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张家界市永定区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下学期语文期中考试试题

日期: 2024-05-31 八年级下学期语文

积累与运用。(19分)

试题详情
阅读下面的文段,回答问题。

学校组织同学们开展“古诗苑漫步·走进森林”主题学习活动。文史地社团的同学将播出“观风景,探林海”的主题短片,下面是同学们整理的解说词。请你阅读后完成小题。

A张家界市位于湖南西北部,是中国最重要的旅游城市。1980年元旦,著名画家吴冠中的散文《养在深闺人未识——一颗失落的风景明珠》发表,从此让世界迷上了张家界。张家界山奇水秀,景色怡人,景点繁多。这里可谓“自然造化景如画,鬼斧神工人间仙”,“奇峰峻岭彩云间,雾(ǎi) ____环足别样天” 。屹立群山之顶,真有“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感慨。这里有世界上最高户外电梯百龙天梯,a ____,b  ____,有世界首台大型高山峡谷实景音乐剧“天门狐仙”。

B张家界森林公园是动、植物的天堂,有保护动、植物国家级约100多种,如保护动物有娃娃鱼、云豹、米猴、灵猫等, 保护植物有银杏、红豆杉、天麻、茅岩莓等。春天到来,草木(ménɡ)萌发,百花(jìnɡ)____相开放。冬季(xiāo)____声匿迹的鸟儿们重新迁(xǐ)____回来,开始在天空中盘旋莺飞草长、生机盎然的景象,令人叹为观止。景区联合学校开展走进森林研学体验活动。①____②____,③____,④____。

试题详情
文学社的同学将诗文进行了主题归纳,请同学们一起来完成。

 阅读(51分)

试题详情
阅读下面的古诗,完成问题。

关雎

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参差荇菜,左右流之。窈窕淑女,寤寐求之。

求之不得,寤寐思服。悠哉悠哉,辗转反侧。

参差荇菜,左右采之。窈窕淑女,琴瑟友之。

参差荇菜,左右芼之。窈窕淑女,钟鼓乐之。

试题详情
阅读下面两文,完成问题。

【甲】

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数日,辞去。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选自陶渊明《桃花源记》)

【乙】

水益涩 , 曳舟不得进,陆行六七里,止药师寺。寺负紫芝山,僧多读书,不类城府。越信宿小溪益出山左涉溪水四山回环, 遥望白蛇蜿蜒下赴大壑,盖涧水尔。桑畦麦陇,高下联络,田家隐翳竹树,樵童牧竖相征逐,真行画图中!欲问地所历名,则舆夫朴野,不深解吴语,或强然诺,或不应所问,率十问仅得二三。越二岭,首有亭当道,髹“雪窦山”字。

(节选自邓牧《雪窦游志》)

【注释】①涩:不通顺 。 ②信宿:连宿两夜。③白蛇:喻指清澈而细长的水流。④牧竖:牧童。⑤率:大抵、一般。⑥髹(xiū):赤黑色的漆。

试题详情
阅读下文,完成问题。

材料一

①物候现象的来临决定于哪些因素呢?

②首先是纬度。越往北桃花开得越迟,候鸟也来得越晚。值得指出的是物候现象南北差异的日数因季节的差别而不同。我国大陆性气候显著,冬冷夏热。冬季南北温度悬殊,夏季却相差不大。在春天,早春跟晚春也不相同。如在早春三四月间,南京桃花要比北京早开20天,但是到晚春五月初,南京刺槐开花只比北京早10天。所以在华北常感觉到春季短促,冬天结束,夏天就到了。

③经度的差异是影响物候的第二个因素。凡是近海的地方,比同纬度的内陆,冬天温和,春天反而寒冷。所以沿海地区的春天的来临比内陆要迟若干天。如大连纬度在北京以南约1°,但是在大连,连翘和榆叶梅的盛开都比北京要迟一个星期。又如济南苹果开花在四月中或谷雨节,烟台要到立夏。两地纬度相差无几,但烟台靠海,春天便来得迟了。

④影响物候的第三个因素是高下的差异。植物的抽青、开花等物候现象在春夏两季越往高处越迟,而到秋天乔木的落叶则越往高处越早。不过研究这个因素要考虑到特殊的情况。例如秋冬之交,天气晴朗的空中,在一定高度上气温反比低处高。这叫逆温层。由于冷空气比较重,在无风的夜晚,冷空气便向低处流。这种现象在山地秋冬两季,特别是这两季的早晨,极为显著,常会发现山脚有霜而山腰反无霜。在华南丘陵区把热带作物引种在山腰很成功,在山脚反不适宜,就是这个道理。

⑤此外,物候现象来临的迟早还有古今的差异。根据英国南部物候的一种长期记录,拿1741到1750年十年平均的春初七种乔木抽青和开花日期同1921到1930年十年的平均值相比较,可以看出后者比前者早九天。就是说,春天提前九天。

