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金华市义乌市2018-2019学年七年级下学期科学阶段检测试题

日期: 2024-05-31 七年级下学期科学

选择题(每题2分,共40分)

试题详情
下列关于人类生殖和发育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子宫是胚胎发育的主要场所,所以子宫是女性最重要的性器官
B、 试管婴儿属于体外受精,体外发育
C、 胚胎附着在子宫壁上称为妊娠,所以受精的部位在子宫内壁
D、 通常所说的人体发育是指从婴儿出生到成年人阶
试题详情
一种名为“落地生根”的植物,能在叶缘生出“不定芽”和“不定根”(如图所示),当叶片脱离母体落在潮湿的地面上后,就可能发育成一株独立生活的新个体。这种繁殖方式属于(    )

①无性生殖 ②有性生殖 ③营养繁殖 ④分裂繁殖

A、 ①④
B、 ②③
C、 ③④
D、 ①③
试题详情
不是每一朵花都能结出果实,能结出果实的花一定:①长有雌蕊和雄蕊;②长有雌蕊;③经历了自花传粉;④经历了传粉;⑤经历了受精(    )
A、 ①④⑤
B、 ①③⑤
C、 ②④⑤
D、 ②③⑤
试题详情
下列关于生物生殖发育的描述中,正确的是(    )
A、 真菌只能通过孢子繁殖后代  
B、 嫁接和扦插的唯一优点是保持亲本植物的优良性状
C、 人的生殖细胞是精子和卵细胞,受精卵不是生殖细胞
D、 卵细胞在输卵管内受精,到达子宫后开始进行细胞分裂
试题详情
图甲表示一粒浸软的菜豆种子,某同学用刀片在图中虚线处将种子切断,并画出了如图乙所示的横断面示意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试题详情
铁树能“开花”,并且还能长出具有药用价值的“凤凰蛋”(如图)。下列植物器官与“凤凰 蛋”属于同一类的是(    )

A、 松子
B、 荸荠
C、 枇杷
D、 橘子
试题详情
2017 年 11 月 27 日,世界上首只体细胞克隆猴“中 中”在中国科学院神经科学研究所诞生。如图是克隆 猴“中中”的培育过程。请据图分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重组细胞发育初期所需的营养来自乙猴
B、 克隆过程中所需的体细胞必须是雄性猴子的精子 细胞
C、 重组细胞的过程类似于自然状态下的受精过程
D、 乙猴子宫内会形成胎盘结构
试题详情
下列4组生物中,细胞的基本结构最为相似的是(    )
A、 酵母菌、大肠杆菌、豌豆
B、 芹菜、草履虫、乳酸菌
C、 海星、绿脓杆菌、紫菜
D、 变形虫、水绵、香菇
试题详情
“不得与朝菌言晦,与夏虫语冰”是形容对某些人讲道理就像对只在早晨出生到中午就死亡的菌说黄昏、对只在夏天出生到秋天就死亡的虫子说冬天一样,它们是无法理解的。其中“朝”与“夏”用我们学的知识来分析,最恰当的理解应是(    )
A、 早晨和夏天
B、 一个生命周期的时间长度
C、 生命周期的某一阶段
D、 早晨到中午与夏天到秋天
试题详情
昆虫的两种变态发育方式的全过程可以分别用如图的部分内容表示.已知D为卵期。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蜻蜓的不完全变态发育过程可以表示为A→B→C
B、 若用此图表示蜜蜂的完全变态发育过程,则B为蛹期,C为幼虫期
C、 若用此图表示蝗虫的发育过程,则C对农作物的危害最大
D、 若用此图表示家蚕的发育过程,为了提高蚕丝产量,应设法延长C时期
试题详情
两栖动物在生物圈中经历了由盛到衰的发展过程(见表),其主要的自身原因是(   )

距今大概的年数

两栖动物发展情况

环境条件

3.45-2.25亿年

种类多,两栖动物繁盛

气候温暖潮湿,水域密布

2.25亿年至今

种类减少,两栖动物走向衰退

气候干燥,水域减少

A、 两栖动物的繁殖能力差
B、 两栖动物的生殖和幼体发育必须在水中
C、 两栖动物产生了巨大变异
D、 两栖动物的神经系统不发达
试题详情
为了研究不同颜色的光对种子萌发的影响,进行了如下的实验:取甲、乙、丙丁4个培养皿中有潮湿的滤纸,各放入100粒莴苣种子,然后分别给予不同的光照,数天后结果如下表。

光照条件

用黑纸遮光

照橘红光

(λ=660μm)

先照橘红光

再照远红光

(λ=735μm)

先照橘红光

再照远红光

最后再照橘红光

数天后的萌发的种子数(粒)

