备考2023年中考生物一轮复习专题35 细菌、真菌和病毒

日期: 2024-05-30 中考阶段生物

单选题

试题详情
真菌与人类的生活息息相关,借助显微镜可以让我们更好地认识它们。下图是显微镜下观察到的酵母菌和青霉。下列叙述与事实相符的是(    )

A、 酵母菌是多细胞生物
B、 酵母菌正在进行分裂生殖
C、 青霉的菌体是由菌丝构成的
D、 青霉的直立菌丝顶端生有芽孢
试题详情
某同学在探究“温度对醋酸杆菌发酵的影响”的实验时(醋酸杆菌是一种好氧细菌),从老师提供的四个组别中,选出可以作为对照实验的是(    )

组别

温度

有无氧气

15℃

有氧

15℃

无氧

30℃

无氧

30℃

有氧

A、 Ⅰ组和Ⅳ组
B、 Ⅱ组和Ⅳ组
C、 Ⅰ组和Ⅲ组
D、 Ⅲ组和Ⅳ组
试题详情
小丽同学在探究“酵母菌产生酒精所需条件”的实验时,她在甲、乙装置中各加入5克新鲜的食用酵母菌、10克葡萄糖和200毫升水,均放在相同且适宜的环境中。下列对她的实验设计及结果预测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甲、乙装置形成对照实验
B、 实验探究的条件为是否搅拌
C、 只有甲装置可产生二氧化碳
D、 最可能产生酒精的是乙装置
试题详情
结构简单、一般小于0.1毫米的微小生物统称为微生物。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 细菌个体微小,必须借助电子显微镜才能看到
B、 细菌没有成形的细胞核,通过自我复制的方式繁殖
C、 青霉有成形的细胞核,通过菌丝吸收有机物,营腐生生活
D、 病毒必须寄生在其他生物的活细胞里,通过分裂的方式繁殖
试题详情
幽门螺旋菌是寄生在人体胃内的一种细菌。下列有关该细菌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用孢子繁殖
B、 是多细胞生物
C、 自己制造有机物
D、 没有成形的细胞核
试题详情
发酵食品的制作离不开细菌和真菌。制作啤酒和泡菜所需的菌种分别是(  )
A、 乳酸菌、青霉菌
B、 酵母菌、乳酸菌
C、 青霉菌、甲烷菌
D、 酵母菌、醋酸菌
试题详情
对下列图中微生物的描述,正确的是(  )

A、 ①无细胞结构,可以寄生在②内,属于细菌病毒也叫噬菌体
B、 ②有细胞结构,属于真核生物
C、 ②③④⑤都具有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和细胞核
D、 它们都可以在生态系统中扮演分解者的角色
试题详情
细菌一定不具有的结构是(    )
A、 细胞壁
B、 成形的细胞核
C、 细胞膜
D、 鞭毛
试题详情
下列关于细菌和真菌在自然界中作用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可参与自然界的物质循环
B、 可引起动植物和人患病
C、 只要肠道中存在细菌和真菌,人就会生病
D、 可与动植物共生
试题详情
蓝莓酒是以蓝莓为原料经发酵而成。制作蓝莓酒的过程中,将葡萄糖转化为酒精的是(  )
A、
B、
C、
D、
试题详情
破伤风杆菌感染人体后会使人患破伤风。破伤风杆菌是原核生物的主要依据是(  )
A、 个体微小
B、 繁殖速度快
C、 含有DNA
D、 无成形细胞核
试题详情
微生物无处不在,它们通过旺盛的代谢活动,维持着生物圈的秩序和繁衍。下列有关微生物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病毒必须寄生在活细胞内才能生活和增殖
B、 细菌的繁殖能力很强,通过芽孢进行繁殖
C、 真菌细胞中有成形的细胞核,属于真核生物
D、 营腐生生活的微生物促进了生物圈的物质循环
试题详情
细菌和真菌并非都有害,有些对人类是有益的。下列关于有益菌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制作葡萄酒用到的“菌”有成形的细胞核
B、 制作酸奶用到的乳酸菌可以进行孢子生殖
C、 人们利用毛霉制作豆腐乳,组成毛霉的直立菌丝能够深入到豆腐内部吸收营养
D、 甲烷菌是一种好氧菌,能利用有机物分解产生的氢,和二氧化碳结合生成甲烷
试题详情
如图装置中气球会变大,瓶中有酒味。瓶中加入的微生物是(  )

