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宁波市宁海县西片2023学年第二学期西片七年级期中科学试题卷

日期: 2024-06-01 七年级下学期科学

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

试题详情
“关爱生命,健康生活”。下列行为不利于健康的是( )
A、 保持乐观的生活态度
B、 拒绝吸烟、酗酒、吸毒
C、 积极参加体育锻炼
D、 沉迷网络游戏
试题详情
下列人类活动最可能造成土壤污染的是( )
A、 在荒山上大量种植树木
B、 在农田中大量施用化肥
C、 在干旱地区喷灌或滴灌
D、 在适宜的耕地上玉米与大豆套种
试题详情
下列实验操作,错误的是(         )

A、 倾倒液体
B、 读取体积
C、 点燃酒精灯
D、 滴加液体
试题详情
下列几样生活中常见的物质中,属于溶液的是( )
A、 现磨豆浆
B、 牛奶
C、 纯净的矿泉水
D、 泥沙水
试题详情
下列物体都属于光源的一项是( )
A、 金星、镜子、灯笼鱼
B、 萤火虫、发光的LED灯、太阳
C、 恒星、钻石、点燃的蜡烛
D、 火把、发光水母、月亮
试题详情
在抗击新型冠状病毒期间,戴眼镜的同学佩戴口罩后,镜片经常会出现“雾”现象。关于镜片上的“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雾”属于水蒸气
B、 “雾”是液化形成的
C、 “雾”的形成需吸收热量
D、 取下眼镜后,“雾”消失不见了,是升华现象
试题详情
将三支分别装满氧气、空气、二氧化碳的试管倒置在水中,一段时间后液面变化情况是( )
A、 装氧气的试管中液面上升较高
B、 装空气的试管中液面上升较高
C、 装二氧化碳的试管中液面上升较高
D、 液面均无变化
试题详情
着火时,正确处理火情有利于保护生命财产安全,下列处理方式中正确的是( )
A、 家用电器着火,应立即用水浇灭
B、 厨房天然气泄漏,可打开脱排油烟机排气
C、 森林着火时,应顺风跑逃离火场
D、 不慎碰倒燃着的酒精灯而着火,应立刻用湿抹布扑盖
试题详情
根据水在地球上的分布,再结合地球上的淡水储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冰川

地下水

湖泊水

沼泽水

河流水

大气水

生物水

68.700%

30.0600%

0.2600%

0.0330%

0.0060%

0.0370%

0.0032%

A、 大气水含量不多,但它可以成云致雨
B、 图示中的97.5%咸水全部存在于海洋中
C、 地球的淡水分布很广,所以含量比咸水多
D、 根据淡水比例,目前人类主要利用的淡水资源是冰川水和深层地下水
试题详情
环境问题已成为制约社会发展和进步的重要因素,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①臭氧层的主要作用是吸收紫外线        ②温室效应加剧将导致全球气候变暖

③酸雨形成的主要原因是空气受到二氧化硫和氮氧化物的污染

④汽车尾气排放增加,加剧了空气污染

A、 ①②
B、 ②③
C、 ①②④
D、 ①②③④
试题详情
小科同学往右图所示的烧杯中加入一种固体物质,搅拌后,发现温度升高、石蜡熔化,塑料片掉了下来。小科同学加入的物质可能是( )

A、 氯化钙
B、 硝酸铵
C、 氯化钠
D、 氢氧化钠
试题详情
下列现象中没有利用大气压强的是( )
A、 塑料挂衣钩紧贴的光滑的墙壁上
B、 钢笔吸墨水
C、 用抽气机将马德堡半球中的空气抽出
D、 护士给病人打针前,将药液吸进针筒
试题详情
浙江省通过“一厂、三线”将淳安千岛湖水引至杭州闲林水库送进千家万户。该工程实现改造的水循环环节是( )
A、 地表径流
B、 蒸发
C、 降水
D、 水汽输送
试题详情
有关化学反应的现象描述正确的是( )
A、 二氧化碳通入紫色石蕊试液中溶液变蓝色
B、 木炭在纯净的氧气中燃烧,发出耀眼的白光,并生成二氧化碳气体
C、 硫在纯净的氧气中燃烧发出淡蓝色火焰,生成一种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
D、 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火星四射,并放出大量的热,生成一种黑色的固体
试题详情
如图所示是“自制彩虹”活动,针对本活动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该实验在晴天完成现象更明显
B、 喷水时人应该面对太阳而站
C、 彩虹的形成是光的色散现象
D、 太阳光是复色光
试题详情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电视机的遥控器可以发出红外线来实现对电视机的遥控
B、 实验表明,色光的混合规律与颜料的混合规律相同
C、 光照在物体上时,物体的颜色由照射光的颜色决定
D、 任何情况下,紫外线的照射对人体都是有害的
试题详情
当月球半影扫过地球表面发生日偏食,小宁借助小孔成像实验装置对日食过程中“”形太阳进行观察,纸盒上扎有一个圆形小孔,则在半透明光屏上看到像的形状是( )

A、
B、
C、
D、
试题详情
沙漠里有一种能收集空气中水分的甲虫。当这种甲虫从洞穴爬出到沙丘后,便将身体呈倒立姿势(如右图所示)。一段时间后,身体表面出现水珠,并顺着背部流入口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水珠是由空气中水蒸气凝华形成的
B、 水珠的形成过程是一个吸热过程
C、 甲虫能收集到空气中的水分,说明它背部的温度比外界气温低
D、 比起清晨来,甲虫在正午从洞穴中出来更容易喝到水
试题详情
如图是甲、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将t2℃时等质量的甲、乙两种物质的饱和溶液降温到t1℃时,( )

