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宁波市海曙区2023学年第二学期八年级科学学科期中试题

日期: 2024-06-17 八年级下学期科学

选择题(本题共20小题,每题3分,共60分。请选出每小题中一个符合题意的选项,不选、多选、错选均不给分)

试题详情
某学校走廊贴有“轻声慢步”的文明提示语,“轻声”描述的是声音的(  )
A、 音调
B、 响度
C、 音色
D、 速度
试题详情
电业工人带电作业时需要用绝缘垫,以下材料适合做绝缘垫的是(  )
A、 铜
B、 不锈钢
C、 铝合金
D、 橡胶
试题详情
如图所示,描述了成语“杯弓蛇影”的故事情景:挂在墙上的弓映在酒杯里,

酒客以为杯里有蛇。从物理学的角度看,下列关于“蛇影”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蛇影”是光反射形成的
B、 “蛇影”是光沿直线传播形成的
C、 “蛇影”是光折射形成的
D、 “蛇影”是实像
试题详情
 A、B是由同种材料制成的长度相同,横截面积不同的两段导体,将它们串联后接入电路中,比较这两段导体的电阻及通过它们的电流,正确的是(  )

A、 RA<RB、IA<IB
B、 RA<RB、IA=IB
C、 RA>RB、IA=IB
D、 RA=RB、IA<IB
试题详情
 从平面镜里看到背后墙上挂钟的指针位置如图,此时准确的时间应是(  )

A、 1点20分
B、 10点20分
C、 10点40分
D、 11点20分
试题详情
如图,人眼在A点看见河里B点有一条小鱼,则水中的小鱼实际位置是(  )

A、 B点
B、 B点上方
C、 B点下方
D、 B点左方或右方
试题详情
如图所示,向右匀速行驶的动车桌面上有杯水,一束光斜射到水面上,保持入射光方向不变,动车减速时(  )

A、 入射角不变,折射角不变
B、 入射角变小,折射角变小
C、 入射角变大,折射角变大
D、 入射角变大,折射角变小
试题详情
购物支付已进入“刷脸”时代,如图所示,消费者结账时只需面对摄像头(相当于一个凸透镜),经系统自动拍照、扫描等,确认相关信息后,即可迅速完成交易。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 光经过摄像头成像利用的是光的反射
B、 摄像头成像特点与投影仪相同
C、 “刷脸”时,面部应位于摄像头两倍焦距之外
D、 “刷脸”时,面部经摄像头成正立缩小的实像
试题详情
 我们生活在声音的世界里,下列关于声音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老师讲课的声音是由声带的振动产生的
B、 闻其声便知其人是根据声音的音调判断的
C、 医生用B超检查身体是利用声能传递能量
D、 有些地方禁止汽车鸣笛,目的是在声音传播途径上减弱噪声
试题详情
 如图所示,东南亚地区生活着一种射水鱼,它发现水面上的小昆虫后,能从口中快速喷出一束水柱,将昆虫击落水中,实现捕食。下列光路图能表示射水鱼观察水面上小昆虫的是(  )

A、
B、
C、
D、
试题详情
 将两枚硬币放在条形磁体下方,硬币的位置情况应为下列情况中的是( )
A、
B、
C、
D、
试题详情
 在实像与虚像的讨论中,正确的是(  )
A、 人眼既能看到实像又能看到虚像,而屏幕上只能呈现实像,不能呈现虚像
B、 虚像是人们的幻觉,并没有光线进入人眼,所以不能用光屏得到,也不能直接用眼看到
C、 由光的反射只能形成虚像,由光的折射只能形成实像
D、 平面镜只能形成虚像,凸透镜只能形成实像
试题详情
下列关于光的现象和传播规律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反射光线与所对应的入射光线可以不在同一平面内
B、 一束光垂直入射到平面镜上发生反射时,其反射角等于90°
C、 在镜面反射和漫反射现象中,光的传播都遵循光的反射定律
D、 黑板用的时间长了,有一角反光,这是因为光发生了漫反射
试题详情
关于探究平面镜成像实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实验中所成的像可用光屏承接
B、 实验时桌面上铺网格纸比白纸好
C、 实验的玻璃板越厚越好
D、 多次进行实验,主要是为了减小测量误差
试题详情
如图所示电路,甲、乙是电学仪表,闭合开关S后,灯泡L1、L2均正常发光,则(  )

A、 甲、乙都是电流表
B、 甲、乙都是电压表
C、 甲是电流表,乙是电压表
D、 甲是电压表,乙是电流表
试题详情
在如图所示的电路中,闭合开关S后,两灯都不亮,电压表有示数,电流表无示数,则该电路故障可能是 (  )

A、 灯泡L1短路
B、 灯泡L1开路
C、 灯泡L2短路
D、 灯泡L2开路
试题详情
淮安市内严查电动车驾乘人员不戴头盔的现象,“一盔一带,安全常在”,小明想制作一款智能头盔,从而方便提醒人们出行戴头盔。平时将头盔锁在前篓里,先转动钥匙并取出头盔戴上(相当于闭合S1),再转动电动车钥匙(相当于闭合S2),车才能正常启动,图路中符合要求的是(  )
A、
B、
C、
D、
试题详情
如图所示,一束光线透过容器的玻璃侧壁斜射到容器中,在P处形成一光斑,在向容器里逐渐加满水的过程中,容器底部的光斑将(  )

