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泸州市泸县2022年中考历史一模试题

日期: 2024-06-16 中考阶段历史

单选题(本大题共12小题,共18.0分)

试题详情
以前是把人当作神的附属物来认识,现在是需要把人当作人来认识的时代。促成这一变化的事件是(    )
A、 开辟新航路
B、 文艺复兴
C、 英国资产阶级革命
D、 法国大革命
试题详情
1492年8月,受西班牙王室资助,哥伦布率领由87名船员和3艘船组成的船队从西班牙出发,开始横渡大西洋,10月,到达巴哈马群岛中的圣萨尔瓦多岛,后来,他们又“发现”了古巴和海地。此后十年,哥伦布又三次西航。2022年是哥伦布开辟新航路五百三十周年,如图甲乙丙丁四条航线中,由哥伦布开辟的新航线是(   )

A、 甲
B、 乙
C、 丙
D、 丁
试题详情
“平民将军平民总统平民”,这是一个人平凡而伟大的生涯故事。八年军旅,置生死于度外;八年总统,值国家最艰苦之时。他的名字已作为一个响亮的精神名词,首都也是以他的名字命名。他是(   )
A、 华盛顿
B、 拿破仑
C、 林肯
D、 罗斯福
试题详情
1848年在伦敦出版的一份宣言成为“所有国家千百万工人共同的纲领,全部社会主义文献中传播最广和最国际性的著作。”该宣言(    )
A、 宣告了北美殖民地的独立
B、 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
C、 促进了现代工厂制的出现
D、 调动了黑人奴隶的积极性
试题详情
俄国1861年改革和日本明治维新的性质是(   )
A、 自上而下的资产阶级改革
B、 自上而下的地主阶级改革
C、 自下而上的资产阶级改革
D、 自下而上的地主阶级改革
试题详情
第二次工业革命极大地丰富了英国人、德国人、美国人的生活。下列各项中属于他们可以享受到的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成果是(   )

①驾驶汽车欣赏城市的夜景

②在电灯下分析企业经济数据

③使用电话谈生意

④搭乘火车外出考察

⑤使用现代炸药来开山架桥

A、 ①②③④
B、 ①②③⑤
C、 ①③④⑤
D、 ①②④⑤
试题详情
历史学习要求“史论结合”,有四个同学围绕“政府制定恰当的经济政策,有利于促进经济的恢复和发展”这一观点展开讨论。以下哪个同学列举的史实不能支持这一论点(   )
A、 甲:苏俄实施新经济政策,实行自由贸易,促使国民经济稳步发展
B、 乙:美国实施罗斯福新政,加强国家对经济的干预和指导,美国经济缓慢复苏
C、 丙:20世纪三四十年代,法西斯国家发动战争,转嫁危机
D、 丁:二战后日本大力引进先进技术,促进了经济的迅速发展
试题详情
漫画往往是生动的历史.如图《绞死希特勒》描绘了苏美英联合打击德国法西斯的史实.这一情景最早出现于(   )

A、 《联合国家宣言》签订后
B、 美英开辟第二战场后
C、 雅尔塔会议后
D、 苏联美国参战后
试题详情
国家利益影响着国际关系的走向,国际关系主导着世界格局的变化。下列各项按发生时间的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

①“冷战”开始 ②凡尔赛—华盛顿体系形成 ③苏联解体 ④两极格局形成

A、 ①②③④
B、 ②①④③
C、 ②①③④
D、 ①④②③
试题详情
《美国的梦想》 中有这样一个论断:“马歇尔计划:一箭双雕。”这里的“双雕”是指(  )

A、 输出资本,对抗苏联
B、 遏制欧洲、称霸世界
C、 控制欧洲、遏制苏联
D、 复兴欧洲、干涉中国
试题详情
如图是一幅漫画,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

A、 经济全球化扩大国家间贫富差距
B、 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密切合作加拿
C、 区域合作实现了三国的优势互补
D、 北美自由贸易区内三国利益失衡
试题详情
它的宗旨是通过市场开放、非歧视和公平贸易等原则推动世界贸易发展,以明确的规则、相互的承诺为各国的经济交往搭建了一个共同的平台,被誉为“经济领域的联合国”。它成立于1995年,中国在2001年加入该组织。该组织是(   )
A、 欧洲联盟
B、 北美自由贸易区
C、 亚太经合组织
D、 世界贸易组织