A、 两种溶液仍是饱和溶液
B、 两种溶液的质量仍相同
C、 乙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比甲大
D、 乙溶液中溶剂的质量比甲多
试题详情
甲是60℃的蔗糖溶液,按如图所示进行操作。以下分析错误的是( )

A、 甲一定是不饱和溶液
B、 丙和丁一定是饱和溶液
C、 乙的溶质质量分数一定比甲大
D、 甲和丙的溶质质量分数一定不相等
试题详情
有两个集气瓶,分别装着氧气、二氧化碳,若要鉴别它们,下列方法不可行的是( )
A、 分别滴入澄清石灰水,振荡
B、 用燃着的木条插入瓶中
C、 闻气味
D、 滴入紫色石蕊试液,振荡
试题详情
小车剧烈冲撞后,安全气囊中会瞬间产生一种空气中含量最多的气体。该气体为( )
A、 氧气
B、 氮气
C、 二氧化碳
D、 水蒸气
试题详情
如图所示将一种物质加入另一种物质中,其中能得到乳浊液的是( )
A、
B、
C、
D、
试题详情
最近很流行一款杯子——富氢养生水杯(如图所示),广告称闭合开关,3分钟快速改变水质,迅速生成高浓度氢气。如果广告是真实的,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水是由氢气和氧气组成的
B、 “水中产生氢气”属于物理变化
C、 氢气在与电源正极相连的一端产生
D、 杯中发生的化学反应的文字表达式为:水 氢气+氧气
试题详情
小宁用盛有150g水的烧杯进行如图1所示操作,得到相应的溶液①②③。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固体W的溶解度曲线是图2中的a
B、 溶液①②③都是饱和溶液
C、 溶液①②③中,溶液浓度的关系是③>②=①
D、 若将溶液②升温至t2℃,固体能全部溶解

填空题(本题共9小题,每空1分,共30分)

试题详情
在“地面上的圆形光斑是什么?”活动中,小宁看到树荫下的水平地面上有如图所示的光斑。这圆形光斑是通过小孔成的像。下列选项的原理与圆形光斑形成原理相同的是

      

 ①彩虹 ②皮影戏 ③日晷 ④月食

试题详情
科学是不断变化和发展的,历史上有很多重大的科学历史事件。如:(填人名)用实验证明了空气主要是由氧气和氮气组成的;实验证明了大气压强的存在而且很大。
试题详情
右图是地球上水循环的示意图。请据图回答:

试题详情
如图所示,图甲为某物质的凝固图像。

试题详情
小宁按照书本中的实验要求“探究水的沸腾”。

试题详情
如图是实验室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氯化钠溶液的流程图。

试题详情
用如图所示的装置来检验二氧化碳性质:(浓硫酸可除去水蒸气,紫色小花是用紫色石蕊试液浸泡过的)

试题详情
小宁想探究燃烧的条件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

试题详情
根据下表回答问题

温度/℃

0

20

40

60

80

100

溶解度/g

氯化钠

35.7

36.0

36.5

37.3

38.4

39.8

氯化铵

29.4

37.2

45.8

55.2

65.6

77.3

实验探究题(本大题共3小题,每空2分,共30分)

试题详情
如图小宁同学配制50g溶质质量分数为15%的硝酸钾溶液的过程:

回答下列问题:

试题详情
空气中氧气含量测定的再认识。

【查阅资料】

①白磷的着火点是40℃,红磷的着火点是240℃,两种物质的燃烧产物五氧化二磷是白色固体。

②铜与氧气在加热的条件下生成黑色固体氧化铜。

【经典赏析】

教材中介绍了拉瓦锡用定量的方法研究了空气的成分(实验装置如图1)。该实验与图中另两个实验的原理相同,即通过物质和氧气反应生成固体使密闭容器内气压(选填“增大”或“减小”),大气压将水压入,测出氧气的含量。

【实验回顾】

实验室常用红磷燃烧的方法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装置如图2),测出的氧气体积分数明显偏小。请你参与探究:

【提出问题】

造成误差的原因是什么?如何改进课本实验装置?

【猜想】

甲同学:可能是瓶内残留气体中还有氧气。

乙同学:可能是烧杯中的水倒流结束后,导管内有部分水滞留。

【交流与讨论】打开弹簧夹的时机很重要,才可打开弹簧夹。

【探究与反思】为验证甲同学的猜想,将铜粉在残余气体中加热,观察到铜粉,说明甲同学的猜想是合理的。

大家采用改进的实验装置(图3)进行实验,图3装置与图2相比,优点有:

试题详情
在观察小孔成像特点时,小宁发现:光屏到小孔的距离越远,所成的像越大,像的大小与该距离有什么定量关系?于是他在光线较暗的环境中进一步探究:

1用发光二极管按“F”字样拼装在不透明的纸板上,如图甲所示。

2将“F”字样纸板、带小孔的不透明纸板、半透明塑料板(光屏)依次置于光具座的A、B、C位置,使发光二极管“F”对准小孔,如图乙所示。

请你回答下列问题:

分析计算题(本大题共2小题,31题5分,32题5分,共10分)

试题详情
小宁要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设计了如图实验。将胶头滴管中的水滴入烧杯中,与生石灰接触一段时间后白磷开始燃烧,待白磷熄灭冷却至室温后打开弹簧夹,注射器活塞会向左移动最终停在15mL刻度处。(提示:生石灰与水混合会放出大量的热)

试题详情
在农业生产上往往用质量分数为18%的氯化钠溶液选种。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