A、 一直向左移动
B、 一直向右移动
C、 先向左移动再向右移回到P点
D、 先向右移动再向左移回到P点
试题详情
如图所示,相邻两室,一明一暗,在两屋之间的墙壁上有一平面镜M,且∠AOC=∠BOC,甲、乙两人分别站在A、B两点,向平面镜张望,则(  )

A、 甲能看到乙,乙看不到甲
B、 甲、乙互相都可以看到对方
C、 甲看不到乙,乙看不到甲
D、 甲看不到乙,乙能看到甲
试题详情
如图甲,电源电压保持不变,闭合开关时,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从b端滑到a端,电压表示数U与电流表示数I的变化关系如图乙所示,正确的是(  )

A、 电源电压是12V
B、 定值电阻R的阻值是6Ω
C、 滑动变阻器的阻值范围是0~18Ω
D、 若定值电阻R断路时,电流表示数

为0,电压表示数为0V

填空题(本题共6小题,25题作图题共4分,其余每空2分,共30分。)

试题详情
如图所示是一只小鸟正在飞离水面时的情景,小鸟向上飞行时,它在水中像的大小将(选填“变大”“不变”或“变小”);小鸟飞行到距水面2m时,小鸟与它在水中的像相距m;站在岸边的人能从各个角度观察到飞行的小鸟,是因为发生了光的反射(选填“镜面”或“漫”)。

试题详情
如图甲是一幅立在桌面上的漫画,如图乙,透过水杯,漫画中的老鼠变“胖”了,还掉头奔向猫,此现象的成因与(选填“照相机”、“投影仪”或“放大镜”)工作原理相同。要想老鼠变“更胖”一点,应适当将水(选填“远离”或“靠近”)漫画。

试题详情
如图所示为一种测量体重的装置。当没有测体重时,绝缘体使电路(选填“切断”或“接通”)。向体重测试台上放重物时,连入电路中的电阻(选填“变大”或“变小”,下同),电路中的电流
试题详情
如图,某校学生在做“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实验时,把李老师的眼镜放在蜡烛和凸透镜之间,发现光屏上烛焰的像变模糊了;接着再将光屏靠近凸透镜,又能在光屏上看到烛焰清晰的像。李老师的眼睛是(选填“近视眼”或“远视眼”),他佩戴的眼镜是(选填“凸透镜”或“凹透镜”)。

试题详情
如图所示,一束光与平面镜成45°角射向平面镜,请作出经平面镜反射后再经凸透镜折射的光路图。

试题详情
在探究电阻两端的电压跟通过电阻的电流的关系时,小东选用了两个定值电阻R1、R2分别做实验,他根据实验数据画出了如图所示的图像,请你根据图像比较电阻R1与R2的大小,则R1(填“大于”“等于”或“小于”)R2。当把这两个电阻并联在电源电压为3V的电路中,干路中的电流是A;当把这两个电阻串联在电源电压为3V的电路中,R1两端电压为V。

实验探究题(本题共4小题,每小题3分,共42分。)

试题详情
小明喜欢吹笛子,他发现按住不同的孔时,笛子会发出不同音调的声音,学习了声现象的相关知识后,小明意识到声音与空气柱的振动有关,他和其他同学进行了以下实验。

猜想1:空气柱发声的频率可能和空气柱的横截面积有关。

猜想2:空气柱发声的频率可能和空气柱的长度有关。

为了验证上述猜想是否正确,小明和同学们找到不同规格的吸管、虚拟示波器等器材进行探究。大家选择5根吸管,堵住其中的一端对着另一端吹气,用示波器记录声音的频率。将实验所得的数据记录在表格中(吸管的长度和横截面就相当于空气柱的长度和横截面)。

实验吸管

吸管长度/cm

吸管横截面积S/mm2

频率f/Hz

1

10

5

3500

2

15

5

3146

3

10

8

3330

4

10

10

3112

5

20

5

2693

【交流分析】

试题详情
在利用光具座进行透镜成像的实验探究中:

试题详情
小海设计了“探究电流与电阻的关系”的实验,器材如下:电源电压恒为4.5V,五个定值电阻R分别为:5Ω、10Ω、15Ω、20Ω及25Ω,滑动变阻器、电压表、电流表、开关各1个,导线若干。

解答题(本题共4小题,第30题8分,第31题6分,第32题6分,第33题8分,共28分。)

试题详情
 有关声音的实验:

试题详情
兴趣小组如图所示的装置探究光的反射规律:

试题详情
如图所示的电路中,电源电压恒为15V,电阻R1、R3的阻值分别为10Ω、15Ω,闭合开关S,断开S1、S2 , 电压表的示数为5V,求:(要有电路分析)

试题详情
亮亮设计了一个用电压表的示数变化反映的环境温度变化的电路,其电路原理图如图甲所示。其中,电源两端电压U=4V(恒定不变),电压表量程为0~3V,R0是定值电阻,R0=300Ω,R1是热敏电阻,其电阻环境温度变化的关系如图乙所示。闭合开关S后,求: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