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2021学年初中历史七年级下学期第一次月考模拟试题【吉林专版】

日期: 2024-06-16 七年级下学期历史

单选题

试题详情
隋唐时期最显著的阶段特征是()
A、 政权分立与民族融合
B、 繁荣与开放的时代
C、 民族关系发展和社会变化
D、 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
试题详情
下列各项制度中,开创于隋期的是 ( )

①三公九卿制 ②三省六部制 ③ 内阁制 ④科举制

A、 ①②
B、 ③④
C、 ②③
D、 ②④
试题详情
唐朝时,杭州人要到洛阳去经商,走水路先后经过的是( )

A、 江南河—长江—邗沟—淮水—通济渠—黄河
B、 通济渠—黄河—邗沟—淮水—江南河—长江
C、 邗沟—长江—江南河—黄河—通济渠—淮水
D、 江南河—邗沟—长江—黄河—通济渠—淮水
试题详情
科举制度实行了1300年(606-1905年),对中国乃至世界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相对来说是公平、公开及公正的。明清两朝,不少有特殊成就的人未能通过科举考试,如宋应星、李时珍、曹雪芹等。对该材料解读错误的是,科举制( )
A、 创立于隋朝,废止于清朝末年
B、 在历史上曾经推广到世界各国
C、 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人才选拔公平、公正性
D、 为政府选拔人才的同时,也埋没了其他方面的特殊人才
试题详情
假如让你拍摄一部以唐朝历史为题材的电视剧,下列哪一情景不可能出现?(    )
A、 武则天选贤任能发展经济
B、 回族人在长安居住经商
C、 唐玄宗面试科举考试应试者
D、 日本遣唐使学习中国文化
试题详情
下列诗句能反映唐朝“开元盛世”景象的是(    )
A、 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
B、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C、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D、 稻米流脂粟米白,公私仓廩俱丰实
试题详情
秦朝开凿了沟通湘江和漓江的灵渠,隋朝开凿了贯通南北的大运河。秦、隋两朝的这一举措都(   )
A、 实现了经济重心的南移
B、 保障了两朝的长治久安
C、 有利于巩固国家的统一
D、 推动了对外文化的交流
试题详情
唐太宗即位后,在政治、经济、法律等方面推行了一系列革新措施:唐玄宗即位后,大力整顿吏治,对军事制度、财政制度等进行一系列改革。由此可见,“贞观之治”和“开元盛世”出现的共同原因之一是(   )
A、 统治者的励精图治
B、 互相借鉴经验
C、 优秀人才的辅佐
D、 社会的统一安定
试题详情
《旧唐书》称:武则天“制公卿之死命,擅王者之威力”(意为诛杀公卿,独断专权)。武则天遗言立无字碑,由后人评价自己的功过。史学家之所以肯定武则天主要是因为( )
A、 她是中国历史唯一的女皇帝
B、 其执政时期社会经济继续发展
C、 发展科举制度,创立殿试制度
D、 重用有才能的人
试题详情
有人认为,隋炀帝虽然被视为暴君,但他对历史的贡献是不可抹杀的。下列说法与隋炀帝无关的是( )
A、 在位期间开凿了一条贯穿南北的大运河
B、 灭掉了南朝最后一个朝代陈,统一了全国
C、 统治后期暴虐无道,引发了大规模的农民起义
D、 正式设置进士科,按照考试成绩选拔人才
试题详情
假如你生活在唐朝,不可能看到的情景是(    )
A、 农民使用曲辕犁耕地
B、 家中摆放着唐三彩
C、 小明正在看《红楼梦》
D、 长安是当时政治、经济和文化交往的中心
试题详情
唐代时期中外交流得到了较大的发展,以下能突出体现中国人积极学习外国文化的开放意识和刻苦精神的是:(    )
A、 玄奘西行
B、 文成公主入藏
C、 鉴真东渡
D、 郑和下西洋
试题详情
唐明是中国古代历史上的鼎盛时期,在当时的世界上声名显赫,选出下列与唐朝史实表述正确的一项(   )
A、 唐太宗把金城公主嫁给了松赞干布
B、 唐朝是中国历史上诗歌创作的黄金时期,最为著名的文人有李白、杜甫、苏轼等
C、 在唐朝进口的物产中,日本物产居于首位
D、 在唐朝与日本的文化交流中,最有影响的人物是鉴真
试题详情
下图所示:我国两宋时期大事年表,下列解读正确的是( )

