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衢州教学联盟体2021-2022学年九年级上学期科学期中教学诊断试题

日期: 2024-06-16 九年级上学期科学

选择题(本题有15小题,1-10题每小题3分,11-15题每小题2分,共40分,请选出各题中一个符合题意的选项)

试题详情
实验是学习科学的重要方法之一。以下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 (   )
A、 稀释浓硫酸
B、 测某溶液的pH
C、 试管内滴加液体
D、 倾倒液体试剂
试题详情
《中国诗词大会》是中央电视台制作的特别节目,已经举行了六季。下列古诗词只涉及物理变化的是  (   )
A、 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
B、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C、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D、 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试题详情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保护环境人人有责,下列是小衢和同学周末在衢江网红沙滩捡拾的垃圾,不属于有机物的是(   )
A、 矿泉水瓶
B、 泡沫饭盒
C、 易拉罐
D、 垃圾袋
试题详情
如图所示的奥运会比赛情景中,重力势能转化为动能的过程是(   )
A、 运动员下落过程
B、 运动员撑起过程
C、 杠铃被举起过程
D、 运动员上升过程
试题详情
下面物质中属于纯净物的是(   )
A、 纯净的空气
B、 冰水混合物
C、 用KMnO4制取O2后剩余的固体
D、 “农夫山泉”矿泉水
试题详情
下图是一定量的B2和AB在一定条件下混合以及混合结果的模型,则 (   )
A、 反应得到的生成物有两种
B、 该反应为化合反应
C、 反应前后元素化合价不变
D、 参加反应的两种分子个数比为3:2
试题详情
下列各组物质能在pH=1的溶液中大量共存,且溶液为无色透明的一组物质是(   )
A、 FeCl3、Na2SO4、NaCl
B、 CaCl2、Na2CO3、AgNO3
C、 BaCl2、KNO3、KOH
D、 K2SO4、NaNO3、NH4Cl
试题详情
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书写完全正确的是(   )
A、 石灰浆抹墙变硬CO2+Ca(OH)2=CaCO3+H2O
B、 将铁片投入足量的稀硫酸中2Fe+3H2SO4=Fe2(SO4)3+3H2
C、 含氢氧化铝的药物治疗胃酸过多2Al(OH)3+3HCl=2AlCl3+3H2O
D、 用烧碱溶液吸收工厂排放的SO2气体SO2+2NaOH=Na2SO4+H2O
试题详情
科学中常常出现“1+1≠2”的有趣现象,但也有例外,下列符合“1+1=2”的事实是(   )
A、 常温下,1L水与1L酒精混合后的体积等于2L
B、 点燃时,1g硫粉在1g氧气中完全燃烧后生成2g二氧化硫
C、 常温下,1g镁和1g稀硫酸充分反应后所得的溶液质量为2g
D、 20℃,1g澄清石灰水中加入1g熟石灰固体能得到2g澄清石灰水
试题详情
某CO气体中含有少量的CO2和H2O,为了得到纯净、干燥的CO,除杂装置(如图)的导管按气流方向连接顺序是( )

A、 a→b→c→d
B、 b→a→c→d
C、 c→d→b→a
D、 d→c→b→a
试题详情
科学家发明了一种车用制氢装置,其制氢气的原理是:硼(B)和水在高温下反应生成氢氧化硼和氢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B+6H2O 2B(OH)2+3H2 , 该反应属于(   )
A、 复分解反应
B、 分解反应
C、 化合反应
D、 置换反应
试题详情
小科在本学期学习过程中整理了下列4点知识,其中不正确的是(   )
A、 在某固体中滴入稀盐酸看到冒气泡,则说明该固体是碳酸盐
B、 浓硫酸不可以干燥碱性气体,氢氧化钠溶液不可以干燥酸性气体
C、 酸碱反应生成盐和水,但有盐和水生成的反应不一定是酸碱反应
D、 检验硫酸根离子的方法是,先加入 Ba(NO32溶液,再滴几滴稀硝酸
试题详情
下列除去杂质的方法中正确的是( )

