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湖州市安吉县2023-2024学年九年级第一学期科学期中阶段性检测试题

日期: 2024-06-16 九年级上学期科学

选择题(本题有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请选出各小题中一个符合题意的选项,不选、多选、错选均不给分。)

试题详情
铁是目前人类使用最广泛的金属。下列过程中没有发生化学变化的是( )
A、 铁丝燃烧
B、 矿石炼铁
C、 钢铁生锈
D、 铁丝织网
试题详情
pH是反映物质酸碱性强弱的指标。一些物质的pH范围如下,其中呈酸性的是( )
A、 厨房油污清洗剂(12-13)
B、 84消毒液(11-12)
C、 鸡蛋清(7-8)
D、 柠檬汁(2-3)
试题详情
打开浓盐酸试剂瓶时,能看到瓶口产生白雾且闻到刺激性气味,说明浓盐酸具有( )
A、 挥发性
B、 腐蚀性
C、 吸水性
D、 酸性
试题详情
《易经》记载:“泽中有火”、“上火下泽”。这是对甲烷气体在湖泊沼泽水面上起火现象的描述。下列有关甲烷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甲烷的化学式为C2H4
B、 甲烷燃烧只生成水
C、 甲烷是天然气的主要成分
D、 甲烷与空气的混合物,被点燃时不可能会发生爆炸
试题详情
性质决定用途,用途反映性质。下列物质的用途与性质对应不正确的是( )
A、 用氢氧化铝治疗胃酸过多——氢氧化铝能与盐酸发生反应
B、 湿法炼铜——铜的金属活动性比铁强
C、 用生石灰制作自热盒饭的发热材料——与水反应放热
D、 用氢氧化钠吸收二氧化硫——氢氧化钠能与二氧化硫反应
试题详情
同一种物质往往会有不同的表述方式。下列有关物质的化学式、名称、俗名不完全对应的是( )
A、 NaCl氯化钠食盐
B、 NaOH氢氧化钠火碱
C、 Na2CO3碳酸钠纯碱
D、 CaO氧化钙消石灰
试题详情
物质间发生复分解反应需要满足一定的条件。下列物质混合后,能发生复分解反应的是( )
A、 氢氧化镁、硫酸铜溶液
B、 盐酸溶液、氢氧化钡溶液
C、 碳酸钠溶液、氯化钾溶液
D、 硫酸溶液、氯化钠溶液
试题详情
下列试管壁内残留的固体物质不能用稀盐酸除去的是( )
A、 盛放过生锈铁钉后留下的红棕色固体
B、 装氧化铜粉末后留下的黑色固体
C、 用氯化钡试液检验硫酸后留下的白色固体
D、 用澄清石灰水检验CO2后留下的白色固体
试题详情
下列关于硫酸的说法错误的是( )
A、 稀释浓硫酸时,应将水注入浓硫酸中,并用玻璃棒搅拌
B、 浓硫酸有强烈的腐蚀性
C、 稀硫酸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色
D、 浓硫酸有吸水性,可作干燥剂
试题详情
钴(Co)的金属活动性与铁相似,钴的化合物相关性质如下、下列预测合理的是( )

物质

CoO

Co(OH)2

CoCl2

CoCO3

在水中的溶解性

难溶,灰绿色固体

难溶,粉红色固体

易溶,溶液呈粉红色

难溶,粉红色固体

A、 Co能从MgCl2溶液中置换出Mg
B、 CoO能与盐酸反应得到粉红色溶液
C、 CoCO3能与盐酸反应生成H2
D、 Co(OH)2可由Co与NaOH溶液反应制得
试题详情
下列各级物质,能在酸性溶液中大量共存,且溶液是无色、透明的是( )
A、 Na2CO3、MgSO4、NaCl、K2SO4
B、 CuSO4、KCl、NaNO3、CaCl2
C、 Na2SO4、BaCl2、NaNO3、NaOH
D、 Na2SO4、KCl、Mg(NO3)2、AlCl3
试题详情
现有X、Y、Z三种金属,为探究其金属活动性顺序,进行了如下实验:①将X、Z分别放入稀硫酸中,X溶解并产生氢气,Z不反应;②将Y和Z分别放入硝酸银溶液中,过一会儿,在Z表面有银析出,而Y没有变化。则有关X、Y、Z的金属活动性顺序正确的是( )
A、 X>Y>Z
B、 X>Z>Y
C、 Y>X>Z
D、 Z>X>Y
试题详情
下列实验操作(方案)不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

选项

实验目的

实验操作

A

鉴别NaCl溶液和Na2CO3溶液

取样,分别滴加CaCl2溶液

B

检验稀盐酸中是否含有硫酸

取样,滴加少量Ba(OH)2溶液

C

除去氯化钠中的碳酸钠

加入适量盐酸溶液

D

分离CaCO3和CaO的混合物

加适量水,充分溶解后过滤

A、 A
B、 B
C、 C
D、 D
试题详情
相同质量的镁、铁、锌三种金属,分别与足量的、相同质量分数的稀硫酸充分反应,生成氢气质量与反应时间关系如图,分析图像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金属锌反应最先完成
B、 金属锌的活动性最强
C、 金属镁生成氢气质量最多
D、 金属铁消耗稀硫酸质量最多
试题详情
下列物质的转化中,只有加入酸才能一步实现的是(   )
A、 CaCO3→CaCl2
B、 Fe→FeSO4
C、 NaOH→NaCl
D、 Ba(NO3)2→BaSO4
试题详情
下列是分析久置于空气中的NaOH固体的相关实验(不考虑水分),其中合理的( )

