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深圳市南山区2023-2024学年四年级上学期期末教学质量科学试题

日期: 2024-06-13 四年级上学期科学

活学活用我会选

试题详情
陈智用橡皮筋做发声实验,采用下面哪种方法发声效果更好?( )
A、 拉伸橡皮筋
B、 拨动橡皮
C、 按压橡皮筋
试题详情
如右下图,周慧敲击音叉,听到音叉发出声音。停止敲击后仍然听到“余音不断”,这是因为( )

A、 产生了回声
B、 出现了错觉
C、 音叉还在振动
试题详情
实验过程中怎样避免“余音不断”现象,下面有效的做法是( )
A、 用较小的力敲击音叉
B、 敲击音叉并将音叉立即放入水中
C、 敲击音叉后立即用手握住音叉
试题详情
如右下图,陈智将正在响铃的闹钟放在玻璃罩内,抽出里面的空气,并在抽气过程中观察闹铃状态和发声情况,会发现( )

A、 闹铃振动,始终听不到声音
B、 闹铃静止,始终听不到声音
C、 闹铃振动,开始时能听到声音,然后听到声音越来越小,最后听不到声音
试题详情
根据第4题的实验结果,陈智和同学讨论:身处太空的宇航员之间怎样对话?下面正确的解释是(.)

A、 跟在地球上一样面对面对话
B、 借助电子通讯设备、依靠无线电波来对话
C、 利用助听器听清对方说的话,从而相互对话
试题详情
右图是陈智和周慧在做桌子发声的实验,图中谁听到的声音更清楚?( )

A、 趴在桌子上的周慧同学
B、 制造声音的陈智同学
C、 他俩听到的声音没有差别
试题详情
陈智和小组同学在讨论耳朵怎样听到声音的问题。下面哪一项正确表示了声波在耳朵中传播的顺序?( )

A、 ①-②-④-③-⑤-④
B、 ①-②-④-③-⑥-⑤
C、 ①-②-③-④-⑥-⑤
试题详情
在上面“耳朵构选图”中,很薄且有弹性,在声波作用下引起振动的部位是( )

A、 ①
B、 ②
C、 ③
试题详情
周慧查阅了中国古代“编神”的资料(如右下图),并联系自己研究声音高低的认识推测:敲击时,发出音调最高的编钟是( )

A、 ①号
B、 ③号
C、 ⑤号
试题详情
如下图,陈智在自制小乐器时,他想让①号弦发出更高的音,他应该( )

A、 换一根更粗的弦
B、 将弦调的更紧一些
C、 将弦调的更松一些
试题详情
周慧用吸管和橡皮塞制作了“吸管式排萧”(如下图)。吹奏时排箫发出的声音主要是由( )振动而发出声音的。

A、 吸管壁
B、 吸管中的塞子
C、 吸管里面的空气
试题详情
陈智把手放在肋骨处感受“吸气、呼气”时胸腔的变化,他发现吸气时( )
A、 胸腔扩张腹腔收缩
B、 胸控腹腔都在收缩
C、 胸腔腹腔都在扩张
试题详情
陈智想弄清楚人体在呼吸过程中各器官的作用。做了下图实验。在这个实验中模拟气体交换“中转站”的部位是( )
A、 1号位置的“气管”
B、 2号位置的“肺部”
C、 3号位置的“胸腔”
试题详情
周慧用右图装置正在模拟人( )

A、 肺的吸气过程
B、 肺的呼气过程
C、 心脏的舒张过程
试题详情
陈智和周慧通过分析比较右下图中“呼出和吸进”气体成分的量可以知道( )

A、 呼出的氧气增多了
B、 呼出的二氧化碳增多了
C、 吸进和呼出的气体量相同
试题详情
下表中记录了陈智不同情况下呼吸次数的部分数据,根据表中数据可以猜测,陈智100米赛跑后的呼吸次数可能是( )次。

A、 18
B、 24
C、 30
试题详情
下表中记录了陈智不同情况下呼吸次数的部分数据,

分析上表中的测试数据,可以对“陈智跑100米后呼吸次数的推测结果”作出如下解释( )
A、 人的运动量越大,呼吸器官会更累,每分钟呼吸次数减少以缓解疲劳
B、 人的运动量越大,需要的氧气越多。每分钟呼吸次数增多以满足氧气需要
C、 人的运动量增大,造成肺部肌肉痉挛抖动,引起每分钟呼吸次数增多
试题详情
陈智和小组同学查阅《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得知,小学四年级男生肺活量一般在1100毫升-2600毫升,女生肺话量一般在900毫升-2000毫升。他们中哪位同学的肺话量没有达到健康标准?( )
A、 陈智(男),2500毫升
B、 周慧(女),1500毫升
C、 赵刚(男),1000毫升
试题详情
合理膳食对身体健康至关重要,下面是周慧某日的食谱。

