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高中历史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2016-2017学年度高二历史期末考试卷(四)

更新时间:2017-01-16 浏览次数:1208 类型:期末考试
一、选择题
  • 1. 《史记•高祖本纪》载:“高祖,沛丰邑中阳里人,姓刘氏,字季。父曰太公,母曰刘媪。其先刘媪尝息大泽之陂,梦与神遇。是时雷电晦冥,太公往视,则见蛟龙于其上。已而有身,遂产高祖。”上述材料反映了作者的思想倾向是(   )

    A . 天人合一 B . 敬天法祖 C . 君权神授 D . 天人感应
  • 2. 据《明史•儒林传序》记载,嘉靖(1521-1566)以后百余年间,“笃信程朱,不迁异说者,无复几人矣”。这一现象出现的原因是(   )

    A . 李贽挑战儒家价值标准和权威地位 B . 王阳明的心学成为显学 C . 明朝国内矛盾尖锐,统治危机加深 D . “西学东渐”思潮的影响
  • 3. “强调情感与理性的合理调节,以取得社会存在和个体身心的均衡稳定:不需要外在神灵的膜拜、非理性的狂热激情或追求超世的拯救,在此岸中达到济世救民和自我实现。”这体现的是(   )

    A . 文艺复兴的人文追求 B . 启蒙运动的政治理想 C . 儒家的政治道德原则 D . 道家的自然达观理念
  • 4. 明清之际有学者提出:“天地之德不易,而天地之化日新。……日之有昼夜,犹人之有生死,世之有鼎革也。纪世者以一君为一世,一姓为一代足矣。”以下属于他的主张是(   )

    A . 反对以孔子是非为标准 B . 提出“天下为主,君为客” C . 主张“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D . 物质发展变化有规律可循
  • 5. (2016高二上·南昌月考) 面对当时腐败的政治和不存在任何明确的生活准则的状况,苏格拉底深感担忧。他永无休止的和朋友谈话,发展起一套辩证科学。他坚持认为,一问一答的考查方式可以发现有关绝对真理、绝对善念或绝对美的观念,而这些观念与成为个人放纵不羁、公共道德败坏之借口的智者派的相对主义大不相同,将为个人行为提供永久性的指导。苏格拉底深为忧虑的原因是(  )

    A . 希腊的政治腐败阻碍哲学的进步 B . 人是万物的尺度的观念导致价值标准混乱 C . 人们不重视辩证法导致道德标准失控 D . 希腊人不理解人生追求是真善美
  • 6. 苏格拉底认为“正义和其他一切德行都是智慧。……智慧的人总是做美而好的事情,愚昧的人则不可能做美而好的事情。”下列对这一观点分析正确的是(   )

    A . 倾向于相对主义和主观主义 B . 完全从个人角度和利益出发,追求功利 C . 强调理性,否认绝对权威 D . 认同人的理智本性和道德本性是同一的
  • 7. 马克思说:“的确,路德战胜了虔信造成的奴役制,是因为他用信念造成的奴役制代替了它;他破除了对权威的信仰,是因为他恢复了信仰的权威;……他把人从外在的宗教笃诚解放出来,是因为他把宗教笃诚变成了人的内在世界。”对材料理解最恰当的是(   )

    A . 说明了路德使人摆脱了教会束缚 B . 肯定了虔诚信仰灵魂便获救的主张 C . 批判了路德背离人文主义精神 D . 指出了路德思想的双重作用
  • 8. 卢梭说:“行政权力的受任者决不是人民的主人,而只是人民的官吏,只要人民愿意就可以委任他们,也可以撤换他们;对这些官吏来说,这决不是订立契约的问题,而只是服从的问题。”这体现他主张(  )

    A . 制定契约限制官吏滥用职权 B . 个人意志凌驾于公权之上 C . 反对用暴力手段解决官民对立 D . 官吏行使权力需接受人民监督
  • 9. 东汉时,中医发现柳树皮可退烧止痛,而巴比伦、埃及、希腊在更早也有同样记载,但直至19世纪,欧洲科学家提纯柳树皮、绣线菊等得到水杨酸,才最终明了其原理,后又通过化学合成乙酰水杨酸即阿司匹林,解决了水杨酸严重伤胃的缺点。对此认识正确的是(   )

    A . 中医曾长期领先欧洲医学 B . 中医对发现阿司匹林具有重要启发作用 C . 传统医学具有定性研究特征 D . 近代医学重视通过理论研究而深入本质
  • 10. 早在先秦时期,中国文化的地域性差异已十分明显。就文学而论,北方注重说理,南方倾向抒情。南方文学大量运用神话材料,描绘神奇瑰丽的境界,给人强烈的审美愉悦。下列文学作品,最能说明南方文学这一特点的是(   )