选项

物质

杂质

除杂质的方法

A

CaCl2溶液

稀盐酸

加过量碳酸钙,过滤

B

K2CO3溶液

KCl

加适量稀盐酸

C

CaO

CaCO3

加水,过滤

D

NaCl溶液

Na2CO3

加适量硝酸钙溶液,过滤

A、 A
B、 B
C、 C
D、 D
试题详情
小衢在操场上将一篮球抛出,篮球被抛出后的运动轨迹如图所示,a、c两点处于同一高度。则下列判断中正确的是(   )

A、 皮球在b点时的机械能最大
B、 皮球在a、c两点时动能相等
C、 皮球由a到b时,动能逐渐增大
D、 皮球由c到d时,机械能一直减小
试题详情
用等质量的锌、铁、镁三种金属分别与三份溶质质量分数相同的稀盐酸充分反应。产生氢气的质量与反应时间的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反应后一定有剩余的金属是镁和铁
B、 反应后可能没有剩余的金属是锌和铁 
C、 从图中可看出三种金属消耗的稀盐酸质量相等
D、 曲线X、Y、Z分别表示锌、铁、镁的反应情况

填空题(本题有8小题20空,每空2分,共40分)

试题详情
通过两个多月的学习,我们认识了许多“奇妙的酸”和“神奇的碱”,请回答下列问题:
试题详情
小衢家是种植蔬菜的专业户,他学习了盐和化肥后知道:施用适量氮肥可以使种植的蔬菜叶色浓绿。
试题详情
下列是小科进行酸和碱反应实验的部分操作,请你根据下列操作步骤回答问题:②中现象是,③中胶头滴管滴好稀硫酸后需要清洗后再放回试剂瓶吗?,(填“需要或不需要”),⑤是浓硫酸稀释的实验,玻璃棒作用是

试题详情
在科学研究中,分类是常用的方法之一。对于同一种物质,由于分类的依据不同,分类的结果也有所不同。以“水”为例,下列各组物质中,水均与其它三种物质所属类别不同。
试题详情
将球竖直向上抛出并落回地面,该过程中先后经过M、S两点,球在这两点的动能和重力势能如图所示,则球在该两点的速度vMvS(填“大于”“小于”或“等于”),球在运动过程中机械能

试题详情
如图是探究铁锈蚀条件的装置.调节L端与R端的液面高度一致,塞紧木塞,一周后观察a中铁生锈,b中没变化。还可以观察到L端与R端液面高度(填“L高R低”“L低R高”或“一样高”);该实验能说明铁锈蚀的条件是

试题详情
为探究实验室一瓶久置的氢氧化钠固体样品是否全部变质,小科将少量样品配制成溶液,取少量溶液装入试管中,进行了如图所示实验。(注:BaCl2溶液呈中性)

试题详情
人类对科学规律的认识常需经历漫长的探索过程,对金属活动性规律的认识也是如此。

实验探究题(本题有5小题15空,24-25题每空3分,26-28题每空2分,共36分)

试题详情
在做了“物体动能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后,有些同学对“质量不同的钢球从同一光滑斜面、同一高度由静止开始沿斜面滚下,刚到达底部时的速度大小相等”有疑惑,小衢设计了如图甲所示的实验:让质量不同的钢球A、 B同时从同一高度由静止开始沿光滑斜面滚下,观察和比较两球相对运动情况,若B球相对于A球,就可以说明任一时刻两球的速度大小相等。

小丽肯定了小衢的实验方案后,对实验又提出了两个建议:

建议一:因为钢球在斜面上滚下的时间很短,不利于观察和比较钢球的运动情况,不改变钢球在斜面上的位置,不改变球与斜面的粗糙程度,为了延长钢球在斜面上滚下的时间,可采用的方法是

