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物理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2016-2017学年山东省日照市莒县八年级上学期期中物理试...

更新时间:2017-01-16 浏览次数:305 类型:期中考试
一、<b >单项选择题</b>
  • 1. 李霖同学读八年级了,下列是他日常生活中的一些数据,不符合实际的是(   )
    A . 李霖同学步行的速度大约是1m/s B . 李霖课桌的高度大约是78厘米 C . 李霖同学心跳一次的时间大约是0.8秒 D . 李霖能够听见频率为10Hz的声音
  • 2. 小明同学周日在家里帮妈妈烧水,当他向暖瓶中冲水,在暖瓶传出清脆的哗啦声时,在客厅里看报纸的妈妈说:水快满了小心水溅出烫到啊!小明妈妈判断出水快充满的主要依据是(   )

    A . 音 调 B . 响 度 C . 音 色 D . 声 速
  • 3. 下面关于温度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 任何气压下冰水混合物的温度都是0℃ B . 任何气压下沸水的温度都是100℃ C . 我们凭感觉判断物体的冷热也是可靠的 D . 温度是用来表示物体冷热程度的物理量
  • 4. 晓雨同学利用最小分度值为1mm的刻度尺测量一个物体的长度,四次测量的数据分别为2.35cm、2.34cm、2.351cm、2.36cm,则测量结果应记为(   )
    A . 2.34cm B . 2.345 cm C . 2.35 cm D . 2.4 cm
  • 5. 如图所示的四种现象中,可用光的直线传播原理解释的是(   )
    A . 镜中花 B .   水中桥 C . 林中影 D . 观后镜
  • 6. 甲、乙两辆汽车行驶在平直的公路上,甲车上的乘客看到乙车和路边的树木都向南运动,则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 乙车可能向北运动 B . 乙车和树木都不动 C . 甲车可能静止不动 D . 乙车一定向南运动
  • 7. 下列控制噪声的措施中,属于防止噪声产生的是(  )

    A . 关闭房间的门窗 B . 会场内把手机调到无声状态 C . 高速公路旁的房屋装隔音窗 D . 机场跑道工作人员使用防噪声耳罩
  • 8. (2016八上·宝丰期中) 下列各种现象,需要放出热量的是(   )
    A . 北方冬天户外冰冻的衣服变干 B . 春天冰雪消融 C . 用电吹风将湿头发吹干 D . 深秋,清晨草地上出现霜
  • 9. 如图四个图是某同学在使用常见的物理仪器的细节,正确的是(   )
    A . B . C . D .
  • 10. 如图是甲、乙两辆同时从同一地点出发的小车的s﹣t图象,由图象可知(   )

    A . 在7~20秒钟乙车做匀速直线运动 B . 在0~5秒时间内,乙车的速度比甲车的速度大 C . 第10秒钟时,甲、乙两车速度相同 D . 经过5秒钟,甲车通过的路程比乙车大
二、<b >多项选择题</b>
  • 11.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雾是水蒸气凝固形成的 B . 露是水蒸气液化形成的 C . 雪是水蒸气凝华形成的 D . 霜是水凝固形成的
  • 12. 如图中属于声音传递信息的是(   )
    A . 探测海深 B . 敲瓶底火焰摇动 C . 回声定位 D . 超声波探查
  • 13. 如图是甲、乙两物质熔化时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根据图象所获得信息,下列描述正确的是(   )

    A . 物质甲是晶体 B . 物质乙是晶体 C . 温度40℃时物质甲为固体状态 D . 在第4~8min的时间内甲物体不吸热
  • 14. (2017八上·红桥期中) 如图所示的图象中,描述的是同一种运动形式的是(   )
    A . B . C . D .
  • 15. 李娜同学利用如图所示的装置进行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下列说方法正确的是(   )

    A . 实验中选用玻璃板代替平面镜的目的是便于确定像的位置 B . 选取两支相同的蜡烛是为了比较像与物的大小关系 C . 蜡烛远离平面镜时成像变小 D . 实验中多次改变蜡烛A的位置,重复进行实验的目的是多次进行实验,使结论具有普遍性
三、<b >填空题</b>
  • 16. 在我们北方秋、冬两季,有时地面和屋顶会出现霜、窗玻璃上出现冰花,这些都是现象,冬季在﹣15℃的环境里,被冰冻的衣服也能慢慢变干的原因是发生了现象.
  • 17. 古代士兵为了能及早听到偷袭敌人的马蹄声,常常睡在地上,其原因是能够传声.通常认为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是
  • 18. 何晨同学用测了38.5℃发烧病人的体温计没有向下甩就去测正常人的体温,其测量结果会是℃.如果用示数为35℃的体温计去测量正常人的体温,其测量结果是℃.
四、<b >作图和实验题</b>
  • 19. (如图所示,入射光经平面镜反射后,反射光线与镜面的夹角是30°.请根据光的反射定律画出入射光线,并标出入射角的度数.

  • 20. 在图中画出物体AB在平面镜中所成的像.

  • 21. 张昭同学用斜面和小车做测量平均速度的实验,装置如图1.具体过程如下:

    1. (1) 用测量出斜面顶端A处到斜面底端C点处的距离s1
    2. (2) 在C处放置挡板,从A点释放小车,用测量小车从斜面顶端A运动到C点挡板处的时间t1
    3. (3) 小车通过斜面AC全程的平均速度计算式v1=
    4. (4) 将挡板移至AC的中部B处,测出AB路程s2(如图2),从A点释放小车,测出从A到B所用的时间t2(如图3),算出小车通过上半段路程的平均速度v2 . 根据图示数据计算可得v2大小为 cm/s.

    5. (5) 拓展:从A点释放小车到C点的过程中,请用s1、s2、t1、t2表达出小车通过下半段路程BC的平均速度v3=
  • 22. 在做“观察水沸腾”的实验时,
    1. (1) A组同学用的是如图甲所示装置,他们测出的水温将偏(填“高”或“低”).

    2. (2) 图乙是B组同学在实验某时刻温度计的示数,此时水的温度是℃.

    3. (3) B、C两组同学虽然选用的实验装置相同,但将水加热到沸腾用的时间不同,他们绘制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如图丙所示.分析图象可知:水的沸点是℃,当时的大气压 (选填“<”、“>”或“=”)l标准大气压;B.C组得到b、c两种不同图象的原因可能是水的不同.请写出缩短加热时间的一条措施:

    4. (4) t2时刻后,若继续加热,温度计的示数(填“不变”、“降低”或者“升高”);温度计周围的“白气”是高温水蒸气上升时, 形成的.
五、<b >计算题</b>
  • 23.

    莒县沭河莒安大桥经过上海大世界吉尼斯总部严格考核评选,荣获“大世界吉尼斯之最﹣﹣﹣最长的廊桥”称号,成为中国最长的廊桥,莒安大桥位于莒县浮来东路东首,设计为过廊式景观桥(图为莒安大桥夜景).

    1. (1) 周末某校的物理课外兴趣小组到莒安大桥游玩,纪宇同学提议测一下莒安大桥的长度,他步行的速度为1.5m/s,正好用8分钟完成这段距离.莒安大桥的长度为多少米?

    2. (2) 物理兴趣小组共25人,排成一列纵队,每2名同学之间大约间隔0.5m,由周含笑同学以1.5m/s的速度带队步行,大约需要多长时间小组成员可以全部通过莒安大桥?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