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省大同市浑源县2020-2021学年八年级上学期物理期中考试试题

日期: 2024-06-17 八年级上学期物理

单选题

试题详情
2019年5月17日,我国首例最小心脏起搏器植入患者。如图是将该起搏器与一元硬币放在手掌上的照片,据此估测它的实际长度约为(   )

A、 2.5mm
B、 2.5cm
C、 2.5dm
D、 2.5m
试题详情
下列测量时间的工具中,为北斗卫星导航系统提供精确测时的是(   )
A、 日晷
B、 沙漏
C、 电子手表
D、 铯原子钟
试题详情
在一年一度的大庆市“黎明湖端午龙舟赛”中,有人对某组在平行赛道上比赛的甲乙两队龙舟的速度与时间关系进行了仔细研究,得出了甲乙的速度与时间关系图象如图.根据图象可知,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0﹣t1时刻两队所走距离相等
B、 t1时刻甲队比乙队运动的快
C、 t1时刻甲队超过乙队
D、 t1时刻甲乙两队速度相等
试题详情
2020年6月30日,随着最后一颗组网卫星成功定点于地球同步轨道,中国建成世界领先的“北斗”导航系统。这里的“同步”是指卫星(   )
A、 相对太阳静止
B、 相对火星静止
C、 相对地球静止
D、 相对月球静止
试题详情
甲音叉发声时每秒振动256次,乙音叉发声时振动频率为512Hz,相比于乙音叉,甲音叉(   )
A、 发声时振幅一定更小
B、 发声时振动频率一定更高
C、 发出声音的音调一定更低
D、 发出声音的响度一定更大
试题详情
如图是我国自主研发的新型深远海综合科考船“东方红3号”。该船在行驶时,水下20米外的鱼群都感觉不到,其低噪音控制指标已达全球最高级别。下列关于“低噪音”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噪音不是由振动产生的
B、 噪音不能传递能量
C、 液体中不能传播噪音
D、 从声源处减弱了噪音
试题详情
如图,用湿手摩擦杯口发声,若改变杯内水量可以改变声音的(   )

A、 响度
B、 音调
C、 音色
D、 速度
试题详情
如图所示,宝轮寺塔位于河南省三门峡市区西部陕州风景区。游人立于塔四周数丈,叩石、击掌,会听到“呱呱呱”的类似蛤蟆的叫声,所以当地群众俗称其为“蛤蟆塔”。产生这一奇妙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

A、 发声的物体在振动
B、 声音的反射
C、 声音在不同介质中的传播速度不同
D、 人耳的特异功能
试题详情
2019年12月31日,中新网消息,近日,受强冷空气的影响,黄河中游气温持续下降,壶口瀑布飞溅的浪花和弥天水雾在两岸的岩石和护栏上凝结成美丽壮观的“冰挂”,晶莹剔透,造型各异,吸引了众多游客(如图所示)。“冰挂”形成过程中涉及的物态变化是(   )

A、 汽化
B、 液化
C、 凝华
D、 凝固
试题详情
下列四个实例中,能够使蒸发减慢的是(   )
A、 将新收获的玉米摊开晾晒
B、 将湿手伸到干手器下方吹
C、 将湿衣服晾在通风向阳处
D、 将新鲜的黄瓜装入塑料袋
试题详情
在2020年春抗击新型冠状病毒期间,医护人员必须穿着厚厚的防护服、戴上口罩和眼罩。眼罩的玻璃片常常模糊不清,这主要是(   )

A、 医护人员呼出的水蒸气遇冷的液化现象
B、 空气中水蒸气遇冷的液化现象
C、 空气中的水蒸发形成的
D、 医护人员出汗形成的
试题详情
下列场景与所蕴含的物理知识对应完全正确的是(  )
A、 春季,小卉体育训练后满头大汗,回到教室不停扇风——提高液体温度加快蒸发
B、 夏季,小卉手拿着一瓶冰冻矿泉水,一段时间后冰减少, 手感到凉——熔化吸热
C、 秋季,小卉发现清晨操场边的双杠上铺满了一层箱——霜是水蒸气凝固形成的
D、 冬季,戴眼镜的小卉从教室外走进温暖的教室内,眼镜镜片模糊不清——液化吸热

填空题

试题详情
小航一家双休日驾车外出郊游,在汽车行驶的过程中,小航同学观察了一下速度及里程表盘如图甲所示。此时汽车的行驶速度为 ,汽车行驶了半个小时后。表盘的示数如图乙所示,那么这段时间内汽车行驶的路程是 ;平均速度为

