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浙北G2两校2020-2021学年高二下学期地理期中考试试题

日期: 2024-06-17 高二下学期地理

选择题Ⅰ(本大题共 20 小题,每小题 2 分,共 40 分。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不选、多选、错选均不得分)

试题详情
     2021 年 3 月 14 日起,我国北方多地出现沙尘天气,北京、甘肃西部、内蒙古等地出现沙尘暴,局部遭遇能见度不足 500 米的强沙尘暴,此次沙源主要来自蒙古境内,是近 10 年来影响我国最强的一次沙尘天气,据此完成下列小题。
试题详情
十九大提出要着力提高新型城镇化发展质量,目前我国新型城镇化地域差异显著,划分了五种发展类型:城市群地区、粮食主产区、农林牧地区、连片扶贫区、民族自治区等城镇化发展区。下图为我国东北地区新型城镇化高质量发展分区示意图,读图完成下列小题。

试题详情
下图中图 1 为我国某区域略图,图 2 为世界某区域略图。2018 年,图 1 中甲地组织专家到图 2 中的 A 国进行考察学习,据此完成下列小题。

试题详情
读我国某区域等高线地形图,回答下列小题。

 
 
试题详情
下图为北半球某区域在某一地质时期与近现代的植被分布情况。完成下列小题。

试题详情
在人口老龄化过程中,许多国家普遍地表现出农村人口老龄化程度高于城市的特点,即“城乡倒置”明显,下图为中国人口老龄化城乡差异转变预测图。完成下列小题。

试题详情
    2020 年 11 月 1 日 5 时 02 分,一列“复兴号”高铁动车组货运专列从北京开出,直达武汉,拉开了国内首条用于整列装运快件动车组试点线路的序幕。从 11 月 1 日到 12 月 28 日,每天在北京与武汉之间开行一对货运往返专列,服务于“双 11”期间电商快件运输。下图是我国“八纵八横”高铁干线规划局部示意图。完成下列小题。

 
 
试题详情
乌伦古河流域位于新疆阿勒泰地区,源头少有冰川和永久积雪,大部分地区地势起伏不大,是新疆重要的农牧业区。乌伦古河径流量季节变化较大,近年来断流现象频繁出现,对乌伦古河流域生态环境造成了极大影响。下图为乌伦古河流域略图,据此完成 下列小题。

试题详情
花蛤是国民最爱的平价贝类,属于被动滤食动物,以底栖藻类为食,我国南北方均有养殖。黄渤海是我国最大花蛤产区,出口多,但我国 90%的花蛤沙苗来自福建。完成 下列小题。
试题详情
山东济南(约 36.5°N)的小明家准备在某楼盘买房,楼是东西延伸的;两栋楼的楼高和楼间距均是 54 米,楼层高 3 米,楼层越高,单价越高。据此,回答下列小题。

选择题(本大题共 5 小题,每小题 3 分,共 15 分。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不选、多选、错选均不得分)

试题详情
华北平原某地受气候的影响,土壤夏季淋盐,春秋返盐,冬季稳定。为缓解春季土壤返盐问题, 自 12 月 10 日起采取地下咸水对盐碱地进行结冰灌溉的措施,治理效果显著。下图示意该地 12 月10 日至次年 3 月 31 日,未灌溉土壤和结冰灌溉土壤表层含盐量和含水量的变化。据此完成下列小题。

 
 
试题详情
下表为我国四个省会城市多年平均气候资料,四城市的气候类型各不相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甲城市 7 月降水主要受热带气旋影响
B、   乙城市所在省区生物风化作用强烈
C、  丙城市自然带为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
D、 丁城市 7 月降水量较多与夜雨有关
试题详情
读我国及附近海域某月 16 日到 18 日的海平面气压分布图。完成 下列小题。

非选择题。(本题共 4 题,共 45 分)

试题详情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 下图为甘肃省及河西走廊周边区域示意图。河西走廊东起乌鞘岭,西至古玉门关,是我国古丝绸之路的必经之地。

材料二 “丝绸之路”是指起始于古代中国,连接亚洲、非洲和欧洲的古代路上商业贸易路线。狭义的丝绸之路一般指陆上丝绸之路。广义上讲又分为陆上丝绸之路和海上丝绸之 路。正如“丝绸之路”的名称,在这条逾 7000 公里的长路上,丝绸与同样原产中国的瓷器一样,成为当时东亚强盛文明的象征。

试题详情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 下图为比利牛斯山位置示意图。

材料二:比利牛斯山海拔大多在 2000 米以上,是欧洲大陆与伊比利亚半岛的天然界线。该山地南北两侧的地理环境存在明显差异,山北的河流水位季节变化小,而山南的河流水位季节变化大, 且春季河流多泛滥。比利牛斯山有现代冰川发育,受全球气候变化影响,其冰川分布范围也在发生变化。

试题详情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嘉绒藏人生活在横断山区的高山峡谷中,为适应当地特殊的自然条件,在河谷、半山、高山地带发展立体布局的农牧业生产,至今仍保持着半农半牧的农业生产模式。早期果蔬种植主要分布在海拔较低的河谷地带,以自给自足为主。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开始在半山台地上种植果蔬, 种植面积不断扩大,产品远销成都等地。

材料二:图 1 示意嘉绒藏人分布,图 2 示意高山峡谷地带农牧业立体布局。

试题详情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尼日利亚地处西非东南部(如下图所示),南临几内亚湾,是非洲第一大经济体。拉各斯是其旧都和最大的城市,城市人口众多,人口密度大,上世纪八十年代,其“城市病”日益突出。1991 年,尼日利亚将首都由拉各斯迁往阿布贾。尼日利亚矿产资源丰富,每年出口大量锡矿。

材料二:“拉各斯气候资料图”和“阿布贾气候资料图”(如图所示)。

材料三:发源于几内亚的尼日尔河是西非第一大河,在尼日利亚境内河段长约 1400 km,入海口附近形成了巨大的三角洲,并发育了许多“辫状河道”。辫状河道是一种平原河流地貌,其主要成因为分叉型河床导致,河床因心滩、沙洲造成河床分叉,宽窄相同,形似发辫,所以称为辫状河道。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