试题详情
牙齿对食物消化有重要作用,早晚刷牙是保护牙齿的重要措施,如右图,刷上面的牙齿时正确的方法是:顺着牙缝向( )刷。

A、 上方
B、 下方
C、 来回方向
试题详情
陈智观察到篮球运动员投出去的篮球,最后会落到地面,这主要是因为篮球受到了( )的作用。
A、 摩擦力
B、 弹力
C、 重力
试题详情
如右下图所示,陈智小组的同学用小车、垫圈、绳子、秒表等材料,做实验比较小车运动的快慢。下表记录的是小车受不同数量垫圈拉动时行驶同样距离所用的时间。

对表中实验数据进行分析,可以判断:下面哪种说法是正确的?( )

A、 挂垫圈个数越多,小车运动越快
B、 使小车运动起来的动力是垫圈的弹力
C、 挂的垫圈越多,小车完成行驶距离用的时间越多
试题详情
陈智观看了电视直播节目:长征二号F遥十七运载火箭搭载神舟十七号载人飞船进入预定轨道。然后给妈妈解释:火箭升空依靠的动力是( )
A、 弹射装置产生的弹力
B、 喷气发动机产生的反冲力
C、 火箭与空气之间的摩擦力
试题详情
如右图所示,周慧用自制的气球小车进行实验测试,结果是( )

A、 小车运动方向和气球喷气方向相同
B、 当气球被吹得更大时,小车行驶的距离更近
C、 用气球驱动小车,小车行驶先快后慢最后停下来
试题详情
周慧观看了第19届杭州亚运会的多个运动项目。下列三种运动项目中,利用弹力完成动作的是( ).
A、 皮划艇
B、 撑杆跳
C、 游泳
试题详情
陈智和小伙伴一起探究小车行驶钜离与橡皮筋缠绕圈数的关系,记录如下:

陈智要根据表中实验数据让小车行驶的距离达到200厘米。他将橡皮筋缠绕的圈数改为下面那个数据时行驶距离最接近200厘米?( )

A、 12
B、 15
C、 17
试题详情
如右图,陈智和伙伴们测盘弹簧测力计受到的拉力,下面做法错误的是( )

A、 先调整弹簧测力计的指针指向“1”再开始测量
B、 视线与指针相平时再读数
C、 图中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2N
试题详情
陈智用手拉弹簧测力计体验弹簧长度与用力大小的关系。他发现当指针指向下面刻度中的( )时弹簧被拉的最长。
A、 0N
B、 2.5N
C、 5N
试题详情
陈智要用下图中的方法使纸盒刚好运动起来,三种方法中用垫圈最多的是( )
A、 给纸盒安装滚木
B、 安装了轮子的纸盒
C、 纸盒直接放在桌面上
试题详情
陈智和同学对34题中的实验现象进行了分析和比较。下面解释正确的是( )
A、 安装滚木的纸盒,受到的摩擦力减小,运动起来更省力,操控最方便
B、 安装轮子纸盒,受到的摩擦力减小,运动起来更省力,操控最方便
C、 直接放在桌面上的纸盒受到的摩擦力减小,运动起来更省力,操控最方便
试题详情
生活中,摩擦力有时有利需要加大,有时有害需要减小。下面例子中,属于加大摩擦力的是( )
A、 在轴承中设计安装滚珠
B、 气垫船靠空气承托船身
C、 鞋底设计有花纹
试题详情
周慧和小组同学从三个不同坡度的斜面上释放小车,让滑下的小车撞击水平面上的同一位置的同一个木块。木块在下面哪种情况下被撞得更远?( )
A、
B、
C、
试题详情
小智和小织同学分别对37题的实验现象进行解释,下面哪种解释是正确的?( )
A、 斜坡是有能量的,坡度越大具有的能量越大,木块被撞得越远
B、 木块是有能最的,木块离斜坡越近,获得的能量越大,被撞得越远
C、 运动的小车是有能量的,运动速度越快能量越大,将木块撞得越远

探究实践与应用

试题详情
探究声音不同的秘密
试题详情
设计制作小车

周慧和小组同学在学校科技节上参赛的项目是“动力小车挑战赛”,需要在规定时间内根据提供的材料自行设计、组装小车,然后完成操作、调试,在规定赛道上测试(如右图),获得挑战分。

连一连

试题详情
请连线表示下面各消化器官的主要功能。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