材料二

①明末的学者黄宗羲说:“诗人萃天地之清气,以月、露、风、云、花、鸟为其性情,其景与意不可分也。月、露、风、云、花、鸟之在天地间,俄顷灭没,而诗人能结之不散。常人未尝不有月、露、风、云、花、鸟之咏,非其性情,极雕绘而不能亲也。”换言之,月、露、风、云、花、鸟乃是大自然的一种语言,从这种语言可以了解到大自然的本质,即自然规律。而大诗人能掌握这类语言的含意,所以能编为诗歌而传之后世。

②物候就是一年中月、露、风、云、花、鸟推移变迁的过程。对于物候的歌咏,唐宋大诗人是有杰出成就的。

③唐白居易十五岁时,曾经写过一首咏芳草的诗:“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诗人顾况看到这首诗,大为赏识。一经顾况的吹嘘,这首诗便被传诵开来。这四句古诗指出了物候学上两个重要规律:第一是芳草的荣枯,有一年一度的循环;第二是这循环是随气候转移的,春风一到,芳草就苏醒了。

④在温带的人们,经过一个寒冬以后,就希望春天的到来。但是,春天来临的指标是什么呢?这从许多唐、宋人的诗中我们可以找到答案。李白诗:“东风已绿瀛州草,紫殿红楼觉春好。”王安石晚年住在江宁,有句云:“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据宋洪迈《荣斋续笔》中指出:王荆公写这首诗时,原作“春风又到江南岸”,经推敲后,认为“到”字不合意,改了几次才定下“绿”字。李白、王安石他们在诗中统用“绿”字来象征春天的到来,到如今,在物候学上,花木抽青也还是春天重要指标之一。王安石这句诗的妙处,还在于能说明物候是有区域性的。若把这首诗吟成“春风又绿河南岸”,就很不恰当了。因为在大河以南开封、洛阳一带,春风带来的象征黄沙比绿叶更有代表性。

……

(节选自竺可桢《唐宋大诗人诗中的物候》)

试题详情
阅读下文,完成问题。

看社戏

刘 辉

①在家乡,童年时每年的正月,喜欢热闹的乡亲们都会请一些在坊间比较有名气的戏班子来村里唱戏。

②社戏台是用十几个大方桌拼接起来的,高低不平就在桌腿下垫些砖块瓦砾,然后再将所有相邻的桌腿用麻绳捆牢。为了防止武生在翻滚打斗时摔伤,在上面还铺了层厚厚的稻草。而幕布则是由一块块床单缝起来,花花绿绿煞是惹眼。透过五颜六色的床单,影影绰绰地看到戏台上那些演员们卸装换装的身影。

③唱社戏一般在午饭后,戏还没开场,戏台下早已挤满了从十里八乡赶来的乡亲。人们三五一群地围在一起,热烈地讨论着所演戏目的剧情。随着一阵紧锣密鼓,预示着社戏要开场了。台下闹哄哄的人群一下子鸦雀无声,人们都各自咽下话题,一齐把目光转向了戏台。

④虽然只是社戏,但戏台上那些角儿们却唱念做打一招一式决不含糊。该怒的时候声色俱厉,动情处又潸然泪下,该武斗时翻滚腾挪,戏台都被他们踩得咚咚作响,打斗到高潮时,戏台上稻草飞扬,“腿软”的桌子更是颤颤巍巍晃晃悠悠。此时,人们早已沉浸在凄婉的剧情里,全然忽略了那一张张抹着厚厚粉黛后面的面孔是不是自己所喜欢的扮角儿。

⑤随着剧情的跌宕起伏,台下的人也跟着戏里的主人公悲欢离合,或哭笑怒骂,或为他们的命运嗟叹唏嘘,动情处,台下竟然啜泣声一片。

⑥戏台的下面,那些赶场的小贩就着从戏台上洒下的丝缕微弱的灯光做起了买卖,此时,才是我们这些孩童最兴奋的时候。平时不可能实现的“理想”现在轻而易举地实现了,拿着还带有大人们体温的毛票,凑在昏暗的杂货摊前,瞪大眼睛算计着捏在手心里的那点钱,到底买什么最划算或买哪样更解馋。

⑦社戏,终于在人们的意犹未尽中暂时落幕。次第亮起的手电,在茫茫黑夜里晃动着笔直的光柱,向不同方向分散开去。父亲背着睡意正浓的我,在紧握在母亲手里的那束光柱的指引下,踏着昏黄色的光圈,深一脚浅一脚地朝家走去。朦胧中,我抬头回望一下那正收卷货摊的小贩,又趴在父亲那温暖的肩头,沉沉地睡去。

⑧现在老家已没有社戏了,好想再看一场社戏,哪怕,只是在梦里……

(原文有删改)

试题详情
本学期,我们开展了《经典常谈》的整本书阅读。请结合阅读情况,完成题目。

 作文(50分)

试题详情
写作

你看过不少电影和电视剧吧?从2023年的《流浪地球2》《熊出没·伴我“熊芯”》到2024年《热辣滚烫》《飞驰人生》,或者是更早时间的《当幸福来敲门》《少年派的奇幻漂流》,又或者是电视剧《三体》《漫长的季节》……哪一部给你的印象最深?触动了你的心灵,感动了你?请你选择一部或某一个点,写一篇观后感。

要求:题目自拟,不少于600字。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