    A . 《离骚》 B . 《子虚赋》 C . 《论语》 D . 《诗经》
  • 11. 誉满中外的中国京剧、中国画、中国医学,被世人称为“中国的三大国粹”。下列各项关于京剧的说法错误的是 (   )

    A . 京剧的形成是几代艺术家共同努力的结果 B . 同治、光绪年间是京剧的一个繁盛期 C . 京剧的出现标志着我国古代戏曲的成熟 D . 京剧在我国艺术宝库中占有重要地位
  • 12. 牛顿的发现被认为跳出了神秘的黑匣子,用理性的光芒照亮了人类;达尔文被当时的支持者称为“生物学领域的牛顿”。二者的学说都(   )

    A . 反映了工业时代的要求 B . 得到了科学实验的验证 C . 改变了人们的思维方式 D . 促进了启蒙运动的发展
  • 13. 鸦片战争后,中国先进的知识分子掀起了向西方学习、寻求变革的思潮。下列在中国思想界引起巨大震动的是(   )

    A . 太阳中心说 B . 相对论和量子理论 C . 进化论 D . 经典力学
  • 14. 现在有网友认为,“你的粉丝超过了100,你就是一本内刊;超过1 000,你就是个布告栏;超过1万,你就是一本杂志;超过10万,你就是一份都市报;超过100万,你就是一份全国性报纸;超过1 000万,你就是电视台。”这从侧面反映了互联网( )

    A . 信息容量大、时效性强 B . 保存信息的力量强 C . 受众面广,渗透性强 D . 受众选择的主动性大
  • 15. 陈独秀在《吾人最后之觉悟》中说:“自西洋文明输入吾国,最初促吾人之觉悟者为学术.相形见绌,举国所知矣;其次为政治,历年来政象所证明,已有不克守缺抱残之势。继今以往,国人所怀疑莫决者,当为伦理问题。”对此材料理解正确的是(   )

    A . 国人最先引进的是西方学术思想 B . 国人觉醒的主要障碍是传统伦理 C . 国人引进西方政治制度是成功的 D . 国人最后觉悟要引进马克思主义
  • 16. 梁启超说:“盖当购此图(世界地图)时,曾在京师费一二月之久,遍求而不得。后辗转托人,始从上海购来。图(世界地图)至之后,会中人视同拱璧,日出求人来观。偶得一个来观,即欣喜无量。”这反映了( )

    A . 维新派看到“开民智”的重要性 B . 西学在中国得到广泛传播 C . 维新变法重视与群众运动相结合 D . 国人清醒认识到世界潮流
  • 17. 陈独秀在《新青年》第五卷中谈及中西文化时说:“无论政治学术道德文章,西洋的法子和中国法子,绝对是两样”,“好像水火冰炭,断断不能相容”。对此观点认识不正确的是( )

    A . 正确评价了传统文化的历史作用 B . 提倡民主、科学,反对专制、愚昧 C . 承认文化的时代性和社会差异性 D . 儒家文化传统已不适应现代社会
  • 18.

    不同历史时期党员构成的变化反映了中国共产党自身建设的不断发展。对下表中党员构成变化的原因理解准确的是(   )

    A . 国民大革命运动蓬勃展开 B . 中国共产党创建人民军队 C . “工农武装割据”的实行 D . 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
  • 19. 1935年12月25日,中共中央在《关于目前政治形势与党的任务的决议》中提出将“工农共和国”的口号改为“人民共和国”,并相应地改变了党的若干政策。从中共中央的政策变动中可以看出(   )

    A . 中共形成全面抗战的思想路线 B . 中共左”倾关门主义更加严重 C . 中日民族矛盾上升为主要矛盾 D . 中共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思想发展
  • 20. 邓小平的“南方谈话”是把改革开放推向新阶段的宣言书。因为“南方谈话”(   )

    A . 深刻回答了束缚人们思想的重大问题 B . 进一步阐述了坚持党的基本路线 C . 提出了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理论 D . 明确了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 21. 中国著名女医药家屠呦呦获2015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没有博士学位、留洋背景和院士头衔,被戏称为“三无科学家”的屠呦呦,以“文革”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就获奖引起人们深深的思考。下列新中国科技成就属于这同一时期的是(   )

