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中考历史一轮复习:14 人民解放战争

日期: 2024-06-16 中考阶段历史

单选题

试题详情
如图为某天日历。根据日历推断这一天(   )

A、 中国工农红军正式创建
B、 中国开始了全国性抗战  
C、 刘灯大军挺进大别山
D、 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
试题详情
管玉泉在《亲历攻占总统府》中记载:“在俘虏兵的引领下,我们登上了总统府顶楼,……我换上一面红旗。这时正是民国38年4月23日上午8时。”材料中的“总统府”属于(   )
A、 晚清政府
B、 南京临时政府
C、 北洋军阀政府
D、 南京国民政府
试题详情
刘伯承回忆他指挥 一次军事行动时说到,“以十几万大军远离根据地,一举跃进到敌人的深远后方去作战,这种独特的进攻方式,是史无前例的”。这一军事行动指(  )
A、 百团大战
B、 千里挺进大别山
C、 攻占锦州
D、 百万雄师过长江
试题详情
1948年9月至1949年1月,中国人民解放军对国民党军队发起了战略决战。使东北全境获得解放的战役是(   )
A、 辽沈战役
B、 平津战役
C、 淮海战役
D、 渡江战役
试题详情
下列四幅形势图所示的战役,采用“关门打狗”战术,解放了东北全境的是(    )
A、
B、
C、
D、
试题详情
1947年3月,中共中央和解放军总部主动撤出延安,是因为国民党军队重点进攻(   )
A、 陕北解放区
B、 中原解放区
C、 东北解放区
D、 华东解放区
试题详情
根据下图反映的史实,确定研究主题是(  )

A、 抗日烽火遍九州
B、 三支大军逐中原
C、 国军主力一扫光
D、 百万雄师过大江
试题详情
整理知识结构图是一种高效的历史学习方法,以下图示有助于我们了解(  )

A、 国共十年内战的主要进程
B、 抗日战争的发展历程
C、 人民解放战争的主要进程
D、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完整历程
试题详情
1945年,文学家郑振铎写道:“从毛泽东先生到了重庆,开始会谈以后,我们哪一天不在探问着会谈进行的情形,不在关心着会谈进行得顺利与否?”这反映出当时中国人民的迫切愿望是(   )
A、 “驱除鞑虏,恢复中华”
B、 “打倒列强,铲除军阀”
C、 “还我河山,守士抗战”
D、 “要和平,争民主"
试题详情
经过一年作战,解放战争形势发生重大变化。1947年6月30日夜,刘伯承、邓小平率领晋冀鲁豫解放军主力一举突破黄河天险,千里挺进大别山。这标志着人民解放军(   )
A、 粉碎了国民党军的全面进攻
B、 粉碎了国民党军的重点进攻
C、 揭开了战略进攻的序幕
D、 实现了祖国大陆的统一
试题详情
如图是某同学在学习中绘制的一幅简图,据此判断,他学习的内容是(    )

A、 转战陕北、战略防御
B、 御敌于外、自卫反击
C、 战略决战、全胜可期
D、 千里跃进、战略进攻
试题详情
1947年10月10日,人民解放军总部发布《中国人民解放军宣言》,发出了“打倒蒋介石,解放全中国”的气壮山河的号召,中国革命的高潮到来了。“宣言”发布于(   )
A、 国共两党重庆谈判期间
B、 中共中央转战陕北期间
C、 解放军进行战略进攻期间
D、 解放军进行战略决战期间
试题详情
某中学生的学习笔记有“干里跃进大别山”“北平和平解放“占领南京”等关键词。据此判断,这位同学学习的专题是(   )
A、 北伐战争
B、 红军长征
C、 抗美援朝战争
D、 解放战争
试题详情
某同学在学习“人民解放战争”这一单元内容时,将其划分为“战略防御、战略反攻、战略决战、夺取胜利”四个阶段。揭开了“战略反攻”序幕的是(  )
A、 转战陕北
B、 挺进大别山
C、 三大战役
D、 解放南京
试题详情
毛泽东曾说:“这是一个历史的转折点。这是蒋介石的二十年反革命统治由发展到消灭的转折点……这个事实一经发生,它就将必然地走向全国的胜利。这个“转折点”揭开了人民解放军战略进攻的序幕,它是(   )
A、 辽沈战役
B、 淮海战役
C、 平津战役
D、 刘邓大军千里挺进大别山
试题详情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百万雄师过大江能够气吞万里如虎,根本原因是我们党同人民一条心,军民团结如一人。”其强调了哪一战役胜利的原因(   )
A、 辽沈战役
B、 平津战役
C、 淮海战役
D、 渡江战役
试题详情
1947年的华北解放区,农民纷纷购买毛泽东和朱德的画像。主要是因为(   )
A、 抗日战争胜利
B、 土地改革的开展
C、 华北全境解放
D、 国民党政权覆亡
试题详情
“四十昼夜风云,三千里路程;雄师南下,越黄泛,铁骑饮马长江滨;壮举谁为者,刘邓常胜军。”材料描写的事件(   )
A、 粉碎了国民党军队的全面进攻
B、 揭开了解放军战略进攻的序幕
C、 打退了敌人对山东解放区的重点进攻
D、 发起了渡江战役,占领了南京
试题详情
“我军这一战略行动,恰似一把利剑插进蒋介石反动统治的心脏……从此,中国人民解放军由内线作战转为外线作战,由战略防御转入战略进攻。”材料中的“这一战略行动”是指(   )
A、 平型关大捷
B、 百团大战
C、 挺进大别山
D、 渡江战役
试题详情
邓小平在总结这段历史时反复强调:'整个解放战争最困难是挑这个担子。”这是刘邓大军顾全大局、不怕牺牲,实现毛泽东战略决策的伟大壮举。“伟大壮举”指的是(   )
A、 辽沈战役
B、 挺进大别山
C、 淮海战役
D、 平津战役
试题详情
1949年4月,人民解放军横渡长江,占领南京,结束了国民党在大陆的统治。此时毛泽东写的诗词最有可能是(   )
A、 到中流击水,浪遏飞舟
B、 今日长缨在手,何时缚住苍龙
C、 宜将剩勇追穷寇,不可沽名学霸王
D、 万里长江横渡,极目楚天舒
试题详情
毛泽东《七律》:“钟山风雨起苍黄,百万雄师过大江。……若有情天亦老,人间正道是沧桑。”这首诗词创作于哪一战役之后(   )
A、 千里挺进大别山
B、 淮海战役
C、 渡江战役
D、 辽沈战役
试题详情
三大战役共歼灭和改编国民党军队150多万人,国民党军队的主力基本被消灭。其中解放东北全境的战役是(   )
A、 辽沈战役
B、 淮海战役
C、 平津战役
D、 渡江战役
试题详情
解放战争中,揭开了人民解放军战略进攻序幕的事件是(   )
A、 辽沈战役
B、 淮海战役
C、 平津战役
D、 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
试题详情
南京是中国近代历史的缩影,见证了中华民族的耻辱和抗争。以下事件发生在南京的是(   )

①中华民国的成立                             ②《辛丑条约》的签订

③五四运动的爆发                             ④统治中国22年的国民党政权垮台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