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广东省汕头市金平区中考历史模拟试题(5月份)

日期: 2024-06-10 中考阶段历史

单项选择题

试题详情

历史图片是生动鲜活的历史事件的实景再现.如图图片中,能反映黄河流域半坡原始居民文化特征的是(    )

A、 ①③
B、 ②③
C、 ③④
D、 ②④
试题详情
春秋战国至秦汉时期,各种思想流派纷呈.有同学对各种主流思想进行整理,将它们分别描述为“封建正统思想的奠基者”“法治思想的建立者”“朴素辩证法的提出者”“兼爱非攻的倡导者”,按顺序它们分别应代表(    )

A、 儒、道、墨、法
B、 法、儒、道、墨
C、 儒、法、道、墨
D、 道、法、墨、儒
试题详情

如图所示四幅疆域图,按朝代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

A、 ①②③④
B、 ③④①②
C、 ④③①②
D、 ④③②①
试题详情
《三国演义》里的“借东风”、“草船借箭”、“连环计”的故事为人们津津乐道,而它们都与三国鼎立局面形成的关键战役有关。这场战役是(    )

A、 巨鹿之战
B、 官渡之战
C、 赤壁之战
D、 淝水之战
试题详情
唐太宗说:“白古皆贵中华,贱夷狄,朕独爱之如一。”可见,他特别重视( )

A、 对外交往
B、 民族关系
C、 任用贤才
D、 虚心纳谏
试题详情
“明永乐时期,国家强盛统一,政治较为清明.政府致力于恢复和发展中国与海外诸国的友好关系,开展大规模的外交和外贸活动,……郑和下西洋使中国与亚非各国之间的国际贸易事业推进到一个新的发展阶段。为了满足海外市场的需求,以景德镇为中心的瓷器业,以苏州为中心的丝织业,以松江为中心的棉织业……等,都有较快的发展,对中国社会经济的进一步发展,起到了促进作用。”上述史料对于郑和下西洋这一历史事件没有阐述的是(    )

A、 郑和下西洋的条件
B、 郑和下西洋的目的
C、 郑和下西洋的影响
D、 对郑和的评价
试题详情
某校八年级(1)班的同学在模拟时事导报道“甲午中日战争”的活动中有如下表述.其表述与史实相符的是(    )

A、 “战争爆发于1894年,结果签订了《辛丑条约》”
B、 “黄海大战中牺牲的林则徐是当之无愧的民族英雄”
C、 “战争中北洋舰队全军覆没,标志着洋务运动的破产”
D、 “战争中侵略者火烧圆明园,犯下了滔天罪行”
试题详情
图片是形象的史料。如图图片生动地反映了中国共产党对中国革命道路的探索,如果要找党的历史上生死攸关的转折点,你会选择的图片是(    )

A、 “一大”会址
B、    南昌起义
C、    井冈山会师
D、     遵义会议
试题详情

在中国近代史上,曾经佩戴如图所示臂章的军队,参加的重大军事活动应是(    )

A、 北伐战争
B、 淮海战役
C、 百团大战
D、 抗美援朝
试题详情

2015年5月4日,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在北京会见了朱立伦主席率领的中国国民党大陆访问团.70年前,国、共两党最高领导人也曾有过历史性会见.国、共两党最高领导人蒋介石、毛泽东会见时的合影照片拍摄地应为( )

A、 南京
B、 延安
C、 北京
D、 重庆
试题详情
北京大学“爱国进步、民主科学”的优良传统为振兴中华做出过巨大贡献。下列说法与北京大学历史相符的有(    )

①前身是京师大学堂

②它是中国近代第一所国家建立的最高学府

③它的创立表明近代中国教育改革迈出了重要的一步

A、 ①③
B、 ①②③
C、 ②③
D、 ①②
试题详情

观察下列示意图,造成1958﹣1960年我国农业生产总值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A、 土地改革
B、 人民公社化运动
C、 对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D、 改革开放
试题详情
1979年,凤阳一段花鼓词中唱道:“说凤阳,道凤阳,凤阳本是好地方,自从包地包产后,家家生活大变样。”凤阳地区“家家生活大变样”的原因是(  )

