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24-05-18

试题详情

活动三:【贺春•践行】

【问题聚焦】小榕和小园在响应“减糖”专项行动时,针对“如何更好地面向同学们进行‘减糖’宣讲?”一问题开展了以下宣讲筹备活动,请你参与。

【宣讲材料】

糖,幸福感的魔法师

瑶华

中国厨子的糖魔术

新春佳节,正是中餐里各种甜食、甜口菜出场最多的时候:无论是祭灶祭祖,还是年夜饭大厨炫技,都离不开糖提供的色香味。讲究“火候”的中餐烹饪就像化学实验,糖,无疑是最给面子的实验材料之一:“实验条件”稍加改变,其颜色、形态、质感、风味就能产生丰富的变化。因此,在中国厨子手里,糖能玩出千变万化的魔术,早已超越了“调味料”——许多菜式中,它看似配角,其实却是灵魂主角。

糖的基本单位

能提供能量的“糖类”(俗称碳水化合物,但这个俗称在学术上并不准确),其实是个大家族,未必都有甜味,比如淀粉、纤维素也是糖类。根据“能否水解”的标准,人们把糖分为单糖、低聚糖(又称“二糖”)、多糖。葡萄糖、果糖等不能水解的糖属于单糖,它们是糖的“基本单位”。低聚糖、多糖的每一个分子,都可以拆解为许多个“基本单位”的组合。 [。淀粉、纤维素则是多糖。所以淀粉水解到二糖阶段,能制作出麦芽糖——其实就是拆开了分子之间的“链条”,将麦芽糖分子解放出来。如果进一步水解,则能将淀粉彻底变成葡萄糖。

每个人都是甜党

“甘甜”的“甘”,象形的是口中含物、回味不已,所以最早泛指“美味”。随着获取甜味的手段渐多、饮食中甜味渐渐丰富,人们似乎也达成某种默契,推举甜为美味的首席代表,悄然改变了甘字的含义。如此“指甘为甜”,恐怕有人不服气:凭什么酸咸苦辣的美味就要排在甜的后面?其实,人对甜味的热爱,出自身体本能。

【A】

糖是人类维持生命活动所需能量的重要来源,当舌头上的甜味受体与糖结合时,味觉感应器迅速向大脑发射信号,告知大脑“能量来了”,大脑释放出神经传导物质多巴胺来“迎接”。多巴胺有助于传递兴奋信息、振奋心情,于是在人的身心感受中,糖和“快乐”牢牢绑定。这种神经化学反应并不以个人意志为转移,哪怕你完全不爱甜食,吃到甜味时,大脑依然会“自作主张”地兴奋,这是它对生命能量的本能追求。所以,每一个大活人,其实都是隐性的甜党。

【B】

糖是人类维持生命活动所需能量的重要来源。人体在食用甜食后,刺激口腔内的味觉感受体,然后通过一个收集和传递信息的神经感觉系统传导到大脑的味觉中枢,最后通过大脑的综合神经中枢系统的分析,从而产生味觉。在此过程中,大脑会分泌神经传导物质,如多巴胺,通过血液循环流到身体各部位刺激神经,使人体处于亢奋状态。所以,每一个人,其实都是隐性的甜党。

甜蜜的代价

虽然糖的重要性有目共睹,但什么事都讲究一个度,如果摄入过多的糖,也会有危害。丰富的含糖食品,也是一道道甜蜜的陷阱。糖有个特别“狡猾”之处:它会影响大脑对饱腹感的认知,当你吃甜点“吃到饱”时,摄入的能量其实已经远远过剩了。龋齿是吃糖过量最直接的影响之一。民国诗人苏曼殊酷爱吃甜食,自称“糖僧”,一天能吃三十包酥糖,结果年纪轻轻就镶了金牙,后来又为了买糖,差点把金牙拔下来换钱。过量摄入糖类,还会导致胆固醇和甘油三酯升高,加速脂肪储存,造成体重超标。超出身体能量需求的糖分也会促使胰岛素大量分泌,加大胰岛的压力,造成代谢紊乱。所以近年来,“减糖”已经成为人们的养生追求。

“代糖”健康吗?

意识到过度摄入糖类的危害后,人们开始寻找糖的替身——“非营养型人造甜味剂”,俗称“代糖”。如今在很多“零糖”饮料、零食的配料表中,就能看到阿斯巴甜、乙酰磺胺酸钾(安赛蜜)、木糖醇、赤藓糖醇等代糖。代糖并不是糖,但也能和甜味受体结合,可以骗过大脑,给人以吃糖的错觉。在食品安全标准范围内,代糖对身体无害,而且它的分解产物不含葡萄糖,几乎不会提高能量摄入,也可以满足糖尿病患者想吃点甜食的需求。即使如此,代糖也不能肆无忌惮地敞开吃。因为在被它“欺骗”后,身体仍然会按照分解糖的需求,去分泌胰岛素,过量胰岛素又无用武之地,反而会促进脂肪过度合成;另一方面,长期吃代糖会给人以吃糖少、热量低的错觉,反而摄取更多食物——结果就是,吃下太多代糖,不会瘦,反而会胖。

(选自《博物》2023年2月总第230期,有删减)

【补充材料】

龋齿是口腔中细菌和食物中的糖相互作用产生的酸性物质在牙齿上形成的孔洞。根据细菌代谢食物的产酸能力,将食物可简单地分为致龋齿性食物和非致龋齿性食物。致龋齿性食物主要是含碳水化合物的食物和含糖的食物。根据糖的产酸性排列,依次是蔗糖、葡萄糖、麦芽糖、果糖等。非致龋齿性食物多为含蛋白质、脂肪和纤维素的食物,如肉食、蔬菜等。一些食品甜味剂不具备碳水化合物与细菌代谢产酸的结构,不具备产酸性,因此不致龋齿,如木糖醇和山梨醇。

(来源:《当代口腔疾病诊断与治疗》)

试题所涉知识点

知识点

试题被试卷采用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