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2024-2025学年九年级上学期第三单元封建时代的欧洲单元测试(一)

日期: 2024-05-24 九年级上学期历史

选择题

试题详情
下表是两位学者关于中世纪西欧城市的讨论。据此可知,他们讨论的是西欧城市(   )

学者

看法

学者1

城市作为共同体,培养了人们共同承担责任的兴趣,激发了作为公民的自豪感

学者2

城市不仅是商业中心,也是知识生活的中心,各种思想在这里交流、碰撞。

A、 兴盛的原因
B、 自治的手段
C、 复兴的影响
D、 复兴的目的
试题详情
马克垚指出,西欧封建制度下,封臣的义务是具体的、明确的,而封君的义务没有明确规定,封君和封臣的关系和封土封授相结合,但封君对封臣的封臣是没有关系的。据此可知( )
A、 封君封臣制逐渐沦为空洞的形式
B、 封君和封臣是统治和服从的关系
C、 封君与封臣的关系并不是平等的
D、 教会借助分封制度逐渐富有起来
试题详情
历史示意图可以直观形象地展现历史,是一种学习历史的基本方法。下列关于两幅示意图所反映的史实共同点的表述,正确的是(    )

A、 都体现出了严格的等级性
B、 都确立了神权至上的原则
C、 都属于中世纪的文明成就
D、 都维护了国家的长治久安
试题详情
12世纪,西欧商人开始打破封建等级依附关系的纽带,在城市中建立起全新的个人法律地位,逐步形成了与封建社会有很大反差的市民文化,它崇尚民主参与和自由平等,强调私有和尊重法律、注重契约和权利、关注世俗利益。这一文化的形成(    )
A、 使城市摆脱了王权控制
B、 使欧洲进入了法治社会
C、 打击了欧洲封建统治
D、 促进欧洲城市的兴起
试题详情
中世纪的城市从12世纪起是一个公社,受到筑有防御工事的城墙的保护,靠工商业维持生存,享有“特别的法律、行政和司法”,是享有特权的“集体法人”。这说明中世纪的城市( )
A、 拥有独立的主权
B、 隶属于封建领主
C、 拥有一定自治权
D、 经济上完全独立
试题详情
“仅1100~1300年间,英国新增城市达到140座,德意志则更多。”这些“城市”的兴起最伟大的意义是( )
A、 彻底瓦解了西欧的封建制度
B、 城市自治得以普遍实现
C、 基督教会和等级制度日趋完善
D、 为西欧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奠定了基础
试题详情
东汉豪强大族的庄园“有煮盐冶铁酿造纺织等作坊,能满足田庄基本生活要求。”中世纪西欧庄园内“有住房、冶铁等作坊,奶酪、火腿、鞋帽、衣服等自己制作。”该材料反映出中国东汉与中世纪西欧庄园的共同点是(   )
A、 实行土地公有制
B、 出现资本主义萌芽
C、 经济自给自足
D、 居民都是自由农民
试题详情
哈斯金斯说:“没有什么比罗马法律更能体现罗马人聪明才智的特质,也没有什么比她的法律的影响更持久、更广泛。”公元6世纪,由查士丁尼组织编纂,奠定欧洲民法基础的法律文献是( )
A、 《汉谟拉比法典》
B、 《十二铜表法》
C、 《罗马民法大全》
D、 《权利法案》
试题详情
1170年《英王亨利二世给予林肯城的特许状》提到“将林肯城人民在英王爱德华、威廉与亨利时代所享有之自由、习惯于法律赐予彼等”,材料反映的是( )
A、 雅典的民主政治
B、 封君封臣制度
C、 城市的自由与自治
D、 大学的自治地位
试题详情
中古西欧社会,僧侣是祈祷的人,骑士是作战的人,农民是劳作的人,其中“僧侣”来自于(    )
A、 佛教
B、 基督教
C、 伊斯兰教
D、 印度教
试题详情
法国大作家雨果曾预言:“总有一天,所有的欧洲国家,无须丢掉你们各自的特点和闪光的个性,都将紧紧地融合在一个高一级的整体里。”雨果的预言有他的历史依据,因为欧洲大陆上的法兰西、德意志、意大利三国的雏形就源于(    )
A、 查理曼帝国
B、 克洛维王国
C、 罗马帝国
D、 拜占庭帝国
试题详情
封君封臣制的特点是(   )
A、 君与臣之间是上下级关系
B、 君主拥有至高无上的权力
C、 封君与封臣之间权利义务交织在一起,有一定的契约意义
D、 权力高度集中于中央、君主
试题详情
培养时空观念是历史教学的五大核心素养之一。对如图正确的时空定位是( )