A、 开展人民公社化运动
B、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C、 创办乡镇企业
D、 改革国有企业
试题详情
2016年1月16日举行的台湾“大选”中,民进党候选人蔡英文当选为台湾地区最高领导人,为两岸的未来增添了变数。两岸关系发展的政治基础是(    )

A、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B、 一个中国的原则
C、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D、 人民代表大会制
试题详情
1972年尼克松访华,他下飞机后主动与周恩来总理握手,并动情地说:“当我们握手时一个时代结束了,另一个时代开始了。”尼克松所说的“另一个时代开始了”是指(    )

A、 中美关系开始走向正常化
B、 中日关系开始走向正常化
C、 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台法席位
D、 美国从此放弃干涉中国内政
试题详情
“他”某种意义上为解决中国人民的温饱做出了重大贡献;他的发明甚至被当作中国继四大发明后的第五大发明。他和他的发明是(    )

A、 王大衍和“863计划”
B、 邓稼先和原子弹
C、 钱学森和原子弹
D、 袁隆平和“杂交水稻”
试题详情
《西方文明的东方起源》中写道:“意大利人只是错用了指南针,它是从中国经穆斯林传到落后的欧洲的。”这里的“穆斯林”是指(    )

A、 古印度人
B、 阿拉伯人
C、 马其顿人
D、 古罗马人
试题详情
钱乘旦先生认为,英国的现代化是最符合“统一民族国家﹣建立专制王权﹣克服专制王权”这一现代化的常规途径的,也是走得最顺利的.英国在“克服专制王权”这一环节上取得突破性进展的关键一步是(    )

A、 处死国王,建立共和国
B、 “光荣革命”的胜利
C、 《权利法案》的颁布
D、 民主共和制的建立
试题详情
“国以民为本,民以食为天”,19世纪60年代,俄国农奴制改革和日本明治维新共同关注的民生问题是(    )

A、 引进西方先进技术
B、 大力发展教育
C、 提倡文明开化
D、 解决农村土地问题
试题详情
“在短短四周时间里,萨拉热窝的枪声就使欧洲的外交和军事克制土崩瓦解。各国大臣官邸发出一份又一份最后通牒、动员令和宣战书。”材料表明(    )

A、 萨拉热窝事件是一次恐怖袭击
B、 欧洲各国形成了军事同盟
C、 一战给欧洲各国带来了深刻的影响
D、 萨拉热窝事件引发了一战
试题详情
某班同学在历史课上展开辩论,正方观点是:“它使该国在较短的时间内实现了工业化。”反方观点是:“它使该国经济发展陷入僵化”。他们辩论的主题应该是(    )

A、 十月革命
B、 斯大林模式
C、 赫鲁晓夫改革
D、 戈尔巴乔夫改革
试题详情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初期,美国的选择同一战如出一辙。先是保持中立,然后被迫参战,加入到苏、中、英、法等国家组成的反法西斯阵营中来。下列历史事件中,直接导致美国对法西斯态度发生变化的是(     )

A、 慕尼黑会议召开
B、 德国闪击波兰
C、 日本偷袭珍珠港
D、 斯大林格勒战役结束
试题详情
“西欧国家希望通过建立一个经济共同体,来振兴经济并降低未来战争的可能性。”这句话中的“经济共同体”已经发展成为现在的(    )

A、 世界贸易组织
B、 欧洲联盟
C、 北大西洋公约组织
D、 亚太经济合作组织
试题详情
某同学撰写论文的关键词主要有“世界贸易组织的建立”“亚太经合组织”“北美自由贸易区”等。此论文的主题可能是(    )

A、 凡尔赛﹣华盛顿体系的建立
B、 两极格局的形成
C、 经济全球化
D、 世界政治格局的多极化趋势
试题详情
雨果在伏尔泰逝世一百周年纪念会上发表的演讲说“他把人的尊严赋予黎民百姓.他教导人、安抚人、教化人。”下列属于伏尔泰“教导人”的主张是(    )

A、 创立三权分立学说
B、 强调资产阶级的自由和平等
C、 提出社会契约学说
D、 创立了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

综合题.