序号

实验目的

实验方案

证明变质

取少量固体,加水溶解,滴加紫色石蕊试液。若变蓝,则说明固体未变质

确定成分

取少量固体,加入足量氯化钙溶液,过滤,向滤液中滴加酚酞试液。若变红,则说明固体部分变质

测定纯度

称取ag样品与足量氯化钡溶液充分反应,将沉淀过滤,洗涤、干燥后,得到bg固体

除去杂质

取固体,加水溶解,滴加氯化钙溶液至恰好完全反应,过滤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③
D、 ③④

填空题(本题有7小题16空格,每空格2分,共32分。)

试题详情
“绿色化学”的特点之一是“零排放”。科学家通过研究实现了,在一定的条件下,二氧化碳和氢气可以按一定的比例发生反应(填一种基本反应类型),只生成一种产物,实现了“零排放”。这种物质就是甲酸(CH2O2)。在物质分类上,甲酸属于(选填“有机物”或“无机物”)。
试题详情
如图所示为氢气和氧化铜反应的实验装置图。请分析回答:

试题详情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每个新时代青年都有一个中国梦。
试题详情
酸与碱的反应是中和反应。盐酸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时pH的变化如图。

试题详情
物质往往可以按组成进行分类。
试题详情
以镁矿石(主要成分MgCO3、SiO2)为原料生产MgO的工艺流程如下图。

注:SiO2难溶于水和常见的酸;“沉镁”过程中有Mg(OH)2生成。

试题详情
物质间存在相互转化关系。化学实验小组同学用Na2CO3、H2SO4、BaCl2和NaOH四种无色溶液进行实验。

实验探究题(本题有5小题,第24、25、26每题各6分,第27题8分,第28题9分,共35分。)

试题详情
归纳总结是学习化学的重要方法,小明同学用思维导图的形式总结了NaOH的化学性质如图甲(即NaOH与四类物质能够发生化学反应)。请回答:

试题详情
镁条放置在空气中一段时间,表面会形成一层黑色物质。小科查得以下资料:

I.常温下,空气中的氮气和稀有气体不会与镁发生反应。

II.无水CaCl2固体有较强的吸水性,能吸收空气中的水蒸气。

为探究镁表面黑色物质的成因是与空气中的哪些成分有关,他开展如图实验进行探究。

数日后第①组镁条表面出现黑色物质,第②、③组只观察到镁条表面变暗,并没有出现黑色物质。

试题详情
竹麻通过生石灰,草木灰(主要成分是K2CO3)浸泡以及打浆、抄纸等步骤可制得纸张。某兴趣小组模拟古代造纸技术,他们将一定量的生石灰(CaO)、K2CO3用足量的水溶解后。过滤得到澄清溶液。澄清溶液中溶质是什么,请你参与他们的探究。

【猜想假设】

猜想一:只含有KOH;

猜想二:含有KOH、

猜想三:KOH、Ca(OH)2

【设计实验】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1.取溶液少许于试管中, 滴加过量稀盐酸

无明显现象

猜想二不正确

2.取溶液少许于试管中, 滴加少许 K2CO3 溶液

猜想三正确

上述表格空格填空 

【交流反思】

含有KOH、Ca(OH)2 的废水直接排放会造成水体污染。小组同学对废水做如图处理。C烧杯中出现 现象时,说明水中已无 KOH、Ca(OH)2

试题详情
科学兴趣小组进行稀硫酸化学性质的探究。回答下列问题:

试题详情
某小组采用图甲所示实验装置探究CO还原Fe2O3时,出现了争论。甲同学观察到固体由红色变成黑色,推断黑色固体是Fe;乙同学提出质疑,认为黑色固体可能是Fe3O4 , 并查阅了资料:Fe3O4可被磁铁吸引,几乎不溶于稀的酸溶液。

大家对乙同学提出的质疑进行分析和验证。

解答题(本题有7小题,第29、30、31、32、33每小题各6分,第34小题8分,第35小题7分,共45分)

试题详情
钢铁是使用最多的金属材料。生铁和钢是含碳量不同的两种铁合金,其中生铁的含碳量为2%-4.3%,钢的含碳量为0.03%~2%。
试题详情
农业生产与科学息息相关,科学在农业生产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试题详情
在宏观、微观、符号之间建立联系,是化学学科特有的思维方式。

已知:氯化氢(HCl)是极易溶于水的无色气体,其水溶液俗称盐酸。

试题详情
一种物质能转化为另一种物质。取CaCl2和CaCO3的混合物12g于烧杯中,向其中滴加一定质量分数的稀盐酸,滴加稀盐酸的质量与产生气体质量的关系如图所示(注:CaCl2与稀盐酸不能发生反应)。

求:

试题详情
工业上常采用“天然苛化法”制取氢氧化钠,部分流程如下:

试题详情
有一包白色固体可能含碳酸钠、硫酸钠、氯化钠、硝酸钡、氢氧化钾中的一种或几种。某科学兴趣小组按以下操作检测其成分:

Ⅰ.取少量固体于烧杯中,逐渐加水并不断搅拌,烧杯内固体的质量随加入水的质量的变化如图1;

Ⅱ.继续向烧杯中滴加稀硝酸并不断搅拌,烧杯内固体的质量随加入稀硝酸的质量的变化如图2所示。

请回答下列问题:

试题详情
科学小组为测定某实验废液中硫酸铜和硫酸的质量分数,分别在三只烧杯中倒入50g废液,并在烧杯中依次加入一定量的铁粉。实验结束后,测得的数据见如表:

第一组

第二组

第三组

反应前加入铁粉质量/g

5.6

8.4

11.2

反应后剩余固体的质量/g

3.2

3.2

6.0

反应后产生氢气(H2)的质量

0.1

0.2

0.2

请回答: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