960年

1005年

1038年

1044年

1125年

1127年

1141年

北宋建立

宋辽订立

澶渊之盟

西夏建立

宋夏订

立和约

金灭辽

金灭北宋

南宋与

金议和

A、 北宋和南宋都是被大金所灭亡
B、 各民族政权始终处于战争状态
C、 各民族政权之间“和与战”并存
D、 各民族政权由对峙到完全统一
试题详情
北宋时,科举高中状元是头等光荣的事情,就算是大将军带兵数十万,“恢复幽蓟,逐强敌于穷漠,凯歌劳还,献捷太庙,其荣亦不可及也。”这反映了( )
A、 重文轻武导致价值观念变化
B、 文武并重导致边患危机消除
C、 科举完善促进民间教育繁荣
D、 武将专权遭到中央政府压制
试题详情
如下民族与政权连线正确的一组是(    )
A、 契丹---西夏
B、 党项----辽
C、 蒙古----元
D、 女真---两宋
试题详情
就历史阶段特征而言,辽、宋、夏、金、元时期的主要特征是(    )
A、 中央集权的统一国家
B、 多民族交融不断发展
C、 繁荣与开放
D、 中外交往与冲突
试题详情
下列是宋与辽、西夏、金并立的示意图,其中错误的是(    )
A、
B、
C、
D、
试题详情
唐朝诗人杜甫在《垂老别》中写道:“万国尽征戍,烽火被冈峦。积尸草木腥,流血川原丹。”造成这一惨状的历史事件是(    )
A、 八王之乱
B、 七国之乱
C、 安史之乱
D、 陈桥兵变
试题详情
“以诗证史”是现代史学家颇为推崇的一种治史方法。下列唐代诗作中,体现了中外友好交往的是( )
A、 明月不归沉碧海,白云愁色满苍梧。——李白《哭晁卿衡》
B、 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王维《渭城曲》
C、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D、 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王昌龄《芙蓉楼送辛渐》

判断题

试题详情
被称为“天可汗”的是唐太宗。
试题详情
唐玄宗统治前期,励精图治,政绩卓著,使唐朝进入全盛吋期,史称“贞观之治”。
试题详情
宋真宗时期,北宋与辽签订澶渊之盟。此后之间保持了和平的局面。
试题详情
北宋建立后,结束了五代十国的分裂局面,完成了国家的统一。
试题详情
在我国历史上,有这样一位皇帝:完善科举,设置殿试制度。这个皇帝是唐太宗。

材料分析题

试题详情
材料一:现在各国的考试制度,差不多都是学英国的。穷流溯源,英国的考试制度,原来都是从我们国家学过去的。

材料二:唐太宗说:“自古皆贵中华,贱夷狄,朕独爱之如一。”

材料三:唐太宗常说:“为政之要,唯在得人……今所任用,必以德行,学识为本。”

请回答:

试题详情
材料解析题。

唐朝,一个不筑长城的统一王朝,她有开拓创新的气魄,更有包容世界的豪迈。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稻米流脂粟米白,公私仓禀俱丰实。九州道路无豺狼,远行不劳吉日出。

——唐·杜甫《忆昔》

材料二:

材料三:水国寒消春日长,燕莺催促花枝忙。风吹金榜落凡世,三十三人名字香。

——唐·周匡物《及第谣》

材料四:复旦大学钱文忠教授在讲述唐朝对外关系时说:“一个伟大僧人西行取经的传奇故事,一条由信念、坚持和智慧浇铸而成的求知之路,一个民族朐襟开放、海纳百川的真实写照。”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