材料解析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22.0分)

试题详情
劳动传承智慧,劳动开创伟业,劳动成就梦想。阅读下列材料,回答相关问题。 

材料一:18世纪中期,英国工业生产动力主要是水力,受地点、季节等条件限制,需要发明一种“万能”动力机。1763年,瓦特为格拉斯哥大学修理机器,同时旁听了理论课程。经过深入思考和反复实践,瓦特改进了蒸汽机。由于有了这种动力装置,曼彻斯特地区的棉纺厂从18世纪80年代初的2家发展到1830年的99家。1785年瓦特当选为英国皇家学会会员,为英国的发明家树立了榜样。 

——摘编自马克垚《世界文明史》

材料二:人类的起源既是生物进化过程,也是社会进化过程。马克思和恩格斯在肯定达尔文学说的基础上揭示了劳动在从猿到人的转变过程中的作用。马克思说:自然界没有制造出任何机器,没有制造出机车、铁路、电报、走锭精纺机等等。它们是人类劳动的产物,是变成了人类意志驾驭自然的器官,……它们是人类的手创造出来的人类头脑的器官。 

——摘编自萧前等《历史唯物主义原理》

材料三:早在 1821年,英国的科学家戴维和法拉第就发明了一种叫电弧灯的电灯。这种电灯虽然能发出亮光,但是光线刺眼,耗电量大,寿命不长,很不实用。因此,爱迪生暗下决心:“我一定要发明一种灯光柔和的电灯,让千家万户都用得上。”他的实验开始着手于灯丝的材料:用传统的炭条作灯丝,一通电灯丝就断了。用钌、铬等金属作灯丝,通电后,亮了片刻就被烧断。……就这样,爱迪生试验了1600多种材料。一次次的试验,一次次的失败,很多专家都认为电灯的前途黯淡。……爱迪生没有退却,继续试验―爱迪生把一根炭化棉线装进了灯泡……接通电源,灯泡发出金黄色的光辉,把整个实验室照得通亮,这盏电灯足足亮了45小时,灯丝才被烧断。这是人类第一盏有实用价值的电灯。后来,1879年10月21这一天被人们定为电灯发明日,标志着可使用电灯的诞生。但爱迪生没有满足,他继续试验,终于发现用竹丝作灯丝效采很好,灯泡可亮1200小时。 爱迪生后来在财富的积聚上远远超过了大多数人的原因,乃是他夜以继日地实验。

——摘编自百度《爱迪生发明电灯的故事》

试题详情
民主与法制在不同时代、不同国家有不同的表现。阅读下列材料,完成相关问题。 

材料一:雅典的民主制度就是通过公民自己参与国家的各类管理机构来实现他们的民主权力的。这样,充分激发了公民的爱国热情,使他们能以主人公的姿态为国家的兴旺发达献计献策献力……伟大导师恩格斯也认为,雅典的民主制度,在当时是最进步的。 

——宋慧娟《奥林匹亚圣火―辉映环球的希腊文明》

材料二:1689年的革命性解决方案,是一种所有英国人都能够接受的妥协。威廉和玛丽仍然行使很大的行政独立权,但从此以后,议会每年都会召开,勒紧钱袋,在公共事务的发展趋势方面互通有无。在詹姆士二世以后,没有哪一位英国国王企图摆脱议会进行统治,或是蔑视议会的存在。 

——[美]理查德・邓恩《现代欧洲史》

材料三:一位美国学者曾说:“美国1787年宪法是一种由天才设计,并可由蠢材运作的体系。” 

——部编版《义务教育教科书教师教学用书》九年级历史上册

材料四:拿破仑曾经说过:“我真正的光荣并非打了40次胜仗,滑铁卢之战抹去了关于这一切的记忆。但是,有一样东西足不会被人忘却的,它将永垂不朽―那就是我的民法典。”据“百度百科”:2020年5月,全国人大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共7编、1260条,通篇贯穿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着眼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需要,对公民的人身权、财产权、人格权等作出明确翔实的规定,……体现了对人民权利的充分保障,被誉为“新时代人民权利的宣言书”。

1