A、 乳酸菌
B、 酵母菌
C、 醋酸菌
D、 甲烷菌
试题详情
下列关于细菌和真菌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都是体积微小的微生物
B、 细菌没有成形的细胞核
C、 都是通过分裂的方式繁殖后代
D、 都必须生活在有氧的环境中
试题详情
下列有关微生物的描述,正确的是(  )

A、 ①无细胞结构,可以寄生在②体内,也可以独立生活
B、 ②③④⑤⑦都具有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和细胞核
C、 芽孢是②特有的一种生殖方式,对恶劣环境有很强的抵抗能力,③可以用于制作面包、酿酒,我们喝的酸奶中也含有大量的它,⑥通过伸缩泡摄入氧,排出二氧化碳,对净化污水有一定的作用
D、 ③④⑤的细胞内都没有叶绿体,均可通过产生孢子进行繁殖
试题详情
玲玲在综合实践活动中制作下列食品时,选用的主要微生物不正确的是(  )
A、 面包——酵母菌
B、 酸奶——乳酸菌
C、 味精——黄色短杆菌
D、 泡菜——霉菌
试题详情
下列生物中,都属于真菌的一组是(  )
A、 灵芝、噬菌体、银耳
B、 乳酸菌、青霉菌、酵母菌
C、 木耳、香菇、金针菇
D、 曲霉菌、大肠杆菌、腺病毒
试题详情
细菌和真菌在细胞结构上的主要区别是(  )
A、 细菌没有成形的细胞核
B、 细菌没有细胞壁
C、 细菌没有细胞质
D、 细菌没有细胞膜
试题详情
在酿制米酒过程中,蒸熟的糯米降温至30℃后才能加入酒曲的原因是(  )
A、 防止淀粉分解成葡萄糖
B、 防止空气中的杂菌污染
C、 防止糯米变质
D、 防止酒曲中的微生物失活
试题详情
下图是大肠杆菌噬菌体结构示意图,下列关于大肠杆菌噬菌体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具有细胞结构
B、 是一种细菌病毒
C、 能独立生活
D、 能在细胞外制造新病毒
试题详情
下列选项中,关于病毒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在普通光学显微镜下可以看到
B、 结构简单能独立生活
C、 由蛋白质外壳和内部的遗传物质构成
D、 能通过细胞分裂繁殖后代
试题详情
仔细观察下列微生物的形态图,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 甲图生物没有成型的细胞核
B、 乙图生物仅由蛋白质和核酸构成
C、 丙图生物没有细胞壁
D、 丁图生物可以分泌抗生素
试题详情
关于病毒、细菌和真菌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除病毒外,都是由细胞构成的
B、 都必须寄生在其它生物体内
C、 都只能利用现成的有机物生活
D、 都是靠分裂进行生殖
试题详情
细菌、真菌和病毒种类繁多、分布广泛,是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霉菌、酵母菌等真菌属于原核生物
B、 病毒一旦侵入人体,就会使人患病
C、 馒头变质长出的“毛”是细菌形成的菌落
D、 细菌和真菌对自然界中物质循环起着重要作用
试题详情
2022年4月,我省多地进行了全员居家抗原(如图中①)检测、全员集中核酸(如图中②)检测,目的分别是检测人体是否带有新冠肺炎病毒的(             )

A、 蛋白质、遗传物质
B、 细胞膜、遗传物质
C、 细胞壁、蛋白质
D、 细胞壁、细胞核
试题详情
微生物一般“无影无踪”,但又“无处不在”。有关图中微生物的描述正确的是(  )

A、 ①和②的主要区别是①无成形的细胞核
B、 芽孢和孢子分别是①、②的生殖细胞
C、 ②是一种真菌,真菌都是多细胞个体
D、 ③的细胞结构简单,由蛋白质和遗传物质组成
试题详情
微生物(病毒、细菌和真菌)与人类生活密不可分。①~⑤中属于人类有益利用微生物的是(  )

①导致疾病

②净化污水

③污染环境

④制作食品

⑤生产药品

A、 ①②③④
B、 ①⑤
C、 ②④⑤
D、 ①②③④⑤
试题详情
下列关于细菌、病毒的说法,正确的是()
A、 细菌能形成芽孢进行快速繁殖
B、 病毒侵入人体,就会使人患病
C、 冰箱能保存食物是因为没有细菌
D、 病毒没有细胞结构,不能独立生活
试题详情
微生物(病毒、细菌和真菌)与人类生活密不可分。①~⑤中属于人类有益利用微生物的是(   )

