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遂宁市重点学校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语文12月月考试题

日期: 2024-04-30 高二上学期语文

现代文阅读(35分) 

试题详情
阅读下列文字,回答问题。

 为了亚洲人民的团结和友谊

——习近平主席为出席杭州亚运会开幕式的国际贵宾举行欢迎宴会侧记

秋分时节,之江大地丹桂飘香;雷峰塔下,西子湖畔烟雨蒙蒙。

“很高兴同各位新老朋友相聚美丽的西子湖畔,共同迎接第十九届亚洲运动会。”

9月23日中午,国家主席习近平和夫人彭丽媛在浙江省杭州市西子宾馆漪园举行宴会,欢迎来华出席杭州第19届亚运会开幕式的国际贵宾。

11时45分,巨幅山水画《水光潋滟晴方好》前,习近平主席和夫人彭丽媛热情欢迎各国贵宾,同他们一一亲切握手、互致问候,并合影留念。

在《和平——命运共同体》乐曲声中,习近平主席健步走上讲台,发表热情洋溢的致辞。

“今天是中国农历的秋分节气。在这个寓意丰收和团圆的日子,亚运会圣火将再次在中国点燃。”

回顾筹办亚运历程,讲述中国办赛理念,习近平主席以“亚洲运动会承载着亚洲人民对和平、团结、包容的美好向往”阐释杭州亚运会之于亚洲、之于世界的时代价值,彰显以体育为煤促进人类进步的深邃思考。 

“以体育促和平”——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不久诞生的亚运会,因和平而生、因和平而兴。几十年来,亚运会在总体和平稳定的地区环境中见证了“风景这边独好”的亚洲奇迹,也记录下中国在和平发展道路上与亚洲、与世界相互交融、相互成就的坚实步伐。

宴会上,承载着中国人民集体记忆的北京亚运会歌曲《亚洲雄风》和杭州亚运会主题曲《同爱同在》,传递着中国推动亚洲各国团结自强、命运与共的不变初心。

放眼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亚洲和平发展面临诸多新的挑战。

“作为山海相连、人文相亲的命运共同体,我们要以体育促和平,坚持与邻为善和互利共赢,抵制冷战思维和阵营对抗,将亚洲打造成世界和平的稳定锚。”习近平主席的坚定宣示,寄托着中国人民同亚洲各国人民共同守护和平家园的殷殷期待。

“以体育促团结”——

杭州亚远会吸引了亚洲各国各地区运动员踊跃热情参与,参赛人数、项目设置、总体规模均创历史新高,不少国家和地区奥委会将其列为今年最重要的赛事。本届亚运会,亚奥理事会45个成员实现“大团圆”。

“遇山一起爬,遇沟一起跨”“甘蔗同穴生,香茅成丛长”,习近平主席曾引用这些亚洲谚语讲述团结合作的亚洲价值理念。杭州亚运会的盛况向世人昭示:纵使国际和地区形势变乱交织,亚洲人民对友谊的珍视、对团结的向往不可阻挡。

开幕前一天,习近平主席会见了老朋友国际奥委会主席巴赫。巴赫高度评价中国政府为国际奥林匹克运动作出重要贡献,表示“当前世界面临地缘冲突等各种困难,国际奥委会致力于捍卫多边主义,反对体育政治化,赞赏中方为此采取的正确立场”。

宴会致辞中,习近平主席的话语掷地有声:“我们要以体育促团结,把握历史机遇,合作应对挑战,践行‘永远向前’的亚奥理事会格言,把共同发展、开放融通的亚洲之路越走越宽。” 

 “以体育促包容”——

宴会上,浙江歌舞剧院民族乐团、浙江交响乐团的艺术家们演奏了《采茶舞曲》《东帝汶欢迎你》等富有各国特色的乐曲,汇聚成亚洲不同文明和合共生、美美与共的和谐交响。

亚洲是人类文明的重要发祥地,杭州亚运会上,一个个富有不同地域、不同文化特色的项目,展现着亚洲文明的自信、包容与开放。

“我们要以体育促包容,增强文明自信,坚持交流互鉴,续写亚洲文明新辉煌。”习近平主席道出体育与文明的深刻关联。

杭州,自古就是人文鼎盛、文明交融之地,既被宋代欧阳修称赞“山水登临之美,人物邑居之繁”,也被马可·波罗誉为“世界上最美丽华贵之天城”。致辞中,习近平主席向国际贵宾盛情介绍本届亚运会主办城市所在的浙江省:“浙江坚持改革开放,跑出了高质量发展的加速度,正在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是中国式现代化的先行者。”

