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绍兴市柯桥区联盟校2020-2021学年八年级下学期科学3月独立作业试题

日期: 2024-06-16 八年级下学期科学

选择题(每题2分,共30分)

试题详情
在日常生活与科学研究中,我们常常用符号或模型来表达一定的信息。下列教材中出现的图示属于符号的是(    )
A、
B、
C、
D、
试题详情
生物体死亡后,体内含有的碳14会逐渐减少(称为衰变),因此科学家可通过测量生物体遗骸中碳14的含量,来计算它存活的年代,这种方法称为放射性碳测年法。碳14原子核中含6个质子与8个中子,在衰变时,一个中子变成质子,形成新的原子核。下列关于新原子核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碳原子核,含7个质子,8个中子
B、 氮原子核,含7个质子,7个中子
C、 碳原子核,含6个质子,7个中子
D、 氧原子核,含7个质子,8个中子
试题详情
如图为某原子结构模型的示意图,其中a、b、c是构成该原子的三种不同粒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决定该原子种类的粒子是b
B、 原子的质量集中在a和c上
C、 原子中b与c的数目一定相同
D、 原子中a与c的数目一定相同
试题详情
“宏观——微观——符号”之间建立联系,能帮助我们更好地认识物质的本质。75%的医用酒精,其有效成分是乙醇,如图是工业上在一定条件下制取乙醇的微观示意图。下列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 宏观分析:该反应涉及三种分子
B、 微观分析:一个丙分子由9个原子构成
C、 方法分析:该微观示意图是一种模型
D、 变化分析:该变化是化学变化
试题详情
信用卡刷卡时,其表面的小磁体经过刷卡机的缝隙,线圈中会产生电流。如图所示,此过程主要涉及的知识是(    )

A、 电磁感应
B、 磁极间的相互作用
C、 通电导线周围存在磁场
D、 通电导线在磁场中受力运动
试题详情
为判断钢棒是否具有磁性,小明进行如图所示实验,根据实验现象不能确定钢棒具有磁性的是(   )
A、 将悬挂的铁棒多次转动静止时总是南北指向
B、 将铁棒一端靠近小磁针,互相吸引
C、 将铁棒一端靠近大头针,大头针被吸引
D、 水平向右移动铁棒,弹箸测力计示数有变化
试题详情
为了探究电磁铁的磁性强弱与哪些因素有关,某同学使用两个相同的大铁钉和相同的导线绕制成电磁铁进行实验,如图所示。则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 若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向左移动,则能使电磁铁的磁性增强
B、 实验中电磁铁的磁性强弱是用吸引大头针的数目多少来显示的
C、 若要探究电磁铁的磁性强弱与电流大小的关系,只要用一次实验就有明显的实验现象
D、 若要探究电磁铁磁性强弱与线圈匝数的关系,只要用一次实验就有明显的实验现象
试题详情
如图中的开关由触点a到触点b时,电磁铁的磁性强弱及A端的极性变化情况是(   )

A、 增强,由南极变为北极
B、 减弱,由南极变为北极
C、 减弱,由北极变为南极
D、 增强,由北极变为南极
试题详情
小科预习了磁的知识后,标出了下列四种情况下磁体的磁极(小磁针的黑端为N极),其中正确的是( )
A、
B、
C、
D、
试题详情
为了探究水电解的微观过程,某同学做了一些如下图所示的分子、原子的模型,若用“ ”表示氢原子,用“   ”表示氧原子,其中能保持氢气化学性质的粒子模型是(     )
A、
B、
C、
D、
试题详情
如图是灵敏电流计的内部结构图,下列选项中与其工作原理相同的是(   )

 

A、
B、
C、
D、
试题详情
某同学研究电流产生的磁场,闭合开关前,小磁针的指向如图甲所示;闭合开关,小磁针的偏转情况如图乙中箭头所示;只改变电流方向,再次进行实验,小磁针的偏转情况如图丙中箭头所示。下列结论中不合理的是(      )

A、 由甲、乙两图可得电流可以产生磁场
B、 由甲、丙两图可得电流可以产生磁场
C、 由甲、乙两图可得电流产生的磁场强弱与电流大小有关
D、 由乙、丙两图可得电流产生的磁场方向与电流方向有关
试题详情

如图是某同学家中的部分电路,开始时各部分工作正常,将电饭煲的插头插入电源的三孔插座后,正在烧水的电热壶突然不能工作,但电灯仍正常发光.拔出电饭煲的插头,电热壶仍不能工作,把测电笔分别插入插座的左、右孔,氖管均能发光.则可以判断出电路的故障是( )

A、 电热壶所在电路的B、D两点间断路  
B、 插座的接地线断路
C、 电路的C、D两点间导线断路
D、 电路的A、B两点间导线断路
试题详情
如图是小敏设计的汽车尾气中CO排放量的检测电路。当CO浓度高于某一设定值时,电铃发声报警。图中气敏电阻R1阻值随CO浓度的增大而减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电铃应接在A和C之间
B、 当CO浓度升高,电磁铁磁性减弱
C、 用久后,电源电压U1会减小,报警时CO最小浓度比设定值高
D、 为使该检测电路在CO浓度更低时报警,可将R2的滑片向下移
试题详情
矩形铜线框在某磁场中的位置如图所示,ab、bc、ed和fe段都受到该磁场的作用力,下列哪两段受到该磁场的作用力方向相同(   )

