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部编版2019-2020学年八年级下学期历史期末模拟试题(一)

日期: 2024-06-16 八年级下学期历史

选择题(共20小题,每小题1.5分,满分30分.)

试题详情
它“展示了一幅宏伟的建设蓝图,是新中国的建国纲领。在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定宪法前,它具有国家临时宪法的作用……”这里的它是指(   )

A、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
B、 《劳动和社会保障法》
C、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
D、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试题详情
以下对应关系搭配恰当的一组是(    )
A、 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制定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B、 西藏和平解放——实现了祖国完全统一,实现了民族大团结
C、 抗美援朝——结束了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历史  
D、 土地改革完成——我国农村彻底废除封建土地剥削制度
试题详情
下图为建国初期我国主要工农业品产量变化柱状图。其中数据发生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A、 土地改革的完成
B、 西藏和平解放
C、 “大跃进运动”的发动
D、 “一五计划”的实施
试题详情
下图是1957年中国人民邮政发行的题为《入社》的纪念邮票,这里的“社”指的是( )

A、 农业生产合作社
B、 农村供销合作社
C、 农村人民公社
D、 联产承包小组
试题详情
1956年以后,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开始了社会主义建设的艰辛探索,取得了一系列重大成就,在探索中也有曲折和失误。“曲折和失误”的具体表现是(    )

①“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的总路线

②“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

③实施“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方针

④“文化大革命”的发动

A、 ①③
B、 ①②③
C、 ①②④
D、 ①②③④
试题详情
下列关于中国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先进人物的描述对应正确的是(    )
A、 焦裕禄——“党的好干部”、“人民的好公仆”
B、 邓稼先——“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C、 王进喜——“两弹元勋”  
D、 雷锋——“宁可少活二十年,拼命也要拿下大油田”
试题详情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党的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开启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的伟大征程。观察下面时间轴,为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奠定思想基础的是(    )

A、 ①
B、 ②
C、 ③
D、 ④
试题详情
2018年12月习近平在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大会上说:“改革开放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发展史上一次伟大革命,正是这个伟大革命推动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伟大飞跃!”下列关于“改革开放”的说法,正确的有(    )

①十一届三中全会做出实行改革开放的重大决策

②经济体制改革首先在城市的国有企业中展开

③我国经济改革的目标是要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④我国的开放首先在广东省和福建省开始实行

A、 ①②③
B、 ①③④
C、 ②③④
D、 ①②③④
试题详情
“40年弹指一挥间。改革开放的浩荡浪潮,让华夏神州翻天覆地、沧海桑田,即便最大胆的预言家也不会想象到这个古老的国家‘史诗般的进步’。”对“史诗般的进步”中的历史事件按时间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

①海南弄潮   ②深圳兴涛  ③小岗破冰   ④浦东逐浪

A、 ①②③④
B、 ②③①④
C、 ④②③①
D、 ③②①④
试题详情
中国共产党带领着中国人民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做出极大努力,下列事件按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

①提出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

②习近平作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论断

③南方谈话

④将邓小平理论确定为党的指导思想

A、 ①③④②
B、 ①③②④
C、 ③①④②
D、 ②①③④
试题详情
观察如图,“甲”段进出口贸易的平稳增长主要得益于(    )

A、 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进行          
B、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渐确立  
C、 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进行          
D、 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的发展机遇
试题详情
祖国统一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香港与澳门的顺利回归并长期保持繁荣稳定,它们向世界展示了(    )
A、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优越性           
B、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正确性
C、 独立自主和平外交政策的成功        
D、 “一国两制”的伟大生命力
试题详情
“……对上级国家机关的决议、决定、命令和指示,有不适合民族自治地方实际情况的,可在报经上级机关批准后,变通执行或者停止执行。”材料体现了我国实行(    )
A、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B、 经济特区优惠政策  
C、 和平共处的外交政策
D、 “一国两制”方针政策
试题详情
祖国统一是海峡两岸中国人的神圣使命。下列活动按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

①台湾调整三不政策

②连战访问中国大陆

③习近平与马英九在新加坡会面

④九二共识

A、 ①②③④
B、 ①④②③
C、 ②④①③
D、 ③④①②
试题详情
词汇出现频率的高低反映国家政治、经济、文化主题的变化。以下为1978~2019年中国各大报刊出现的高频率词汇,其中最有可能属于2012~2019年的是(    )
A、 解放思想   改革开放   一国两制
B、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邓小平理论   三个代表
C、 和谐社会   八荣八耻   科学发展观
D、 中国梦   一带一路   两个一百年
试题详情
下图为“我国与各国建立外交关系情况简表(累计)”,我国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时段是图中的(    )

A、 ①
B、 ②
C、 ③
D、 ④
试题详情
下图《梅开三度》反映了我国20世纪70年代外交史上的三件大事,其中“甲”是什么事件?(   )

A、 万隆会议
B、 日内瓦会议
C、 中国恢复在联合国合法席位
D、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
试题详情
2019年是中国人民海军成立70周年。以下是人民海军不同时期的主战装备,这反映出人民军队(   )

A、 武器现代化水平提高
B、 成为友好交往的使者
C、 实战化训练不断加強
D、 形成海陆空防御体系
试题详情
下表是一份新中国模范人物的简历。据此判断,他的姓名应是(   )

姓名

生卒年月

1924~1986

身份

科学家  中国科学院院士  “两弹元勋”

荣誉

“两弹一星”功勋奖章

成就

领导设计和研制成功中国第一颗原子弹和氢弹

评价

“干惊天动地事,做隐姓埋名人”的民族英雄

A、 王进喜
B、 邓稼先
C、 袁隆平
D、 屠呦呦
试题详情
下表所示内容反映了我国(    )

时间

20世纪70年代

20世纪80年代

20世纪90年代

“三大件”

自行车,缝纫机、手表

电视机、电冰箱、洗衣机

手机、空调、汽车

A、 经济快速发展
B、 文化教育进步
C、 社会保障提高
D、 饮食结构优化

材料题(共2小题,第21题11分,第22题9分,满分20分。)

试题详情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占人类总数四分之一的中国人从此站起来了。

——《中国历史》八年级下册

材料二

材料三  1953﹣1957年,我国农业、轻工业和重工业产值增长速度和比重变化表

类别

1953年农轻重比例(%)

1957年农轻重比例(%)

1953﹣1957年平均增长速度(%)

农业

52.8

43.5

4.5

轻工业

29.6

29.2

12.8

重工业

17.6

27.3

25.4

材料四  改变生产资料私有制为社会主义公有制这个极其复杂和困难的历史任务,现在在我国已经基本完成了。我国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谁战胜谁的问题,现在已经解决了。

——刘少奇

请回答:

试题详情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1978年,安徽省遇到百年不遇的大旱。为了吃饱肚皮,安徽风阳小岗村18户农民私下立了一份将田地包干到户的契约。 

材料二  下列表格是北京、上海、广州、深圳国内生产总值(GDP)和人均国内生产总值统计表。(据国家统计局公布数据制表)

材料三  他和同事们找到了一条强国富民的道路。在达成这个目标的过程中,邓小平也引领了中国的根本转型,不论在它与世界的关系方面,还是它本身的治理结构和社会。在邓小平领导下出现的这种结构性转变,确实可以称为自两千多年前汉帝国形成以来,中国最根本的变化。

——傅高义《邓小平时代》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