今日之江,照鉴中国发展不凡历程。习近平主席曾在浙江工作多年。在习近平主席的亲切关怀下,浙江以“弄潮儿向涛头立”的开拓精神和奋进实践,书写下中国式现代化的精彩故事,为亚洲和世界打开观察当代中国和未来中国的一扇窗。

“祝愿大家在诗画浙江度过难忘的时光,在亚运会圣火下留下美好的记忆。”习近平主席真诚的话语打动人心。在这个丰收和团圆的时节,习近平主席和国际贵宾共赴杭州亚运会开幕式。“中国特色、亚洲风采、精彩纷呈”的杭州亚运盛会,续写新时代中国推动构建亚洲命运共同体、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崭新篇章。

新华社杭州9月23日电(记者刘华、杨依军、王宾、殷晓圣)(有删改)

试题详情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张桂梅

名字的波折

回忆是一种重逢。

我们就用长焦距镜头去追寻你的背影,与你生命的起点和轨迹相逢吧。

你的出生地在牡丹江市郊一个美丽的屯子里。在那片辽阔的平原上,到处盛开着野玫瑰,花的芳香弥漫在黑土地上。祖先称此地为“赤玫火笼”,大意是野玫瑰花开得像火一样艳丽和旺盛。

你并非生来就卓尔不群,更没有显赫的家庭背景和书香的遗传基因。你出生在一个农耕世家,四个姐姐你一口米汤、我一口包谷饼地喂你,你竟然顽强地活了下来。你那时细细的脖子,大大的脑袋,整天噘着小嘴巴,活脱脱一个“小萝卜头”。

该起个名字报户口了。爸爸在院子里望着田野上盛开的玫瑰说;“就叫玫瑰吧。”姐姐去报户口,管户籍的同志竟不会写“玫瑰”两个字,便说:“改叫‘桂梅’行不?这两个字我会写。”

死而复生

昏迷11天后,睁开眼睛,喊出口的第一声就是“疼”。一个月后,生命的活力才逐渐恢复。你想下床走走,当姐姐把你扶下床时,你的腿不听使唤,软软的,站不起来。你又躺回床上,心生怨恨和恐惧,声嘶力竭地问爸爸:“为什么要救我这个废人啊?”

原来腰部穿刺的那个针眼不仅发炎,还生了蛆,难怪你总觉得腰部又疼又痒。医生看后说:得把蛆挑出来。忍耐一下吧,听说你还是一个小江姐呢!“医生的这种激励还真管用,在往外挑蛆和清洗上药的过程中,你没哼一声。”

这场大病,使你开始思索你的一生该怎么度过,你开始有了自己的观点:不能完全依赖别人。同学们来家看你,你们笑作一团,唱作一团。他们走后,你便下地锻炼走路。第一次下炕,你倒在地上,爬不起来,等爸爸回来才把你抱回炕上……

老师的责任

你的责任心是从一位美丽女老师身上学到的。

有一次学校组织夏游,大家正吃着东西,忽然听到一声尖叫,一条蛇钻进了一个女同学的裤腿里。说时迟,那时快,只见这位美丽的老师,伸手就把蛇拽了出来,用力甩出很远很远。蛇甩出去了,她却被吓昏了过去。几位男老师把她背下了山,送进了医院。

你想,一个美丽的柔弱的老师,她怕蛇,但为了她的学生,竟然表现出如此的勇敢精神,这与母爱有什么区别?她是父母的掌上明珠,平时胆小如鼠,看见毛毛虫都会被吓晕。在医院,有人问她为什么会这么做,她只是淡淡地说:“这是老师的责任。”

一个人一生会学懂很多词语,“责任”二字,在那时候便播入你的心田。

死神又来敲门

1997年12月,你腹痛难忍,去医院复查,被告知肿瘤复发。诊断书也是一份死亡通知书。你忽然觉得活着好累好累。你不是超人,不是伟人,你只是一个平凡的孤独的女人。你在这个世界上已无牵挂,你不想再坚持了。

你回到家从包里找出一个本子,摸出笔,开始疯狂地书写。从幼年、少年、青年,到遇到丈夫,到拥有的那些幸福日子,到丈夫丢下你让你孤独地生活,到你全身心地对学生的付出,到华坪县委县政府领导对你的关心。你边哭边写,像在写一篇无限长的遗书。哭了一晚上,写了一晚上,迎着旭日,身心俱疲的你终于放松了下来。

你“审判”了自己!