A、 ab段与bc段
B、 ab段与ed段
C、 ab段与fe段
D、 fe段与ed段

填空题(23题2分,其余每空1分,共20分)

试题详情
化学可以从微观角度认识世界,请用微粒的观点回答问题。
试题详情
目前,我国时速600公里高速磁悬浮列车研制已取得重大技术突破,标志着我国磁悬浮技术已达到世界领先水平。高速磁悬浮列车上电磁体始终通有直流电,铁轨上线圈通电后,电磁体和线圈会变成一节节带有N极和S极的电磁铁,列车所受磁力如图所示,图中列车在磁力作用下正在向(填“左”或“右”)行驶;要保证列车一直向前行轨道驶,线圈的N极和S极就要不断变换,则铁轨上线圈中应通(填“直流电”或“交流电”)。

试题详情
如图所示,将甲、乙两个微型电动机的转轴对接并固定在一起,闭合开关后两电动机一起转动,小灯泡发光。此处产生电磁感应现象的是(填“甲”或“乙”)电动机。该过程中能量转化是将电能→能→电能,最终转化为内能和光能。

试题详情
家里某用电器发生短路,熔丝立即熔断,用下列方法进行检测。如图所示,断开所有用电器的开关,用一个普通的白炽灯L作为“校验灯”与熔断的熔丝并联,然后只闭合S、S1 , 若L正常发光说明L1,只闭合S、S2 , 若L发出暗红色的光(发光不正常),说明L2(填“正常”“短路”或“断路”)。

试题详情
如图所示,A球为均匀带负电的绝缘球体,当它绕着自己的轴做逆时针旋转(由上往下看)时,则A球上方的小磁针的N级将,A球左侧的小磁针的N级将(均选填:“指向左”,“指向右”,“指向上方”,“指向下方”)。

试题详情
电冰箱是常见的家用电器。电冰箱使用三脚插头与电源插座连接,如图所示。细心观察可以发现,三脚插头中“1”与冰箱连接的,这个插脚比另外两个插脚要稍长。这样的设计的主要好处是

A.插入插座中可更稳固更美观

B.插入插座时可确保冰箱外壳先接地

C.拔出插座时先使插头与火线相脱离

试题详情
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试题详情
五一长假,小明和爸妈一起外出旅游,图甲是某宾馆床头柜上的开关示意图,图乙是其控制的电路,其中S1为旋钮开关,单独控制台灯的通断和亮度;S2为单独控制电视插座的开关。

实验探究题(每空2分,共28分)

试题详情
为研究“通电螺线管磁性强弱与电流大小的关系”,小科设计了如图1的电路。

试题详情
人类对原子结构的认识,经历了汤姆生、卢瑟福和玻尔等提出的模型的过程。
试题详情
磁控防盗装置都装有干簧管(如图甲),千簧管由两个软铁片和玻璃管组成,软铁片的触点在弹力的作用下处于断开状态。当磁体靠近干簧管时,软铁片触点状态会会发生变化。

把条形磁体分别成置在乙图中的Ⅰ、Ⅱ、Ⅲ三个位置时,触点的开合状态和软铁片的极性情况如表。

磁体位置

竖直放置并靠近

竖直放置并靠近

触点状态

闭合

断开

闭合

软铁片的

极性情况

/

试题详情
网络上有一个国外“牛人”制作的“电池磁力小火车”的视频。视频中,“牛人”把由铁铷合金制作的超强磁铁分别吸附在电池的正负极两端制成“小火车”,并将其整个放入自制的铜质螺线管中,发现电池与磁铁竟然沿着螺线管向右运动起来,直到从螺线管的另一端穿出(如图1)。小明对“小火车”为什么会运动非常感兴趣,便动手进行了实验。

分析计算题(28题5分,29题5分,30题6分,31题6分,共22分)

试题详情
如图所示当弹簧测力计吊着一磁体甲(该磁体的重力为G),沿水平方向从水平放置的条形磁铁乙的A端移到B端的过程中,请在图b中画出表示测力计示数与水平位置的关系变化图,并简要说明弹簧测力计在A点、O点、B点位置示数情况及理由。

试题详情
为解决妈妈回家晚耽搁收衣服的问题,小科设计了“自动收缩晾衣架”(如图1)。主要部件包括可折叠晾衣架、电动机及控制电路。其中晾衣架下端连杆固定在竖杆上的P点,上端连杆通过滑环可在竖杆上自由移动,R为光敏电阻,电动机M通过拉绳与晾衣架上端连杆相连,S是按钮开关,向上按按钮可切断电路(黑色部分为导体,白色部分为绝缘体)。白天晾衣架展开伸出窗外(如图1),天黑时电动机接通,将连杆向上拉动,使晾衣架自动收缩折叠(如图2),同时连杆上的突起Q将S的按键向上按,使电路切断,停止工作。

试题详情
现代家庭电器化程度越来越高,用电安全是一个十分突出的问题。下表提供了一组人体电阻数据。

测量项目

完全干燥时

出汗或潮湿时

手与手之间电阻

200千欧

5千欧

手与脚之间电阻

300千欧

8.8千欧

手与塑料鞋底之间电阻

8000千欧

10千欧

如图所示,用电器R为44欧姆,接在电压为220伏的电源上,电路中还有额定电流为10安的熔断丝(俗称保险丝,电阻忽略不计)。则:

试题详情
用科学方法研究。观察、比较、对比等是常用的科学方法。如图是氢分子、氧分子在不同条件下运动速率示意图,请据图回答: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