    A . 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 B . 人工合成结晶牛胰岛素在中国首次实现 C . 袁隆平选育出杂交水稻新品种——南优2号 D . 中国成功研制出第一台每秒运算速度上亿次的计算机
  • 22. (2017高二下·荆门期末) 下图是新中国科技发展成果曲线图,解读正确的是(    )
    A . ①时期:中近程导弹成功、第一颗氢弹爆炸 B . ③时期:第一颗原子弹爆炸、秦山核电站建成 C . ④时期:“东方红一号”发射、籼型杂交水稻问世 D . ⑤时期:人工结晶牛胰岛素合成、超级计算机诞生
  • 23. 19世纪上半叶英国著名诗人华兹华斯对当时社会强烈不满,却又否定文学反映现实的社会作用。他强调作家的主观想象力,认为诗歌应该是人的强烈情感的自然流露。华兹华斯的作品应该属于(   )

    A . 古典主义 B . 浪漫主义 C . 现实主义 D . 现代主义
  • 24.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一种新的艺术形式在绘画领域兴起,这一流派的画家们主要由一些青年画家组成,他们借助当时光学研究的新成就,探讨如何用光和色彩来描绘外部世界,这一美术流派是(   )

    A . 古典主义美术 B . 浪漫主义美术 C . 现代主义美术 D . 印象画派
  • 25. 《战舰波将金号》拍摄于1925年,是苏联电影史上的经典之作,但在许多欧美资本主义国家,都被当局禁止上映,而在一些秘密放映会上,观众对它都表示热烈的赞许。禁映的结果,越发增加了各国电影资料馆收藏这部影片的愿望。除了卓别林的作品外,没有一部影片能赶得上这部影片的声誉。连纳粹头子戈培尔,也对这部作品表示钦佩。材料从本质上反映了(  )
    A . 西方国家极力维护本国电影市场 B . 西方落后的电影技术害怕被暴露 C . 电影是当时政治斗争的主要工具 D . 电影有时受国家意识形态的影响
二、主观题
  • 26.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董仲舒对儒家思想作了发挥,他宣扬天是万物的主宰,皇帝是天的儿子,即天子,代表天统治人民,因此全国人民都要服从皇帝的统治,诸侯王也要听命于皇帝。这叫做“大一统”。

    材料二:黄宗羲在《明夷待访录》中说:“凡天下无地而得安宁者,为君也。是以未得之也,荼毒天下之肝脑,离散天下之子女,以博我一人之产业,曾不惨然,曰:‘我固为子孙创业也。’其既得之也,敲剥天下之骨髓,离散天下之子女,以奉我一人之淫乐,视为当然,曰:此我产业之花息也。然则,为天下之大害者,君而已矣。”

    请回答:

    1. (1) 扼要指出材料一、二的核心思想。

    2. (2) 从时代背景方面比较材料一与材料二观点差异的原因。

    3. (3) 试从客观作用方面简要评析上述材料中的思想观点。

    4. (4) 孔子为代表的儒家思想历经2000多年,虽多次经受冲击,但仍流传至今。根据你所学知识,试分析其原因。

  • 27.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中世纪的欧洲,封建割据严重,王权衰弱,天主教势力空前强大,占据了支配地位,罗马教皇终于确立了对西欧的大一统神权统治。

    14~16世纪,在西欧随着商品生产与交换的繁荣,封建生产方式开始瓦解,资本主义萌芽开始产生和发展,同时资产阶级开始兴起,他们反对教会和贵族的特权,强烈要求分享政治权利。

    文艺复兴运动的思想家们批判中世纪教会的蒙昧、禁欲说教与封建的等级特权制度,宣传个人的自由、平等与欲望,提倡竞争进取精神与科学求知的理念。所有这些都对天主教会的统治产生了巨大冲击。

    西欧资本主义进入原始积累时期以后,无论是国内发展还是海外掠夺,都需要有强大的国家作支撑。英国、法国等逐渐形成统一的民族国家,天主教会成为西欧各国强化王权道路上的一大障碍。

    材料二   我日夜思索这句话(神的裁判表现在神身,正如……所写的:“义人必因信得生”),神终于怜悯我,让我明白:神的裁判就是义人蒙受神思所经历的裁判,就是信仰,而那段话的意思就是:《福音书》表现了神的裁判,慈悲为怀的神通过它让信仰使我们成为义人。

    ——马丁•路德

    人的得救与否,不是靠斋戒、忏悔、赎罪,而是完全由上帝预定,人的意志无法改变。人在现世的成功与失败,就是得救与否的标志,就是“选民”与“弃民”的标志。

    ——加尔文

    1. (1) 依据材料一,归纳出欧洲宗教改革运动出现的主要原因。

    2. (2) 材料二中,两人的基本思想分别是什么?其共同点是什么?

    3. (3) 依据材料一、二和所学知识,指出欧洲宗教改革运动的实质。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