你的思绪回归现实:你学生的学习成绩刚有起色,难道你就要离开他们吗?你舍不得那些来自贫困山区、与你朝夕相处并有了超越血缘之情的孩子们。那些可爱的孩子们如果不能考出去,她们只能重返大山,重复他们父辈的宿命。

你要用自己生命最后的烛光,照亮他们精彩的明天。你要尽全力抗拒死神对你的绑架。

你的“特效药”

你是华坪县中医院最不守规则的病人。如果有课,你拔下针头就跑回学校;没有课时,你才回医院打针。这样跑来跑去,控制不住肿瘤的生长。为了不浪费国家的钱,你干脆放弃了治疗。

你的学生们哭了。孩子们说:“是我们把老师累病的!听老师讲第一节课时,老师是那么年轻,可现在变成这个样子了……”你说:同学们,老师不会死的,也决不会离开你们,请相信老师。

可爱的孩子们唤回了你的信心,她们是你的“特效药”。你决心在有生之年,加倍地爱护他们。

放假不回家的学生没有水喝,你便自己掏钱去附近的一家饭店买开水。一暖水瓶收1元钱。当饭店的老板知道你每天买水是给学生喝,就降到5角钱一瓶,最后干脆不收钱了。

学习方面,你从不看重分数多少,只要她们尽力学就行。课间播放音乐,讲课前唱一首歌,提倡讲普通话,让她们多读多写,引导地们带着感情放声朗读,把自己的情感糅进课文描绘的画面之中。

一个苗族学生,看起书来废寝忘食,你就盯着她吃饭,盯着地喝水,盯着地睡觉,劝她:孩子,要科学地安排学习时间,失去了健康就什么也学不成了。

“老师,有你做榜样,我精力充沛得很。”

考试结束,全县1000多名考生,她考了第二名

你身带疾病站在讲台上,成为学生们崇拜的“旗帜”,你的每一堂课,都是学生们励志的军号声。

(摘编自李延国、王秀丽的报告文学《张桂梅》)

古代诗文阅读(35分)

试题详情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公都子曰:“外人皆称夫子好辩,敢问何也?”

孟子曰:“予岂好辩哉?予不得已也。天下之生久矣,一治一乱。当尧之时,水逆行,泛滥于中国,蛇龙居之,民无所定。”

“尧舜既没,圣人之道衰,暴君代作坏宫室以为洿池民无所安息弃田以为园囿,使民不得衣食,邪说暴行,又作园囿,洿池沛泽多,而禽兽至及纣之身,天下又大乱。周公相武王诛纣,灭国者五十,驱虎、豹、犀、象而远之,天下大悦。”

“世衰道微,邪说暴行又作,臣弑其君者有之,子弑其父者有之。孔子惧,作《春秋》。《春秋》,天子之事也。是故孔子曰:‘知我者其惟《春秋》乎!罪我者其惟《春秋》乎!’”

“圣王不作,诸侯放恣,处士横议,杨朱、墨翟之言盈天下。天下之言不归杨,则归墨。杨氏为我,是无君也;墨氏兼爱,是无父也。无父无君,是禽兽也。公明仪曰:‘庖有肥肉,厩有肥马;民有饥色,野有饿莩,此率兽而食人也。’杨墨之道不息,孔子之道不著,是邪说诬民,充塞仁义也。吾为此惧,闲先圣之道,距杨墨,放淫辞,邪说者不得作。作于其心,害于其事;作于其事,害于其政。圣人复起,不易吾言矣。”

“昔者抑洪水而天下平,周公兼夷狄、驱猛兽而百姓宁,孔子成《春秋》而乱臣贼子惧。我亦欲正人心,息邪说,距被行,放淫辞,以承三圣者,岂好辩哉?予不得已也。能言距杨、墨者,圣人之徒也。”

(节选自《孟子·滕文公下》)

试题详情
古代诗歌阅读

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

苏轼

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纵使相逢应不识,尘满面,鬓如霜。 

夜来幽梦忽还乡,小轩窗,正梳妆。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料得年年肠断处,明月夜,短松冈。

