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济南市章丘区2023-2024学年五年级上学期语文1月期末试题

日期: 2024-06-18 五年级上学期语文

积累与运用

试题详情
下列选项中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 铿(qiāng) 垂(wàn) 池(miǎn) 浩(hàn)
B、 堡(lěi) 选(shāi) 执(niù) 灰(jìng)
C、 牙(gèn) 伏(zhé) 空(kuàng) 衣(dōu )
D、 摇(lǔ) 慎(jǐn) 凛(liè) 妒(jí)
试题详情
下列选项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 烦琐 树稍 精致 理索当然 完好无缺
B、 脊背 触动 消毁 难以至信 震天动地
C、 殿堂 稀罕 酬谢 金碧辉煌 一知半解
D、 陷坑 允诺 懒惰 应接不暇 不计奇数
试题详情
下列选项中词语感情色彩完全相同的一项是(  )
A、 举世闻名 足智多谋 兴高采烈 才华横溢
B、 口是心非 臭名远扬 处心积虑 天南海北
C、 诡计多端 得意忘形 学贯中西 呕心沥血
D、 不可思议 金碧辉煌 诗情画意 钩心斗角
试题详情
下列选项中替换划线部分内容有误的一项是(  )
A、 像这样前怕狼后怕虎 , 我们必然一事无成。(畏首畏尾)
B、 英法联军真是贪得无厌 , 把圆明园内的东西能拿走的统统拿走。(吃着碗里的看着锅里的)
C、 人的一生很短暂,我们应该珍惜时间,努力工作,不要当一天和尚撞一天钟。(得过且过)
D、 吃水不忘挖井人 , 面对别人的付出,我们一定要想着回报。(望眼欲穿)
试题详情
通过本学期的学习,你一定积累了不少文言词语,下列对文言词语的注释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A、 九州生气风雷(依靠)家祭无忘告翁(于是)
B、 敏而好学,不下问。(羞耻)学而不 , 诲人不倦。(厌烦)
C、 死去知万事空(本来)随意春芳(歇息)
D、 吾终日不食(曾经)学如不(赶得上)
试题详情
读到“大臣们认为秦王不过是想把和氏璧骗到手罢了,不能上他的当;可要是不答应,又怕他派兵来进攻”这句话时,你想到的成语是(  )。
A、 内外忧患
B、 进退两难
C、 兵荒马乱
D、 路不拾遗
试题详情
复习课上,同学们交流所学的阅读策略,下列发言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带着问题阅读可以提高阅读速度。
B、 阅读时可以边读边思考,直到把所有问题弄明白再继续往下读。
C、 为了提高阅读速度,我们要集中精力、聚精会神、尽量连词成句地读。
D、 遇到不理解的词语,在不影响阅读的情况下可以先不管它,继续往下读。
试题详情
下列选项中关于描写景物的方法与其他三项不相同的一项是(  )
A、 它就放开胆子跑到稿纸上,绕着我的笔尖蹦来蹦去,跳动的……嚓嚓的响声。
B、 夕阳斜照西山时,动人的是点点归鸦急急匆匆地朝窠里飞去。
C、 满院子的白月光,玉玉的,银银的,是那样恬静美丽。
D、 有的站在树枝上叫,有的飞起来,有的在扑翅膀。
试题详情
下列对课文内容的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
A、 “这里的桂花再香,也比不上家乡院子里的桂花。”与“月是故乡明”所表达的思想感情一致。
B、 《父爱之舟》一文中的小渔船,承载着父亲对“我”的期望和深沉的爱。
C、 “学习贵在持之以恒,只有不断学习,汲取新的知识,才能使得内心澄明。”朱熹的“向来枉费推移力,此日中流自在行。”就表达了这个意思。
D、 “就这样,我有了第一本长篇小说……”这样的结尾不仅照应开头,交代了事情的结果,还蕴含了作者对母亲难以言尽的感情。
试题详情
将下面的句子排成一段意思连贯的话,最恰当的一项是(  )

①我们的社会也难以传承深邃的智慧、伟大的精神。

②这是对读书意义的深刻体悟和精辟总结。

③缺少书籍的滋养,我们的精神世界会是一片荒芜和狼藉。

④有人说:“读书是门槛最低的高贵举动。”

⑤我们的文化将缺乏不断向前发展的动力。

A、 ④②③⑤①
B、 ④②①⑤③
C、 ④③⑤①②
D、 ④③①⑤②
试题详情
语言表达

借助语言、动作、神态等描写方法我可以把下面的词语情境描述得更具体、更生动。(作答要求:从下列词语中任选其一,先把词语写在括号内,然后再描述。)

