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南通市2024年中考历史复习卷(二)

日期: 2024-06-08 中考阶段历史

选择题

试题详情
翦伯赞在《中国史十五讲》中提到:“华夏民族大一统的国家伟业到了汉武帝时代,完成了从地理空间到精神空间的整合与凝聚……”针对“地理空间”的整合与凝聚,汉武帝( )
A、 北击匈奴
B、 建立刺史制度
C、 建立郡国
D、 实行“推恩令”
试题详情

如图是学生设计的某朝代“疆域四至”示意图,这个朝代是(    )

A、 秦朝
B、 汉朝
C、 唐朝
D、 明朝
试题详情
科举制度下选官范围相较于魏晋南北朝的“九品中正制”要广泛得多,不分世庶,向全社会开放。唐文宗时的宰相段文昌、王播都是寒门贫士,都是通过进士及第入仕的。这说明科举制度(   )
A、 推动了文化教育的发展
B、 提高了底层人民的素养
C、 导致了社会等级的分化
D、 打破了选官的门第限制
试题详情
侯杨方《盛世启示录》中记述:“康熙二十一年……康熙帝航行于松花江,巡视至吉林乌喇(今吉林省吉林市) ……此次行程非常艰难……冬雪之时,沙结冰坚;夏雨,泥深淤阻……”康熙帝此次行程的任务是(    )
A、 抵御沙皇俄国入侵
B、 解除东南沿海的倭患
C、 平定准噶尔部叛乱
D、 册封“班禅额尔德尼”
试题详情
《马关条约》是继《南京条约》以来最严重的不平等条约,其危害是(   )

①帝国主义向中国输出资本,严重阻碍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发展
②清政府丧失西北和东北大片领土
③帝国主义侵略势力开始渗入中国内地  
④导致严重的民族危机

A、 ②③④
B、 ①③④
C、 ①②④
D、 ①②③④
试题详情
西安事变爆发后,中共中央实现从“诛蒋”到“放蒋”的主张转变,并于 12月19日举行的政治局常委扩大会议正式确定和平解决西安事变的方针。中共的这一转变( )
A、 宣告全国名义上统一
B、 消除国共两党的分歧
C、 加速统一战线的建立
D、 使中国革命转危为安
试题详情
(3分)1979年,深圳蛇口开山填海的炮声炸响,犹如惊蛰春雷,船声醇厚,热闹非凡,来来往往忙碌的人西装革履金发碧眼,吸引着全国各地人到此打拼奋斗。当年的蛇口见证了深圳从一个破烂不堪的小渔村到今天的世界级大湾区。与深圳巨变相关的是(  )
A、 乡镇企业的崛起
B、 国企改革的深化
C、 经济特区的建立
D、 浦东新区的开发
试题详情
(3分)关于台湾问题,习近平说,解决台湾问题、实现祖国完全统一,是全体中华儿女共同愿望,是中华民族根本利益所在。为推动两岸关系和平发展,推进祖国和平统一进程,我国提出了(  )
A、 “和平统一,一国两制”方针
B、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C、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D、 “一带一路”战略
试题详情
(3分)1954年4月29日,中印发表了联合公报,双方签署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和印度共和国关于在中国西藏地方和印度之间的通商和交通协定》,其所确立的外交原则成为指导国与国之间关系的基本准则。该准则是(  )
A、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B、 中美上海《联合公报》
C、 亚非万隆会议主张
D、 人类命运共同体
试题详情
历史评价是对历史现象或事件进行态度与价值的评判。下列属于历史评价的是( )
A、 1497-1498年,达·伽马率船队沿非洲西海岸南航,绕过好望角,到达印度
B、 1776年,大陆会议发表《独立宣言》,宣告北美13个殖民地脱离英国而独立
C、 1789年7月14日,巴黎人民攻占巴士底狱,法国资产阶级革命爆发
D、 工业革命创造了巨大的生产力,把人类带入“蒸汽时代”
试题详情
据研究,从1765年到1802期间,英国的多轴纺纱机,可同时带动8更纱,工效提高了8倍,到1780年,英国棉布出口总值为36万英镑,1802年超过780万镑,是22年前的将近22倍。据此可知,这一时期英国(    )
A、 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开始建立
B、 手工作坊广泛确立
C、 经济发展依赖海外世界市场
D、 纺织业的技术革新
试题详情
巴黎公社成立后,宣布废除一切旧政府机构,建立新的国家政权;没收逃亡资本家的工厂,归工人合作社管理。公社也实行了一系列保护劳动人民利益的经济措施:取消面包工人的夜班制,实行义务教育,公职人员的工资不得超过熟练技术工人的工资等。这可以佐证巴黎公社的性质是(   )
A、 地主阶级政权
B、 无产阶级政权
C、 农民阶级政权
D、 资产阶级政权
试题详情
前苏联有一个笑话:农夫伊万在河里捉到一条大鱼,高兴地回到家里对老婆说:“看,我们有炸鱼吃了!”老婆说:“没有油啊。”伊万说:“那就煮。”老婆说:“没锅。”伊万说:“那就烤。”老婆说:“没有柴。”伊万气坏了,走到河边把鱼扔了回去。那鱼在水里划了一个半圆,上身出水,举起右鳍激动地高呼:“斯大林万岁!”该笑话反映的是(  )
A、 农民生产积极性受到极大的损害
B、 个人崇拜达到相当严重的程度
C、 新经济政策恢复自由贸易的后果
D、 斯大林模式的弊端
试题详情
下图是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的一幅海报(海报译文:这些妇女也在尽微薄之力,学习制造军火),反映了妇女们走进工厂,代替男人们维持战争工业。这表明(    )