鹧鸪天

贺铸

重过阊门万事非,同来何事不同归?梧桐半死清霜后,头白鸳鸯失伴飞。

原上草,露初晞,旧栖新垅两依依。空床卧听南窗雨,谁复挑灯夜补衣。

【注】①阊门:苏州西门,词人旧居。②梧桐半死:枚乘《七发》中说,龙门有梧桐,其根半生半死。

试题详情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空缺部分

语言文字运用(20分)

试题详情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横竖就拿那么一点工资,还要24小时使唤人了?”“你瞧,又开始画饼了,我要是信了,怕是要哭断肠去了。”最近,“林黛玉发疯文学”在网络走红。网友们脑洞大开,各类生活场景将林黛玉的“怼人”话术巧妙应用,短视频平台也掀起了二次创作。有人质疑网友将林黛玉怼人的话语单独挑出来搞成经典语录,而不看这些话语在原著里的语境,有 ① 之嫌。对此,专家认为,新媒介技术的变化确实产生远离纸质阅读这样一个趋势,但尽管许多都被娱乐化,经典仍然还是经典,经典只有传播了,才有价值。

在网友对“林怼怼”的模仿热潮中,不难发现,职场话题是创作焦点。“横竖就拿那么一点工资,还要24小时使唤人了?”一句,表达的是职场人对过度加班的不满;“你瞧,又开始画饼了,我要是信了,怕是要哭断肠去了”,则是借林妹妹之口,直言对老板空洞承诺的反感。这其中,语气也许是戏谑“发疯”的,情绪却是极其真实的。

林黛玉“花式怼人”大火的背后,折射出一些人现实中无法体面拒绝、坦言不满的无奈。很多时候,面对一些亲戚、同事、领导的无理要求,人们总是要用一些委婉的言辞包裹拒绝的意图。当“高情商”说法也无法回绝时,便只能 ② 答应下来。就这个角度而言,如今流行的犀利“林学”,其实与此前被动自我保护的“糊弄学”有 ③ 之处,它们共同传达出年轻人对缺乏边界意识、形式主义、过度内耗等行为的反感。

试题详情
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问题。

近代以前,长期的农业社会,产生、继承和发展了许多节日。现在只要打开古代《岁时广记》一类的文献看看,就会使你感到惊异了。 ① ?是古人闲着无事干,或者他们物力、精力过剩,所以要来弄弄这种“四时八节”吗?不是的。尽管过去有些节日,现在我们看来是无谓、可笑乃至可厌的,但在被创造乃至被继承的当时,有它的主客观原因和相应条件。在过去节日及其活动中, ②  , 如端午的洒雄黄酒、六月六的晒衣物及年终的掸尘等;有些却只满足生活、心理的要求,如新年的家人团聚、亲友来往以及追傩、钉桃符等,后者往往带着幻想和迷信的色彩。这是由于当时人们对付实际事物的能力还很有限的原因,认识事物的能力又比较薄弱。因此为了满足需要,不能不借助于巫术及宗教信仰、仪式,这就必然要使这种文化带有消极的因素。它标志着人类和民族文化的原始的或近原始的阶段。

但是,人民文化具有一种自然调节、改进的能力。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的实际活动能力和心理智能也不断变化。他们对于传统文化中的不合理的、过时的部分, ③  , 使之合理化,使之具有较高的社会意义。

请在文中横线处补写出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

试题详情
下列基础知识中,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 钟鼓馔(zhuàn)玉:指敲击钟鼓,食用珍美的菜肴
B、 文质杉杉(bīn):文质兼备、配合适当的样子
C、 羞恶(è):对自身的不善感到羞耻,对他人的不善感到憎恶
D、 心无旁鹜(wù):心思没有另外的追求,形容心思集中,专心致志。

作文(60分)

试题详情
阅读下面材料,按要求写作。

从独自成长的大卫·科波菲尔到无人理解的聂赫留朵夫,从孤身在海上与鲨鱼搏斗的圣地亚哥到被命运诅咒的奥雷里亚诺家族,都表现出一种孤独的生命形态。他们有的是物理上孑然一身,有的是精神上无人对话,有的在孤独中倔强成长,有的在孤独中自我安慰。

在万物互联的智能时代,人与人的联系更加容易,可孤独感却并未因此减少。

你如何理解孤独?人应该如何面对孤独?请结合材料写一篇文章,体现你的感悟与思考。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