怒气冲冲、喋喋不休、悠然自得、心花怒放、左右为难、奋不顾身

我选的词语是

阅读理解

试题详情
课内阅读

《圆明园的毁灭》(节选)

圆明园中,有金碧辉煌的殿堂,也有玲珑剔透的亭台楼阁;有象征着热闹街市的“买卖街”,也有象征着田园风光的山乡村野。园中许多景物都是仿照各地名胜建造的,如海宁的安澜园、苏州的狮子林、杭州西湖的平湖秋月;还有许多景物是根据古代诗人的诗情画意建造的,如蓬岛瑶台、武陵春色。园中不仅有民族建筑,还有西洋景观。漫步园内,有如漫游在天南海北,饱览着中外风景名胜;流连其间,仿佛置身在幻想的境界里。

圆明园不但建筑宏伟,还收藏着最珍贵的历史文物:上自先秦时代的青铜礼器,下至唐、宋、元、明、清历代的名人书画和各种奇珍异宝。所以,它又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博物馆、艺术馆。

试题详情
课外阅读

宋濂嗜学

幼时即嗜学。家贫,无从致书以观,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余因得遍观群书。

——[明]宋濂《送东阳马生序》(节选)

[注释]:①余:我;宋濂自称。②致:买。③假:借。④弗之怠:即“弗怠之”,不懈怠,不放松抄写。⑤以是:因此。

试题详情
课外阅读

山楂是甜的

①幼时的岁月里,农村生活让人感觉异常艰辛。

②那时,农村没什么太好吃的水果,入秋的山楂勉强算水果吧。有一次,家里买了一堆山楂。我拿到手里,连咬了两三个,嘴里、胃里顿时涌出酸水。我把它们扔在地上,越看越气。趁着妈妈不注意,把这堆山楂全扔了。妈妈发现后竟没有批评我,而是默默地把这些“讨厌”的家伙捡了回来。妈妈把山楂洗净,去籽,倒入锅中,放糖,小火慢慢熬到鲜红直至黏稠。我才知道,山楂竟可以做成可口的山楂酱。只要放白糖用心慢慢熬,再难吃的山楂也会变甜。就像我们的日子,酸涩难忍,可终究能通过努力,让日子变得甜一点。

③冬天里没有农活可做,母亲就养了几头奶牛,奶牛产牛奶,牛奶可以卖钱,每天就会有收入了。入冬后,妈妈在水泥厂上班,下了班要回家挤牛奶,还要带着两桶沉甸甸的牛奶去奶站卖掉。那一年,我和妹妹还很小,害怕得不肯留在家里。妈妈把十几斤重的牛奶桶挂在自行车后面,把我们抱上自行车的大梁上。她两眼紧盯前方,双手紧握车把,狠狠地一咬牙,自行车缓缓向前移动。妈妈带不动我们了,就放下我和妹妹,让我们自己走。路过商店时,我和妹妹不走了,我们的目光定在了那里——店门口摆着的一串串冰糖葫芦。不一会儿,我和妹妹便一人手里一串冰糖葫芦。我们一边吃,一边在深沉的暮色里跟妈妈走。母女三人,就这样,在冰糖葫芦甜甜滋味的伴随下,赶到了遥远的奶站。回家的路上,天冷极了,我和妹妹坐在车的大梁上,手和脸蛋是冷的,可我们的心里是热的……

④那些年,母亲一心为了我们过更好的日子,除了种地、上班、养牛,她还干过很多营生,只要能赚钱,她从不吝惜自己的时间和力气。现在回到老家,她一定会提前买了冰糖葫芦等我吃。吃着这冰糖葫芦,仔细想想,其实,那些山楂从始至终都是甜的。

习作

试题详情
习作:

同学们,在《忆读书》一课中,冰心回忆了自己读《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红楼梦》等经典名著的读书经历、读书方法,告诉我们什么样的书才是好书。平时你是怎样读书的呢?请你从以上四大名著中选一个,写一写自己的读书经历,也可以向大家推荐这本书。题目自拟,500字左右。

要求:⑴读书经历要结合书中的相关情节、人物、对话、插图等写一写自己读书方法,读书收获。⑵推荐这本书要重点写推荐这本书的理由,如:内容新奇有趣,情节曲折离奇,人物个性鲜明,思想给人启迪。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