试题详情
如图所示,用刻度尺测量物体的长度,读数时视线正确的是(选填“A”或“B”),刻度尺分度值是,测出该物体的长度是cm。一次测量可能误差较大,为了减小误差,应当

试题详情
“闻其声而知其人”是根据声音的特征来辨别的.“引吭高歌”中的“高”指的是声音大.“女高音歌唱家”中的“高”指的是声音的高.
试题详情
为了保护听力,声音不能超过dB;放鞭炮时,用手使劲堵住耳孔,这是在处减弱噪声;在居民区和马路旁植树造林,这是在减弱噪声。
试题详情
天气热极了,小红在家写作业,汗流不止,抬头看了看挂在墙上的寒暑表,如图所示,当时室温为。于是她打开电风扇,立刻感到凉快多了,这时她又看了看寒暑表,发现示数(选填“升高”、“不变”或“降低”),这是因为打开电风扇加快了人体表面的,从而加快了人体上汗水的

试题详情
有一种聚乙烯材料可以在15℃~40℃范围内熔化和凝固,则这种材料属于(选填“晶体”或“非晶体”);把它掺在水泥里,制作储热地板和墙壁,可以起到调节室温的作用,这是因为气温高时,;气温低时,

简答题

试题详情
阅读下列材料,并回答问题。

超声波及其应用

人能够听到声音的频率范围从20Hz到20000Hz。低于20Hz的声音叫次声波,高于20000Hz的声音叫超声波。

超声波具有许多奇异特性:空化效应——超声波能在水中产生气泡,气泡爆破时释放出高能量,产生强冲击力的小水柱,它不断冲击物件的表面,使物件表面及缝隙中的污垢迅速剥落,从而达到净化物件表面的目的。传播特性——它的波长短,在均匀介质中能够定向直线传播,根据这一特性可以进行超声波探伤、测厚、测距、医学诊断等。

根据上述材料,请你回答:

试题详情
寒冷的冬天,如遇气温骤降,在窗玻璃上常常会形成美丽的“冰花”,如图所示。请你说出“冰花”是在窗玻璃的哪一侧形成的并解释其形成的原因。

实验题

试题详情
为探究小车在足够长的斜面上的运动规律,亮亮使小车每次均从斜面上A处由静止释放,沿斜面向下运动(如图所示),记录的数据如表所示。

从A处开始的路程s/cm

0

3

12

27

48

从A处开始计时的时间t/s

0

0.75

1.5

2.25

3

3.75

平均速度v/(cm•s-1

0

4

8

12

16

20

试题详情
在探究声音的产生与传播时,小明和小华一起做了下面的实验:

斜面倾角

60°

40°

20°

时间/s

2

4

8

路程/cm

16

16

16

试题详情
在学习吉他演奏的过程中,小华发现琴弦发出声音的音调高低是受各种因素影响的,他决定对此进行研究。请你帮助他完成以下内容。

编号

材料

长度/cm

横截面积/mm2

1

60

0.5

2

60

0.8

3

60

1.0

4

100

0.5

5

100

6

150

0.5

7

100

1.0

8

尼龙

1.0

9

尼龙

150

1.0

试题详情
2020年1月5日,太原入冬后的第一场雪如约而至。大雪纷纷扬扬下了一天,将大地装裹得严严实实。这几天的天气状况是:

看来完全符合人们常说的“下雪不冷,化雪冷”。小明想,化雪时为什么会冷?雪熔化时温度会怎样变化呢?于是他选择玻璃杯、脸盆、筷子、秒表和等日常用品作为实验器材进行了实验探究。

步骤1:将加入适量雪的玻璃杯置于盛热水的脸盆中(对热水采取了保温措施);

步骤2:用筷子不断搅动杯中的雪,并用温度计测出雪熔化过程中各时刻的温度,数据如下表。

时间/min

0

2

4

6

8

10

12

14

温度/℃

-4

-2

0

0

0

0

4

8

状   态

固液

固液

步骤3:分析表格中的数据可以看出雪的熔点是℃,雪熔化用了min,但温度。雪熔化过程中,脸盆中的热水温度,说明雪熔化要热量(填“吸收”或“放出”),所以“下雪不冷,化雪冷”。

试题详情
在做“探究水的沸腾”实验中:

计算题

试题详情
汽车遇到意外情况时,紧急停车要经历反应和制动两个过程。汽车在反应过程中做匀速直线运动,在制动过程中做变速直线运动,如图所示。若汽车以72km/h的速度在平直的公路上行驶,紧急停车时,在反应过程中行驶了14m;制动过程所用的时间为2.3s,汽车在两个过程中通过的总距离为30m。求: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