药安全,在使用之前应该仔细阅读使用说明,了解有关内容,下列哪项不属于了解内容之列(    )

    A . 用药与用量 B . 生产厂家 C . 药品规格 D . 有效期
  • 26. 进行有性生殖时,亲子代之间传递遗传物质的“桥梁”是(    )

    A . 性状 B . 体细胞 C . 染色体 D . 生殖细胞
  • 27. 生活在草丛里的蚂蚱,体色是绿色的混在草丛中,难以发现,形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是(    )

    A . 应激性 B . 自然选择 C . 反射活动 D . 生来如此
  • 28. 下列不是生物进化规律的是( )

    A . 从水生到陆生 B . 从简单到复杂 C . 从低等到高等 D . 从动物到植物
  • 29. 某人不小心被铁钉扎伤了脚底,医生在清理伤口后给他注射了破伤风抗毒血清,注射的物质及预防措施分别是:(    )

    A . 抗原,控制传染源 B . 抗原,保护易感者 C . 抗体,控制传染源 D . 抗体,保护易感者
  • 30. 下列途径不会造成艾滋病传播的是

    A . 握手,共进午餐   B . 不正当性接触 C . 注射毒品    D . 母婴传播
二、<b >填空題</b>
  • 31. 用达尔文的自然选择学说,分析猎豹和羚羊的进化过程.

    1. (1) 古代的猎豹和羚羊的种群中都存在不同种类的个体,有的跑得快,有的跑得馒.这说明生物具有的特性,它为猎豹和羚羊的进化提供了原始的

    2. (2) 在长期的生存斗争中,跑得快的猎豹能够得到食物就容易生存;跑得慢的猎豹得不到食物,就会被自然

    3. (3) 同样,跑得快的羚羊不会被猎豹追上,而跑得慢的羚羊就成了猎豹的食物,因此猎豹和羚羊在进化的过程中起到了相互作用.

    4. (4) 现存的猎豹和羚羊都是跑得很快的,这是的结果.

  • 32.

    如图,是米勒关于原始地球的模拟实验装置,如图,填写出该装置的一些名称,并回答下面的问题.

    1. (1) 米勒在图中的A装置中泵入了甲烷、氨、氢、水蒸气等气体.该装置模拟了原始地球的条件和的成分.

    2. (2) 这个实验通过进行火花放电模拟为其提供能量.

    3. (3) 图中B模拟的是

    4. (4) C中为含有的溶液.

    5. (5) 米勒的实现说明:

  • 33.

    观察如图并回答问题.

    1. (1) 如图的ABC后应填写哪些生物名词:ABC;请把如图中的精子、卵细胞和受精卵补画完整.

    2. (2)

      图中的 代表,A和a代表

    3. (3) 在形成精子(或卵细胞)过程中,体细胞毎对染色体中的条进入精子(或卵细咆)

    4. (4) 人体的正常受精卵中含有条染色体.

    5. (5) 母亲的性染色体组成是

  • 34.

    如图是鸡卵的结构,据图回答下列各问题.

    1. (1) 卵细胞是由构成的,(用图中标号或写结构名称均可)其里面含营养物质的结构是

    2. (2) []具有保护卵细胞的作用;[]内贮存着供胚胎发育初期需用的养料;[]里面含有细胞核,它是进行胚胎发育的部位;[]能为胚胎发育提供水分和养料;气室内有空气,其意义在于

    3. (3) 鸟卵产出后,胚胎发育停止,后经雌雄亲鸽交替孵卵,才能继续发育,最终发育成雏鸽.这种观象说明,卵生动物的受精卵主要在母体外发育,受影响比较大.

三、<b >实验探究题</b>
  • 35. 薄荷是具有一定经济价值的芳香植物,嫩茎叶可食,又可用于日化产品、医药、食品等方面,农民常采用扦插的方式对其进行繁殖,对扞插材料处理的方法不同,将影响扦插 成活率,在处理扦插的茎段时,在茎段下方是切成水平切口,还是切成斜向切口?请你设计一个实验.探究哪种处理方法更容易使茎段成活.

    1. (1) 实验变量是

    2. (2) 做出的假设是

    3. (3) 实验步骤:

      ①准备20支生长不同的薄荷枝条,将它们剪成18厘米长的茎段,按要求处理茎段叶片和茎段上方切口;

      ②将以上准备的茎段分成均等的两份,分別标上标签A与B,

      将A组的茎段下方切成.将B组的茎段下方切成水平切口;

      ③将两组的茎段按要求插入沙性土壤中,在适宜的环境条件下培育;

      观察记录,毎天定时观察A、B两组的茎段看哪组先长出新叶,作好记录;

    4. (4) 预测结果并下结论:(只需要写一种).

    5. (5) 请指出实验步骤中一处错误并改正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