试题详情

工业化是推动现代化的重要因素.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公元1世纪时,古罗马博物学家普林尼在其被誉为百科全书式的著作《自然史》中把中国叫做“丝之国”,古罗马的贵族都以穿着中国丝绸为荣.他还说中国出产的钢很硬,质地很好.17世纪以来,许多欧洲国家的宫廷和王公贵族更是竞相购藏中国的瓷器、漆器和丝绸、刺绣,甚至不惜重金到中国定做,运回国内珍藏起来.

材料二:有学者认为,在“近代中国,经济的转型主要表现在传统经济结构逐渐瓦解,资本主义近代工业从无到有的形成和发展.近代社会转型最主要地表现在使传统社会向近代工业社会过渡的工业化过程中.”──陈国庆《中国近代社会转型研究》

材料三:在中国民族工业中,轻重工业的发展是极不平衡的.当时重工业的大部分,仍旧控制在帝国主义资本手中.中国民族工业的分布是不平衡的,它多半集中在沿海的通商口岸,特别是集中在上海、天津等少数大城市.这种情况,就使民族工业脱离了自己的原料产地和销售市场,加深了对帝国主义的依赖.中国民族工业不能和封建势力割断联系.例如棉纺织业,当时创建纱厂的资本家中,有很多就是军阀官僚和地主,只有少数才是真正由工业资本不断积累起来的.──摘编自沙健孙主编《中国共产党史稿第一卷》

材料四:第一个五年计划主要成就分布图(如图)

材料五:英国是世界上第一个发生工业革命的国家,以往我们都是对其高度评价.但从生态环境的视角来考察,工业革命也造成了人类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环境污染.后经过长期不懈的环境治理,才改变了环境污染的状况.在世界范围内,英国形成了典型的“先污染,后治理”的模式.从工业革命时期的环境污染到今天的生态典范,英国留给了值得人们深思的很多经验和教训.这对正处在工业化的当下中国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试题详情
古今中外,政治制度在历史变革中不断被创新,政治文明的历程不断拓展.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我想中国历史上有意义的革命,只有三回:第一回是周朝的革命,打破黄帝、尧、舜以来部落政治的局面;第二回是汉朝的革命,打破三代以来贵族政治的局面;第三回就是我们今天所纪念的辛亥革命了.”──梁启超《辛亥革命之意义与十年双十节之乐观》

材料二:在雅典通过梭伦改革确定财产等级制,按财产划分四个等级确立政治权利的大小,打破贵族对权利的垄断;在克里斯提尼的改革中将四百人会议改为五百人会议,并向所有等级开放,在伯里克利党政时期各级官职抽签产生,公民大会经常化,陪审法庭人数众多,这些都打破贵族的垄断.在罗马通过颁布《十二铜表法》,将习惯法发展为成文法,打破了贵族对法律的垄断.

材料三:在和英国打的时候,十三个邦(州)联合起来,等到把英国打败后,各自还是分散治理.1777年召开“大陆会议”,通过了《邦联条款》,宣布结成“永久性的同盟”,名称叫“美利坚联邦”(中文译作“美利坚合众国”).各邦(州)仍保有自己的独立自主权,随着时间的推移,问题越来越复杂,有些人就主张应该建立一个强有力的政府,管理这个联邦.于是1787年各邦代表举行了一次有名的会议,史称“联邦制宪法会议”.──资中筠《美国十讲》

材料四:由今而言,东洋文明既衰颓于静止之中,而西洋文明又疲命于物质之下,为救世界之危机非有第三新文明之崛起不足以渡此危机.俄罗斯之文明诚足以当媒介东西之任,而东西文明真正之调和,则终非二种文明本身之觉醒,万不为功.──李大钊《东西文明根本之异点》(1918年)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