0

99

40

98

根据上述实验数据,作为最恰当的结论是(    )

A、 只要有光照,莴苣种子就能发芽
B、 不照光,莴苣种子不能发芽;远红光也能抑制其发芽
C、 橘红光可促进莴苣种子发芽,远红光可抑制其发芽
D、 橘红光可促进莴苣种子发芽,但远红光可抵消橘红光的作用
试题详情
黄豆是一种重要的农作物,它是制取大豆油的原料,我们食用的毛豆、豆腐、千张、豆浆、豆芽、豆腐乳等都离不开它。以下关于黄豆的分析,错误的是(  )

A、 黄豆属于种子植物中的被子植物,毛豆就是它的果实
B、 豆腐、豆浆中含有丰富的营养物质,它们主要来自黄豆种子的胚乳
C、 豆芽是由黄豆的种子萌发形成的,其食用的主要部分由胚轴发育而来
D、 一粒黄豆和一粒玉米相比,玉米有果皮,而黄豆没有
试题详情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 人类受精卵在输卵管内细胞分裂所需要的营养由卵黄提供
B、 卵生动物的胚胎在发育过程中,全靠卵自身所含的卵黄提供营养
C、 人的胚胎着床在子宫后是通过 胎盘和脐带从母体获得氧气和营养
D、 卵胎生的动物,其受精卵在母体内发育时,全部由母体直接提供营养
试题详情
如图为某湖泊近一百年来每个月的平均水位变化图。在长期的变化中,能终年生存于该湖泊的鱼类最可能具有的特征是(   )

A、 需水较深的湖泊
B、 具能快速流动的流线型身体
C、 在浅水的下层泥泞中仍能存活
D、 在环境恶劣时具改变性别的能力
试题详情
小麦种子萌发期间,发生了激烈的物质转化和形态变化,试问在小麦萌发过程中的变化是(   )
A、 胚乳与胚中的物质以合成为主,重量不断增加
B、 胚乳与胚中的物质以分解为主,重量不断减少
C、 胚乳的物质以分解为主,形态由大变小,胚中的物质以合成为主,重量不断增加
D、 胚乳的物质以合成为主,形态由小变大,胚中的物质以分解为主,重量不断减少
试题详情
下列关于耳的各个部分功能的说法错误的是( )
A、 耳廓的功能是收集空气中的声波
B、 鼓膜的振动是为了产生声波,使声波撞击鼓室内的听小骨振动
C、 听小骨的振动把声音放大后再传入耳蜗
D、 声波传入内耳,使耳蜗内的液体也产生振动,感觉细胞把这种信息沿神经传到脑部
试题详情
甲同学在一根较长的注满水的水管的一端用石头敲击一次,乙同学在水管的另一端用耳朵贴着水管听声.乙同学听到的声音次数是(   )
A、 一次
B、 两次
C、 三次
D、 四次
试题详情

微生物是一类结构简单、一般小于0.1毫米的微小生物的统称.它们种类繁多,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 人们酿酒、做面包离不开①
B、 ①②④都属于真核生物
C、 ②以自我复制的方式进行繁殖
D、 ①②营腐生生活,③④营寄生生活
试题详情

某中学有一个150m×70m大小的操场,广播室在操场两端架起两个音箱S1和S2(如图),老师绕场一周试听了一番,在甲、乙、丙、丁四处(它们分别是各边的中点),觉得有两处声音含混不清,则这两处是(    )

A、 乙和丁
B、 甲和乙
C、 丙和丁
D、 甲和丙

简答题(每空1分,共30分)

试题详情
                  
试题详情
如图甲所示,将刻度尺的一端紧压在桌面上,拨动伸出桌面的另一端会听到声音,显著改变刻度尺伸出桌面的长度,用与上次相同的力拨动,能够听出声音的发生了变化。若保持刻度尺伸出桌面的长度相同,用大小不同的力拨动刻度尺,则用的力越大,刻度尺振动的就越大,它发出的声音的也就越大。如图乙所示是几种声音输入到示波器上时显示的波形,其中音调相同的是;响度相同的是

试题详情
请你利用所学的生物知识,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试题详情
下面图甲的幼苗是由图乙种子萌发而来的,你能判断图甲的A、B、C三部分分别是由图乙的哪一部分发育而来的吗?(在[]内填序号,在横线上填相应的名称)

试题详情
耳是人体的重要感觉器官,听觉是人们获取信息的重要途径.下面是耳的结构模式图,请据图回答:

实验探究题(每空1分,共13分。)

试题详情
某科技活动小组对家鸡自然孵化进行了观察和温度测定,结果如下:

①母鸡体温42℃。②母鸡在抱窝(孵化)时鸡蛋温度:不足40℃。

③母鸡不抱窝时鸡蛋温度:低于30℃。

④母鸡在抱窝时每隔一定时间用爪和喙翻鸡蛋一次。

⑤母鸡两天下抱(即离开需孵化的鸡蛋)一次。

⑥小鸡出壳时间:21天。下面是该科技活动小组所进行的两组实验:

第一组实验:取1立方米容积的大纸箱,箱内以60瓦白炽灯泡加热,用手动调温器来调节温度,模拟自然状态(②③④⑤)孵化一批鸡蛋。

第二组实验:用与第一组实验一样的用具,对另一批鸡蛋进行42℃恒温条件下孵化。根据上述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试题详情
水蚤的身体呈半透明,制作装片后在低倍显微镜下可以观察到其心脏的搏动情况。某班甲、乙、丙、丁四组学生,分别用滴管从10℃、20℃、30℃的三种含有水蚤的培养液中吸取培养液,滴在载玻片上,制成不同装片进行观察,得到数据如下表。(说明:心率是指心脏每分钟跳动的次数)试回答下列问题:

甲组

乙组

丙组

丁组

平均心率(次/分)

10℃

281

191

192

187

20℃(室温)

288

286

289

291

30℃

401

408

398

296

试题详情
幼苗的出土率是否与种子种植的深度有关?为研究这一问题,小科展开了相关的探究:将相似的120粒绿豆种子平均分成4组,在相同砂土中按不同深度种植,放置在相同且适宜萌发和生长的条件下。连续观察15天,发现只有三组有幼苗先后出土,如图所示。在第15天对所有幼苗进一步观察发现,除幼苗胚轴的长度不同外,各组幼苗的出土数量、未出土幼苗生长状况、子叶大小等也有差异,如下表所示。

组别

种植深度

6cm

11cm

18cm

25cm

出土幼苗数量

29棵

30棵

26棵

0棵

未出土幼苗生长状况

1棵种子未萌发

/

幼苗略有萎缩现象

幼苗萎缩现象较明显

幼苗子叶大小

较大

较小

只有痕迹

只有痕迹

试题详情
去年5月11日,某同学发现虫蛀过的绿豆有些能发芽,有些不能发芽,便产生了探究的想法。他将30粒正常绿豆种子均分为三组,其中一组不作处理,其余两组进行不同部位的钻孔处理(钻孔不影响末处理部分的结构)。

将三组种子置于相同且适宜的环境中培养+实验结果如下表:(图甲为绿豆种子,图乙为种子内部结构)

    第一组

    第二组

    第三组

    完整的种子

从a端钻孔至恰好破坏图乙中的结构②

 从b端钻孔,与第二组等大

  5月13日

均长出根,平均1mm;

无叶长出

无根长出;

无叶长出

均长出根,平均3mm;

无叶长出

  5月17日

根平均长度9mm;

均长出叶,平均6mm

有3粒种子长出根;

无叶长出

根平均长度11mm;

均长出叶,平均7mm

  5月21口

均长成幼苗,

平均高度32mm

根萎缩;

无叶长出

均长成幼苗,

平均高度35mm

解答题(共17分,其中30题4分,31题3分,32题5分,33题5分)

试题详情
小明家栽了一棵葫芦,他每天都细心观察。这棵葫芦一共开了8朵花,却只结了一个葫芦。葫芦成熟后,把它剖开发现有50粒种子。小明提出了以下问题,请你帮助回答:

试题详情
某昆虫靠翅膀振动发声,如果这种昆虫的翅膀在2s内振动了700次,问
试题详情
小明乘汽车去60千米外的杭州.一路上,车上速度计指针从未超过图(a)所示的位置.问:

试题详情
假定有前后两次声音传到人的耳朵里,如果这两次声音到达人耳的先后时间间隔大于(或等于)0.1s,人耳就能够把这两次声音分辨开.也就是说,如果两次声音传到人耳的时间间隔不足0.1s,人耳就只能听到一次声音。

某农村中学8年级课外活动小组的同学为了体验声音在不同介质是传播速度不同的物理现象,他们请一位同学在输送水的直铁管道(充满水)上敲击一下,使铁管发出清脆的声音,其余同学沿铁管分别在不同位置耳朵贴近铁管听声.实验结束以后,A同学说自己只听到一次响声;B同学说自己听到两次响声;C同学说自己听到三次响声.已知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是v=340m/s,在水中的传播速度是v=1700m/s,在钢铁中的传播速度是v=5100m/s。请你通过计算说明:在铁管上某处敲响一次,A、B、C三位同学的位置到敲击点的距离各在什么范围内?(请写出计算过程和对结论的分析过程)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