建议二:为确保钢球滚下时不偏离斜面,可在斜面上增设两个相同的光滑小凹槽(如图乙所示)。从有利于观察和比较两球的相对运动情况的角度考虑,图中两个小凹槽的间距L应

试题详情
某固体物质可能含有硫酸钠、碳酸钠、氯化钙、硫酸铜、氯化钾和氢氧化钾中的一种或几种。为了探究其组成,某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进行如图所示的实验。

已知氯化钙、氯化钡、氯化钾3种溶液均呈中性。请回答下列问题。

试题详情
科学学习小组同学在完成盐酸除铁锈实验时,发现生锈的铁钉表面有气泡生成。同学们对此现象感到很好奇,针对“气体是由什么反应生成的”这一问题,设计实验进行探究。

【设计实验】小组同学经过认真分析思考,提出了自己的假设,并设计了图甲所示的实验A和B进行探究。实验时,观察到试管A中有气泡,试管B中没有气泡,从而验证了自己的假设是成立的。

试题详情
近来微信上传播所谓“塑料大米”,实际是用塑料造粒机生产岀来的塑料颗粒,是塑料行业的常见工艺和制品,不是什么假大米,这是个彻头彻尾的谣言。某校科学兴趣小组对某种“塑料大米”的组成进行探究(资料显示该塑料只含有C、H两种元素,大米中淀粉含C、H、O三种元素)。
试题详情
现有下列器材:学生电源6V、电流表(0~0.6A,0~3A)、电压表(0~3V、0~15V)、阻值不同的定值电阻若干、开关、滑动变阻器和导线若干,利用这些器材探究“电流与电阻的关系”。 

解答题(本题有6小题,29题6分,30题9分,31题7分,32题8分,33题8分,34题6分,共44分)

试题详情
学校组织春游,小科准备了一份“自热火锅”(图甲),他撕开包装看到了内部结构(图乙),并了解到相关信息(图丙)。

小科按食用方法进行如下操作:①加热盒中倒入适量冷水,将发热包放入冷水中:②放上食盒,加入食材并倒入适量的饮用水,扣紧盒盖。在等待食物煮熟过程中,小科发现加热盒逐渐变烫、盒内传出“嘶嘶”的声音、盒盖小孔的上方有水汽。请结合火锅“自热”过程解释盒盖上小孔的作用。

试题详情

实验室可用下图装置模拟工业炼铁.

试题详情
学了物质及其变化后,同学们利用装修后剩下的大理石碎片进行相关实验。
试题详情
Cu与Zn的合金称为黄铜,有优良的导热性和耐腐蚀性,可用作各种仪器零件。某科学兴趣小组的同学为了测定某黄铜的组成,取10g该黄铜样品于烧杯中,向其中分5次加入相同溶质质量分数的稀硫酸,使之充分反应。每次所用稀硫酸的质量及剩余固体的质量记录于下表:

加入稀硫酸的质量(g)

充分反应后剩余固体的质量(g)

第1次

10

m

第2次

10

7.4

第3次

10

6.1

第4次

10

5.6

第5次

10

5.6

试回答下列问题:

试题详情

工业上常采用“天然苛化法”制取氢氧化钠,部分流程如下:

试题详情
氢气被认为是未来最有发展前景的清洁能源之一。但氢燃料电池的发展面临其中一个关键难题是燃料电池铂电极的一氧化碳“中毒”问题,导致电池性能下降和寿命缩短,严重阻碍氢燃料电池汽车的推广。近期,中科大研究团队设计出一种特定催化剂放置在燃料电池的入口处,在氢气进入燃料电池之前,使氢气中的一氧化碳杂质气体优先和氧气发生反应,从而避免一氧化碳杂质气体进入电池毒化电极。该催化剂能够在-75℃至107℃的温度范围内,100%选择性地高效去除氢燃料中的微量一氧化碳。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