①导致疾病       ②净化污水       ③污染环境       ④制作食品       ⑤生产药品

A、 ①②③④⑤
B、 ②④⑤
C、 ①②③④
D、 ①⑤

实验探究题

试题详情
生物小组的同学们在老师的指导下,在培养皿中培养了大肠杆菌,用于探究大蒜对大肠杆菌是否有抑制作用。

实验步骤及结果如下:

第一步:新鲜大蒜压成蒜泥,双层纱布包住挤压过滤,作为100%大蒜提取液。

第二步:用无菌水将100%大蒜提取液依次稀释成浓度为50%、25%的稀释液。

第三步:吸取等量不同浓度大蒜提取液,分别滴入制备好大肠杆菌的培养皿中。

第四步:将培养皿放入37℃恒温培养箱内,培养18~24小时。

第五步:照相记采抑菌圈大小,并测量其直径。

综合题

试题详情
下图为细菌的结构示意图,请据图回答问题:

试题详情
阅读下列资料,回答问题。

资料一:据世界卫生组织报道,截止2022年6月1日,全球30个非猴痘流行国家和地区已报告超过550例猴痘确诊病例。猴痘是一种人畜共患的传染病,其病原体猴痘病毒与天花病毒是近亲,世界卫生组织数据显示,接种天花疫苗对猴痘病毒有效率达85%。现在人们需要提高对猴痘的认识,采取全面措施及时发现并隔离确诊和疑似病例,以限制其进一步传播。

资料二:幽门螺杆菌是一种具有螺旋结构及鞭毛的细菌。资料显示,67%~80%的胃溃疡和95%的十二指肠溃疡是由幽门螺杆菌引起的。目前,我国约有7亿人感染幽门螺杆菌。幽门螺杆菌可通过饮食等途径传播。

试题详情
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东北黑土地是普通土地经过上万年演化而成,实质是腐殖质(黑色)含量很高的土壤。形成条件有二,一是春夏季,植物大量繁殖、生长茂盛;秋末植物枯死连同落叶堆积在地面,在寒冷而漫长的冬季,微生物的活动受到抑制,生物残骸无法腐烂分解;二是来年开春,冰融时节,土壤湿度大而形成滞水层,生物残骸分解缓慢,每年有机物积累量超过分解量。黑土开垦后,土壤水热状况改变,消除滞水层,增加通气性。在作物生长季节,土壤微生物分解作用也同步加快,产生大量作物生长所需的氮、磷、钾,镁等矿物质,肥力极高,土壤保水性好,非常适合作物生长,东北因此成为粮食主产区。

试题详情
某兴趣小组开展“使用公筷对餐后菜品中某细菌数量的影响”研究,实验选用三道菜,每道菜均分为三盘,分别为使用公筷组、未使用公筷组和未食用组,同一试验者吃同一道菜的次数相同。对餐前和餐后不同食用情况的各菜品取样并进行细菌培养,实验结果用菌落数呈现(如下表)。回答下列问题。

菜品名称

实验结果(菌落数/克)

餐前取样

餐后取样

使用公筷组

未使用公筷组

未食用组

凉拌黄瓜

14000

16000

45000

14050

干锅茶树菇

1100

4600

79000

1206

炒芦笋

30

48

530

32

试题详情
新冠肺炎(COVID﹣19)疫情给世界各国的经济发展和健康生活带来了巨大影响,已成为国际关注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新冠病毒检测是狙击疫情极为关键的环节,目前主要有核酸检测、抗原检测和抗体检测三种检测方法。
试题详情
科学探究:探究不同菌种对米酒制作的影响

小华发现妈妈做馒头、面包时用的菌种是酵母菌,而制作米酒时用的却是根霉。为什么做米酒不用酵母菌呢?陈老师了解到小华的疑惑后,组织同学们分成若干小组,均进行了如下探究(甲、乙两组所用器具均相同且清洁):

组别

菌种

酵母菌(2克)

根霉(2克)

原料

糯米(500克)

糯米(500克)

过程

糯米浸泡24小时→蒸熟→淋凉开水,晾至室温→加入相应菌种并搅拌均匀→装进相应容器并加盖→置于30℃环境中→2天后,由至少3人同时观察、品尝

结果

酒味很淡,甜味不明显

酒味浓郁,甜味明显

请分析回答: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