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地理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安徽省定远县六中2017-2018学年七年级下学期地理培优检...

更新时间:2019-01-27 浏览次数:218 类型:月考试卷
一、<b >选择题</b>
  • 1. 有甲、乙、丙、丁四位商人,分别带上自己的产品到俄罗斯参加定货会,仅考虑市场要求,请分析收到的定单最少的是(  )

    A . 甲、其商品是服装         B . 乙、其商品是汽车 C . 丙、其商品北京“二锅头” D . 丁、其产品是儿童玩具
  • 2. 下列关于印度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 是世界第一人口大国 B . 因服务外包产业发达被称为“世界办公室” C . 以热带季风气候为主 D . 水稻和小麦是印度的主要粮食作物
  • 3. 下图中,正确反映澳大利亚纬度位置特点的是(  )

    A . B . C . D .
  • 4. 在亚洲的同一天里,有的人因炎热而纳凉,有的人因寒冷而烤火,有的人为雨水过多而发愁,有的人为长期干旱面忙碌……。这些都说明了亚洲范围大,各地气候差异大。下面关于亚洲气候差异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 亚洲东部和西部都分布有季风气候 B . 季风气候各月降水平均,一般没有旱涝灾害 C . 因亚洲河流呈放射状向四周分流,所以亚洲降水中部最多 D . 北回归线穿过的地区共有三种气候类型
  • 5. (2016七下·濮阳期中) 以下世界之最,位于亚洲的是(  )

    A . 世界上面积最大的岛屿 B . 世界上最长的山脉 C . 世界上最大最典型的弧形群岛 D . 世界上面积最大的热带草原
  • 6. 下列关于亚洲河流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 印度河主要流经印度,注入孟加拉湾 B . 鄂毕河、叶尼塞河自南向北流,注入大西洋 C . 中南半岛河流自西向东流,说明地势西高东低 D . 大河多发源于中部高原、山地,呈放射状流入周边的海洋
  • 7. (2017七下·惠民月考) 亚洲分布最广的气候类型是(    )

    A . 热带雨林气候 B . 热带沙漠气候 C . 温带大陆性气候 D . 地中海气候
  • 8. (2017七下·长清期末) 撒哈拉以南的非洲分布范围最广的气候是(  )
    A . 热带雨林气候 B . 热带季风气候 C . 热带沙漠气候 D . 热带草原气候
  • 9. 亚洲分为6个地区,中国位于哪个地区(    )
    A . 东亚 B . 东南亚 C . 北亚 D . 南亚
  • 10. 下列组合正确的是(    )
    A . 泰国——世界最大的油棕生产国 B . 菲律宾——世界最大的蕉麻生产国 C . 马来西亚——世界最大的椰子生产国 D . 印度尼西亚——世界最大的天然橡胶生产国
  • 11. (2016七下·射阳期中) 下列资源中,日本国比较缺乏的是(  )
    A . 森林资源 B . 矿产资源 C . 水力资源 D . 渔业资源
  • 12. 有关俄罗斯地理特征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 俄罗斯森林资源丰富,拥有世界上面积最大的针叶林区 B . 俄罗斯地处中、高纬度地区,以温带大陆性气候为主 C . 俄罗斯的人口和城市主要集中在欧洲部分 D . 俄罗斯交通运输发达,尤其水运作为突出,其次是铁路和公路
  • 13. 当地时间2011年3月11日14时46分,日本发生里氏9.0级地震,震中位于宫城县以东太平洋海域,东京东北382公里处,震源深度10公里。地震引发海啸,到目前为止,因地震、海啸造成失踪和死亡的民众已超过万人。据此回答下列各题。
    1. (1) 日本平均每年火山、地震次数多达1500多次,比吃饭的次数还多,主要是因为(    )
      A . 它位于亚欧板块和太平洋板块交界处 B . 它是一个岛国 C . 它的资源匮乏
    2. (2) 日本的传统民居,多用质地较轻的材料来建筑,其目的是(    )
      A . 便于拆除 B . 减少地震造成的伤害 C . 居住更加舒适
  • 14. (2018七下·定远月考) 关于亚洲自然地理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 亚洲濒临太平洋、印度洋、大西洋和北冰洋 B . 按地理方位,中国和越南位于东亚地区 C . 亚洲是世界上面积最大、跨纬度最广、东西距离最长的大洲 D . 亚洲全部位于东半球、北半球
  • 15. (2017七下·民勤期中) 下列大洋中不是亚洲濒临的大洋是(    )

    A . 太平洋 B . 印度洋 C . 北冰洋 D . 大西洋
  • 16. (2017七下·芜湖期中) 伊斯兰教、基督教、犹太教都看作“圣城”的城市是(    )