A、 奴隶制时代古代埃及
B、 奴隶制时代罗马帝国
C、 封建时代法兰克王国
D、 封建时代阿拉伯帝国
试题详情
(2分)德国一位法学家说:“罗马曾三次征服世界,第一次是以武力,第二次是以宗教,第三次是以法律。而这第三次征服也许是其中最为平和、最为持久的一次。罗马人对世界法学的主要贡献不包括(  )
A、 颁布迄今已知世界上第一部较为完整的成文法典
B、 制定《十二铜表法》
C、 制定适用于公民与非公民之间关系的万民法
D、 制定关于商品生产和交换的经济法
试题详情
(2分)(中世纪)特许状授予城市居民各种特权是为了让市民更好地从事商业交易,这些权利包括:市民可以在城市自由流动,随时向城市法庭提出诉讼请求,自由控制自己的财产等等。由此可知,特许状(  )
A、 标志着西欧城市的兴起
B、 促进西欧封建制度确立
C、 阻碍了资本主义的萌芽
D、 有助于城市自治的实现
试题详情
13至16世纪,曾在巴黎大学执教和攻读的师生中,有相当一部分来自法国之外的欧亚国家。不仅如此,在校长的名单里,也出现不少外国人。这反映出巴黎大学(   )
A、 人才培养的实用性
B、 学校发展的自主性
C、 课程开设的科学性
D、 师生来源的国际性
试题详情
 10世纪起,欧洲手工业生产的复杂化和专业化发展,使得部分农奴成为手工艺人,他们离开庄园,在交通便利的村落、渡口和城堡附近生产定居,逐渐建立起中世纪的城市。由此可见,西欧城市兴起的原因是(  )
A、 手工业的产生
B、 庄园日益衰落
C、 交通条件改善
D、 生产方式变革
试题详情
英国史学家克林格尔霍夫在《中世纪早期汉普郡农村机构的发展》中描述道: “中世纪的英格兰至少有五分之四的人口生活在单一的庄园里,那里有大片的耕地、树林、果园、花园、鱼塘……此外,磨坊、面包店和铁匠铺也是一个庄园必不可少的部分。”这说明( )
A、 教会放松对庄园的控制
B、 世袭国王的权力日渐衰微
C、 西欧城市逐步得到复兴
D、 庄园的经济基本自给自足
试题详情
中世纪的西欧是基督教世界,基督教的触角深入到社会的各个角落,影响着人们的日常生活。而“城市文化从一开始就表现出专门的世俗文化的特性”,市民们积极创办世俗学校,从而使教育不再为修道院所独享,文化知识也不再为教士所垄断。 上述材料反映了( )
A、 城市的兴起促进了世俗文化的传播
B、 反对基督教神权成为市民的追求
C、 大学的产生使教育完全脱离了基督教会
D、 市民阶层逐渐发展为早期资产阶级
试题详情
“庄园的规模大小不等,有的庄园就是一个自然村落,有的包括好几个村落,庄园里有封建领主的堡垒、教堂、农奴的茅舍,有铁匠铺、木工房等各种手工作坊,还有磨坊、菜园、池塘、树林、草地。”这段文字反映了( )
A、 庄园是农村基本的经济组织
B、 庄园是一个以商品经济为主的经济实体
C、 庄园是一个自给自足的经济实体
D、 庄园是领主统治农奴的工具

材料分析题

试题详情
中世纪是一个多元的时代。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封建关系的基础是土地……如果领主将一块土地赐予一个人,这个人就成为了封臣……封臣的权力和对于土地的所有权与他在举行臣属仪式时承担的义务相对应……臣属仪式和赐封仪式可以算是封建制度中的契约……

——摘编自[英]威尔斯《全球简史》

材料三:接受基督教教皇的加冕,从法兰克王国的国王变成“罗马人的皇帝”,从此基督教对西欧社会产生了深远影响。

材料四:11、12世纪,随着城市的兴起,新兴市民阶层对文化知识的需求迫切,欧洲许多工商业繁荣的城市出现了城市学校。这些学校开设实用知识课程,采用新的教学方式,在单一学科的私人学校或教会学校整合演变的基础之上,产生了中世纪欧洲的大学。

试题详情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时空观念·帝国的荣耀】

材料一:查士丁尼一世统治时期的拜占庭帝国形势图。

材料二:查士丁尼皇帝以集罗马法律之大成而著称于世,他所编纂的法典在他执政期间得到了实施……也许再没有哪一部法典对世界有这么持久的影响。

——摘编自[美]迈克尔·H·哈特《历史上最有影响的 100人》

【历史解释·帝国的衰亡】

材料三:帝国的西征浪费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加剧了帝国的政治危机。 从此,帝国经济凋敝,领土不断被周边的外族势力蚕食。拜占庭人认为,他们的职责仅在于保存祖先的遗产而不在于创新。盛极一时的拜占庭帝国湮灭于奥斯曼帝国的扩张之中。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