A、 妇女地位显著提高
B、 战争减少就业机会
C、 战争波及更多民众
D、 民用工业受到影响
试题详情
一艘货船在1910年离开英格兰,带着铁轨和普通货物前往墨尔本,然后为阿根廷捎上联合收割机,此后装载运往加尔各答的小麦。它在17个月里跨越了六大洲,而它的一切航程都是由身处伦敦的经纪人通过电报安排的。这主要表明( )
A、 世界范围劳动分工形成
B、 科技创新助力世界市场发展
C、 商品是世界联系的纽带
D、 英国对海外市场有严重依赖

材料分析题

试题详情
实现民族的伟大复兴是近代中华民族的不懈追求。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面临中国“数千年来未有之变局”,曾(曾国藩)、李(李鸿章)、左(左宗棠)等人看到了中国在武器装备和科学技术方面大大落后于西方,他们继承魏源提出的“师夷长技”的思想,并且极力把这一思想主张付诸实践。他们“师夷长技”的目的,一是为了镇压太平天国,维持清朝的统治;二是在与外国侵略者保持“和好”的条件下,徐图自强,免遭沦胥(泛指沦陷、沦丧)。

——摘自李侃等《中国近代史(1840——1919)》

材料二:经历了从“师夷长技以制夷”到变法维新的探索,人们发现温和的改良无法从根本上改变旧制度。于是,人们举起义旗,发动革命,推翻旧王朝,建立了共和国……

——改编自《中国近代史》

材料三:晚清至民国的约四十年是中国企业家精神发展的“黄金时代”。民族资本家群体为中国企业家精神奠定了很多基因。在那个时代,先是以洋务运动为先声,催生了一大批的企业家,如陈启源、张謇等人。然后是中华民国建立,特别是第一次世界大战为中国现代经济的发展提供了一个千载难逢的机会,推动了民族工业的发展。这种大背景下,产生了一大批著名的企业及成功的企业家,如“面粉和纺织大王”荣宗敬和荣德生兄弟、“火柴、煤业和企业大王”刘鸿生等。历经半个多世纪的发展,中国本土终于孕育出了一批杰出的企业家,他们创造的辉煌和极具中国本土色彩的经营管理方式,更有他们“实业救国”的民族精神。

——摘编自马天宇《中国企业家前传——近代民族资本家中的家国情怀》

试题详情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1861年3月,他在就任总统时说:“任何一个州都不能只凭自己的动议就合法地脱离联邦,凡为此目的而作出的决议和法令在法律上都是无效的,任何一个州或几个州反对合众国当局的行动都应根据情况视为叛乱……根据宪法和法律,联邦都是不容分裂的。”

【材料二】1862年5月20日,政府法规规定:凡年满二十一岁的公民都可在西部地区领取160英亩的土地,只要交纳10美元的登记费就可以。在宅地上连续耕种5年,土地即归个人所有。该法律文件颁布后的三十年间,西部大量荒芜的、闲置的、无主的土地得到了开脣。1850-1900年间,耕地面积从原有的2.93亿英亩增加到8.38亿英亩。1863年1月1日,政府颁布的新法令消灭了美国资本主义发展道路上的障碍—奴隶制度,为资本主义在南部农业中的迅速发展创造了有利的条件。

一高道兰《论南北战争对美国农业发展的影响》,有改动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