    A . 耶路撒冷 B . 圣彼得堡 C . 新德里 D . 东京
  • 17. 关于区域位置的描述,正确的是

    A . 中东位于“十字路口” B . 东南亚地处“三洲五海之地” C . 撒哈拉以南的非洲北临地中海 D . 北极地区主要位于北极圈以北
  • 18. 世界闻名的旅游胜地“水上城市”指的是(    )

    A . 纽约 B . 伦敦 C . 巴黎 D . 威尼斯
  • 19. 有这样一幅圣诞宣传画:圣诞老人穿着红色的T恤、短裤,踏着滑水板,背着礼物迎面而来……。下面关于这幅画的解释最有可能的是(    )
    A . 这是作者的新创意 B . 预示现在全球气温变暖了 C . 这应是澳大利亚的圣诞宣传画 D . 圣诞老人是神,不怕冷
  • 20. (2017七下·揭西期末)

    下列国家中地跨欧亚两洲的是(    )

    A . ①国 B . ②国 C . ③国 D . ④国
  • 21. 亚洲是世界最大的大陆,读亚洲大陆沿30°N地形剖面图,完成下列各题。

    1. (1) 有关亚洲地形地势的表述,正确的是(    )
      A . 地形以平原为主 B . 地势中部高,四周低 C . 是世界平均海拔最高的大洲 D . 地势起伏和缓
    2. (2) 图中D处为有“世界屋脊”之称的(    )
      A . 西西伯利亚高原 B . 巴西高原 C . 青藏高原 D . 内蒙古高原
  • 22. 读欧洲局部区域略图,完成下列各题。

    1. (1) 伯明翰、汉堡两地(    )
      A . 降水集中于夏季 B . 气温的年较差大 C . 冬季河流有结冰期 D . 气候具有明显的海洋性特征
    2. (2) 如果去英国旅游,可以欣赏到的景观是(    )
      A . B . C . D .
二、<b >非选择题</b>
  • 23. 读下列材料回答。

    材料一:东南亚局部图

    材料二:火山对人类有利有弊。一方面,火山爆发可能产生地震,或者引起海啸,造成建筑物的损坏,堵塞河道等;另一方面,火山喷发出来的火山灰是天然的肥料,会使土壤变得肥沃,为农作物生长提供养分。火山地区景象奇特,往往成为旅游胜地,如日本的富士山,中国的五大连池等。

    1. (1) 左图中A为海峡,它沟通了太平洋与洋。
    2. (2) 国家B是,被誉为“花园城市”
    3. (3) 中南半岛大部分为气候。C河是河,是亚洲流经国家最多的河流。结合右图,你认为该河的汛期最有可能出现

      A、3—5月份 B.6—10月份 C.10—12月份 D.1—3月份

    4. (4) 东南亚物产富饶,是世界热带经济作物的重要产地,试举一例。
    5. (5) 东南亚地处板块交界处,火山、地震活动频繁,(国家)有“火山国”之称。请简述火山活动给该国带了的影响
  • 24. 读南亚地区示意图,完成下列各题。

    1. (1) 南亚地形分为三部分,北部为高大的山脉,中部是印度河平原和恒河平原,南部是高原。
    2. (2) 右图盛行的是(风向)季风,受该季风的影响,南亚降水主要集中在东北部和半岛的部沿海地区。东北部的平均年降水量达11500毫米,号称世界“雨极”
    3. (3) 南亚冬季气温比同纬度的其他地区偏(高、低)。原因是
    4. (4) 南亚地区易产生的气象灾害是,主要原因为
    5. (5) 世界三大宗教中。发源于本地区的是
  • 25. 东南亚可谓国人最熟悉的出境旅游目的地之一,近年来,去东南亚旅游就一直是热门之选,“新马泰游”点击率极高。读某海峡航线示意图,完成下列要求。

    1. (1) ①表示东南亚地区的海峡,位于半岛和岛之间,被日本形象地称为“海上生命线”。
    2. (2) ②表示的海湾是。该海湾及其沿岸地区的(矿产)资源非常丰富,该地矿产向东经①海峡主要运往的发达国家是
    3. (3) 甲表示运河,它是亚洲与洲的分界线,沟通海和海,也是重要的海上通道。
    4. (4) A表示的是群岛。当地主要的粮食作物是
    5. (5) 小丽寒假期间去新马泰旅游,旅游期间,她发现伞在新加坡、马来西亚主要用来遮雨,在泰国主要用来遮阳,原因是
    6. (6) 下列景观图片可在新加坡看到的是(    )

  • 26. 读亚洲地图回答问题

    1. (1) 填出以下地理事物名称

      A:山脉;H:高原

    2. (2) G为海峡,它是洲与洲的分界线,也是国与国的国界线。
    3. (3) ①②两处纬度相同,但气候类型不同,①是气候,②是气候,造成两处气候差异的原因是因素。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